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接到填充:“就是”话语功能的演变
——兼论话语标记的分类

2022-01-01 10:50王宴宗马国彦
关键词:连词副词用法

王宴宗,马国彦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上海 200062)

“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丰富的功能及用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对于“就是”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多集中于书面语语法,如描写“就是”在书面语中的功能(吕叔湘;[1]邢福义[2]),探讨“就”和“是”从偏正短语到副词再到连词的语法化历程(石毓智、李讷;[3]张谊生;[4]董秀芳[5])等。第一阶段的研究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书面语中“就是”的来源及功能,但是此阶段对于口语语料关注不够,所以并没有将口语中“就是”浮现出的新功能纳入研究的范围。

随着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话语分析在我国的兴起,学界越来越重视自然语篇与人的认知、心理之间的关联,从第二阶段开始,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规范性的书面语转向口语,发现了只存在于口语中的“就是”的功能及用法。如毕永峨从意义、语调单位、共现成分等角度考察了书面语和口语中“就是”、“就是说”、“就说”的多种功能及用法,并最早提到口语中“就是”可以充当停顿填充词(pause fillers),用来实现保持话轮的功能。[6]后史金生、胡晓萍、[7]姚双云、姚小鹏、[8]张惟、高华[9]又进行了进一步论证。以上学者的研究弥补了“就是”在口语中研究的不足,对于探讨“就是”功能的演变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上述学者对于停顿填充词“就是”的界定缺乏形式上的验证,使得停顿填充词的识别出现混淆的情况,同时上述研究并没有关注到停顿填充类话语标记内部虚化的情况。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拟从共时层面描写“就是”在现代汉语中的功能,梳理各种功能内部的联系与区别,确立“就是”功能演变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重新归纳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分类。

本文语料主要来自于口语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其中H 表示主持人,G 表示嘉宾,A 表示现场观众,C表示解说词。文中也使用了作者收集的语料,此部分语料随文注明来源。

一、从短语到连词

结合已有研究,我们将书面语及口语中“就是”共有的功能做了如下概括。

2.1偏正短语(分布环境:NP+就是+NP)

(1)C:离家不远处就是刘嘉玲当年上过的学堂。

(2)G:我个人的观察,钱,他绝对有,他也不必去拜神,因为政客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就是神,他的判断绝对比神更精准。(《海岸两岸》)

例(1)、(2)“就是”为偏正短语,其中“就”是强调副词,“是”为表示判断的动词。“就是”前后所连接的名词性成分既可能是客观等同的关系,如例(1),离家不远处和刘嘉玲当年上过的学堂所指对象相同,还有可能是主观等同的关系,如例(2),在政客主观上看来,自己与神是等同的。

2.2副词 (分布环境:NP+就是+VP)

(3)H:获得幸福就是需要自己去经营的,需要自己去努力的。

“就是”演变为副词的主要原因是后接成分的改变,谓词性成分的出现使得“是”由句子的核心动词降级为次要成分,其动词性逐渐弱化,成为副词的词内成分。作为副词使用时,“就是”主要功能是强调肯定或强调范围,如例(4)强调了获得幸福的方式是自己经营与努力。

2.3副词性连词 (分布环境:S1+就是+S2)

赵元任认为汉语中副词与连词不易区分,在汉语中除了存在少数介词性连词,大部分连词都是副词性连词,既有修饰的功能,又有连接的功能,以至于龙果夫并不承认汉语中存在连词这种词类。[10]我们看下例:

(4)你现在出发肯定迟到了,你就赶到车站也来不及了。

(4a)你现在出发肯定迟到了,你就是赶到车站也来不及了

“就”和“就是”都出现于主语之后,动词之前,其用法类似于连词,但是又占据了副词的位置。对于“就”和“就是”词性,我们主要从两者结合面的宽窄及可分布的位置来进行判断。首先,“就是”结合面更宽:如果假设部分为名词性短语时,只能用“就是”,不能用“就”:

(5)你就是天王老子,我也不怕你。

*(5a)你就天王老子,我也不怕你

其次,“就是”的分布位置更广,“就”只能出现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而“就是”既可以出现在主谓语之间,还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

