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

2022-01-01 10:50李妍雪
关键词:广大青年共青团育人

李妍雪,苏 醒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2]高校共青团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思想政治引领功能,是培养和塑造广大青年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新时期,高校共青团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期待和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共青团的育人功能和育人资源,不断提升团学工作质量和服务青年水平,助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高校共青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用实践育人新理论指导育人新实践,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近年来,不断强化自身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实践优势,尤其是引领、服务、凝聚青年等方面成绩突出、成效显著。

(一)巩固了共青团引领青年的政治优势

共青团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始终坚持政治建团的根本原则。一直以来,高校共青团始终牢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把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作为工作的最强号令和干部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团中央的重要指示和精神,不断强化思想武装和理论武装,着力强“三性”、去“四化”、推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新时期,更是聚焦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为重大契机,通过重大庆祝活动、青年大学习、青年讲师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和手段,宣传党的思想、落实党的政策、维护党的权威,强化青年理论武装,全力纵深推进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通过青年人的方式强化青年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有效提升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了青年学生由单一学习优势向推进自身全面发展转变,切实推进了青年理论武装转化为自觉的现实行动,有助于巩固共青团引领青年的政治优势。

(二)提升了共青团服务青年的组织优势

“支部是党的战斗的武器——党要有战斗的力量,是要有组织的广大群众。”[3]高校共青团始终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着力扩大组织覆盖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推动时代发展的生力军。坚持突出政治标准,严把发展团员入口关,规范“三会两制一课”等团内制度,不断推进团员发展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依托“智慧团建”系统,着力打造团员信息网上录入转接一站式服务平台,不断加强和改进团员管理工作,促进“学社衔接”和团组织制度化建设,使团建工作提质增效。以为青年做好事、办实事为现实任务,通过服务青年建立联系和情感,成为青年的良师益友和知心好友,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大量优秀青年人才。尤其《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高校共青团面向未来、把握机遇,通过改革,重构共青团在领导机构、干部制度、基层组织等方面纵横交错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巩固了共青团服务青年的组织优势。

(三)彰显了共青团凝聚青年的实践优势

高校共青团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其中,进而对青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为推进共青团改革,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党和国家在重视“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积极倡导各高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主要是依托到梦空间、PU口袋校园、趣拓校园等记录、管理、评价平台进行实施,通过制定符合学校、学生客观实际的管理实施办法作为参照,以“第一课堂”学生成绩记录方式为模板,科学记录学生“第二课堂”的现实经历和业绩成果,促进了高校共青团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制度化建设。这一举措有助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升、理想信念越发坚定、使命担当持续增强,促进青年学生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相结合,实现个人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共青团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向心力,彰显了其凝聚青年的实践优势。

二、当前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高校共青团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全方位育人,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但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依然十分突出。共青团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和共青团工作指明方向,指出当前共青团工作与党的要求、时代发展、青年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与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充分发挥政治功能,推动党的政策理论进学生头脑的潜在性转化为现实性,吸引广大青年自觉投身于新时期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征程中,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理想、将个人奋斗纳入民族奋斗,是高校共青团鲜明的政治优势。当前,高校共青团结合核心不够紧密、落实任务不够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把政治思想文化工作事务化、形式化的情况时有发生,党的政策理论转化为青年话语、思想政治引领贴近青年实际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与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面对现实社会的鲜明时代特点和青年学生的个性群体特征,高校共青团如何加强对党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化阐释,将党的科学理论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引导青年接受、理解、认可党的思想理论,并用于指导学习和生活实践;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守住意识形态底线,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坚定政治立场、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和党中央权威,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二)与时代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着力扩大组织覆盖力,加强团员先进性,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广泛组织动员青年,是高校共青团鲜明的组织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带来了多元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的碰撞以及改革不断深化,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种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冲击。而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知识结构体系搭建尚未完成,正确意识形态建立尚不完善,不具备科学独立的明辨能力和判断能力。高校共青团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理解时代特点和现实环境,更好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助力青年学生共圆国梦、家梦、个人梦,以及在为党团结青年群体、赢得青年人心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时代发展还有较大差距。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大势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高校共青团如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国家和民族伟大事业的接力者,强化道路自信和使命担当,既能与时俱进又能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三)与青年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立足现实环境和青年实际,打造青年喜爱、认可的文化活动品牌、文化活动产品和文化活动阵地,促进青年注重实践体验、实践创新和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得到能力提升、素质拓展和全面进步,是高校共青团鲜明的实践优势。但是,当前高校共青团的实践教育成效与青年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对青年学生的实践期待了解的少,对青年学生的实践要求做到的少,对青年学生的实践探索支持的少;过分关注文件要求青年学生做到什么,过少琢磨青年学生想要怎样做,过多干涉青年学生打算如何做。对于这一现状必须要切实提升对青年的信任和信心,及时转变工作态度,加快改进工作方法。面对青年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高校共青团如何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青年提出的重要要求,如何切实提升青年学生的志愿服务自觉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青年学生自觉投身新时代中国伟大实践,更好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维护核心、追随核心、捍卫核心的坚定立场,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三、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独特优势的增强

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始终致力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取得了实际成效。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要进一步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实践优势,助力青年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

(一)引领青年,进一步彰显高校共青团独特政治优势

高校共青团始终致力于通过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来切实发挥育人功能,夯实青年群众基础。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在引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进程中,要注重政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引领方式,更好发挥自身独特的政治优势。

