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2022-01-01 10:50王佳音
关键词:教学资源学习者研究生

孙 颖,王佳音

(1.黑龙江大学 东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东北林业大学 外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1)

在2020年末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针对“培养什么人”的教育方向观认识,陈宝生部长特别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强调研究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度,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研究生科研攻关能力的同时,还须“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中明确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1]并且从课堂教学一线切入,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将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相协同,做到课程焦点清晰,专业知识性明确,价值取向性清楚。

我国外语专业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将立德树人作为外语教育的根本,明确提出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合作、敬业、创新精神”,[2]对专业课堂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给出明确的方向。为此,针对融合课程思政的外语教学改革实践,外语学界已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案实例等多层面开展研究。翻译教学一直是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主体是中外具有价值属性的语篇,对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形成影响。而且,翻译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完全依靠教学资源展开,即课堂话语、教材话语、教辅材料、实践材料共同构成翻译教学的资源,这些资源中的价值观倾向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翻译专业研究生(MTI)的应用性特点要求课程内容须紧密结合语言实际,教学活动对资料内容的依赖性更强。而且,经过大学教育的研究生基本世界观已经形成,在心理上会对教师的显性教育形成主动抑制,将技能训练与文化价值认知区分开来,如何从课程资源上引发学生注意,形成思政教育效应成为主要问题。

一、相关研究

针对外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思政教学实施,国内学界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切入开展不同层面的研究。[3]曹进和陈霞(2019:105)以“国策与省情”课程为例,从理念、方法和实例的层面介绍课程思政在翻译课堂的实施,并提出显性教育与隐性引导在翻译工作坊、翻译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路径。[4]司显柱(2021:99-100)从“英中笔译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出发,一方面介绍教师对教学资源内容的甄别必要性,对教学资源的选择要有守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底线思维,另一方面结合生态话语理论,区分翻译实践语篇的“有益性”、“破坏性”、“中性”,并从修辞的视角详述提升翻译质量的根本在于“讲好中国故事”。[5]杨正军等(2021:104-106)从高校翻译教学的育人理念出发,关注国家意识形态在翻译教学中的融入,强调翻译课程的思政建设是课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最大程度的整合与优化,进一步明确翻译教学中的价值意蕴输入。[6]也就是说,顺应国家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文件的发布,翻译课程的思政路径探索已成为当前专业建设的要义问题。

基于学界的已有研究,我们认识到,翻译课程的思政建设路径的关键因素有3各方面,即第一是教师主观因素,翻译教学的本质在于实践,教师是翻译实践的引导者,选材、辨析的主体在于教师;第二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由师生共同决定,教师选择适当的资源,学生肯定资源的价值蕴含,才能达成思政的宗旨;第三是课程手段,在教育信息化划时代发展的当今,教师的资源呈现手段、学生实践评价平台等客观上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其中的课程资源是翻译教学的食粮,是核心也是难点,只有做好课程资源建设才能达到翻译实践的目标,然而,决定教学资源是否适当的决定性因素是翻译研究生课程的师生主体,更进一步说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文化价值凸显与接受行为。

二、语言中的文化价值凸显性

语言与文化互为表里,密不可分。文化即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价值的本质是文化。由于文化的多元造就文化价值的多元,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直接表现为语言的多元性。文化间差异体现为语言的差异,语言习得是理解文化、认识文化的重要路径。[7]翻译专业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外语言互译能力,授课内容是中外语言本体,课程资源凸显着文化价值,学生通过教学认知,一方面获得外语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形成对中外语言中承载文化的认知。两方面互为表里,不可或缺,脱离文化认识的语言能力好似缺失健壮肌肉的骨架,核心表现力和感染力必然欠缺,所以翻译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文化价值负载是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建设直接决定课程设计的质量。我们认为,在外语翻译专业课堂上通过最有力的语言载体,深化对象国文化的他者认知和中华文化的差异性性认识,才能实现学生的文化多元认识,才能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翻译专业课程内容资源的“线索”有效性

翻译专业研究生的学习背景中包括本科阶段的语言训练和文化认知,并在大学阶段已经形成个人的基本三观,经过语言的专业训练已经认识到对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甚至基于个人三观的认识在某些方面持有鲜明的个人态度。这种态度在研究生阶段将直接表现为对课程内容的关心和心理抑制,这两者成矛盾关系。学习者的关心与教师的课程设计相呼应,教师的适当引导可将这一关心化作思政认识的原动力,促进研究生自我认识的提升。然而,学习者的心理抑制调节着其自身对于课程内容的认识和课堂行为,是语言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主要体现为学生对教学活动和内容的通达、删除和限制三种方式,[5]为此,我们须契合翻译专业研究生的实践性教学特点,在课程内容资源建设上强化学生的关心、消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删除、限制。语言的文化价值凸显性能够形成学习者对文化的注意吸引,但教学对象为研究生时,这种吸引有可能被其主动抑制,探究恰当的方式来避免学习者对课程内容文化价值的主动抑制势必成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8]。特别是,翻译专业研究生的课堂活动主体是中外文对译的解读和实践,重点是基于语言的思想传递,关键是文本内容文化内涵的阐释,只有避免学习者抑制课程的思政内容,将语言认知与文化价值思辨相统一,才能实现教学活动资源与学生认知层次相匹配,也只有匹配才能构成学习者的注意吸引,进而规避学习者的心理抑制。为此,相应的课程资源挖掘一方面须紧密契合外语专业研究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在内容、形式、实施策略等层面发挥吸引注意的“线索”作用,让学习者发挥语言能力优势,在收获中品味课程内容的文化凸显,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主旨。

