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美术欣赏课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2-01-13 17:43王晓白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一体化建设思政教育美育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教育部门一直都将高校的思政教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去要求。因为大学的思政教育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可以是终身受益的,并且当前是处于一个全国各大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大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带给学生的教育对其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且思政课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时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内容。

关键词:美育  思政教育  多元化  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各门课要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程是现今国家对学生全方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什么以及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要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才能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问题,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携手前进,构建育人大格局。

美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的一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实施美术教育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的性格,使其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就要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使其完善美术欣赏课的理论基础。

但是由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说教,教学方式也相较其它课程传统、单一。大部分的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就更不用说美育方面了,诸多的问题也就显露出来。在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新时期的时候,高校的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高校美术欣赏课程中思政教育的现状,做出对问题进行讨论并研究出相对合理的对策。

一、思政教育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以高校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为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实践,侧重在高校美育课程的美术欣赏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美育和思政相融合。同时,如何把思政教育引入美育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审美体验和思政导入,利用美术欣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把美育和思政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表现形式,而美术欣赏课又是这其中的重要环节。高校美术欣赏课的地位不容忽视。参照对比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文件和部分国内高校相关课程资料,分析了在现阶段,存在于课程中的普遍问题,主要针对美术欣赏课程与思政课的联系性,从而为课程带来新的思路和新鲜元素,丰富课程内容,为教学开辟新的思路。在掌握问题的基本的概况的同时注重对美育和思政课结合研究的深入把握,同时还分析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美好的事物。而美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当下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来,单一的教学状况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就需要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在新时期美育视角下,结合审美需要,和思政教育结合一体,组合成更多的教育可能性。真正地将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二、 素质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是学校美育的真正开创者。蔡元培从其“教育救国”的思想出发,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明确指出要实施体、智、德、美四育,以“养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宗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素质不是简单的等于知识加技艺,它是人的品格、智力、能力的综合。从事美术欣赏课教学工作六年来,深切体会到在现今广大普通高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只侧重了对学生技艺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智力方面的培养,特别是自我能力的开发。美术欣赏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培养外,还应该特别重视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发现、自我整理、自我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并且把这种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达到对美术作品的独立分析能力,而不是形成“人云亦云”的盲目跟风式的欣赏。

三、思政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

美术欣赏课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所谓情操就是由思想热情和理想信念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精神状态。高尚的情操是每个学生应有的风貌。为人民服务是最美好的人生信念和目标,爱祖国、爱人民是最美的情感表现,这些都是高尚情操的体现,也是美的表现。通过对世界各地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美的事物的热爱。美的事物能给人以美的榜样,培养人们的主动爱美之心,提高人判断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启迪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去创造美好的人生。

美术欣赏课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素质教育核心地位。美术教育是现代人特别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修养,一个不懂得欣赏美,不能分辨美好事物,甚至不热爱生活,没有理想、美好追求的学生,是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乃至能力的提升。高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的学习阶段,理工、文史类学科占据绝大部分,如何利用美育使他们接触美的东西,与自己专业的优势相结合,比如文法学院的文秘专业,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由于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可以利用美术欣赏的分析作品的结构框架加上他们自身的优势,系统的分析美,得到了较好的收效。

高校美术欣赏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正确的审美观应该是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应该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是符合审美规律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第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独立去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个过程很重要,美术欣赏课程更多的是面对非艺术类的大学生,他们虽然对美的东西有一定的见解,但是没有联系,对于世界优秀美术作品的审美存在缺失,他们的审美经验来自大众和社会的评价。要引导他们,通过课程学习,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讲解,阐释美的形式,美的意义,逐渐塑造学生的独立审美的能力。

作为在高校教育的工作者,我们需要积极作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工作、发声音,深化教育改革实践。具体而言,要想办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承担建设的重任,探索出一条对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结合之路。在新的征程上,作为当代知识分子应当继承经世致用、经世济民的传统,面向未来,直面当下,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专业理想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知识和学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四、教学实施方案

1.加强美术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美育的重点在美术欣赏课的开设,课程的开设重要一环就是教师。在任何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都是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知识的掌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在高校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直接影响学生的判断力。而学生对美的感悟,形成的个人分析能力也来自教师的意志。教师应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和自主的欣赏能力,将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探究,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创造出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方面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优秀作品的态度和能力。

美术欣赏类课程教学的思政课建设,必须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是否得当,是否跟得上现今的要求,直接关系思政课程的开设和融合。在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中,首先要针对传统美术课堂进行全方位变化,为美术欣赏课结合思政教育铺路搭桥,做到有理有据。使得美术欣赏中的思政教学被学生认可,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其次,结合课堂的大量美术作品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将美术作品欣赏和思政教育融合。最后是教师丰富自身,丰富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强化学生品质修养。总之,只要教师努力,就可以在美术作品中找到思政的切入点,植入思政教学,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

2. 创新教学模式,多点融合,全面育人

现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要想美术欣赏这个传统课程跟上时代步伐,就要不断更新内容,不断把新鲜血液补充到课程中来。现在高校新专业的开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新媒体、视觉传达与造型、数字艺术、动漫等都是最近五年陆续开设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专业,社会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美术课程与这些新兴专业的接轨,适应时代发展。

把思政教学与美术类欣赏课程结合,在方式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下,能够大幅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艺术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快,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还处于逐渐完善阶段。专业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開展实践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课堂的气氛,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优秀的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可小视。

五、结论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肩负美育的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美术欣赏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发展,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的融合,不仅仅是教育途径,而是对协同育人理念的新思考。教师应当将思政教育观贯穿美术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知识点的融合,在培育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树立起学生对美和善的认知和向往,从而将美术欣赏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同向同行,形成互帮互助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以美导真,以美启善,以美怡情。

参考文献

[1]滕青.提高认识加强理工科院校美育及艺术教育[J].教书育人,1999,(6):12-13.

[2]叶朗.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J].北京大学学报,2003,(6):14.

[3]张道一.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1995,(2):2-3.

[4]覃振华.思政元素融入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J].美与时代,2020,(3):83-84.

作者简介:  王晓白:男,1978.10,山东泰安人,现工作于山东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学历,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一体化建设思政教育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