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动态

2022-02-07 00:00杨海鸥,秦清芳,李大发
财政监督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财政专项

湖北省财政厅:完善考评机制提升内控成效

为积极适应财政内控工作新形势、新变化,建立健全财政内控动态调整的体制机制,有效提升内控考评工作质效,2022 年4 月,湖北省财政厅对《湖北省财政厅内部控制考核评价办法(试行)》(鄂财办监〔2018〕179号)(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此次《办法》的修订,以2021 年湖北省财政厅修订完善的《湖北省财政厅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和九项专项风险内部控制办法为制度依据,一方面落实专项风险防控牵头单位的责任主体,提高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增加了专项风险防控牵头单位的专项风险考评内容。另一方面突出考评的可操作性,对内控办综合考评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一是优化了考核指标及分值设定。将原《办法》中的21 项考核指标细化为5 项一级指标、15 项二级指标和47 项三级指标。内部控制考核评价实行百分制,包括专项风险防控牵头单位的专项风险考评和内控办内控管理综合考评,其中,专项风险内控考评占比40%(法律和政策制定风险、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公共关系风险、机关运转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风险、岗位利益冲突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各占比5%),共计40 分;内控管理综合考评占比60%,共计0 分。

二是增加了内控专项风险考评内容。根据《湖北省财政厅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关于“专项风险防控牵头单位具体组织实施专项风险内控检查、考评”的规定,为进一步落实专项风险防控牵头单位的主体责任,增加了“专项风险防控牵头单位专项风险考评内容”。其中,综合处、法规税政处、预算处负责法律和政策制定专项风险考评,预算处负责预算编制专项风险考评,国库处、预算处负责预算执行专项风险考评,办公室、国际财金合作处负责公共关系专项风险考评,办公室负责机关运转风险和财务专项风险考评,信息处负责信息系统管理专项风险考评,人事教育处负责岗位利益冲突专项风险考评。

三是完善了内控考评工作程序。为完善内控考评工作的闭环机制,增加了“牵头单位专项风险考评”“内控办复核、汇总内部控制考核情况”“内控办督促各单位完成内控考评问题整改”等相关内容。

(杨海鸥)

陕西安康:聚焦“四抓”谋划财政监督工作

2022 年,陕西省安康市财政局坚持财政监督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思路,聚焦“四抓”,精心谋划财政监督工作。

紧抓财经秩序维护,强化会计监督。以会计信息质量及会计代理机构专项检查等工作为重点,集中力量检查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失实问题,掌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并跟踪督查,保持“零容忍”打击财务造假,规范财务审计秩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严抓财政内控内审,加强财政管理。以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内控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检查等工作为重点,加强预决算公开结果、内控考评结果及内审检查结果的运用,将各项结果纳入县(市、区)财政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强化预算管理监督和内控监督,促进财政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狠抓重大政策落实,开展专项监督。以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中央直达资金监管、职业教育机构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其他重大财税政策落实督查、其他监督涉财问题跟进督查等工作为重点,推动重大决策和惠民政策落实落细,维护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常抓监管机制建设,注重优化创新。以落实与纪检监察机关及巡视巡察机构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与县(市、区)财政监督机构的纵向联动,树立财政、财务和会计工作人员全员监督理念,开展县(市、区)之间交叉检查,探索利用财政云平台建立“互联网+监管”新模式等工作为重点,缓解全市财政监督机构人员紧缺的实际状况,进一步优化创新财政监督工作机制,提高监督检查工作质效。

(秦清芳 李大发)

广西平南:围绕中心 突出重点 扎实做好财政监督工作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财政局以党建为引领,服务与监管并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工作,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扎实做好财政监督工作,不断提升财政监督服务和财政管理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助力平南经济发展。

围绕中心,强化监督保障。一是局党组高度重视,将财政监督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强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力度,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运行。二是强化会计监督,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促进财政改革稳步实施。三是积极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和预算绩效监督评价,有效促使各部门守底线、追效益,牢筑财政资金风险防线。

突出重点,实施精准检查。一是加强预算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财政预决算公开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大检查、违规发放津补补贴问题资金清理清退和预算约束等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了财政预决算公开、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和跟踪问效,确保重大财政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加强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对全县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政策进行清理,共清理出49 项补贴资金政策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组织开展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落实国家政策等情况督查,强化财政监管,有效推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依法运营,健康有序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大局得到维护巩固。

完善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局党组以制度、机制建设为抓手,制定和完善了《平南县财政资金支出审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监督管理制度。二是探索完善财政监督评价、检查双向延伸的检查机制,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紧密衔接,将会计监督与预算执行监督、财税法规完善和绩效评价等紧密结合,不断推进财政大监督”体系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工作。

(罗瑞勇)

江西修水:加强资金监管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江西省修水县牢牢把握产业“造血”的脱贫核心关键,按照“四个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产业发展有路子、有资金、有办法、有效益,积极推进以产业发展促脱贫攻坚、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出了一条具有修水特色的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之路。通过产业帮扶,有1.3 万余户共计5.5 万余人受益于产业发展增收脱贫,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目标。

一是明确发展方式,引导产业发展有路子。坚持“治标与治本、扶弱与扶强、短平快与中长期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既立足当前,发展蔬菜、水果、畜禽等短平快产业实现短期增收脱贫,又着眼长远,发展蚕桑、茶叶、油茶、药材等有发展潜力的长效产业,推动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销售有机衔接,打造乡村农业产业发展高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从脱贫到振兴的无缝接轨,引领产业发展走上稳定可持续的道路。

二是出台帮扶政策,助推产业发展有资金。该县累计统筹整合各级各类财政涉农资金24.73 亿元,产业扶贫投入资金6.26 亿元,占比达25.31%,为该县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修水县相继出台了贫困户产业直补政策、农业经营主体奖补政策、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光伏扶贫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文件,拓宽帮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制定并落实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吸引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到乡村创新创业,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以农业生产奖补政策为契机,加大农业产业资金扶助力度,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三是优化管理机制,保障产业发展有办法。该县按照一个办法走程序、一张清单定整合、一个方案精分配、一个专账细核算、一个通道办拨付的原则,出台《修水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总体要求、实施范围、整合范围、工作分工、操作程序、监管措施、工作保障。《办法》提出“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理念,对产业扶贫资金拨付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即来即办,边走程序边拨付,产业直补资金直达农户“一卡通”存折或项目经营主体,充分保障了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四是加强资金监管,促进产业发展有效益。该县出台了《修水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做到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出在效益上。为确保产业扶贫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安全、有效,要严格项目申报,开展抽查、核验、回头看。围绕产业发展和带贫益贫效果,着力打造主导产业突出、利益联结紧密、产业效益明显的带贫益贫模式,把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和助贫发展有机结合。同时,对违规违法套取、骗取、占用等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通过强化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了专项资金专项使用,为资金使用加上制度的约束,让农业产业发展真正受益。

(涂清云)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财政专项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