*(4)’你现在出发肯定迟到了,就你赶到车站也来不及了。

(4a)’你现在出发肯定迟到了,就是你赶到车站也来不及了。

由此可以看出,“就是”结合面更宽,分布位置更加灵活,于是我们将“就”称为纯副词,“就是”称为副词性连词。石毓智认为“就是”能够出现在句首成为副词性连词关键在于“是”把包括主语在内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提取。[11]由于“就是”可以分布于句子起首的显要位置,从而为其在更大的语篇范围内发挥衔接连贯作用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最为典型的连词多分布于句子(小句)起首的位置,前后关联表述相对完整的分句。所以我们下文讨论的“就是”的连词用法均指“就是”位于句子(小句)起首位置的典型性用法。

“就是”具有多种逻辑关系的连接功能,邢副义、[2]张谊生[4]认为,连词“就是”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示让步(包括让步条件及让步递进)、解说、选择、转折等四种语义关系。

(5)G:小时候没人说话,就是从小的时候,第一爸爸不在,第二家里也没有别的孩子,上幼儿园快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哥哥才来,我妈妈要上班,我就是挂个钥匙,每天挂个钥匙,然后走来走去,没人说话。

(6)G:我头几个,把我的朋友全弄进去了。

H:就是托儿是吧?

G:真的是托儿。当时我记得是雪儿吧,雪儿是第几个来上的呀,反正是我的一个朋友 。

(7)G:我有两个孩子,我有爱我的家人,真好,就是现在死就死了吧。

(8)瞧瞧,瞧瞧,你看的都是些什么书,除了武侠就是言情。(王朔《我是你爸爸》)。

(9)G:那件事我非常非常惭愧,马继业,我所有中学同学的名字都忘了,就是他的名字我记得。

例(5)、(6)均为“就是”的解说功能,只不过例(5)是自我解说,例(6)是他人解说,听话人可以使用“就是……”来展示自己对于说话人话语的理解,并且向说话人认证自己对于话语的理解是否准确,避免在细节上出现偏差。例(7)为让步功能,表示在极端的条件下,命题也是成立的。例(8)为选择功能。例(9)为转折功能。

我们认为,将“就是”的功能解释为让步、条件等四种关系是孤立地从句法角度分析的结果,如果我们将“就是”及其引导的话语放在篇章视角下进行重新审视的话,连词“就是”的核心语义只有一个:解释补充,我们做出以上判断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所谓让步、转折只是局部观察的结果,从单句来看,“就是”处于句子起首位置,但从篇章的角度来看,“就是”及其引导的句子一般属于后续成分,其前方通常有先导性的话语单位,有时候“就是”可位于话轮起首的位置,但是从话轮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所引导的句子与上一话轮有密切的关系。如上文例(7)主持人的话轮是针对上一话轮嘉宾的表述提出疑问,并请求嘉宾解答,主持人的话语对于上一话轮具有强烈的依赖性,离开前一话轮,主持人的话语将难以理解,正因为例(7)前后话轮语义关系密切,所以两者可构成复句,由此来看,“就是”所引导话语仍属于后续性成分。“就是”所引导话语起到对先导性话语单位解释说明的作用。如例(8)从“现在死”同“就死了吧”的关系看,“就是”的功能是让步,但是从“现在死就死了吧”同“我有两个孩子,我有爱我的家人,真好”的关系来看,“就是”的功能是解释补充,为了表明先导性成分存在的周遍性,“就是”引导的话语单位通过列举极端性条件甚至非现实性假设来说明不管情况怎么样,结果都不会发生改变,从而达到肯定命题的效果。例(9)“就是”所引导的成分“言情”是对先导性成分“你看的都是些什么书”一部分情况的解释和说明。例(10)中“就是”转折用法也可归因于解释补充,只不过这种解释和补充是通过指出例外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先导性成分的补充和修正。

第二,“就是”表达除解说(包括转折)外的其他语义关系时,需要其他关联词语的配合,如表达让步关系通常与“也”、“都”、“还”等词语同现,表达选择关系需要与“不是”、“除了”同现。更重要的是,与共现的关联词语相比,“就是”明显处于次要地位,如我们将例(8)中“就是”删除后,我们还可以认定前后小句为让步关系,但是将“也”、“都”等关联词语删除后,句子的语义无法实现自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就是”作为连词的功能是以解释补充为基础而产生的内部分化,“就是”所引导的前后话语单位具有语义上的回指关系,“就是”以语义关系为纽带实现实现对于前后话语的衔接和连贯。“就是”的辖域也经历了从谓词成分到小句再到话段的转变。

