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意愿研究

2022-01-20 10:02王世涛鉴恩惠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锻炼者易用性健身房

王世涛 鉴恩惠 李 枫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慧谷学校,吉林 长春 130103)

1 前言

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自此拉开了我国从政府层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序幕,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继颁发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该计划要建设全民健身共同服务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从三个前后承继性“全民健身计划”可以看出,全民健身的内涵由增强体质到身体健康,再到健康途径与幸福生活保障,体现出政府对全民健身功能在认识上的深化和拓展,这些政策的制定也体现出政府对于全民健身工作重视程度在提升[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3]。2015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该意见的颁布推动了我国体育领域的智慧化发展。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4],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的需求,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提倡体育融合发展机制与体育智能化发展。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制定了2020年、2035年、2050年的战略发展目标。该纲要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建设[5]。从实效来看,“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水平迅速提升,各地涌现出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场馆、智慧健身路径、共享健身仓等,加速了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的进程[6-8]。本研究也是在基于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吉林省智慧体育服务系统的发展情况,相对于国内经济发达省份来看,吉林省智慧体育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2021年5月份由深圳好家庭集团在长春市南湖公园湖心岛区域建设了长春市第一处公益户外智慧健身房,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科学、安全、灵活、无障碍的健身设施,真正开启了在全市推广户外智能化全民健身的步伐。基于此,本文从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的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用户智慧健身房的使用意愿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提升用户对户外智慧健身的新认知和新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政府优化群众体育服务供给提供参考,为吉林省加速智慧化、科学化决策,引领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推动吉林省群众体育治理体系及能力的现代化发展。

2 研究设计

1986年,Davis首先在他的学位论文中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ATM),1989年他将该成果进行了公开发表,该模型的设计目的是构建一种能够描述人们对于接受信息技术情况的普适解释模型。其理论框架可以研究外部变量对用户信息技术接受的行为态度、行为意图及实际行为的影响,TAM模型简洁、易操作,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等行业,随着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也都在不断普及,而且对模型进行不断的创新,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该模型主要由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两个决定因素[9-10]。感知有用性反映的是用户在使用某种信息技术系统时对其绩效的提升程度。感知易用性反映的是用户使用某种信息技术系统时感受到的难易程度。感知的易用性能够正向影响感知的有用性,两者都会影响用户对新信息技术系统使用的态度,而且感知的易用性也会影响感知有用性。用户的使用态度能够影响到他自身的使用意愿,进而影响他的实际使用行为。同时,感知的有用性也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智慧健身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新时尚,用户的使用行为决策符合“感知—使用态度—使用意愿”这一逻辑[11],因此本文拟定以下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并提出如下假设:

图1 研究架构

H1感知有用性对智慧健身房使用态度有正向影响;

H2感知有用性对智慧健身房使用意图有正向影响;

H3感知易用性对智慧健身房使用态度有正向影响;

H4感知易用性对智慧健身房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H5使用态度对智慧健身房使用意图有正向影响。

2.1 量表设计

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是在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经典量表基础上,重点参考了Davis关于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成熟量表而改编设计的[12],使用前先后咨询了多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根据他们的意见对设计量表进行了适当修订和补充。测量量表对于智慧健身房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进行测量,各量表均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法。

2.1.1 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用户使用某种信息技术系统后感觉到该技术系统给他们的生活或工作带来的便利,提高的效率,节省的时间等。用户对户外智慧健身房感知有用性主要表现为用户认为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给他们节约时间,掌握运动方式、了解运动技能状态等方面的便利。量表得分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说明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感知到的有用性越高。

2.1.2 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是用户使用某种信息技术系统后感觉到该技术系统感受到的难易程度。用户对户外智慧健身房感知易用性主要表现为仪器设备操作的简便性,功能设计的人性化程度,设备使用的开放性。量表得分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说明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感知到的易用性越高。

2.1.3 使用态度

使用态度属于心理学的概念,是指个人对某种事物、行为和思想的一种认知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三方面的内容,是一种主观倾向[13]。用户对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态度主要是使用过程中对于建造环境、设备的功能价值、 健身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等的态度。量表得分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说明用户对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态度越肯定。

