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的“融学课堂”探析

2022-02-10 02:37毕玲玲江苏涟水县红窑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师

◇毕玲玲(江苏:涟水县红窑镇中心小学)

5G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融学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与教师交流探讨,实现自我学习规划、自我课堂反思,从而完善现有的语文知识体系。

一、“融学课堂”的内涵

“融学课堂”提倡“五育融通”“资源融会”“学教融和”等思想,注重教育内容的整体设计和有机结合,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和和谐。

“融学课堂”以“五育融通”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全方位发展、五育并重、协同育人;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素质。

“融学课堂”的实施途径是资源整合。加强对传统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对数字化资源的筛选和运用,对时间和空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融学课堂”的实践标准是“学教融和”。强调情境同创、问题探究、全面参与、以学定教、角色体验、全程互动、民主平等、潜能激发、全人发展。

其基本特征就是“给学生提一些问题、给学生做一项任务、给学生留一段时间、给学生做一次交流、给学生当一回老师”。

二、5G时代的“融学课堂”探析

(一)提出问题,提高学生探索知识能力

现有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仍然存在重视学生成绩提升、忽视学生行为品行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的情况,课堂上主要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适用于语文课程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我思考,规划学习方案,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合作探讨教学,不断深入钻研课文的思想情感,提升思想精神境界。“融学课堂”在已有的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自己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在教材学习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提高学生知识探索和知识储备能力。而在5G时代的大背景下,语文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课堂提问的形式与方式也要跟紧时代科技发展的速度,教师可以将网络资源有效地“渗透”到课堂问题中,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多样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5G技术,运用网络资源,搜寻与植物有关的资料和教学资源,增加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资源入手,“展开”课堂提问,让学生能够在科技化的知识背景下,对文章所提及的植物产生更多的学习憧憬和兴趣,促发学生学习激情的全面“迸发”,启发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多种“面貌”。并以此巧设情境,询问学生:“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种过植物,或者看过其他人种植物啊?”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如果有学生种过植物可以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在开始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进行朗读示范,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阅读时,教师可以播放音乐以及和诗歌内容相互配合的动画短片,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文章中的‘铠甲’‘降落伞’是什么意思吗?大家见过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豌豆吗?了解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吗?”教师通过提出课堂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分析诗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教师教学流程,自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深刻地了解诗歌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让学生在生活中,爱护植物,亲近自然,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知识探索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二)布置任务,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承担了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主要是做笔记和听教师讲解,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实践能力。“融学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创新完善教学方法,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和优化现有资源配置,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步,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教师给学生布置主题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主题活动,可以组织开展系列性的活动,拉长主题任务的时间周期,加强课堂学习内容的课后延伸性。同时,教师也可以融合5G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从网上搜寻更多的语文知识实践方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快乐天地。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丑小鸭》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巧设情境,问小学生“你们喜欢小鸭子吗?”学生就会联想到电视上、生活里的小鸭子,再引入学习的课文题目“丑小鸭”,为什么是“丑”小鸭呢?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并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和语言文字,如描写动物毛发的词语“毛灰灰的”,描写外貌的词语“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让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的时候学习形容词的使用。安徒生童话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新颖,寓意深刻,适合小学生阅读并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学习完《丑小鸭》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列出安徒生的其他寓言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积累描述性的词语和句子。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运用5G在网上搜寻更多与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相关的教学素材,将网络教学资源中所搜寻到的有用的教学材料与课内的文章进行写作、阅读的比较分析,让学生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借助课外资源更高效地对课内知识进行吸收与掌握,促进学生语文知识面的逐步“扩张”,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宽度,推动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完善、健全发展。

(三)多一点时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想和身体都没有发育完全,因而很容易忽略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小学生观察能力强,思维活跃,对于新鲜事物和未知事物展现出极强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只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就能发散思维,不断思考。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小学生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无法理解诗词含义。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亲人、家人、朋友的重要性,融入集体生活,懂得感恩,培养小学生健全的心理。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先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梳理,解决重点的字词,介绍背景内容,为了加强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应用5G技术,播放重阳节登高的场景,根据诗歌营造的意境,选择合适的音乐和短片。通过教师对字词句的梳理,学生在短片和音乐中,感受诗人独自在外,亲人都不在身边,恰逢重阳佳节,独自一人在遥远的他乡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兄弟们插茱萸少了诗人一人,更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以及对家人的思念。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深刻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展示机会,提高学生表达领悟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课堂上学生情绪低迷,教师讲解的热情受到学生的影响,语文课堂效率不高。鉴于此,教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加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这有助于课堂上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的教学中,现代的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知之甚少,当代学生生活富足,很难感受在物资和技术极其匮乏的年代,詹天佑毅然归国,领导建设京张铁路的修建。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影视资料,介绍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状态,詹天佑领导修建铁路的艰辛,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更有沉浸感和体验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查找与詹天佑相同的爱国知识分子,如钱学森、邓稼先等杰出人物。在讲解完《詹天佑》一文后,让学生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合作分析和探究,找出人物身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学生自身的生活有何启示。自然,不同的学生对这些人物有不同的看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领悟文章的内涵和思想情感。同时,教师也要合理运用5G“武器”,借助网络搜寻更多革命故事、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等相关资料,为学生创造更加多维的知识情境,促进学生从网络资源中“扩展”更多的学习思路,加强学生与文章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全面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吸收、阅读、思考和剖析,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底蕴。

(五)角色互换,提高学生体验学习能力

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讲解下记录笔记,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无法体验教师面对学生时的感受。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导课堂,为老师和同学讲解课文的内容。讲解的学生为了能给教师和同学讲清楚,会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在准备和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掌握和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课堂以学生的理解方式和思路进行,也会给教师带来很多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启示,有助于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收获成功体验,在讲课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思考创造中促进有效建构,在交流分享中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教学中,这篇文章写的是周总理少年时发愤图强、为祖国繁荣富强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很适合学生来讲。教师选择讲解的学生,将讲课的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讲解。例如,第一组对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介绍,第二组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第三组总结文章的思想情感,分析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第四个小组查找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在学生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应用5G信息化技术进行知识资源的搜寻与积累,将网络中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为全班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即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主动查找资料、设计课程的能力,教师也能从中得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启示,对“融合课堂”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在5G技术支撑和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融合优秀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使小学生道德修养和学识储备不断充盈,小学生素质、道德教育和思想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留充足思考的时间和师生角色互换等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主动思考探索,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理论知识、德育知识和精神养分,让学生认真学研、时常反思、主动改变学习方法,规划学习目标和策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