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2022-02-08 08:28吴航行
新闻传播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西安学院

吴航行 杨 华 张 雪

(1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陕西 710109 西部网 陕西 西安 710061 2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9)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陕西新闻传播教育征程回望

陕西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从1959年西北政法大学何微先生创立新闻学专业,已走过了62年的征程。新闻传播教育也从关注社会和新闻业的发展,逐步到理论研究探索,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阶段,面向市场、面向实践、面向社会,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战略。1980年后陕西省高等新闻传播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开设新闻专业并开始招生,1993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开设新闻专业并招生,1999年,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专业重建,设立了法制新闻系,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也是中国西北五省的首家新闻传播学院,并在新闻传播学院下设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编辑出版、教育技术等专业。

新时代高校新闻教育的主要职责是以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培育符合新闻媒体需求的高素质新闻人才。陕西省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也与时俱进,调整教学理念,改变教学形式,建立相应的新闻传播融合教育机制,力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思想,且具有融媒体实战经验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战略型人才。随之,一些理工科院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也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如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一系列高校。据统计,陕西省开展新闻教育工作的高校数量已经增至32所。其中西安外国语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更是结合学校独特的语言、法学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变革,互联网发展,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也积极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体系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传媒人才。例如西北大学2010年11月在新闻学专业下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2011年开始招收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四年制本科生,2012年设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3年正式成立网络与新媒体系,该专业适应新媒体传播和媒介融合的社会需求,面向跨媒体互联与社会化媒体共享的新媒体特征。着力于“文”与“理”的融合。另外,西安交通大学也在2015年4月在人文学院下设成立了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成为了陕西乃至全国较早以新媒体命名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新增网络与新媒体本科生专业,年均招生30人左右。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也积极顺应媒体发展形势,于2015年开始正式招生,作为陕西省较早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民办高校,对于高校培养新闻人才,增加很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目前陕西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校有13所,其中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还有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等,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宽口径、复合型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人才。

陕西省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而今年也是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的一年,陕西各院校结合大量疫情防控中的鲜活案例,正确的疫情防控知识,将抗击疫情的家国情怀、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思想要素有机融合到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疫情防控中的社会事件,缓解学生心中的焦虑感,增强学生抗击疫情的信心,培养学生充分认识新闻学、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新闻人应有的新闻敏感、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二、脚踏实地,坚守职责——2020新闻传播教育创新之路

(一)新闻传播教育院系专业现状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快速交融,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该与时俱进,要以培养既能胜任传统媒体工作,又可完成新媒体采编任务的人才为目标。因此,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只有清醒认识到媒体格局的变化,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才能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需要的新闻复合型人才。

目前,陕西省在具有统招资格的综合类高等院校当中,新闻传播类专业所在二级学院多以新闻传播学院命名,例如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一系列高校;与此同时,以新闻传播系命名的多数则隶属于该校的文学院、文法学院或人文学院,例如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院新闻传播系等。此外,也有个别比较特殊的组合式命名,如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等。目前陕西省共有13所高校设有独立的新闻传播学院进行专门的新闻传播教育,其余院校均设立新闻传播系开展新闻传播教育。设有独立新闻传播学院的高等院校,一般在其新闻传播学院之下会细分多个系,比如陕西师范大学就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下面设置有新闻学系、广播电视编导系、网络与新媒体系、编辑出版系和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等,分别下设了5个对应的本科专业;同时西北大学也在其新闻传播学院下设置了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传播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并下设了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本科专业;另外,西北政法大学在其新闻传播学院根据院校法学的特色设置了法制新闻系、广播电视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编辑出版系、广播电视编导系、戏剧影视文学系等,同时开设了新闻学(法制新闻)、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编辑出版学、戏剧影视文学和网络与新媒体6个本科专业;西安外国语大学也是如此,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设有多个系,并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和网络与新媒体6个本科专业。

