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学旅游的意义、不足和对策

2022-02-09 02:04陈文专
旅游纵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研学旅游发展

陈文专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常德 415000)

引言

研学旅游是我国近些年来新推出的一种旅游模式,又叫作研学旅行,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地区起步较早,如今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属于一种团队形式的旅游项目。研学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推动研学旅游的健康高效发展。所以对研学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研学旅游的内涵和意义

(一)研学旅游的内涵

研学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而且是一种具有旅游和教育功能的旅游模式,对我国高校旅游教育以及各个地区旅游业的健康长效发展都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研学旅游一般是由学校或机构统一安排学生到景点或研学基地参观并学习。研学旅游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但是我国研学旅游起步较晚,还处于发展初期[1]。

(二)开展研学旅游的意义

1.开展研学旅游有益于丰富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形式

在过去,我国许多地区的中小学推崇的是理论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注重学生动手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对学生实践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研学旅游要求学生在旅游或观光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因此研学旅游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各种现象、对自身的认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有益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培育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而且研学旅游也突破了我国中小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丰富了中小学教学形式,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益于中小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改良。

2.研学旅游能够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长效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不管是自由行,还是跟团游,研学旅游都受到学生父母和投资者的推崇与重视。我国学生数量较多,是研学旅游市场的巨大客户源。研学旅游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与其他类型的旅游明显不同的是,研学旅游追求的是学生眼界的拓展,确保学生能够在观光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对学生开展深层次教育,实现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强化。研学旅游涉及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有旅游公司,有学校,有研学基地,还有一些组织机构。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研学旅游已被纳入各省份中小学的必学课程。为了能够保障学生在游玩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需要多方联动,开展协同办学,要求各个单位开展有效合作,推动研学旅游的健康发展[2]。

二、我国开展研学旅游的优势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研学旅游具备教育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开展研学旅游既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带动当地的就业,进而提高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国务院和各地政府部门都出台了各项政策来推动研学旅游的发展。

自2013年研学旅游的概念提出以来,研学旅游试点工作逐步拉开。2016年,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国家也鼓励各个地区的政府单位、社会、学校、家长等多个主体参与研学旅游,进一步推动了研学旅游的发展。2017年,研学旅游成为中小学主要课程,为了推动研学旅游的科学发展,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在各地遴选命名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各个地区的政府也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促进研学旅游发展的各项政策,推动了各地研学机构发展,促进传统旅行社转型升级。

(二)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近些年来,全国各个地区研学机构的数量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主体和行业参与到研学旅游的发展中来,参与研学旅行的游客规模逐渐扩大,人数持续增长,我国研学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可挖掘空间比较大,发展前景较好。

首先,各个地区的研学机构数量迅速增加。2017年,全国各个地区的研学旅游机构约9000家。2018年,全国各个地区研学旅游机构的数量达12 000 家,研学旅游市场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由企业主导。截至2021年,各地区的研学旅游机构超过30 000家。研学旅游机构数量的迅速增长表明了我国研学旅游的巨大发展潜力。

其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当前,我国研学旅游市场的规模处于持续扩大的阶段。2015年国内研学旅行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在2021年研学旅行人数有494万人次,预计2022年参与研学旅游的游客将达到655万人次。从事研学旅游企业的收入从2014年的40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147亿元,2021年研学旅游人均消费额为1328元/次。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研学旅游市场规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参与研学旅游的游客的消费水平也在持续增加。

最后,研学旅游利润高。目前我国研学旅游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善于把握机会的参与者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

(三)我国各个地区的研学资源丰富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目前,我国共有259个5A景区和3000余个4A级景区,旅游景点数量较多,研学资源丰富。除此之外,各个省份也具有相当可观的地方性研学旅游资源,能够满足各种各样的研学需求[3]。当前,我国研学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市场发展空间大,各个地区的研学资源丰富,这些都是我国研学旅游发展的优势。

