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

2022-02-10 02:37甘肃合水县西华池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教师应词汇教材

◇李 敏(甘肃:合水县西华池小学)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成为学科教育的核心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应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其学习思维和学习品质的养成。而小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领者,更应提炼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引入新的教育理念,调整知识讲解模式,在顺应小学生学习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科学学习思维的建构进行重点培养,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对应的学习思维,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思维品质一词的内涵是个人在应对不同问题时思考方向的体现,因此不同的思维品质体现个人在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方面的差异。基于此,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应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在设计训练学习思维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从把握思维品质的内涵入手组织合理的教育活动;在讲解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运用对比思维和归纳思想解读教材知识。

伴随各学科核心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师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品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培养探究性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成为小学英语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提炼与重组,还要专门组织以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实践学习活动。虽然不同教师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理解不同,但都以组织思维训练作为主要教育形式。对当下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显示,目前以培养科学探究意识为主的实践活动仍然较少,学生对学习疑问的求证意识并不强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提供更多思维培养路径。

二、注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

(一)对比课内外材料,培养探究性思维品质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材中,通常以不同主题作为划分单元和语法学习内容的依据,由于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差,难以建构体系化的学习模式,英语教材在编撰过程中普遍使用结构简单的句式作为例句,使学生能通过解读句子掌握词汇的应用规律。这种教材编撰方式必然会使对话中的语言细节被忽视,难以体会英语语言表达中的严谨性。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对话或图片资料时,应从学生视角出发,将教材知识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方式呈现,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思维为指引,从其他角度搜集资料补充教材文本。延伸和补充知识点的形式,不仅能弥补教材编撰过程中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量,还能培养严谨的问题探究意识,使学生能从课堂讲解中获得不同的能力提升,确保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A t the zoo”为例。本课学习去动物园参观的询问语句和 词 汇,如“Don,t feed the anim als!”,ele‐phant,giraffe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不同动物的图片和介绍视频,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学会不同词汇的发音和中文含义。在掌握词汇基本含义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词汇掌握效果进行巩固训练,由教师用英文介绍动物身体特征,学生在纸上绘制简笔画,用这种反向训练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深入探究的动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课外搜集的描写动物园景观的课文向学生展示,师生一起解读文本含义,在课内外不同材料的对比中,巩固学生对动物词汇的记忆效果,培养探究品质和科学学习模式。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敏捷性思维品质

在以往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师普遍用测验成绩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效果,一切教学活动的安排都服务于提高成绩和口语表达能力。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更多的是讲解英语语法知识和词汇的构成,极大地缩减了课堂中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在长期被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建立科学的语言学习思维和学习品质,学科成绩始终难以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完善的语言表达模式尚未建构,学习英语知识存在一定障碍,因此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应从新课改中挖掘新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应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想法,引导其建立自主性的知识学习模式,在参与不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其敏捷的思维品质。

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W el‐com e back to school!”为例。本课在练习打招呼用语的基础上,学习欢迎他人的礼貌用语和自我介绍的标准语句,如“Nice to see you.”“I’m from Shandong.”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播放教材中提到的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之间运用不同词汇介绍自己和他人,使其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掌握国家类和省份类的词汇。这种以交流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相较单向的知识讲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在情景交流中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能积累应对不同语言场景的英语句型,在对话练习中强化学习思维。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深刻性思维品质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概念认知较差,因此教师应以调整教学模式为核心重组教育流程,增强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从多角度探索提升知识掌握效果的方法。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大多数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在讲解词汇和语法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元素,通过创设不同学习情境的方式,打破学生语言表达体系与英语语言结构之间的壁垒。将理论性的语法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规律的动力。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词汇含义,更容易接受词汇应用的语法规则,不仅能提升文本的阅读分析能力,还能积累写作素材,培养深刻性的思维品质。

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Let's eat!”为例。本课学习向他人索要食物和一起分享美食的句式,如“I’d like som e bread,eggs and juice.”“Here you are.”在本课教学时,教师应事先准备一些食物如“面包”和“苹果”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为各小组分配数量相同的苹果、面包和牛奶等,引导学生用英文表达自己喜爱的食物,完成小组内食品的合理分配。这种分配食物的对话活动,能创设自由表达的学习情境,降低学生对话类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加与他人互动交流的机会,达到新课改中培养科学思维品质的教育目标。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灵活性思维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英语学科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不仅能丰富词汇学习方式,还能培养合作精神。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模式,便于教师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自由讨论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以开放式的语言沟通,建立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也有助于培养灵活性的思维品质。基于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知识体系,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划分学习小组,组内自行分工完成合作探究。用小组合作模式学习英语知识,能使课堂的词汇知识得到应用,在不同主题的对话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在合作探究完成后由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便于学生从多角度明确自身的不足,使小组内形成良性的互助关系,这对提升班级整体学习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W e love anim als”为例。本课学习询问句型和动物类词汇,如“W hat’s that?”“W hat’s this?”,bear等,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猜谜游戏,由小组内一位成员拿着只露动物尾巴的图片,一位成员用英语猜出动物,两人配合猜出动物数量最多的小组可得到奖励。这种合作猜动物的学习形式,能将教材词汇与动物形象结合,加大对词汇的理解深度,在指出图片对应的词汇时还能练习口语发音,有利于培养学生应对不同语境时的灵活性思维。

(五)克服教学定势,训练创造性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通常体现为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不同主题的阅读文本为基础,设计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理解文本的语言组织特征,利用不同方法解决阅读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不同的文本教学形式,打破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的思维定式,拓展学科学习的途径和渠道,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词汇和语法的应用规则,还能依据主题的不同灵活组织口语表达,培养学科学习中的科学思维品质。

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Colors!”为例。本课主要学习颜色类词汇如green,red,yellow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公园景观图,引导学生用英语描绘图片中的景色和建筑。在学生表达思维受限时,教师可以播放公园的鸟叫声等进行提示,在学生描绘完公园景色后,教师可以播放录音展示规范化的景观介绍对话,纠正学生在语言组织方面的思维定式。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从新课改中提炼教育观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将更多教育方式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词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教材精读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