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2022-01-11 12:49李娜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抑郁症

李娜

摘  要:目的  探讨应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产生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0年6月在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认知性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进行认知性心理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结果中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在治疗抑郁症上,使得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其他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性心理护理;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1-0073-03

抑郁症是一种持续性心情低落的疾病,临床症状常见有心情消极、抑郁寡欢,严重者会出现幻觉、自杀等,在各类人群中均会发生。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患者人数在3亿例以上,我国患病人数保守估计在9000万例以上,每年都有100多万人因抑郁症失去了生命,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1]。另外,抑郁症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研究表明,认知性心理护理疗法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认知性心理护理就是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患者的情绪及行为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2]。本研究对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20年6月在金州区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45±3.8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6.67±2.67)岁。两组患者经检查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

排除标准:有非常严重的自杀倾向患者;不配合检查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定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以及心理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观察组进行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认知性心理护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防止患者自杀。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时,会有明显的自杀倾向,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病情严重的患者躲避看护人员做出自杀的举动。在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也就是说让患者愿意与自己沟通,并且看护人员在和患者的日常交谈中,要时刻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心理情况,建立良好的病患关系。在整个认知型心理护理的治疗过程中,病患家属也起到重要作用,家属要详细地向看护人员反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异常变化,配合治疗工作,积极促进认知性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②和患者的沟通要充分。沟通是治疗的重要一环,要想建立良好的病患关系,沟通就是重要的纽带。要想做到有效且充分的沟通,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角度進行沟通和聆听,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清楚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期间所遭受的痛苦,明白患者此刻心理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沟通过程要耐心、细心,要有同理心;其次就是患者在诉说时语言上可能会有悲观、厌世、消极的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聆听,尽可能的使患者感受到陪伴和安慰,同时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避免在和患者的相处过程中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最后就是护理人员在大概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使用健康、积极、向上的语言回应患者,将患者错误和消极的情绪引导回正确、积极的方向上。③进行心理干预。在充分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后,就可以为患者制订确切的心理辅导计划,可以帮助患者重拾对生活的热爱,鼓励患者多进行团体活动,适时地释放压力。总而言之,就是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④加强对患者家属抑郁症相关知识的讲解。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和家属的接触最多,所以对患者家属讲解认知性心理护理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让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和接触中,为患者尽可能的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痛苦,延缓患者病情加重。⑤通过各种方式释放患者的不良情绪。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良情绪就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堆积,将患者不良情绪及时排解出去有利于病情的恢复。研究发现,多和自然进行接触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可以鼓励患者多参加活动,通过户外活动可以释放不良情绪,还可以强身健体。另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如阅读、看书、剪纸等。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检查护理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对患者的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进行评价,其中正确应答数是指患者答对问题的数目,每个数目计1分;错误应答数是指错误的应答数目,每个数目计1分,正常值<45分;完成分类数是指测试结束后所完成的归类数,正常值在0~6分;持续应答数是指在虽知道该分类原则是错误的,却仍然坚持原有分类原则,正常值<27分;持续错误数是指患者在分类原则改变后仍然坚持原有原则,正常值<27分。

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该量表分数在0~64分,<7分为正常,>24分为重度抑郁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WCST结果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HAMD评分情况比较

护理前,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如今,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使患者心理和生理都遭受极大的痛苦,各个年龄段都会遭受抑郁症的困扰,甚至有部分患者因疾病选择自杀。抑郁症的病因目前没有确切的解释,但临床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这和遗传因素、神经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相关。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节奏加快,繁忙的都市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所以社会因素可能是如今抑郁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4]。另外,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神经介质传递异常,生理上的原因比较复杂。抑郁症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只是情绪上低落,抑郁症患者有众多症状,身体上可能表现出食欲减退、失眠等,心理上常见的表现有焦虑、反应慢、悲观等[5]。为缩小抑郁症的患病人群,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抑郁症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应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干预。

目前在抑郁症护理中,对患者错误认知、悲观情绪等没有进行有效的干预,导致患者病情会反复加重,所以对抑郁症患者护理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可通过纠正患者不良认知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6]。认知性心理护理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①通过认知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较为全面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②通过认知性心理护理可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有效防止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反复发作[7]。③认知性心理护理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存现状,通过对患者家属科普抑郁症相关知识,使得患者家属能够能关心和理解患者[8]。④通过认知性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重建患者的自信,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并且正常的社会活动有益于患者康复[9]。本研究结果显示,对观察组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使患者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护理后患者的HAMD指数下降且低于对照组,说明进行认知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积极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综上所述,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治疗上可有效改善和治愈抑郁状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參考文献

[1]万丽丽,杨萱,张恒.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及自杀意念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552-1555.

[2]柴学,薛晨,张荣荣,等.首发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脑局部一致性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1,31(2):115-119.

[3]中国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9-168.

[4]陈苑,程敬亮,张勇,等.首发早发性抑郁症患者脑自发活动改变与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放射学实践,2021,36(4):440-446.

[5]陈敏,张晓波,罗玉珍,等.运动锻炼改善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21,57(4):89-97.

[6]李越峰,司昕蕾,牛江涛,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B信号通路在神经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9):1121-1125.

[7]张艳红,刘新爱,白晶.心理干预联合共情护理在产妇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7):139-140.

[8]罗美清,叶敏君,郭少霓,等.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1,16(5):127-128.

[9]郭俐宏,刘莹莹,刘丽珠,等.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焦虑伴失眠的同理心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2):2066-2069.

猜你喜欢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联合家属健康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年轻人患“抑郁症”的背后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有关“抑郁症”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