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国产动画电影IP的创作模式

2022-02-08 08:28王彦皓
新闻传播 2022年9期
关键词:原创动画电影神话

王彦皓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上海 200093)

一、新时代国产动画电影的概述

对于普通影视观众而言,国产动画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事实上,动画可以指动画电影,也可以指动画剧集。而对于不同的动画商业作品,其创作模式和运营逻辑也不尽相同,从而对故事的表达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动画电影也与普通真人电影的叙事框架有所差别,故事可塑性强,且在剧情和人物的创作上有更充足的发挥空间,通过动画的方式完成对现实的映射。因而动画电影的创作和开发也独成一套体系,动画电影则更像是动画和电影的结合产物,既具有动画作品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也保留了电影的特点和形式,但在动画电影的创作和解析上更类似复合型的影视作品,这也对动画电影的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对于动画电影的认知也需要随着时代逐步改变。

二、跳出“神话”框架,探索动画电影新渠道

近年来,有关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未来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各方众说纷纭,其中以神话IP和原创IP题材创作的争辩最为火热。在院线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中,以“神话故事”为创作模板的作品屡见不鲜。从最早的《大圣归来》,再到2019年创下国内动画电影票房巅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所谓“封神宇宙”的《姜子牙》、即将上映的以“二郎神杨戬”为主角的动画电影,抑或是“白蛇二部曲”,这些都是国内动画电影的主力军。在2014年到2020年中以改编神话IP的国产动画电影总共为7部,总票房数约为80亿元,足以可见市场对于神话题材类动画电影的青睐。

同样以2014到2020年为参考时间段,尽管以原创IP为题材的国产动画电影数量达到了22部,总票房仅约为19亿元,甚至不足神话IP题材的四分之一。最热门的原创IP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票房也仅有5.6亿元,校园青春题材类的《昨日青空》《肆式青春》就更不及前者了。原创IP数量上的超越似乎说明国内的动画电影市场并不只注重于神话IP的开发,但票房和热度却证明市场的受众和投资方更倾向选择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

在当下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中,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不少都会抱有“国产动画电影=神话故事改编”“中国动画电影崛起必须依靠神话IP”的误区。诚然,似乎从热度和票房上来说的确如此,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在市场上取得的成绩突出,但就故事背后的核心主题而言,目前的国产动画电影仍有较大不足,表面百花齐放的封神故事仍难掩国产动画电影背后的创作瓶颈。部分受众逐渐对神话题材类的作品产生审美疲劳,使动画电影的创作陷入新的漩涡,票房虽然证明了市场对于神话IP的倾向性,但实际上却陷入了动画电影创作体系中的死循环。随着时代和市场不断抬高票房,使创作者和投资者集聚于神话IP的开发,资本和劳动力过于向神话IP倾斜导致质量和效益的不平衡,原创IP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神话题材IP作品的故事性往往却不能得到体现,在剧情和主题的设计上眼高手低。无论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表达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还是《姜子牙》中主要体现“善恶二元价值观”的探讨,都略微显得富有说教意味。一方面作品中的价值输出过于生硬,创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控故事基调、理清作品脉络,仅仅依靠人物语言向观众传达作品的价值内涵;另一方面国内动画电影缺乏格局,主题设定上高度重合,同时也忽视了动画电影角色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联系,使作品难以真正走入观众内心,更从侧面印证了神话IP的动画电影取得的成绩绝大程度归功于神话IP本身而非故事和情节内容。长期依赖神话IP导致创作者在缺乏有能力驾驭基本的动画叙事的前提下进行动画生产,使无论神话题材还是原创题材在故事性方面十分薄弱,加之受众群体难以客观审视国内动画市场、没有形成稳固的动画传播氛围,原创IP的作品创作更显得愈发困难。