2.1.4 使用意愿

使用意愿是指个人使用某特定信息技术系统行为的主观概率,个人的这种倾向越强代表实际从事该行为的可能性越大[14]。本研究中的使用意愿指用户使用户外智慧健身房的意愿,主要包括个人积极使用,重复使用,推荐朋友使用等方面。量表得分用“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说明用户使用户外智慧健身房进行锻炼的可能性越高。

2.2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到长春市南湖公园湖心岛户外智慧健身房进行锻炼的市民。为了能够得到合理的实证研究,先后进行了两轮的测试,分为预测和正式测试。预调查在2021年5月15日-5月30日,采用便利抽样选取40名健身锻炼者利用微信进行问卷的现场回答,对于预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删除每个测量构面中因素负荷量小于0.4的题项,每个题项与所属潜变量之间都具有中度以上的相关,最后确定好调查问卷。通过现场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样本数据,累计访问受访者365人,通过对问卷的筛查,剔除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2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1.4%。从样本基本情况看,受访对象中男性占比为64.8%,女性占比为35.2%,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在55岁以上占比最高(40.3%),其次是40-54岁(30.3%)。

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1 信度检验

本研究利用SPSS26.0对样本进行KMO与Bartlett球形度检验,量表整体的KMO值为0.961,大于建议值0.8,态度、易用性、有用性、行为意图四个因子的总解释能力为76.07%,大于Hear建议的60%,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在0.05水平上显著,即拒绝原假设,认为题项间存在相关性。由表1可知,4个潜在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分别是0.928,0.947,0.894,0.943均大于0.7,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α值为0.971;预测题目与总计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说明该问卷设计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数据的可信度较高。

表1 量表预测信度分析表(n=320)

3.2 效度检验

数据分析之前,对数据进行信度的检验是重要的一步,本文采用组合信度(CR)和平均方差萃取量(AVE)来进行效度的检验,利用Amos23.0软件计算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及收敛效度。结果见表2:所有变量的组合信度系数在0.891~0.947之间,均大于0.7的经验值,说明量表的组合信度良好,能够对所测得的潜在变量进行可靠性的测量。每个构面中的观测变量因子载荷量在0.837以上,大于0.7的经验值,平均方差萃取量在0.732以上,大于0.5的经验值,满足了收敛效度的标准,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各构面的潜在变量能够对观测变量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收敛效度分析表(n=320)

3.3 相关性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易用性的各维度(EOU1、EOU2、EOU3)得分分别是4.03±1.908、4.06±1.842、4.06±1.893,说明锻炼者对户外智慧健身房中设备使用的简易性关注度较高,三个观测维度的得分比较接近。有用性的各维度(UF1、UF2、UF3)得分分别是4.16±1.782、4.03±1.752、4.13±1.782,说明在户外智慧健身房进行锻炼,用户对设备的有用性关注度较高。使用态度各维度(ATT1、ATT2、ATT3)得分分别是3.84±1.829、3.84±1.889、3.77±1.833,说明用户对户外智慧健身房设备的配备持有一种认可的态度。行为意图各维度(BI1、BI2、BI3)得分分别是3.69±1.816、4.26±2.149、3.82±1.884,说明用户对户外智慧健身房设备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可能会提升个人锻炼的动机。

表3 易用性、有用性、态度与行为意图的相关矩阵(n=320)

3.4 模型的配适度检验

结构方程模型(ATM)是在数据的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基础上,从数据的测量和应用理论进行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研究观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可以研究观测变量与潜变量及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抽象的变量进行具体化研究[15-16]。在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之前对模型的适配度进行检验是十分必要的,适配度主要是用来评价假设的路径分析模型与通过测量问卷收集的数据是否相匹配,如果模型的配适度在经验值范围内说明研究者提出的假设模型图与收集的数据所形成的模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7]。本研究对模型的配适度进行检验,绝对拟合度指标,主要是观察样本协方差矩阵与模型期望矩阵的拟合差异,例如χ2=77.183,χ2/df=1.575,小于3说明具有良好水准;GFI=0.962,AGFI=0.940,均大于0.9,说明有较好的拟合度;RMSEA=0.042,小于0.05,说明具有较好的配适;增值配适度指标:NFI=0.983,IFI=0.994,TLI=0.992,CFI=0.962均大于建议的0.9,说明样本模型与基本模型相比,有较好的改善程度;简约配适度指标,主要观察所研究的模型是否过于复杂,从PGFI=0.605,PNFI=0.730看,均大于0.5,说明该指标较为理想。根据以上配适度指标可以评价该研究模型具有良好的配适度,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表4 模型配适度一览表

