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像记者的“多栖化”转变

2022-02-08 08:28郭强
新闻传播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信息发展

郭强

(潞安化工集团新闻中心 山西 长治 046200)

在信息化社会当中,相比过去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和渠道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过去人们主要依赖于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形式获取新闻信息,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人们开始利用移动设备从各种社交平台和网络平台当中获取新闻信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来讲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摄像记者,面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新闻摄像记者应当朝着“多栖化”的方向转变,不仅需要在提高摄像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习摄影技巧、提升新闻撰写水平,进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全媒体的创新发展提供帮助。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像记者的“多栖化”趋势分析

(一)媒介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近些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媒体的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存活下来,现代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升级,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现代媒体主要是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而使自身得到发展,并且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各媒体企业均在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如有的媒体专注娱乐,有的专注经济,有的专注国际关系分析等等,使得新闻内容多元化;其次,在传统媒体下,新闻内容主要以广播、报纸、电视为传播媒介,而在当下,除以上三种传播媒介外,更多的是通过各种软件传播,用户可以使用手机、电脑、平板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随着网络技术新媒体的结合应用,使得媒体也具备了网络化的优势,并开设有相应的网络平台。新闻媒介的多元化、网络化,也给摄像记者的生存、发展提出了难题。

(二)摄像设备功能的飞速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国的摄像技术也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并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摄像技术相关的设备也得到了优化和升级。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新的摄像设备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再加上这些年来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智能手机上的摄像装置也在不断升级。至此,在短短的几年当中我国的摄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原本只能少数人使用的先进技术已经成为了大众能够享有的技术。网络的广泛普及为摄像技术和摄像装置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如今现在很多人喜欢用视频记录生活,为满足人们对于视频剪辑的需要,人们还开发了相应的剪辑软件。在疫情期间手机摄像功能如人脸识别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往遥不可及的摄像技术正在平民化,摄像师职业的门槛也在逐渐降低。

(三)新闻视频市场化和商品化

对于摄像记者来说,视频是其工作成果的主要展现形式,而在当下,新闻视频也有市场化、商品化特点,许多“网络小贩”利用一些新闻视频来作为交易商品,促使着网络媒介市场的诞生。但是从摄像记者角度来看,新闻视频市场化和商品化无疑给其沉重一击。

二、新闻摄像记者“多栖化”转变的必要性

(一)传统媒体停播裁员现象频发

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传统媒体出现了不同的停播和裁员现象,如近几年来,福建新闻频道的《娱乐新闻网》、福建少儿频道的《东西动漫社》等节目均因经营状况不佳而选择停播裁员,许多摄像记者相继离职。

(二)摄影记者优势被弱化

在过去,摄像记者可通过专业摄像设备来进行工作,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摄像设备的平民化、廉价化,需要专业技能加持下才可完成的摄像、照相通过非常先进的智能手机便可轻松完成;而且当前融媒体下,几乎人人均可称为新闻的传播者,如每天遇到奇闻异事便可随手拍一个短视频发到社交软件上,这就使得摄像记者的优势被弱化。如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路过的群众便可通过手机拍摄发到网络上,虽然可能会出现视频清晰度不高的问题,但却为第一现场,非常容易被媒体采用,而专业的摄像记者则可能会因“分身乏术”而无法快速获取第一手资料。

三、新闻摄像记者如何进行“多栖化”转变

(一)更强的专业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新闻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画面和音频成为了当今时代电视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来讲视频、音频等形式不再仅仅只是承载文字信息的工具,现代人更希望将文字与各种媒体播放形式相结合,通过融媒体的发展形式来促进社会大众对于各种新闻信息的理解。现阶段人们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各项需求,新闻摄像记者需要在采编过程当中录制更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文件。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新闻摄像人员要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摄像专业能力,而在其“多栖化”发展过程中,摄像专业能力依然是其最重要、最主要的技能,进一步强化自身摄像能力,提高拍摄技巧,能够保证新闻摄像记者拍出高质量的画面,为新闻的编辑工作提供更佳的帮助。首先在新闻采编当中需要保持镜头的平稳,若是镜头来回的抖动会影响人们的体验感。而在移动拍摄场景当中,摄像师需要缓慢的移动镜头,移动镜头的过程要匀速,需要镜头跟随时要尽可能走直线,在进行三角拍摄时需要调节好三脚架和机身的位置。

(二)良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摄像记者需要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从独到的视角挖掘出信息潜藏的价值。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像记者要多思考如何让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如何拍摄出观众感兴趣的新闻题材,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新闻记者的想象力之上,而且也要注重提高自身撰写能力,将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应用到新闻的撰写中,并结合新颖的新闻拍摄手法、注意事项等来突出新闻的重点和细节,也要将自身融入到新闻拍摄当中,让新闻作品更符合观众的审美,与观众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

(三)具备人文关怀

网络化的发展和普及让传统媒体行业获得了发展,现阶段的传统媒体正在朝着全媒体时代迈进。媒体的融合发展让新闻媒体的发展更具人性化,现代人需要的不单纯是枯燥的数字和文字等形式的信息,人们需要赋予文字生命力,改变人们对于信息死板、无味的看法。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需要,电视媒体行业在社会大众的视野当中,信息播报方式的改变让人们意识到了新闻的制作不能死板,而是要更加灵活,更能贴合民众生活,也能带给社会大众更多的思考。

(四)主动宣传和传播电视新闻

众所周知,新闻本身具有三重特性。其分别是时效性、真实性以及传播性。但是对于电视新闻来讲,电视新闻媒体形式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延迟性,一则新闻节目的播出要从信息采编到加工润色再到最后播出,整个工作过程十分繁琐,为了不因电视新闻的延迟性而使整个新闻失去价值,新闻摄像记者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新闻内容和主题,另一方面也要选取社会大众感兴趣的方面作为新闻的主题。

四、“多栖化”新闻摄像记者的优势

前文中提到,新闻媒介、摄像设备、视频内容等多方面的“多栖化”变化给新闻摄像记者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但也给其带来了一定的契机,通过向着“多栖化”的方向改进,摄像记者能够具备功能多样化、图片内容多元化、设备数字化的优势,能够给媒体企业、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

结语

总的来说,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资源得到了整合,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且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全媒体下摄影记者向着“多栖化”方向转变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给其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信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订阅信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展会信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