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变乳腺癌术后患者认知依从性的影响

2022-01-08 09:08李燕妮胡美笑李小宝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0期
关键词:依从性乳腺癌心理

李燕妮 胡美笑 李小宝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516000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在乳腺癌手术或肿瘤放化疗后,均可能导致淋巴水肿,致使患者感到乏力,疼痛,甚至造成患者上肢功能障碍〔1-2〕。淋巴水肿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的过程,后期严重时更难治疗且易复发,所以从淋巴水肿早期就应该实施干预,积极进行护理,并且需要对患者有侧重点的进行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人格特征或行为问题加以影响,使其发生只想预定目标变化的过程〔3〕。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更加重要,由于受到疾病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已经发生较大改变,通过开展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理状态。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变乳腺癌术后患者认知的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41例,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年龄33~61岁,平均(58.79±5.62)岁。观察组年龄31~59岁,平均(59.06±5.33)岁。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最终确诊乳腺癌,②接受化疗患者,③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疾病、语言障碍、视听障碍,②严重肝肾功能、心脏功能障碍,③肿瘤复发二次手术患者〔4〕,④无远处转移〔5〕。剔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②无任何记录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手术过程基础护理、住院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①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情绪状态,作为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的参考。②通过倾听患者的表述,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自己情绪或者转移不良情绪,告知患者不良情绪需要发泄出来。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注意自身态度,告知患者手术对于保证健康更加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理解患者因形象改变、治疗副作用等带来的影响,告知患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勇敢面对。③联合患者家属共同开展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手段,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关心与支持。④可开展对患者的团体干预方式,包括信息支持、同伴支持、榜样引导等干预手段,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1.3 观察指标

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标准:优:完全配合治疗,积极主动进行遵守治疗方案;良:能够配合治疗,对部分治疗方案有疑问,经过解释后能够很好地遵守治疗;差:拒绝配合治疗,对治疗方案不满。优良率=(优+良)/例数×100%。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及抑郁自评量表(SDS)〔7〕,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使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8〕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分6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QOL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研究发现,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一项针对乳腺癌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3年,中国乳腺癌年平均增长率约3.5%,中国乳癌患者发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9〕。由于乳腺癌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是保证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一方面〔10〕。目前临床上针对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助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案〔11〕。但是不管是疾病还是治疗手段都带给女性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由于不良心理状态的存在,还可能影响患者辅助化疗的依从性,甚至影响其生存时间。因此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患者能够较好地配合临床开展辅助化疗,是一个难题。

临床护理工作不仅要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基础护理,在重视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12-13〕。本研究可见,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给予观察组患者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14〕。这可能与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错误认知的引导、积极开导患者、患者正确认识到术后辅助化疗有关〔15〕。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在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的同时,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可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后期的治疗,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由于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可能会影响周围组织,甚至影响患者的上肢功能,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也比较高〔16-17〕,这种情况下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性格大变,面对这种情况,心理护理干预在开展的过程中联合了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通过在科学的护理理论指导下开展对患者的针对性心理护理〔1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一定帮助〔19〕。由于乳房对于女性个人形象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乳房的切除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女性的气质形象以及哺乳能力,还会严重影响女性的性生活甚至整个家庭的和谐,通过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自信心的培养,告知患者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弥补乳房缺失〔20〕。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患者配偶的知识宣传,联合患者配偶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可见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手段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综上所述,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其依从性,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依从性乳腺癌心理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