(二)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陕西省在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上,主要有4个教育层次:分别为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高职专科生教育。截止2020年,在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过程中,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和西北大学4所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8所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外,拥有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有10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由于陕西省各高校的设置层次及办学方向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各自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也有一定的区别。以培养综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高校,比如西安交通大学,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设立了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该学院之前下设在人文学院,目前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二级学院,其以新闻传播和新媒体等学科和专业为主体,以西安交通大学强大的理工科背景和计算机、大数据、网络安全、电子信息、管理工程等学科基础为发展优势,致力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新媒体舆情监测与分析等研究方向,以学科前沿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己任,现已在我省建成了具有鲜明工科特色的新闻与新媒体学院。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型人才培养与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按照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开放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开设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并建立了丰富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则将办学方向定位为服务学生、服务媒体、服务社会,坚持“以育人为本,通过文理艺多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现代传媒人才”的办学发展理念,在深厚的人文底蕴基础之上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当然,在陕西省也有一些新闻传播学院是以彰显学校主流办学特色为目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新闻知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比如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下设的法制新闻系,该专业从1999年复办伊始,就明确了“以法学为背景,以新闻学为基础,高起点,广视野,创办有特色的新闻专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根本,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的办学理念,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学术会议,不仅形成了法学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在培养优秀法制新闻人才及开拓传媒法的研究领域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彰显了专业特色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实力。还有,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其采用“专业加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熟练掌握外语、具有国际视野且能熟悉国际新闻传播规则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目前也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与此同时,西安财经学院的新闻传播系在财经新闻方面的探索以及西安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系在体育新闻方面的实践均属于这种情况。因此,陕西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这种专业理念与全国类似:既有主打综合目标的,也有具备一定特色的新闻传播院系。当然,还有一些院系则直接定位于媒体实践,以某一特定业务方向为主要目标尝试开设实验班,比如西安外国语大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验班采取“英语西语专业化+新闻传播全媒化”课程体系,强调“国情教育+国际视野”的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强化新闻传播的全媒体专业技能,能够熟练应用英语和西班牙语从事全媒体国际新闻传播工作,同时能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还有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媒体创新实验班,其遵循“行业大咖授课+名校专家讲座+专业社团实践+企业一线锻炼”,侧重专业技能实践,培养学生具备敏锐的行业洞察,通过不断思考和创新,整合布局优质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移动营销服务,挖掘并实现其更高的投资回报价值。综上可以看出,2020年陕西省各大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以及新闻传媒类专业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发展,均在教育教学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三)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合作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高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一股高校教育的风潮,陕西省自然也不例外。目前,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高校均派遣教师或学生与国外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其中,长安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合作开展“2+2”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优秀学生可以申请本科第三、四学年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达到相应课程要求,可同时获长安大学和密苏里大学两校学士学位。此外,长安大学还与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合作开展“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学生可以申请本科第二、第三学年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方向)学习,达到相应课程要求,可同时获长安大学和鲍尔大学两校学士学位。陕西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ECU联合培养传媒博士点1个,且每年都派遣学生和教师在国外高效学习,出国留学和交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越来越多。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选派教师、学生赴境外大学讲学、访问、进修、交流、学习,并且引进境外师资来该院讲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与美国林登州立大学建立了传媒专业实践交流项目,每年选派学生赴美进行专业实习,同时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学生可参加“1+2+1”或“3+1”等联合培养项目前往这些高校学习,学院也接收国外高校学生前来学习。西安邮电大学也注重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鼓励学生留学深造。近年来,已有17名学生先后赴英国剑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等国外大学参加合作交流活动,推进了数字艺术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进程。西安工业大学也有11人出国留学,收获较好的工作业绩。西安欧亚学院在国际交流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冬季游学活动、海外名校见面等。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与英国桑德兰大学等多所国外院校在新闻传媒类专业领域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协议。西安工商学院微留学项目,诺丁汉伦特大学游学项目,为学生交换、升学、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陕西省高校在新闻教育方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一本重点院校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民办院校与独立院校也紧跟时代发展,对接国际先进水平、拓宽师生学术与实践视野,提升学院综合发展实力,更好地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科研发展

