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及世界意义

2022-02-03 16:37李春华王先俊
天府新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话语中国共产党

李春华 王先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 第66页。这是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表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人民”的话语叙事,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套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表达,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和永葆活力的秘诀。“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的生动表达,更鲜明体现在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不断提升。不仅如此,在“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页。,“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也逐步走向世界场域,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认同,融入国际话语体系。因此,深入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不仅可以领会我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和实践方案设计的初心,而且对于破解世界人民遭遇的各种困境,实现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是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对党性的坚守和对中国社会实践的回应。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叙事脉络,需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宏大叙事情境中,考察其现实场域,分析其形成的叙事逻辑,明晰其叙事结构。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起点

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4页,第295页。,这些从事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基于“现实的人”这一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叙述了“谁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性话题。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4页,第295页。,历史是由各个时代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利用前人遗留下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进行再生产和创造活动。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是在人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是现实的人通过自身的社会劳动创造出来的。在现实中创造了历史的大多数人,却被私有制所束缚和压榨,成为被剥削和被压迫的无产者。大工业的发展把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并且成为真正革命的阶级。马克思在叙述无产阶级斗争时说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无产阶级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的阶级,是最大多数人整体利益的捍卫者。历史中的人从松散的个体到有组织的群体,再到肩负使命的中坚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主线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拉回现实的历史中,确立其历史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把被歧视、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组织起来,使其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发动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使其成为国家建设的主人翁;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改革的生力军;凝聚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使其成为民族复兴的坚强基石。由此,“人民”话语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的叙事主线。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李大钊曾写道:新纪元开始于占最多数的劳工改造世界的运动,劳工主义的胜利就是庶民的胜利。(6)《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第304页。鉴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农业国家的现实,劳工阶级主要由大多数的农民组成,农民不解放,全体国民就谈不上解放。(7)《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第304页。因此,李大钊呼吁青年们到农村去把农民组织起来。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提出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进行社会革命(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以下简称《宣言》)把建立与贫穷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治作为自己的革命任务,分析农民是革命运动的最大要素和小资产阶级加入革命的可能性与必然性。(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31页。虽然《宣言》中使用“人民”概念,但从《宣言》的表述上来看,真正能成为革命力量的阶级只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对“人民”作出最明确、清晰解释的是毛泽东。他指出,排除敌对阶级以外的阶级都在人民的范畴里(1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8页。。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不仅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和革命力量的源泉,“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革命“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还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对代表“人民”的阶级有着准确的判断,团结革命朋友,抗击革命的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从反抗殖民统治和阶级压迫的革命者转变成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积极投身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建设新社会任劳任怨、献智献策。毛泽东在谈到实行合作社、实行机械化后产生富余劳动力时说道:“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为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12)《毛泽东文集》第6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7页。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总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与人民的关系时指出,社会主义成败的决定权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他指出, “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第28页,第28页。,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6页。,离开人民群众,党的事业将无法继续。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主体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维护着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话语叙事,把人民放在至高位置,怀揣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把“人民”作为叙事话语的主体。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用“鱼和水”“种子和土地”的比喻来说明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强调人民在革命中的主体性作用,指出人民的支持是革命胜利的关键,由此衍生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话语叙事,这成为党的核心价值追求。毛泽东曾深刻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或者出发点就是“从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利益出发”(16)《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3页。,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根本大法确立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政治叙事和主体地位,并且把“为人民服务”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话语叙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阐述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在他的著作文本中大量出现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要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达到“共同富裕”等紧紧围绕人民实际生活的话语叙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 “赞成不赞成” “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这些以人民为主体的意志表达,作为衡量党员干部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生动地诠释了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和实现人民的根本需要和利益。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调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第28页,第28页。,用“人民至上”这一话语表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1页。“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第28页,第28页。的信念,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在习近平总书记日常话语中出现的“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当好人民公仆” “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些朴实无华的言语都道出了党之所以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根本原因,就是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持,也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体现。围绕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发展了“为人民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等话语表达,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宗旨观的与时俱进和继承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力量。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法则

“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是如何通过特定规则表现出来?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叙事理论,结合革命斗争实践,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为人民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等话语叙事,是通过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法呈现出来的。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就是要使人民切实感受、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因为一切力量都来自群众,一切办法也都是群众总结出来的;一切革命的经验,都是从群众中的实际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9页。到群众中去,接近群众,了解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联络群众感情、忠于服务群众,把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园。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不仅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强调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使用起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共创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路线上升为党的“生命线”,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7页。,要求党员干部要牢记“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23)习近平:《之江新语》,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7页,第34页。;在实际工作中,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24)习近平:《之江新语》,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7页,第34页。,“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人民出版社, 2016年,第9页。;要求党员干部虚心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意见,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操心的事、烦心的事,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多做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把事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人民生活得到更大改善,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群众通过亲身体验,在历史比较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维度与思想旨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2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9页。“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叙事不是空洞的思维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中国制度设计、改革实践的伟大蓝图中,是真实而有效地体现在人民生活中。

(一)“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叙事的制度维度

把“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叙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全过程,体现在制度设计和发展的各个层面、每个环节,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用制度和规范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力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是用政治制度保证和落实人民当家做主。在制度安排上,我国通过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样一系列制度安排,一方面,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另一方面,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人民广泛有序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做主,形成了集思广益、博采众谋、凝聚共识的团结局面,形成了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政治发展上,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用高质量发展助推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解决“有没有”问题到解决“好不好”问题,都是以人民的需要为主线,将其贯穿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变革中。具体体现在,为了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手,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为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以民生为着力点,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做到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全面均衡推进社会建设,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安排,确保全体人民安居乐业,全社会安定有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和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从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穿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使“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中得到全面体现和明确彰显,这些制度清楚明了地反映着人民的意愿,保障着人民的权益,维护着人民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全方位享受发展成果,真正体现了人民的国家为人民,人民的国家珍视人民。

