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疼痛服务结合体温保护对剖宫产产妇疼痛及体温的影响

2022-01-08 09:09韩芳王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0期
关键词:体温剖宫产产妇

韩芳 王静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济南 250014

剖宫产术是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已经成熟的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一种临床常用妊娠手术,是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之一,主要适应于产道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及疤痕子宫等,是挽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1〕。但与大多手术性质一样,剖宫产术也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有研究显示,因手术室环境温度、麻醉、消毒液、失血、开放腹腔用常温液体冲洗等因素影响,产妇术中极易引发低温〔2〕。低温可导致产妇机体凝血功能、代谢、心血管功能紊乱,进而影响产妇各组织脏器功能。根据相关文献表明,联合体温保护措施可将产妇体温维持在36℃以上,有效预防低温〔3〕。此外,剖宫产术后因受使用催产素和缩宫素及切口局部组织损伤释放大量炎性物质等因素的影响,易引起产妇下腹部异常疼痛,严重者甚至引起呼吸功能、心血管紊乱,不仅导致产妇下床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差及胃肠功能恢复缓慢,而且抑制产妇泌乳素的产生,降低母乳喂养率,对产妇和新生儿都产生了不良影响〔4〕。根据有关研究显示,通过科学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产妇疼痛、加快产妇身体机能恢复〔5〕。急性疼痛服务(Acute Pain Service,APS)是一种以责任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师为督导的急性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将麻醉师、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融合一体,通过各专业人员的配合,建立有效的疼痛管理模式,保证产妇获得规范、全面地疼痛护理,缓解产妇对疼痛的焦虑和抑郁,降低产妇术后疼痛,稳定维持产妇生命体征〔6〕。本文拟探讨APS结合体温保护对剖宫产产妇疼痛及体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且选择剖宫产的产妇1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纳入标准:①孕周38~40周,单胎,首次择期进行剖宫产术;②无精神疾病,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和表达;③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妊娠并发症;②多胎妊娠;③术前发热,胎膜早破等;④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观察组产妇年龄24~30岁,平均(25.52±1.41)岁;体重60~85 kg,平均(69.35±5.83)kg;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20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47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32岁,平均(26.12±1.62)岁;体重59~86 kg,平均(68.93±4.27)kg;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22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48例。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剖宫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术前做好产妇的心理辅导,鼓励和安慰产妇消除紧张、焦虑情绪,说明手术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可以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12 h禁食、8 h禁水,保证产妇充足睡眠。②术后护理:密切关注产妇各生命体征指标如血压、脉搏、呼吸、出血量等;进行术后心理护理,关心并安慰产妇,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术后多采用去枕平卧体位;指导产妇进行翻身等床上活动,预防发生压力性损伤;保持产妇术后切口干燥,密切观察切口是否发生感染等;进行导管护理;指导产妇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床下活动;术后6 h内禁食,6 h后可选择一些流质食物。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急性疼痛服务结合体温保护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1.2.1成立APS结合体温保护干预小组 选取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6名、外科医师1名及麻醉医生1名组成APS结合体温保护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组长、麻醉医生为督导顾问。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术中体温保护措施、术后疼痛评估、APS工作流程、常用镇痛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培训并进行考核。开会研究讨论制定出个体化体温保护和镇痛方案,对产妇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并实施镇痛措施,监测记录镇痛情况,处理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每周进行一次汇总,完善方案。

1.2.2APS结合体温保护干预方案

1.2.2.1APS ①术前访视:干预小组对产妇进行术前访视,充分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向产妇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和麻醉方式,将术前的准备工作向产妇及家属做出详细说明,使其对手术的安全性充满信心,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使其轻松面对手术,增加其依从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②术前疼痛教育及镇痛技术的宣教: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前对产妇进行疼痛教育,使产妇掌握疼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学会正确评估和描述疼痛;向产妇介绍镇痛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等,降低产妇因疼痛带来的负性情绪;教会产妇掌握并能正确运用常用的镇痛方法,如音乐疗法、穴位按摩法、放松疗法、抚触疗法等。③术后疼痛护理:产妇术后24 h内每2 h对产妇进行1次疼痛评估,并对产妇进一步进行疼痛教育提高其认识,及时正确反映疼痛感受;要有超前镇痛意识,通过在镇痛药量基础上追加1次镇痛药物使用,达到超前镇痛效果;每日专职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疼痛查房,发现镇痛不足或镇痛方法效果不佳等应及时进行处理;指导产妇在翻身前或是压迫子宫等可能加剧疼痛的行为前正确使用按压PCA泵。

