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意象美学特征

2022-01-01 10:50
关键词:崇高美学意象

伋 静

(中共和县县委党校 教研室,安徽 马鞍山 238200)

毛泽东作为一名伟大的革命诗人,“立象以尽意”,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情怀移情于形象之中。常常通过对意象的有效选择、推陈出新以及凝练生动的语言精准表现、捕捉事物的特征,实现对事物的有效移情,诗词中表达出一种独特的,极为崇高的形象美;以独具个性的语言以及秒化古人诗句、巧妙用典勾画出极致的浪漫主义意境、体现丰富的革命主义内涵,其语言无论从构词还是意象处理都体现出极强的文学功底和美学素养。读者不仅能看到他极具匠心的语言艺术,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来展现出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抒发出绚烂壮丽的艺术美感,而且其诗词风格豪迈雄奇,意境高远深邃,铺陈展开为崇高乐观的情感美学、奋发纵横的历史美学、出神入化的用典特征,让我们领略到到独树一帜的革命意象美学,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与美学价值。

一、崇高乐观的情感美学展现

毛泽东基于自己渊博的古诗词功底,在对意象的运用上创造性地引入了很多新的诗词意象。他对古人惯用的风花雪月之类意象进行了加工,推陈出新,赋予了它们时代新意,这让其诗词在立意上有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迈气概。而且,毛泽东古典文学基本功底深厚,在其诗词中通过精妙的字词以起到点睛之效,纵观其很多作品,里面字词的妙用正如王国维所言,“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继承了中国传统古诗词在语言表达上追求高度凝练、精于锤炼的传统,往往通过一字一词的妙用,让全篇生色、升华。例如,对于常见的古典意象“风”,古人多以其抒发个体的闲情雅致或是悲欢之情,毛泽东很多诗词中也会经常使用,但他写的风不是 “风蒲猎猎小池塘”那般的清新雅逸之作,也不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秋风何必悲画扇”那般的人生惆怅之笔,而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的雄壮、悲壮,是“一年一度秋风劲”、“西风漫卷孤城”的豪情。他笔下的风总是劲力强健,能撼雄关而毫无萧瑟气氛。这些诗句都是其在革命战争时期所作,流露出的气质与诗人自身壮烈的爱国爱民情怀和坚毅的人格魅力相契合。还有他笔下的花,不似古人“”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的哀婉娇丽,也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戚,而是直言“战地黄花分外香”,“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虽然毛泽东的咏花词句缺乏婉妙,但是其更注重于借花来直接象征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昂扬精神,这让他的诗歌在精神内涵上更具格局。再如,他的《卜算子·咏梅》中上阙用了一个“俏”字,在下阙用了一个“笑”字,这成为了全词的精髓、词眼所在,是画龙点睛之笔[1];其实这首词是针对陆游的同题之作而写的,不过陆游笔下的梅花太过孤冷清寂,而毛泽东用“俏”和“笑”两字,却写出了梅花在冬日绽放的勃勃生机,全篇洋溢着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西风烈”、“鹰击长空”的词句中,也能看到这点,对“西风”意象的推陈出新,对“击”的妙用都让其诗词更具形象化,读完后诗词所展现出的精准的形象化画面和蕴含的情怀都能立刻被体会到,而且让人意犹未尽。如鹰击长空中的“击”而不是“飞”,鱼翔浅底的“翔”而不是“游”等,这些动词的妙用,将鹰的矫捷勇猛和鱼的自由轻灵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是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体现。另外,在《沁园春·雪》中,他写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当中“舞”和“驰”的运用可谓化静为动,不但将静止的山和平原变得有视觉上的动态感、活泼感、大气感,而且抒发了共产党人和革命军队藐视困难的英勇情怀。如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指天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然后又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样崇高的豪言壮语作答[2]。其他的还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体现了毛泽东诗词中蕴涵的崇高乐观的情感美学意象。这种美学意象不仅展现出当时波澜壮阔革命斗争中共产党人激昂壮烈的革命情怀,也是毛泽东豪迈个性、伟岸人格以及诗词美学特征的反映。