三、我国研学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游客对研学体验的认识不清晰

部分中小学生在研学旅游的过程中走马观花,一般只是在旅游时“听一听、拍一拍”,以期摆脱较大的学习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也有一些学生参与研学旅游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在研学旅游过程中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和互动。这种只参观不学习、缺乏互动的行为没有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作用,导致研学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研学旅游具有明显的知识教育性、地域特殊性、灵活性等特点,所以必须要参考游客的实际想法优化产品结构和类型。从本质上讲,研学旅游的目的是教育,所以在研发研学旅游产品时应参考旅游体验特性。而且开发研学产品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也就是说研学旅游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通过研学旅游增加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前,我国研学产品在设计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导致研学产品特色不明显。一方面,部分地区的研学产品在研发环节缺乏统筹规划,设计环节一般是在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增添部分教育元素,导致研学产品难以和中小学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而只能进行表面上的结合。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研学旅游路线只是几个简单旅游景点路线的叠加,既缺乏特色,也较为枯燥,甚至有一些研学企业所制定的研学旅游路线缺乏具体的主题,导致旅游者的研学旅游体验较差。

(三)研学旅游活动有待规范

当前,部分研学旅行社所安排的研学活动不够标准,主要表现在安全防范和组织管理方面。在安全管理方面,一些研学旅行社的人员安全观念薄弱,未制订安全保障方案,难以对研学旅游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不能迅速识别研学旅游过程中住宿、餐饮、通行、娱乐等诸多环节的安全隐患,给游客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在组织管理方面,部分研学旅行社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现有的导游缺乏足够的研学旅游知识,知识储备有待提升,使得研学旅游的质量相对较差。以上现象表明我国研学旅游的规范性有待提高,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单位以及研学旅行社加以重视。

四、推动研学旅游科学发展的建议

(一)开展科学引导,实现研学目标

研学旅游的重点在于研学,通过研学旅游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导游以及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游中学、学中游”,做到知行合一,与其他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学习心得和旅游感悟,提高研学旅游的效果,促进各个地区研学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各个地区的研学旅行社要注重研学旅游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借助专业知识对旅游景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旅游路线景点的相关知识产生深刻理解,实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各个地区的研学旅行社要加强与教师的合作和互动,在研学旅游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配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做到知行合一,实现研学旅行的目的。

(二)优化研学产品,保证高效供给

研学产品的开发是研学旅游的一项重要工作,研学产品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的综合体,不仅要有健全的研学课程,而且还要有具体的研学路线,还要制定各种安全制度,这些因素缺一不可,互为补充。要想提高研学产品的质量,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在研学旅游过程中,课程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是开展研学旅游的指路牌和导向标。需要对学生的年龄、年级等进行分析,并考虑当地的旅游特色,以此来确定研学课程的总体目标[4]。

第二,重视研学课程资源的选择工作。在确定研学课程目标之后,还要通过调查、模拟等多个步骤来选择较为合适的课程,并且在教师、研学导师、学生的多方参与下形成完善的研学课程。

第三,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研学课程活动进行评价。不同主体对研学课程的评价是不同的,所以为了保证研学旅游活动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必须要让多个主体参与评价,不仅要有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家长、社会、研学旅行社等各个主体的评价,为研学产品的持续优化提供思路和更为客观的依据。

(三)重视人才培训,提高研学质量

在研学旅游发展过程中研学导师是十分重要的。一些研学导师在前期会参与各种研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而且在整个研学旅游开展过程中,研学导师还要负责监督和评价工作,所以必须要重视研学人才的培养工作,保证研学质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开展研学人才的培养工作[5]。

一方面,要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给学校教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培训的机会,使教师能够参与研学并持续提高研学教育的水平,还要和高等院校共同合作培养综合型人才。例如,通过和高校合作使高校能够尽快革新学生培养方案,设置研学旅游相关的课程,培养大量可以从事研学旅游的人才,弥补研学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才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研学导师的培训工作。各个地区的研学企业要重视研学导师的教育和提升,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研学导师参与论坛,互相讨论,确保研学导师能够了解研学旅游发展的最新动态,学到更多研学旅游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保证研学导师在后期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开展研学旅游工作[6]。

(四)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促进良性发展

要想促进我国研学旅游的持续发展,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完善研学旅游产品质量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就要对研学旅游产品的标准进行界定,并以此标准为依据来开展研学旅游整个过程的监督,明确各个过程的目标,分阶段开展评估和反馈工作,确保各个阶段的研学活动都能够得到有效评价和反馈,并借助评价和反馈结果来对研学旅游课程以及产品进行调整,确保研学旅游健康长效发展。

五、结语

研学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各地区教育行业改革的必然结果,对我国旅游业和教育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研学旅游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开展研学旅游工作。希望本文提出的对研学旅游的相关建议能够为我国研学旅行社科学开展研学旅游提供借鉴或参考,促进我国研学旅游朝着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研学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料。

猜你喜欢
研学旅游发展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