二、从逻辑性连词到延伸性话语标记

“就是”作为连词的基本功能是表达前后话语的被说明——说明的关系,但是我们发现,“就是”在口语交流中出现语义弱化的情况,它可以连接前后并无语义回指关系的话语,推动会话向前推进,“就是”由此成为延伸类话语标记。话语标记“就是”存在形式变体,如“就是说”、“就说”以及它们的语音缩略形式,除了使用频率,在分布和功能上并无显著差异,我们选取更具有典型性“就是”作为研究对象。

(11)G:我女儿倒是比较全面一点吧,她喜欢音乐也喜欢演戏,又喜欢跳舞,所以我们就好像主张她如果搞这方面的话,就是学一下音乐剧比较好,也比较高雅,在舞台上一定要自如,她也比较合适。

对比:所以我们就好像主张她如果搞这方面的话,就是非让我们做出选择的话,我们觉得学话剧比较好。

(12)H:因为这首歌是2005年,就是那一段时间写的,对吧。

G:对。

H:就是你当时的声音,你唱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倔强的心情唱的,对吧?

G:对,赌气吧,小赌气。

对比:例(7)

与连词相同,“就是”作为延伸性话语标记使用时,出现于句子(小句)起首的位置,但是两者在语义、句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例(11)“就是”所引导的话语单位“学一下音乐剧比较好”是先导性话语“所以我们就好像主张她如果搞这方面的话”的结果,两者并没有语义上的回指性。例(12)与上文例(7)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连词使用时,位于话轮起首位置的“就是”所引导的话语在语义上对于前一话轮拥有依赖性;作为话语标记使用时,“就是”的所引导的话语不再依附于上一话轮所提供的语境而可以独立存在,区分此两种“就是”最简单的方法是删除法,如删除例(7)“就是”所在话轮的上一话轮,“就是”所引导话语将失去语义合法性,但是删除例(12)“就是”前方话轮,对于“就是”所在话轮并无影响。从单一的话轮来看,“就是”的作用是对于行为状态的区别与限制,从话轮的互动来看“就是”的作用在于实现话轮转换,形成前后话轮形式上的连接。

除了所衔接话语语义关系发生变化之外,话语标记“就是”还出现语音弱化的情况,语音弱化的实质是语义弱化及句法地位的下降,由于“就是”不再充当句法成分,所以删除并不会导致句法结构的残缺,其主要功能是用来衔接前后话语,表达程序性的意义。汉语是一种语篇取向性的语言,说话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话语跟前面的话语保持某种关联。上述两例“就是”前后话语并没有语义回指关系,但是经过“就是”的包装,本无回指逻辑联系的前后话轮给人一种话语连贯的印象。

三、从延伸性话语标记到填充类话语标记

然而,“就是”的演变并未止步于衔接类话语标记,在话语标记内部,“就是”又出现了进一步的虚化。“就是”不仅可以使得前后话语得以衔接,更重要的是“就是”可以用来充当填充类话语标记,填补话语的空当。

(一)被动填充

在自然发生的话语活动中,说话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逻辑命题和语法结构边执行计划边制订计划,有时甚至在未制订好言语计划的情况下便开始说话,说话人在边思考边言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思维断层,于是在自然会话中充斥着各种非流利的现象,人们往往能够容忍不流利现象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人们在谈话时还要努力使自已的语言保持流畅,说话者为减轻制订言语计划的负担经常在会话中使用填充类话语标记等典型的口语化语言以赢得时间,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制订言语计划,“就是”即是用来填充语流暂停空隙时间的填充类话语标记,请看以下语例:

(13)H:考了你什么呢?

G:唱歌、跳舞、朗诵,我记得发我那个就是入伍的号是001号,应该说是考的很靠前的。

(14)我们就是咨询律师嘛,因为这个是两个生命,这个又打不掉了,别说六个月以上,有的三个月就不让你做这个东西你知道吧。(笔者收集)

(15)G:会有就是做错的地方就是改正就好,然后他们还是对我挺宽容的。(《鲁豫有约》)

对比:我就是不听。/我就是不喜欢看书。

(16)G:到后来我就真的上去了,我打开他衣柜,看到很多就是就是那个那个什么MV里面的衣服,然后他我选来选去选不到因为我怕太贵重了嘛,这个衣服很贵重,到后来他又进来了,你选择了这么久远然后我就说我怕,然后他把衣服一堆一堆的给我。

