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结合舍曲林治疗焦虑症的临床体会

2022-02-13 04:00李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舍曲林生物反馈焦虑症

李平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现今焦虑症发生率越来越高,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焦虑症主要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及社交焦虑障碍[1]。焦虑症患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调节障碍,其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极低。临床对于焦虑症的治疗多为药物干预,但多数患者会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或不耐受而停止用药,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现今临床表明,生物反馈对于焦虑症患者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焦虑症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结合舍曲林共同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2019 年6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124 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 例。对照组男36 例,女26 例;平均年龄(41.2±5.1)岁;平均病程(2.2±0.4)年。观察组男35例,女27例;平均年龄(41.8±4.9)岁;平均病程(2.6±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符合《ICD -10》中焦虑症的确诊标准;②参照HAMA 评分对患者实施评估,其分值≥17 分[3];③依从性高,意识清楚可交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身体存在严重疾病;②重症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80141,规格:50 mg/片)治疗,初始剂量为50 mg/d 口服,服用时间为早餐后,结合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在治疗后1 周调整剂量,剂量上限为100 mg/d。不可与其他同类型药物,如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联合使用。共治疗6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生物反馈诊疗系统(广州市润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BBB-2A),用仪器皮温通道及肌电实施反馈干预。治疗前先为患者讲解生物反馈的相关知识,如诊疗原理、预防方法和应用目的,旨在使患者对此方法产生信任和希望,了解生物反馈放松性锻炼为操作性学习的一种,仪器只是辅助练习的工具,干预的最终效果取决于自己是否坚持。之后为患者检测生理指标基础值,包括皮肤温度和前额肌电,结合软件指导患者实施放松锻炼,45 min/次,2~3 次/周。治疗前和治疗后诊疗师根据患者相关指标及症状对其进行病况评估,指导其逐渐放松身心,同时叮嘱患者将学到的训练内容每日重复2 次左右。共治疗6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前后HAMA 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6 周后参照HAMA 评估患者的焦虑状态,评估项目包括躯体因子及精神因子,得分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②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治疗结束后患者HAMA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0%,且症状消失;显效:HAMA 评分降低50%~79%,症状几乎消失;有效:HAMA 评分降低30%~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食欲降低、眩晕。④药物用量,主要指舍曲林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躯体因子及精神因子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6 周后,观察组躯体因子及精神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 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3/62),其中发生恶心1 例,腹泻1 例,食欲降低1 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4%(11/62),其中发生恶心4例,腹泻2例,食欲降低2例,眩晕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P=0.023<0.05)。

2.4 两组药物用量对比 观察组舍曲林用量为(52.41±5.28)mg/d,对照组舍曲林用量为(65.85±6.41)mg/d。观察组舍曲林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43,P=0.000<0.05)。

3 讨论

焦虑症全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惊恐不安、易怒或心悸、皮肤潮红等。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的发生原因较多,如患者的真实经历或感情的创伤、遗传等[5],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则可能发展为抑郁症或出现神经功能调节紊乱、消化不良等并发症[6]。焦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方面,即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神经递质假说。研究发现,5-羟色胺是维持机体警觉和控制焦虑的主要作用物质,此结论表明为焦虑症患者再摄取5-羟色胺能有效缓解或治愈疾病[6]。临床多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包括焦虑、狂躁等症。舍曲林可再摄取并抑制中枢神经元的5-羟色胺,其对5-羟色胺摄取至突触体的力度为丙咪嗪的60 倍、氟伏沙明的10 倍、氟西汀的5 倍[7];同时,对5-羟色胺摄取抑制的选择性相较其他药物都高[8]。但长时间使用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或不耐受,导致服药依从性降低,影响治疗效果[9]。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反馈干预逐渐应用于焦虑症患者中。研究表明,机体的警觉程度同肌肉紧张度关系紧密,在应激状态下人体肌肉紧张、警觉性升高,若要缓解紧张不安情绪可放松肌肉[10]。生物反馈是在机器的协助下使患者认识到自我意识的调控对于身体机能的松弛作用,以便更迅速使机体症状得到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6 周后,观察组躯体因子及精神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明显。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舍曲林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用生物反馈治疗不但效果优良,还可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另外,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验证了较小剂量的药物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作者观察到,每当患者到达预设值时便会出现愉悦情绪,进而主动参加治疗并对疾病有正确且积极的认识,分析原因,生物反馈可调动患者的自主训练意识,患者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可分散其失望和无助感,摆脱苦恼,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对焦虑症患者采取舍曲林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所用药物剂量少,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舍曲林生物反馈焦虑症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躯体形式障碍80例临床观察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