1.进一步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组织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是共青团发展中的最重要工作经验。当好助手和后备军,首先,要以党的纲领为奋斗目标。高校共青团要始终以党的纲领为前进方向和工作目标,不断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党的纲领,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奋力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其次,要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共青团要始终以党的中心任务为主要工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四个意识”,履行好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责和使命。再次,要当好大学党委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共青团要加强团干部的共青团岗位历练,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人才保障,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配合学校党委各项工作,永远冲在学校党委需要的第一线,助力学校党委工作的开展与推进;要实事求是向学校党委反映青年学生的合理诉求,传达广大青年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环境设施、文化氛围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让学校党委了解“校情生意”,更好地进行顶层设计,服务好广大师生。

2.进一步巩固好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在共青团学生组织中,青年学生能够尽情地施展才华,展现自身能力素质,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对共青团组织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并带动影响了身边其他青年学生,树立了高校共青团代表学生、维护学生、服务学生的权威形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首先,要源源不断地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高校共青团要致力于培养大量的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团干部,并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团干部加入中国共产党队伍,不断为党组织输送优秀人才。其次,要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高校共青团要通过团日活动、团课、“青马工程”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促使经过共青团培养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优秀青年学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良好风气的形成。再次,要倡导青年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高校共青团要通过“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究生支教团选拔考试等,倡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呼吁青年学生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使广大青年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明确正确的人生航向,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服务青年,进一步凸显高校共青团独特组织优势

组织力是高校共青团的常态功能和看家本领。对于当今高校共青团来说,只有切实地有效组织动员青年学生,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的目的,履行好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根本职责。

1.健全高校共青团组织机构。首先,高校共青团在建立校团委—院(系)团委-班级团支部三级一体的组织系统基础上,要探索推进“专、兼、挂”相结合的共青团干部队伍,不断推进和完善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团干部奖惩制度、例会制度、团员档案管理制度和团费收缴制度等,促进运行机制合理化、规范化。其次,高校共青团要始终致力于加强团员教育管理,督促团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执行团员发展方针,不断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凸显高校共青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战略使命。再次,高校共青团要矢志不渝地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帮助他们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的听党话、跟党走。最后,高校共青团要致力于创新构建团学组织格局。不断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管理,使学生组织切实履行好服务和联系职能,搜集学生问题、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引导广大学生熟悉校园、热爱校园、共建校园。

2.顺畅高校共青团联系脉络。顺畅的联系脉络离不开宣传、沟通平台的探索和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4]高校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学生是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根本举措,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首先,高校共青团要坚持基层调研的优良传统,坚持“常态化下沉基层”、“1+100”团干部联系团员青年等工作要求,深入青年,通过掌握情况、倾听心声、促进问题解决,扩大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其次,高校共青团要坚持打造线上“青年之家”,依托微信、微博、QQ空间、贴吧、抖音等平台,全面搜集学生问题、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再次,高校共青团要通过“提案大赛”、学生会委员会会议等,多渠道倾听和收集青年学生对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根据问题性质和内容模块进行统计归纳,反映学生合理需求,推动问题精准解决,全方位服务学校育人工作。

(三)凝聚青年,进一步展现高校共青团独特实践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5]实践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显著特点,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能力提升和思想改造,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1.开展活动要有抓手。首先,以打造高质量“青马工程”为抓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培训成果的显现与发挥,强化共青团育人作用。要构建校、院一体“青马工程”工作新格局,建立行政班、导师团,通过分散自学、集中讲座、实践体验等形式,帮助优秀青年学生增强自身综合素养、提升个人能力水平、优化个体知识结构,培养一批又一批信仰坚定、能力突出、敢于担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其次,以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通过整合优化实践基地,加强校地、校企、校校联动,实现共建共育,提升社会实践的覆盖面、实效性和影响力。要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学分制建设,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长本领才干。再次,以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为抓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要切实做好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跟踪指导和管理服务,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项目,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困难学生帮扶、迎新生、送毕业生、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帮扶的志愿服务工作,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2.开展活动要有阵地。高校共青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青年学生,在为青年学生服务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要依托学校活动中心、社会实践基地等,为青年学生提供基本的活动空间和场地。首先,着力坚守思想阵地,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共青团要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广大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要以团校建设为阵地,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共青团工作的需要,研究新形势,把握教育培训的特征,了解青年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团校重要培训作用,助力学生骨干培养。其次,着力拓展文化阵地,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共青团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共青团要策划开展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针,通过具有时代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动员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高校共青团要策划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共青团的发展历史表明,贴近青年才能更好地服务青年,高校共青团任何时候都要主动贴近青年学生。再次,着力打造网络阵地,依托融媒体拓展育人渠道。共青团要不断推进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尤其要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力度,提升学校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各学生组织公众号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团内整体信息资源共享。要实施学校共青团全媒体思想引领行动,引领不同微文化个体相互协作、同向同行,通过线下线上同步跟踪交流的形式,加快建设具有学校特色、学生特点的育人阵地。要加强团属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力量,依托新华社、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权威媒体,形成舆论协同效应,为广大青年构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加强与校外媒体的交流和互动,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团属新媒体建设的支持、指导和监督,经常性开展团情监控和舆情防控,提前部署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提升应变能力和应对水平。

总之,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后备军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要在国家、学校育新人工作过程中主动承担责任和使命,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和优势,不断深化政治引领功能、组织管理功能和实践育人功能,将全部工作融入到国家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培育工作中,引导广大青年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共青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他们用“五招”育人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