1.2.2.2体温保护干预 ①环境术前准备:术前应进行空气净化30 min,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设定为24~26℃,湿度保持在50%~60%。根据产妇体温变化,主观反应调节手术室温度,通常情况下夏季温度为24℃,冬季温度为25℃为宜。②术中体温保护:给产妇使用该院自制的棉袖套、腿套及护肩等,并加盖棉被,产床上铺变温毯,温度设定为37℃;麻醉时尽量减少产妇的身体暴露部位,缓解其紧张的情绪;采用输液加温器将产妇术中所需的输液加温至37℃左右;术中对产妇进行腹腔冲洗时,将冲洗液体加温至37℃左右。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对产妇体温进行实时监测。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情况进行评分比较,该评分法在纸上面画一条10 cm的横线,刻度从0~10,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②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体温测量主要为入室体温及关闭腹腔后体温,体温接近正常状态值表明体温保护越好。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SAS和SDS量表各包含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为8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实施APS结合体温保护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实施APS结合体温保护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体温保持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实施APS结合体温保护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指产妇妊娠28 w及以上经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一种妊娠手术,是处理难产、高危妊娠、抢救母婴及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提高围产质量起着巨大的作用〔7〕。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缝合材料、输血输液、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控制术后感染等手段的进步,避免了阴道分娩疼痛及产道撕裂伤,剖宫产术已经成为产妇及家属优先考虑的一种分娩方式〔8〕。据不完全数据统计〔9〕,我国剖宫产率已高达46.5%,居亚洲剖宫产数据首位,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设定的15.0%比例界限。然而剖宫产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手术,易发生术中产妇低温。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接受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产妇发生低温的概率为21.0%~51.0%,发生寒战的概率为20.0%~50.0%,极易引起低体温并发症〔10〕。有研究表明,产妇低温寒战所带来的感受比手术本身的疼痛和不良情绪更加痛苦〔11〕。剖宫产产妇发生低温和寒战可引发机体耗氧量增加、组织细胞缺氧、切口感染概率增加、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等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或加重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体温降低〔12〕。因此,如何保护产妇产中体温、减轻产妇痛苦为本次研究目的所在。

此外,产妇因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系列术后疼痛,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因素主要有切口疼痛、子宫收缩及情绪因素等〔13〕。一般情况下,术后疼痛不超过7 d,但如果疼痛不能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控制,进而可能转变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了产妇术后恢复。因此,采用一种有效的疼痛护理模式对减轻产妇疼痛、使镇痛效果得到最优化都有重要意义〔14〕。但传统疼痛管理模式一般是通过产妇表达疼痛,经由护士上报医师后,遵医嘱对产妇进行疼痛护理,这样使得产妇已经承受了较严重的疼痛,对产后恢复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疼痛护理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15〕。APS是一种以麻醉师为主体,对责任护士进行培训并发挥其最大作用,对疼痛护理进行统一管理运作,是一种新型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产妇术后疼痛,使产后镇痛效果最优化〔16〕。

本研究将APS结合体温保护干预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护理当中,通过成立APS结合体温保护干预小组,术前疼痛教育及一系列非药物镇痛技术的应用和术中体温保护等有效措施的实施,使产妇避免产中低温,有效缓解产后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APS结合体温保护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有效地保护产妇体温,维持产妇术后正常体温,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APS结合体温保护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剖宫产产妇产后疼痛,有效地保护产妇体温,维持产妇术后正常体温,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产妇获取优质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体温剖宫产产妇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