心理学的“线索有效性效应”表明,教学资源作为引发学习者注意的线索,存在有效与否的差异。其决定性因素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活动形式,另一方面是学习者对目标的认知。在合适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源提供的线索与学习者目标吻合时,学习者注意得到吸引,反之则可能成为无关或无效线索。在翻译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符合学习者目标认知的教学资源成为凸显文化价值的载体之一,教学设计中要尤为重视资源的选用和更新,是否能正确呼应研究生的学习心理因素成为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9]为了落实课程思政的主旨目标,引导翻译专业研究生的价值判断呈正向,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荣誉意识,必须做好教学设计的多维化建设,让优选的课程资源多模态融入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多层面吸引学习者注意,课程实践整合多平台方式,课程教师成为集专业指导者、科研引领者和思想教育者为一身的多面手。多维化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资源,我们要结合翻译专业研究生课程的特性挖掘课程资源,建设新时代课程内容。

四、翻译专业课程的基本特性

1.翻译专业课程的跨文化性

翻译专业硕士(MTI)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类,其一是理论与技巧类课程,例如,翻译概论、口译(笔译)理论与技巧、计算机辅助翻译、汉外对比与翻译等;其二是翻译实务类课程,例如,经贸笔译、文学翻译、专题翻译等;其三是评析类课程,例如,典籍外译评析、翻译批评、翻译史等。其中,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文本研读→涵义阐释→话语对应”为主体框架,教学活动紧密围绕课程资源展开,不论是文本、涵义还是译文话语都显现出课程内容的跨文化性,师生共同游走在两种语言的对应思辨中,表面上是语言的应对,深层内则是异文化的凸显和融合。为此,我们认为课程资源构建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文本的跨文化价值提炼。因为翻译活动本质上是中外文化差异的认知与融通,翻译教学内容既包括中外文化特色的对比认知,又涵盖文化差异性的凸显,所以对学习者文化价值体系的撞击和提升成为必然结果。

2.翻译专业课程的实践性

MTI课程的另一特性在于实践性,课程的设计须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教学内容自然成为学生实践的对象,若要提高学生实践的效果,课程资源要与时代发展同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热情。通过翻译课程的教学,MTI学生实现语言能力与价值观的双向协同发展,应成为课程内容设计和资源建设的应有之义。课程内容不但要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还要关注新时代中国文化的核心,而且熟谙对象语国家的文化理念,提升课程内容的文化涵容度,在批判性思维的构建过程中完成课程实践,让学生体感到思维过程和融合经历。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在学生的实践中,尤其是课程资源中的文化内涵应成为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着眼点,在训练语言能力的显性教育活动中达成翻译课程的跨文化目标:在提升学习者翻译理论与技巧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其新时代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意识。

3.翻译专业课程的价值认知性

进入MTI课程的学习者已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活动,具备基本国家价值认知,针对已有认知的提升是MTI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具体来说,要提升3个方面的一致性问题,即,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育人方向的一致性、文化认同的统一性。课程资源构建环节须特别关注学习者依凭已有价值观而形成的主动抑制对认知提升的影响,尽可能消除心理主动抑制才能形成认知吸引。在MTI教学中,我们的提议是一方面在在中国智慧、中国文化方面筛选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即结合中华典籍的外译等方面凝练课程内容,将文化认同的统一性具体化、文本化到教学内容中,通过知识学习“润物细无声”地将育人方向统一到国家社会需要上来。[10]

五、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建设路径

基于上述MTI课程的基本特性,将思政教学融入其中,须全方位建设课程的教学资源,嵌入教学内容的各个层面,即从理论、名作、译者、习作和行业规范5各层面融入思政资源,全环节贯通,教学团队协作完成。

1.译论资源

中国传统译论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智慧在翻译论题、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表述方式上都有体现。在翻译史类课程中要注重传统译论相关资料的引入,通过对传统的阐释而隐性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知与认同,进而对中华价值观充分肯定并参与践行,达到文化认同的统一。特别是,21 世纪以来,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注重融合中外、突出本土特色。百余年来众多文化人的翻译认识要纳入课程资源中,例如严复、钱钟书等当代翻译家的理论阐释对于强化国学价值、辨析西方理论、提升本土理论自信具有显在功能。