图2 模型结构路径

3.5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在本结构模型中,有5条假设路径,根据Amos软件的运行结果,对模型的非标准化下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P值及标准化下的路径系数进行了检验。从表5的研究结果可知,“感知易用性EOU→使用态度”(H1)、“感知有用性UF→使用意图BI”(H2)、“感知易用性EOU→感知有用性UF”(H4)、“使用态度ATT→使用意图BI”(H5)4条路径系数在0.01水平上显著且都为正值,即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正向影响使用意图、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正向影响使用意图,因此研究假设H1、H2、H4和H5均成立。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研究假设H3不成立。由于户外智慧健身房是第一次落户在长春南湖公园,多数人对智慧健身设备的价值功能不够了解,或许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态度。

表5 模型非标准化路径系数与显著性分析

4 讨论

4.1 锻炼者对户外智慧健身房感知的易用性分析

户外智慧健身房作为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项目,目的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群众提供科学的运动健身指导,掌握用户自身运动水平的现代化健身方式。从研究假设的检验来看,锻炼者的户外智慧健身房易用性感知对锻炼者是否使用户外智慧健身房进行锻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锻炼者感觉到户外智慧健身房中的设备使用方法很容易掌握使用,使用时方便无障碍就会愿意到智慧健身区进行锻炼。目前长春市刚开始打造户外智慧健身房,其数量非常少,多数群众对此并不十分了解,政府部门应该对长春市具备建造户外智慧健身房的社区、公园、企业等区域进行锻炼设备的更新升级,让更多的用户进行体验,消除用户认为智慧化健身设备不容易使用的错误认识。

4.2 锻炼者对户外智慧健身房感知的有用性分析

全民健身是我国的一项国家策略,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就是我国人民身体健康,也是我国每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18]。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智慧健身的宣传,让用户对提档升级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设施动态检测系统感到满意,让用户愿意运动,喜欢运动,从而推动全民健身的良性发展。为更好地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让全民健身实现智慧化,满足大众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相关政府部门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将新科技新产品运用到全民健身领域,在户外打造智慧健身房,从本文的验证性假设中可知锻炼者感到的有用性对他们的使用意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锻炼者认为该种锻炼方式对自身的锻炼能够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用户就会有非常高的使用意愿。

由于户外智慧健身房占地相对较多,比较适合在大型公共区域进行建造,离大型公共区域较远的市民往往不愿去智慧健身房甚至不知道有智慧健身房,政府应在安装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过程中,可将健身设备进行升级,有选择地将单个的智慧健身设备安装到公共健身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智慧健身设备,体验利用该设备锻炼起到的作用,也就有更多的用户认可到户外智慧健身房进行锻炼,从而提高全民健身锻炼意识,达到全面健康的目的。

5 结论

本研究主要基于ATM模型探讨用户对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意愿,通过建立户外智慧健身房使用意愿识别模型,提出了5个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文中提出的5个假设有4个得到显著性验证,模型中感知易用性对用户的使用态度有正向影响得到检验,证明用户在户外智慧健身房中使用健身设备感觉越容易,也就会越易于接受在户外智慧健身房锻炼。感知有用性对用户的使用意图有显著性影响,用户越是感受到智慧健身房中设备的有用性就越容易利用健身设备进行锻炼。用户对户外健身房设备的使用态度也对使用意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即用户认为户外健身房越容易使用觉得他们的用处就越大。

猜你喜欢
锻炼者易用性健身房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
每天慢跑可延缓细胞衰老
日本流行“黑暗健身房”
老年人家电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
身份认同对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
锻炼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FIT最舒适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