国内动画电影产业目前还处在上升阶段,需要更为长期稳定的发展策略和模式。探索新的动画电影创作渠道并不意味着放弃神话IP的开发,而是要加强神话IP的故事性和主题性,其核心在于转变创作者、投资方和观众的传统思维。神话故事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古至今享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底蕴,但在目前的动画市场上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意味着只注重神话题材的相关创作,如何通过中国动画从业者的家国情怀和思维方式塑造属于当下代表国内文化软实力的动画电影,才是未来正确的创作方向。

三、开发动画剧集IP,逐步辐射动画电影产业

国内动画电影虽然需要开发新的IP企划,但现状却难以掩盖原创IP市场的种种阻碍与困难。原创题材IP竞争力弱,没有底层积累和内容铺垫,投资者更倾向于简单且容易获利的神话题材IP进行投资;原创电影IP对于创作者能力要求高,尤其是导演在短时间的节奏把控、画面的分镜语言,编剧的文化素养以及在剧情设计和人物塑造方面、制片人的团队统筹、全局把控的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国内观众也难以适应原创IP的动画电影形式,相比于在90分钟至120分钟内接受一个完全崭新的故事内容和世界观,神话题材的动画电影更易于受众消化和吸收,世界观和人物设定也相对亲民与熟悉。

但一味选择神话IP开发并不是长久之计,原创企划终将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登上荧幕。因此,原创IP题材的开发不可或缺,而相比于开发何种原创IP,目前国内更应该侧重于如何开发原创IP,让市场大众接受原创IP,使原创IP企划能够逐步扎根于国内动画电影市场。显然,仅仅凭借一部动画电影建立原创IP是相当困难的,而以动画剧集为IP企划的开端则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举措。简而言之,通过开发原创动画IP,在互联网上以剧集的形式放送,在IP成熟后进行后续剧场版电影的创作,从而实现将动画剧集IP搬上电影荧幕的目的,使原创IP能够真正影响国内动画市场。这种模式相比于单独开发原创IP进行动画电影创作稳定性和可实现性更强,首先此类原创IP积累了足够的话题讨论度和流量,形成不亚于神话IP作品的热度,在宣发和推广上占据不小的优势;其次占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和受众规模,保证了院线的观影量和票房,使原本不稳定的观影人数得到绝对的保证;最后形成良性循环,在稳固原有原创IP的基础上开发续集,将原创IP动画剧集的成功延续至电影产业。

从21世纪起,国内动画电影还是以单独IP企划为主,仅有少量通过动画剧集和动画电影“双线程“的形式进行IP开发,比较知名的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两部今年的春节档的作品质量相当不错。尤其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自2005年播出开始,为国内的动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是国内动画原创IP的一大里程碑,成为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至今为止《喜羊羊与灰太狼》已播出作品34部共2659集,电影剧场版10部,题材范围已从最初的“狼抓羊”逐步演变,既有《古古怪界大作战》的冒险题材,也有《羊羊运动会》《筐出胜利》的运动题材,世界观和形式主题也在不断拓宽。

《喜羊羊与灰太狼》曾经一度是我国动画产业的巅峰代表,但低幼龄向的作品最终还是会受到市场的局限,在此之后原创IP一直成为困扰国内动画电影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参考邻国日本,其动画产业体系发展成熟,例如《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在2020年获得日本影史票房第一,其成功正是基于动画剧集IP的高人气和高质量。甚至诸如宫崎骏、新海诚等导演仅凭借个人IP影响动画市场,经典的代表作品有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幽灵公主》,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等。原创IP的开发能积极促进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而原创动画剧集更能够发挥原创IP的价值,最终实现国内动画电影真正的百花齐放。

结语

中国曾几何时作为动画的制作大国,一度陷入了在动画各方面创作中的困境。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需要时间的等待,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者“用爱发电”能够达到的成就。从业者需要以身作则,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履行创作者的责任;观众要减少戾气,多一点包容,理性客观提出建设性观点,塑造良好的动画基层氛围。国产动画的振兴需要社会的全面支持,从财力、物力、人力,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动画软实力”的中国文化自信,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故事、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动画向国际输出中国情怀与智慧。■

猜你喜欢
原创动画电影神话
爱情神话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神话谢幕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