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目前,陕西省各大本科院校均设立了相关研究中心,进行专业研究,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已建成研究中心2个,仍在建设中的有7个;2017年共获得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长安大学共有教育教学中心2个,研究所6个,研究生成果也是硕果累累。陕西师范大学共有研究中心10个,国家社科项目多项.在科研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西北大学共有教育教学中心4个,研究中心10个,已获得国家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多项,为陕西省新闻教育与研究工作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西安石油大学设有教育教学中心1个,西安外国语大学共有研究机构2个,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并出版译著多部。西北政法大学共有科研机构8个,并有社科项目多项,尤其在法制新闻研究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其余高校多设有教研室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主办的“跨学科视域下的新闻传播”高峰论坛,论坛以“跨学科视域下的新闻传播:跟谁跨?如何跨?跨过之后如何相互赋能?”为主题,围绕新文科建设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新闻传播学科在跨学科交叉融合中的守正创新、跨界融合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等内容展开深度交流和研讨。其中,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京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等高校的15位嘉宾分别作了主题演讲。陕西省高校在新闻教育与新闻研究方面,日趋专业化,本科重点院校带动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共同发展,近年来,一些院校在新媒体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发表多篇核心论文和教材的出版,如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智能时代新媒体概论》程栋主编;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多部教材《《新媒体技术与应》吴航行、惠世军主编;《短视频编辑与制作》吴航行、李华主编;《新媒体信息编辑》陶亮、吴航行主编。这些变化标志着陕西新闻传播教育在融媒体时代理念的转型和创新,也让一些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在新媒体领域展现变革的活力。

(五)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活动创新

陕西省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工作,始终为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人才不懈努力,注重发展特色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学术工作坊,这是新闻与传播研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扩大学术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活跃学术气氛、激扬学术思想”。学术工作坊每两周定期举办一次,每次工作坊都会围绕新闻传播研究相关主题展开,专家学者与学生一起分享科研真知。此外,西安交通大学还举办了新新论坛,吸引了陕西日报社、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华商网、腾讯等各大相关部门与媒体前来学习、采访,并有西安交通大学各院系,以及各兄弟院校学生260余人热情参与。西安交通大学致力于新新论坛打造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具有标志性的、长期性的、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坛。陕西师范大学的“晨读经典”活动,倡导学生读经诵典,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陕西师范大学定期举办的传媒大讲堂和新媒体分享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讲学,吸引了校内外教师与学生,来学习真知、碰撞思想。还有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西北传媒类学术年会”,吸引了国内各大高校的硕士、博士的参与,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西北大学定期举办的薪传学术沙龙,也是传递学术思想和知识的好平台:延安大学成立路遥文学社、戏剧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创办《我们》新闻院报。展现了教育教学风采,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西安外国语大学创办学生媒体——拓臻传媒,下设新闻NewCentury、PACE、新传影像工作室、HIGH广告、VOX双语播音译新社、心传·新声等10个供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媒体。西北政法大学也设立了新锐传媒、新闻之家、政法播报、闻新周报、西法大学RADIO、青春直播间6个院级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和机会:宝鸡文理学院为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推动广告艺术教育、市场营销及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举办了第十六届“金鲤杯”广告创意设计大赛。西安欧亚学院无人机影像工坊作品,领略不一样的世界,探索无人机航拍的魅力。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平凡的人”新闻采访作品展,让新闻打动人心。丰富的学生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不负重任,砥砺前行——紧跟媒体融合时代发展浪潮

60多年的风雨兼程,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工作经历时代的考验,在全球疫情期间,保持昂扬斗志,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扛起应负之责,不断加强新闻学教育工作创新机制,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学科,开掘具有中国特色、面向中国问题的新闻传播教育,围绕融合传播、数据传播等领域培养面向主流的新闻人才,前路漫漫,任重道远。未来,让我们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新闻传播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西安学院
西安2021
Oh 西安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文化传播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