填充类话语标记“就是”具有话语标记的共性,如语音弱化、语法独立、不表达命题性意义等等,但是填充类话语标记也表现出区别于连贯类话语标记的个性特点:

从语音上来说,填充类话语标记“就是”形成独立的语调单位,“就是”前后多伴有拖音和停顿,拖音和停顿是思维断层在语音上的表现。

从功能上看,填充标记“就是”的核心功能是话语搜寻与提取,说话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为某个位置提供一个拥有具体内容的话语,而临时采用“就是”作为一种标记,表明说话人正在对话语进行搜寻与构思,使得断裂的篇章得以连贯。在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就是”还衍生出丰富的人际互动功能,这些功能大多情况下都是隐含的,需要具体的语境来激活,如“就是”可以起到强调作用,尤其是“就是”后接事件时,“就是”的功能是把整个事件看成一个独立的单位,以起到强调和明示的作用。同时“就是”可以向听话人昭示说话人话语生成的轨迹,展现说话人遇到的语言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决定自己的行为,如等待、打断或给以帮助。另外“就是”还可以帮助听话人紧扣语阻点,对受阻内容的兴趣和言者一样进入心理搜索,以便在激活阶段进行对比,无论一致还是不一致,都会强化听者进一步展开话语过程的兴趣,促进交流双方的沟通。

从分布位置上来说,“就是”突破了原有位置的限制(主语前后),它可以分布在任何需要填充的位置,为说话人话语的构建赢得时间。如例(13)“就是”分布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在部分情况下填充类话语标记“就是”的位置会与原有功能分布位置重合,这种情况则需要我们结合语境及其他成分进行判断。例(14)和例(15)“就是”位于副词位置,但是没有丝毫副词原有的强调或者肯定的意味,“就是”只是用来填补说话的空隙时间,所以“就是”为填充类话语标记。同时填充类话语标记“就是”常与同为填充类话语标记的拖音及“这/那个”共现,共同发挥填充的功能。如例(16)“就是”与“那个”和“那个什么”共现,使得填充的功能得到强化。

(二)主动填充

在部分情况下,说话人会主动将“就是”融入于话语中各个位置,我们结合以下几例来进行讨论:

(17)G: 评委的事情这还是其次,就是(话语标记:衔接)看到一些就是就是(话语标记:填充)有一些其他的人,就是(连词:解说)以前的朋友或者什么的,就是(话语标记:衔接)忽然就讲了一些东西是我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连词:解说)把我讲的就是像很可怜知道吧,我就不需要这样,所以我就觉得越想就是(话语标记:填充)觉得就想不开有一点,就觉得其实这也没什么,没必要就是搞得这么就是(话语标记:填充)可怜啊搞得这么那个什么的,我想还是挺开心的其实。

(18)G: ……有时候你会觉得,命运对你特别不公平,当时小孩刚没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几次我就想,不想活了,我就觉得,活得,太累,就是(连词:解说)上天会在你每次觉得特别快乐的时候跟你开玩笑。真的是,就是(话语标记:填充)在我印象里,第一次就是(动词短语)我妈那年生病,再有就是(动词短语)小孩,真的是两次就是(副词)特别高兴的时候,突然就灾难会降临在你的面前。

如果说被动填充是言语社团对于“就是”的使用,那么主动填充则多表现出说话者个体言谈的特点。“就是”主动填充时,伴随的语音停顿已经消失不见,说话人只是用“就是”来填补话语中的空缺,其频率明显高于被动填充,说话人对“就是”形成一种心里依赖,成为表达中的一种优先选择,使用范围的扩大及使用频率的提高带来话语标记“就是”造成语义泛化、语法化程度加深,功能更加灵活多样,由此马国彦认为主动填充是被动填充进一步虚化的结果。[13]

同时,在说话人密集连用的“就是”既包填充类话语标记,还包括“就是”动词、副词、连词、延伸类类话语标记的用法,几乎以一己之力囊括了“就是”在现代汉语中的全部用法,从个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就是”的高频使用,使得其语义磨损,心理使用阀值大幅度降低,由此带来多样化功能和用法,如果个人用法逐步演化为一种言语社团的用法,就会带来功能用法确定,形成稳固的语法功能。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对于“就是”的演变历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偏正短语>副词>副词性连词>话语标记(延伸类、填充类话语标记)。“就是”功能的演变序列并不是孤立的,汉语中如“然后”、“别说”均符合此演变顺序,同时,这种演变序列也得到世界语言的支持,Traugott(1995)曾分析了句内副词的演变模式:句内副词>句间副词/连词>话语标记(>表示演进的过程),[14]这就说明副词性连词有向话语标记过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依赖于高频使用带来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进程。

