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循证护理在老年眼眶肿瘤患者行磁共振成像中的效果观察

2022-01-10 03:16晏妮罗曼丽熊超陈兴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年6期
关键词:眼眶循证满意度

晏妮,罗曼丽,熊超,陈兴

1.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眼科,湖北黄石435002;2.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院)影像科,湖北黄石435002

眼眶肿瘤作为头颈肿瘤疾病之一,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多因肿瘤压迫致使视力降低或眼球突出等而来院就诊[1]。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是眼眶肿瘤患者常用的检查方式,因其快速成像、动态显示肿瘤处血流变化等优势而在诊断头颈部肿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肿瘤患者的病情诊断、评估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2-3]。但限于对MRI 检查认知不足、对疾病恐惧和文化水平等因素,加上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和体质较弱,大部分患者检查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顺利进行MR 检查和保证MRI 检查质量[4]。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老年MRI 检查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已有研究表明,循证护理可以明显缩短MRI 检查患者检查时间,提高检查质量[5],但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等的影响尚待验证与明确。为此,本研究观察眼科循证护理在老年眼眶肿瘤患者进行MRI 检查中的效果,以期为提高MRI 质量提供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MRI 检查的老年眼眶肿瘤患者152 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76)与对照组( =76)。观察组男性46 例,女性30 例;年龄为61~75 岁,平均年龄为(67.8±1.6)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为(3.38±0.74)年。对照组男性45 例,女性31 例;年龄为60~77 岁,平均年龄为(68.2±1.4)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为(3.51±0.78)年。2 组年龄、性别构成和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病理或影像学等检查证实为眼眶肿瘤;(2)患者年龄≥60 岁;(3)拟行MRI 检查;(4)无MRI 检查禁忌症;(5)知晓本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具备以上全部标准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MRI 检查禁忌症;(2)有除外眼眶肿瘤的其他眼部疾病;(3)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4)有明确的精神疾病;(5)意识不清。具有以上任意1 项标准的病例不纳入本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MRI 检查常规指导护理:检查前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病史,核实相关信息,详细讲解检查注意事项,配合医师做好检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等。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基础上增加眼科循证护理,具体有(1)循证护理小组的成立:由5 名为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且熟悉循证护理的护理人员构成,在实施循证护理前接受循证护理知识和程序的严格培训。(2)问题的提出:对每例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主要包括焦虑和抑郁情况。护理小组定期开展座谈会,充分讨论,明确若干主题,如“患者负性心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如何运用循证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患者MRI 检查的护理特点”等。(3)循证支持:检索本次讨论的循证问题,以老年、眼眶肿瘤、循证护理和MRI 检查等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期刊数据库。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评价文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独立提取文献内容,采取头脑风暴式讨论,由循证护理小组负责人制定循证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案。(4)循证护理的实施: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院内的各种环境,以温和面容和诚恳态度与患者交流,展现护理人员的亲和力,争取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况,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介绍MRI 检查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检查的配合度。遇到情绪波动较大或有负性心理的患者,及时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②大部分老年患者均为首次进行MRI 检查,还受到文化水平限制和认知功能减退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如担忧MRI 检查会伤害身体,此时护理人员需认真解释,耐心疏导。向患者解释MRI 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明MRI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消除患者的顾虑,并列举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同时与患者家属交流,让家属向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促使患者取得最佳心理状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③在行MRI 检查前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检查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引导其做好心理准备,以确保检查顺利完成。④检查期间叮嘱患者保持姿势不动,以避免图像和结果失真。⑤检查时医护人员要动作轻柔,快速完成。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1)护理效果评估:①显效,检查期间患者积极配合,情绪稳定,心态乐观;②有效,检查期间患者情绪有轻微波动,但可尽快调整至平稳,配合完成检查;③无效,检查期间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不能配合检查,甚至引起检查中断[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平均检查时间、重复检查率和图像合格率。(3)负性情绪程度评估: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对2 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估。SAS 和SDS 量表共20 项条目,每项评分1~4 分。其中SAS 量表评分<50 分表示无焦虑,50~59 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 分表示中度焦虑,≥70 分表示重度焦虑。SDS 量表评分<53 分表示无抑郁,53~62 分表示轻度抑郁,63~72 分表示中度抑郁,≥73 分表示重度抑郁。(4)满意度评估: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该表包括护理心理辅导、患者配合度、图像质量和总体评价等4 项,每项评分0~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 处理数据。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检验。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见表1。