(二)“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叙事的实践维度

“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叙事情景中,系统解答了全面深化改革因何改、为谁改、靠谁改、如何改、怎样评判等一系列疑难复杂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7页,第27页。我国在改革认识上的每一次突破,实践上的每一步推进,经验上的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都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与智慧。人民群众以问题为出发点,以首创精神和探索精神为动力,尝试、探索、创新、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7页,第27页。中国是人口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问题多且情况复杂,但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群众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改革、参与试验,形成了众多自下而上、由问题引发的改革探索。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评判主体。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思想观念形态上,不付诸实践,是发挥不了改造和改变世界的作用的,也就变成了没有意义的思维结果。因此,要实现认识的目的,就必须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将其应用于实践,检查它是否符合客观真理性,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改革政策和措施正确与否,人民群众最具有发言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89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程度、需求满足程度、权益保障程度,都是判断改革政策和措施是否有效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标尺。所以说,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要善于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3页,第30页。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有更多获得感。

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利益、需要、困难出发,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发扬人民的进取精神,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用“以人民为中心”话语表述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波澜壮阔的场景,是中国话语体系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国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之处。

(三)“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叙事的时空维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在这三者中,人民是中国梦实现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实践者、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3页,第30页。,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要义,通过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生态等以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需要人民来实现,也要为人民造福,可以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它的深厚根基在于人民,归宿也在于人民。

在宏大的中国梦话语叙事中,中国共产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融会在每个阶段性目标中。无论是在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宏大叙事中,还是在论述“脱贫攻坚” “共同富裕” “人的全面发展”等具体话语中,叙事的主线都是围绕人民,都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宗旨。这些表述中出现的目标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为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叙事生动地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在中国梦的描述中,前提和落脚点都是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孜孜不倦地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叙事的世界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5页。中国共产党不仅把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前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且将“人民”话语引向了国际话语场,把“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谋幸福” “以人为本” “为人类福祉”等话语叙事置于造福世界人民的理念、策略和治理路径中。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以世界人民的视域叙述了人类面临的挑战,定义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把“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话语贯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叙事中,书写了为世界人民谋利益的新篇章。

(一)书写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22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起弘扬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基于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或人民主体性的维度,叙述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的向往。

人类共同价值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是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的话语叙事,从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着手,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各个国家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加强交流互鉴,尊重世界多样性文明,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用和平打造各国人民永恒安宁的外部环境,用发展让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希望,支撑人类文明永久赓续;把各国人民的尊严和福祉放在首位,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欺凌和霸权;主张“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74页,第261页。,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彰显着对所有国家和人民价值观的尊重与接纳,在平等对话中开展交流、合作,尊重和承认每一个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为。可以说,人类共同价值满载着基于平等交往实现真正主体性的成熟主体意识,超越了冷战时期以来那种以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狭隘价值立场,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成为真正的历史书写。

(二)“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支撑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74页,第261页。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发展成果分享失衡而造成的纷争和冲突不断,国际社会中各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中国共产党站在全球视野,秉持造福全人类的理念,为世界擘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从“人民”这一话语出发,把人类的整体性发展和各国人民共同福祉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维护好、实现好世界人民的权利和权益为核心,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繁荣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穷,满足世界人民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世界的发展应以促进和保护人民权利为首位。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安全、生态等领域应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营造公平发展、和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环境,使各个国家公平公正地享有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存在的现实情况,与世界人民期盼的和平、发展和美好生活格格不入,并由此产生大量棘手问题,包括战乱和冲突。这种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富差距,二是南北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方法只有谋求和平、实现发展。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36)《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页。让世界各国人民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过上他们所期盼的生活,这是国际社会的道义和最大的公平。

世界的发展要依靠世界各国人民。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空前加深,已然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国际局面,没有一个国家能孤立于世界之外,也不存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但我们又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环境污染、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给整个人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生存危机。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全世界人民迫切需要联合起来,同心协力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此,需要冲破以邻为壑、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摈弃恃强凌弱、唯我独尊的强权逻辑,顺应各国人民的意愿,尊重人民的选择,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凝聚世界上不同民族人民的共识,依靠世界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勠力同心,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谱写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世界的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人民共同分享。“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37)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页。世界历史由各国人民共同创造,每个国家、民族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而全球发展的现实图景向世人展现的是少数国家霸道地追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平等发展模式,它们占有并享有优质资源,大多数国家不仅享受不到全球发展带来的普惠性成果,还深陷于各种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中,如资源垄断、技术垄断、资本霸权、高失业率等,这些都加大了世界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难度。历史的发展与人民主体性地位的发挥是正向关系,一旦人民的主体性得到彰显,人民共享了社会发展的成果,人民将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力量。因此,从主体话语维度来看,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所要表达的是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免于匮乏、获得发展和享有尊严的权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人民”话语立足于人的历史作用、人的基本权利和人的生存状态,以人为目的,把“人民”话语引向国际话语场,融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里。“人民”话语的情怀关照世界人民的处境,以强大的语言力量感染着世界,为国际话语场增加了新的有益的话语表达,为全球治理贡献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话语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