四、“就是”话语标记用法的形成机制

作为话语标记使用时,“就是”概念功能虽然减弱,但是其原有的核心功能仍然对话语标记功能的分配具有影响。我们认为“就是”最核心的功能是焦点信息标记功能。

主语——谓语、话题——述题、主位——述位是三套不同的系统,其中主语——谓语是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划分的,话题——述题、主位——述位是从语用角度来进行划分的,但是实际上,三个系统有着大致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主语对应于主位和话题,谓语对应于述题和述位。

“就是”的虚化起源于表判断的偏正短语,由“就是”构成的判断句里,主语部分对应话题,谓语部分对应述题,而述题部分通常是一个未知的新信息,由于“就是”长期处于主语和核心谓语之间,使得“就是”在语用上就具有了一种标示新信息的功能。在言语互动中,相对于已经说过的内容,即将讲述的新信息一般是话语的焦点,更为重要,所以“就是”标示新信息的功能实际上是一种标注焦点新信息的功能。请看下例:

(19)就是毛主席,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

(19)’带领我们建立新中国的人,就是毛主席。

例(19)不管语序是否发生变化,句子的焦点都没有发生变化,关键就在于“就是”起到焦点标记的功能。

“就是”连词及话语标记的用法均与此相关,作为连词使用时,“就是”所引导的话语是对先导话语的解释说明,我们可以将“就是”所连接的话语看作是主题句和述题句的关系,“就是”所引导的述题信息是新信息,所以更为重要。当“就是”虚化为延伸类话语标记后,“就是”可以用来包装新信息与旧信息的关系,同时对新信息起到强调的作用;作为填充类话语标记使用时,由于“就是”具有标记焦点信息的功能,而听话人通常都对焦点信息感兴趣,这时说话人在思维空缺时可以使用“就是”来吸引听话人的关注,为自己赢得话语构思的机会。

总之,基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对于话语标记的分类标准看法不一。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位置分布;2、语义特征;3、功能。大部分学者都采用第三种分类的方式。如Fraser根据功能将话语标记语分为转换话题标记、对比标记、阐述标记以及推断标记四类[15];冉永平将话语标记语分为话题标记语、话语来源标记语等八类。[16]

但是“就是”作为填充类话语标记使用时无法纳入其中任何一类,原因在于上述研究多集中于书面语篇标记语,而对于口语中表示流利程度的话语标记研究较少。填充类话语标记“就是”的核心功能是标记话语延迟启动,进行话语的搜寻与激活,其功能明显不同于通常研究的以语篇连贯话语组织为目的的标记语。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划分话语标记的分类。

从整体上来看,话语标记语应分为连接类和填充类。连接类话语标记旨在话语的理解,标明话语标记前后语段的某种内在或外在关系,对于前后语段起到连接和解释的作用,服务于宏观语篇的连贯。填充类话语标记旨在话语的过程,标明言者的状态,使得停顿合法,帮助说话人完成整个句子的过程,所以填充类话语标记主要服务于微观层面,实现对于断裂的话语的连贯,协助说话人完成话语的构造与表达。

英语学界对于填充类话语标记讨论较多,如Schiffrin发现,填充类话语标记“well”可用来进行背景的修补(background repair),“I mean”与错误的修补相关联[17]。目前汉语语法学界对于填充类话语标记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我们的研究,汉语中填充类话语标记大体上可以分为形式类和词汇类,其中形式类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语音类,通过拖音或其他语音标记(um、uh)为说话人思考、构思赢得时间,一类是通过重复的形式来达到延宕时间的目的。词汇类填充话语标记除了我们上文讨论的“就是”类之外,还包括“这/那个”及若干变体。形式类和词汇类话语标记共有功能是话语的搜寻与提取,共有特征是能够在任何句法空隙位置提供填充功能,这些功能及特征使其区别于以语篇连贯为目的的话语标记。

猜你喜欢
连词副词用法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短句—副词+谓语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特殊用法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