总之,毛泽东将自己为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不惧牺牲的崇高理想与当时革命的政治思想内容通过诗词创作进行了有效的艺术表达,并在创作中呈现出了独特豪放的形态。甚至可以说,这种形态几乎贯穿了他的所有诗词,每每读之都令人震撼、动容。

二、奋发纵横的历史美学展现

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意境崇高,有着极为强烈、深刻的时代感与历史印记,从历史角度看,是描述和反映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伟大史诗。毛泽东在这漫长的时空跨度中,通过诗词展现出了恢弘壮丽的革命气势。如果仔细审视毛泽东语言和思想的魅力,会发现毛泽东非常善于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来思接千载,目及万里,横贯时空,让古今时局、天下世事都尽收眼底。或连线古人,借古人之意纵论今日时势,如“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面对当时苦难山河疾呼“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或俯视长城内外,回首千秋历史,“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3]。在这些宏大的视角下,毛泽东在诗词中营造出了无比豪迈壮阔的意境,让读者能体验到一种奋发向上、不惧艰难的正能量,进而激发出读者内心中崇高的思想情感。在毛泽东雄健的笔力下,读者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很多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场面,像“风卷红旗过大关”、“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读后其所展现的革命历史画面都会历历在目。除了描绘革命历史画面,毛泽东在诗词中也描绘了很多革命时期的自然风光,如“洞庭波涌连天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等等。这些壮丽、恢弘的场面其实也是对当时的革命境况、形势的比喻,其恢弘的动态感和激烈的突兀感,会让人立马心生敬畏,并对其比拟的革命历史画面产生一种崇高感。纵观中国诗歌历史,在古典诗词的汪洋中其实并不缺乏具有崇高气质和时代感的优秀作品。例如,杜甫的诗歌朴实厚重,被称为史诗,反映了唐末历史;还有宋朝辛弃疾的词,豪迈不羁,展现了很多历史战争画面[4]。但是仔细品读会发现,他们的作品中的崇高和时代感总是被一股怀才不遇的抑郁气质萦绕。无论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是“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等,读后都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历史的悲凉。而毛泽东的诗词恰恰相反,总是豪情万丈,散发着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能给读者带来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其实,毛泽东正是用他豪迈的革命激情和乐观的革命斗志等,在他极具鲜明时代感和历史印迹的诗词中,铸刻出了一种独有的凤韵风范。而这种风韵风范早已为我们当代的文学创作树立了一种典范,能够不断地激励我们以一种乐观豪迈、不畏艰险的精神去建设美好的祖国[5]。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我们品读到了一种充满豪迈的史诗美,可以说毛泽东的诗词就是历史的缩影,不同的诗词内容在客观上折射出来的就是完整的历史。通过毛泽东诗词,我们能够浏览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宏大历史。不管是“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还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将自身经历的历史事件与诗词进行结合,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毛泽东奋斗不息无畏无惧的英雄品格,也正因如此,中国才能够由弱变强、不断进步,取得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充满了追求和奋斗,这种豪情与壮志在其诗词中有着很深的体现。从历史美学视角进行分析,毛泽东的诗词可以说是“马背上哼成的诗”,其充满了突围、变革、勇敢、开辟等主基调。在极度恶劣的战争背景下,毛泽东创作于行军与战斗的夹缝中,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灵感创作,这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诗词的动态质感和壮志豪情,也让其诗词作品充满了艺术审美特点。不得不说,毛泽东诗词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是一种飞扬情致、吐纳风云的文化精神现象,在毛泽东诗词的阅读中,我们能感受到历史的豪迈回音,更看到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战争诗学构想。其中井冈山精神作为毛泽东诗词的重要精神支撑力量,推动诗词本身艺术再现及升华,进一步唤醒了更多仁人志士的豪情,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敢于承担、不畏困苦、乐观积极,这是毛泽东诗词中历史美学观的现实折射。