表1 2 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2 组平均检查时间、重复检查率和图像合格率比较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0.05),重复检查率低于对照组(<0.05),图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高<0.05)。见表2 和图1。

图1 2 组MRI 护理前后的MRI 典型图像

表2 2 组平均检查时间、重复检查率和图像合格率比较

2.3 2 组SAS 和SDS 评分比较 干预前,2 组SAS 和SD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组SAS 和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0.05),且观察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3。

表3 2 组干预前后SAS 和SDS 评分比较(±s,分)

表3 2 组干预前后SAS 和SD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0.05

组别 SA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SD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76)对照组( =76)54.36±2.15 53.92±2.08 48.36±1.28△▲50.01±1.01△55.34±2.58 55.21±2.53 49.61±1.57△▲52.12±1.02△

2.4 2 组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心理辅导评分、患者配合评分、图像质量评分和总体评价满意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见表4。

表4 2 组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4 2 组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0.05

组别 护理心理辅导 患者配合 图像质量 总体满意度观察组( =76)对照组( =76)9.24±1.37▲7.11±1.58 9.35±1.51▲7.64±1.73 9.07±1.78▲8.12±1.35 9.18±1.42▲7.85±1.67

3 讨论

眼眶肿瘤属于以眼眶为原发的病变,致盲率及致残率较高,其中恶性肿瘤者危及患者的生命,而老年患者的预后更差[8]。MRI 检查是眼科肿瘤常见的检查方式,可为眼眶肿瘤的定位及定性提供依据[9]。但MRI 检查时间较长,检查期间机器噪音较大,患者对环境陌生,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尤其是老年患者因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更容易出现抵触消极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检查,增加检查失败的风险。因此,做好老年肿瘤患者MRI 检查的护理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循证护理为当前临床较为先进的护理理念,可以让科学的和有效的护理作用最大化。循证护理重视临床证据,强调通过循证思维纳入经验护理,防止因知识受限或主观因素导致的不利影响[10]。对于MRI 检查,医护人员既要注重采集图像质量,又要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本研究对眼眶肿瘤行MRI 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护理效果更优。这可能因为循证护理可发现以往护理干预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同时关注患者的负性心理,及时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邹富容[11]的研究表明,对老年患者进行腹部MRI 检查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MRI 图像清晰度。本研究发现,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明显少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重复检查率低于对照组,图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循证护理可缩短老年眼眶肿瘤患者MRI 检查时间,提高检查准确性和图像合格率,与文献[11]报道的结果相似。究其原因,可能是经过大量数据检索制定出完善的循证护理方案,避免患者的主观因素(主要是负性情绪和认知度不足)对MRI 的结果产生干扰,从而获得准确的MRI 图像。

研究[12-13]显示,接受MRI 检查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多数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导致患者配合度不高,这既对患者的MRI 检查结果,也对患者的随访、治疗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后,SAS 和SDS 评分比对照组低,提示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此外,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患者的护理心理辅导、患者配合、图像质量、总体满意率均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表明其循证护理对MRI 检查的效果更好。这可能归因于本研究成立了1 个技术过硬的循证护理小组,并有规范的循证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循证护理。

总之,循证护理在老年眼眶肿瘤患者MRI 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高MRI 检查的质量,同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然而,本研究囿于观察的样本量不足,今后要扩大观察样本,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验证,以期为老年眼眶肿瘤患者在MRI 检查中推广应用循证护理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眼眶循证满意度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