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2022-02-05 02:44韩振峰
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脊梁广大党员

○韩振峰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关乎形象气度,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关系事业成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是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辉煌的精神动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党员干部要永远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振奋起共产党人应有的精气神,把全部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坚挺的精神脊梁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事的重要法宝。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如果没有精神,就会失去负重脊梁;集体如果没有精神,就会缺乏凝聚力量;民族如果没有精神,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人生如屋,精神是柱。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精神之钙”,强调如果一个人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当前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搏精神,没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执着,就不可能真正在实践中干出大事业、创出新辉煌,更不可能做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部分党员干部都是积极进取、勇于作为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不容忽视,有的属于能力不足“不能为”,有的属于动力不足“不想为”,有的属于担当不足“不敢为”。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干事创业激情不足、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勇于负责担当不够、主动作为精神不佳等状况,严重影响了党的干部队伍形象,制约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上述现状与党员干部所肩负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是根本不相称的,究其形成原因,除了创业环境、激励机制等方面因素外,从内在思想原因来讲,主要还是与部分党员干部自身精神之“钙”缺失、精神动力不足、精神脊梁疲软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同志曾经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新的“两步走”发展战略,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勇敢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一要不断强化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靠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得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不懈奋斗,不断谱写出新时代伟大事业的精彩篇章。

二要不断强化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风雨无阻、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务必始终保持“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精神和坚强意志,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在劈波斩浪中勇往直前,在攻坚克难中再创佳绩。

三要不断强化敢作敢为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优秀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善于作为和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是密不可分的,一名好的干部必须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挫折失败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大是大非敢于大胆亮剑,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要不断强化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总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需要物质保障,也需要精神动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勇敢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脊梁广大党员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还不都一样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四个全面”学习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