三、神奇妙化的用典美学展现

毛泽东善于用典,通过历史典故来传达时代精神,反映革命形势和社会现实。毛泽东用典自然,毫无牵强附会之感,所以赵朴初称赞道,“用典而不为典所用”。在毛泽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上阙中里这样一句“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当中的“黄粱”典出唐代沈既济《枕中记》里的“黄粱一梦”,毛泽东用它暗喻的是民国时期,军阀想靠混战来武统中国不过只是一场梦幻。在这里,毛泽东借典故本意,但很好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军阀混战导致的民不聊生。还有,在那首悼亡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通过对月宫传说典故的翻新,他用精辟、富有想象力的词句勾勒出了一个极为浪漫、崇高的超现实意境画面。毛泽东作道“问讯吴刚何所事,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从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到,毛泽东对于生死别离并没有进行古人“凄凄惨惨戚戚”那般的哀叹,而是通过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将古人典故中的清寒月宫比喻为烈士忠魂的安息之所,他想象在那里,吴刚和嫦娥都会因为烈士们的英勇无私而为他们的忠魂献上美酒与袖舞。可见,月宫传说的典故能反映出毛泽东对历史典故在形象和意境上的一种有效创新。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善于反用典故来传达新意。例如,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的“宜将剩勇追穷寇”这句中,毛泽东的用典之意与典故出处和《孙子兵法》“穷寇莫追”的论调相反。毛泽东作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深谙兵法,当然知道“穷寇莫追”这一千古闻名的军事谋略,毛泽东在这里反其意用之是根据当时的战争局势做出的判断,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敌人。这不仅能看到毛泽东对典故的灵活妙用,也反映出了毛泽东在军事战略的实施中善于审时度势,不拘于一法。

清人赵翼在诗中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所谓“不新鲜”,是说李杜之后,很多人都开始追捧李杜的才能,机械地模仿他们的诗歌,而缺乏创意的翻新。这就出现了很多缺乏新意的“李杜体”。所以,如果在对前人的诗句和诗意进行化用的时候,若是简单粗暴地仿造或者就是直接照搬,那只不过是借前人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其实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诗句也是化用或者直接引用于古人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却不拘一格,对前人的诗句、诗意进行了创新或者说是再创造,让它们焕发出了新的思想魅力。例如,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游览黄鹤楼并题诗作联,崔颢对着黄鹤楼咏诵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样的千古绝句,后来李太白来此读后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足见,崔颢之后,再以黄鹤楼为题作诗将很难进行超越,容易落俗。但毛泽东却在崔颢的诗题上化出,“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的佳句。此诗词并非是毛泽东登黄鹤楼而作,当时黄鹤楼早已毁于一场大火,毛泽东不过通过借古咏今,来感叹当时的革命形势“风雨满楼”,岌岌可危。所以,毛泽东的黄鹤楼之诗不是古人鹤去楼空的怀古之情,而是抒发了一种鹤去楼亡的沧桑之伤,反映了对革命境况的担忧。总之,毛泽东通过化用古人诗题、诗句,用冷峻而又敏锐的预见力,洞察到了当时革命形势的风云既变。然而,当时的毛泽东并没有陷入无限的担忧愁绪之中,当咏完“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后,他接着写出了“把酒酌滔滔,心潮逐浪高”这样抒发自己不畏艰难险阻的自信、豪迈词句。除了上述的化用,毛泽东还多次直接借用前人诗句,如他曾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文里,将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进行整句引用。在李贺的诗中,此句原意是说自己离开京城的悲伤足以让老天也为之动容。而毛泽东借用后,此句表达的是基于蒋介石的白色恐怖和人民苦难的生活,老天爷也会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怜悯。可见,经借用,此句已经不局限于个体的小悲伤,而是反映出了一种胸怀天下,悲悯人世间疾苦的博爱情怀,这真正体现出了一代伟人的人格风范。由上述可见,毛泽东学古不泥古,能在为人熟知的前人诗意、诗句上进行有效创新,书写出别样的一种境界[6]。

综上所述,毛泽东诗词彰显了很强的革命性、思想性、历史性、文化性和审美性。并展现出了极具魅力和极为丰富的语言艺术,突出特点在于对意象的营造和推陈出新,字词的妙用以及典故的化用都反映出了其高超的创作水平。通过对毛泽东诗词语言艺术和美学价值的分析,能够加深人们对于毛泽东气质卓绝的诗词艺术和丰富内涵的理解。

猜你喜欢
崇高美学意象
抚远意象等
盘中的意式美学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外婆的美学
意象、形神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