2.译作资源

译作资源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译作对源语文本的思想内容的传播。“翻译在为目的语输入新思想、新内容、新语汇的同时,也传播以源语文本为代表的原著作者的意识形态和源语社会的意识型态”,[8]而且,MTI教学的核心在于中外语言的转换,语言对于使用该语言的人的重要影响正是语言所负载的意识形态。为此,课堂思政教学资源要将中华文化典籍、文化外宣文本、政策外宣文本和新媒体话语纳入建设范围,增强译作资源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内涵。例如,中华文化典籍翻译鉴赏类课程中,可引入《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典籍名著的译本赏析,在传统文化的外译文本解读中带动学生重新品味中国经典的文化价值进而强化文化认同的统一性。在文化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政策外宣文本,例如,政府工作报告、主要领导人在重要会议上讲话文本等的翻译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试译和对比,一方面集中做好政策性话语的外译实践,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识高度,并与政治方向保持一致性。通过树立学习者的译者身份,强化其自我国家认识、自我文化认识,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学生的思考内容中。

3.译者资源

在漫长的翻译史长河中,远到印度佛经的译者玄奘,近到“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奖者许渊冲教授,优秀中国翻译家灿若夜空中的星星,灿烂光亮又深邃难及,他们无不责任使然,迎难而上,百易其稿,求真求变。无论是近代思想启蒙家严复,还是古诗英译造诣极高的翁显良先生,其翻译活动都是学生不懈努力、追求准确译法的榜样,其翻译活动、事迹也应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在追忆先生们翻译思想和活动中明确学生的努力方向,达到育人方向的一致性。而且,在中外文学的译者群体中,还包括宇文所安、葛浩文、蓝诗玲等海外汉学家和翻译家,在“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译者作用。近四十年来,随着我国海外汉学研究的深入,承担过中国典籍外译、现当代文学外译的中外译者群体形象逐渐明晰,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从译者主体的视角探究翻译伦理、体味译者风格、品读译作特色,将会对学习者翻译实践提供生动、可信、直接的案例和指导,为此,有必要将译者资源也作为重要的MTI课程资源加以建设。

4.译例资源

MTI教学离不开经典、有趣、生动的译例,教师借助译例能够引发学习者的注意,深化学习目标的达成。21世纪的媒体媒介多层次融合,体裁题材内容丰富多样,教师须结合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心理因素,做好译例的选用和更新。例如,文化标示语的翻译是语言景观建设的重中之重,可为学生呈现语言的社会价值载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建设参与意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在MTI课程中开展各类文化标示语的翻译讨论。从译例收集开始,将学习者纳入教学资源建设中,师生合作,通过网站、app等媒体平台多维视角收集我国大好河山、风景名胜的标示语外译,将多模态资源引入课堂,强化中国文化对外建设中的语言思考,在译例讨论中体现大众与小众兼顾,严肃与通俗并举。让教学内容在国家文化、具体景观、语言表达等多层面吸引学习者注意,提高课堂内容的社会服务意义,提醒学习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体现社会人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者的社会责任感。

5.行业资源

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常被MTI专业教学忽略。中国翻译协会在《中国职业译员道德规范》中提倡译员需诚实守信,公正中立,守约尽责,妥用技术,为维护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人类文明对话与进步努力奋斗。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主要都经由学生行为得以构建和表现。教师要依托教学单位,通过引进各类在线翻译平台,带领学生实践纸媒、线上翻译项目任务,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翻译伦理的必要性,深入领会翻译职业素养须落实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认知上,以此培养学生敬业诚信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普通国民出境人数屡屡刷新,旅游、商务活动中翻译已基本实现机器化,其中内含的行业规范和伦理等话题可设计成相关课程资源,让学习者自身进行文化性、社会性的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MTI课程资源建设须选自翻译专家团队精雕细琢的成果,特别是译作、译例资源的选用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现实,既通中华古文化有知当下现实。学习者通过赏析学习此类彰显价值意义的翻译文本,方可充分感知中国特色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信爱国情,正视多元文化的融合,避免文化自卑和文化自大,树立起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实现研究生阶段的政治方向、育人方向和文化认同的一致性认知。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明确要求,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内化思政资源,这已成为外语专业教研亟待探讨的关键问题。本文以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为目的,基于对语言的文化凸显性认识,筛选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课程资源,从教学资源上凸显思政教育元素,保障研究生教学的思政结合度,促使翻译专业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外语翻译专业硕士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语言学习,完全具备用外语深入研究语言对象国社科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该语言内含的意识型态具有辨识能力和阐释兴趣。我们须认识到语言对于意识的构建和拆解能力,借力语言的优势,将思政内容融入语言课程中,合理构建课程讲稿的内容和体系,将培养语言文化研究的专业性与提升研究生思想认知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外语专业研究生从文化的自省与他者接受入手,提升青年外语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借助掌握的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切实发挥中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作用。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学习者研究生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