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2-01-01 07:58郑泽锌林楚标钟镇彬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骨外科广东汕头515154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肩锁肩峰外展

郑泽锌 林楚标 钟镇彬(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骨外科,广东 汕头 515154)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较为常见,占全部骨折脱位的5%左右,肩关节是全身利用率最高的关节之一,手法复位后患者的制动较为困难,故临床上常采用手术的方式来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近年来较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创口小、易恢复等的优点,可有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肩关节功能锻炼,较之手法复位具有明显的优势[1],成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首选。但是该手术也存在部分不足之处,即术中和术后可出现脱钩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复位,引起肩关节疼痛、肩峰撞击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2]。对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方案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大峰医院骨外科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85例肩锁关节脱位使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失败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共185例,根据Tossy分型[3-4]:Ⅱ型30例,Ⅲ型155例。右侧92例,左侧91例,双侧2例。其中男121例,年龄22-69岁,平均(48.75±12.45)岁;女64例,年龄25-67岁,平均(45.35±14.5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20例,摔倒35例,重物砸伤21例,高空坠落伤9例。纳入标准:(1)新鲜肩锁关节脱位,受伤至就诊时间≤3天;(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术后获得随访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1)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2)患者合并同侧上肢骨折;(3)有同侧肩锁关节脱位史。

2 手术方法:取沙滩椅位,患者手术侧胸背部采用垫枕垫高,采用全身麻醉或颈丛+臂丛麻醉。麻醉完成后,沿着锁骨后缘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血管与神经,充分暴露肩锁关节。此时视野中显示锁骨后侧缘与肩锁关节。伤口进行清创,清除多余破碎的关节软骨等组织,后进行肩关节的复位。依据锁骨的直径来选取合适高度的锁骨钩状钢板,将钩的一侧紧贴肩峰下缘,确保钢板的钩侧与肩峰后下方充分紧密接触,将钢板塑形,紧贴与锁骨上缘,确认关节复位情况。肩锁关节临时复位后,再X线下确定肩关节在外展及外旋位时,确认锁骨钩与肱骨头无撞击。确认复位良好后,用螺钉固定,丝线修补肩锁韧带及关节囊。关闭切口。

3 术后处理: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康复锻炼计划。一般康复计划为:早期进行肩关节部分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第2周进行被动外展功能训练,第4周进行恢复性功能训练。

4 结果:本组中共18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7个月,发现失败病例共19例。失败原因分析如下:医源性失误4例,占21.1%(其中因锁骨钩未有效固定至肩峰下方1例,导致肩锁关节脱位未有效复位及固定;锁骨钩高度选择不当1例,致过度复位肩锁关节;应用初期对钩钢板认识不足2例,将锁骨钩在肩锁关节囊后侧插入,肩部术后活动受限,出现间断性活动疼痛);脱钩6例,占31.5%;螺钉松动、钢板折弯4例,占21.1%;内固定断裂5例,占26.3%。内固定失败造成的并发症如肩峰撞击9例,肩部疼痛4例,肩关节活动受限5例,随着钢板及内固定的取出后均得到缓解,情况好转,均经摄片或肩关节镜证实。

讨 论

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中钩端插入肩峰的后下方,而另一端与锁骨紧密固定,形成杠杆作用,复位连接肩锁关节,既可以维持肩锁关节的位置,并可以让肩锁关节微微活动,手术方式简单,术后患者可尽早进行功能训练,是临床治疗肩关节脱位的首选。肩关节是上肢许多动作完成的参与关节之一,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时,患者的制动是一项难题,手术则不存在这样的困难。且锁骨钩钢板设计较为合理,符合肩锁关节解剖生物力学[5-6],但随着临床使用的日益广泛,出现失败的病例逐渐增多,现将近年来本科室的失败病例追踪分析如下。

1 医源性失误:(1)锁骨钩没有直接有效地固定到肩峰的后下方1例,肩锁关节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与包绕肩峰的软组织肉眼差别不是很大,锁骨钩误插入关节软组织周围,失去了固定肩锁关节的作用。胸锁乳突肌在麻醉的状态下呈松弛状态,锁骨失去牵拉,从而增加了术者判断肩锁关节复位成功与否的难度。(2)锁骨钩的选择错误。AO锁骨钩钢板有15 mm和18 mm2种。钩高度的选择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导致肩锁关节的的过度下压,造成关节的过度复位,导致关节术后难以康复良好,并产生术后并发症如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5]影响日后关节功能。(3)将锁骨钩在肩锁关节囊后侧插入2例,导致患者术后肩部活动受限,出现间断性活动疼痛。分析原因为开展该手术初期对钩钢板认识不足,操作失误所致。患者给予服用止痛药处理,未影响肩关节功能康复。

2 锁骨钩断裂:术后随访时有5例患者出现锁骨钩断裂的情况。笔者分析,术后断裂的原因如下:(1)过早的进行功能锻炼或重体力劳动,因为术后喙锁、喙肩韧带未完全愈合,不能承受上肢纵向牵拉力,导致钢板承压过度断裂。(2)无明确诱因导致的断裂。(3)频繁的活动肩关节,容易造成锁骨钩疲劳断裂。肩关节为上肢活动最为频繁的关节之一,日常许多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肩关节的配合。钢板通过杠杆作用固定肩锁关节,并可以让关节微动,钢板承受着一端上翘一端下沉的力量,如果术后过早的进行重体力劳动,则会导致钢板承受的剪切力过大,产生疲劳性断裂[7-8]。笔者认为,术中也不应对钢板过度塑形,因为过度塑形降低了钢板的强度,增加断裂的风险。术中应重视对韧带的修补或重建,术后应当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提高其依从性,避免过早过多的锻炼肩关节。

3 脱钩:本组术后脱钩6例,占31.5%,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造成脱钩的原因主要有:(1)当较多软组织存在于钩与肩峰之间时,在肩关节活动时易出现向上脱位,特别是选用短钩的钢板时;(2)虽然锁骨钩钢板可以对肩锁关节的上下脱位予以纠正,但前方只有软组织的阻挡,且肩锁关节固定后容许微动,对于横向移位并不能良好控制,容易导致关节前方半脱位。笔者通过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认为术后锁骨钩钢板前脱位及脱钩是可以预防的:(1)术中重视肩锁关节后缘的充分显露,切开并稍加剥离肩峰骨膜,对脱位关节解剖复位,克氏针予以临时固定。在肩峰骨与骨膜之间插入正确预弯的钩钢板钩端,将尖端顶向肩峰,近端予以3枚螺钉固定,修补断裂的肩锁韧带。(2)术中X线检查时,肩锁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是关节前方半脱位的预警标志,应给予警惕并干预。手术结束时,通过外展活动肩关节,对肩锁关节的稳定性进行确认。(3)过早的肩部活动,尤其是肩关节过度上举和外展,易导致滑钩和脱位,通常应在术后4周,损伤的韧带瘢痕形成或愈合后,再进行功能锻炼。

4 螺钉松动、钢板折弯:随访发现复位失败患者中出现3例螺钉松动、4例钢板弯曲。螺钉松动3例,分析原因如下:(1)钢板近端插入肩胛骨下,术者摁压近端来帮助复位肩锁关节,钢板承受的力量较大,摁压的力量越大,钢板所承受的也就越大;术中术者的过度摁压易造成钢板的弯折。(2)过早的进行重体力劳动,导致钢板承压过度弯曲。

5 内固定失败的并发症:对于内固定失败的患者,笔者分析了其并发症的分类,进行如下分析。(1)肩峰下骨磨损:术后随访发现9例肩峰下骨磨损,发现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与锁骨钩内固定的原理相关。将锁骨钩的一端置入肩峰后下方,在肩关节活动的时候,锁骨钩产生杠杆作用,肩峰下的一端通过向上挤压肩峰,另一端向下牵拉锁骨,在挤压的过程中,锁骨钩以肩峰下缘内侧为支点进行旋转研磨,产生对骨的磨损。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向各个方向360°活动,可做外展,耸肩,向下提拉重物,内旋等各个动作,均由肌肉带动骨骼与关节来移动;作为可微动的关节,肩峰与锁骨如果不同步运动,容易发生肩峰内侧骨质与锁骨钩等撞击[9]。肩峰磨损最早的病例为术后4个月,该患者术后3周感觉肩部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后出现锁骨钩与肩峰位置不匹配的情况,经制动、止痛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术后4个月后取出内固定,发现肩峰磨损严重。(2)肩峰撞击:当肩关节处于外展动作时,肩峰下的空间会变小,锁骨钩在术中插入到肩峰下位置,在外展状态下,锁骨钩容易与肩峰下缘骨质产生撞击运动,增加了外展活动肩峰撞击概率。当肩关节发力、使劲处于抗阻力状态下,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接触承受压力,当外展的幅度愈大,肩峰与肱骨大结节的接触愈密切的时候,有概率出现锁骨钩与肱骨头的撞击。其机制如下: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承受压力时,三角肌会带动肩胛骨近端内收、远端外展。而锁骨的运动是慢于肩峰的时候,锁骨钩会以肩胛骨下方为支点,尖端向肱骨头撞击[10-11]。(3)肩部疼痛、活动障碍:随访患者中部分出现了关节疼痛的情况,但X线检查并未发现肩峰撞击及肩峰下骨质磨损等情况。入院后进行止疼治疗等情况后,症状均有所缓解,考虑锁骨钩对周围组织进行反复的挤压、摩擦,造成了肩峰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刺激产生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12-13];针对这一情况,术者应在术中应彻底清理破碎组织。

综上所述,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一定的失败风险,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失败是可以预防的,术中解剖复位、锁骨钩正确的安放、术者摁压钢板的手法及力度、与术后正确适当的肩关节锻炼都可以避免手术的失败[14-15]。

猜你喜欢
肩锁肩峰外展
MRI 测量肩峰角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意义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改良肩锁关节X线轴位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双RigidLoop悬吊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修复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疗效观察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两种不同锁骨钩置钩法在Rock-Wood Ⅲ、Ⅳ、Ⅴ 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