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

2022-02-13 21:0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双减笔者数学

张 燕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福建南平 353000)

针对教育的“内卷”现象,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减”政策,其颁布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以及家长教育压力以及经济压力的前提下,让学生感知学习的快乐,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真正地爱上学习[1]。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掌握知识。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意义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双减”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避免以成绩为主对学生进行盲目增负,且要在“双减”政策下积极有效地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如此,不仅能够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而且还能使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地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化培养,继而转变教学思路,为后续更为有效的数学教学做好服务。

第二,提升教学效益。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如教学任务、学习量、教学方法等。教师通过“双减”政策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把握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积极地结合新的教学形态,探索出能够破解教学瓶颈和实现教学效益提升的对策与方法,进而优化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进一步把握“双减”下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体效益的不断跃升[2]。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

1.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数学教学导向

教学目标的确定,能够为教师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提供导向和指引,让教学更有指向性和精准性,同时这也是提升教学效能的根本基础。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对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有具体、深入认知,充分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依据现实学情制定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目标涉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而从目标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活动和环节,在实现对课堂科学预设的同时,让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能够有精准的导向,为减负增效的实现助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本着“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数学教学导向”的教育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通过结合该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来定位教学目标,并通过挖掘教材课程标准素材强化对课程教学标准的解读。例如,笔者在教学之前,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阅读,并分析了教材中设定的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将知识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进行有机融合,在从中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分数乘法”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之后,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来渗透数学生活理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把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启发性,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丰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伴随“双减”政策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构建高质量课堂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针对小学生兴趣不足、学习模式过于被动、课堂参与度低、氛围枯燥等现状,根据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情境,让学生实现更为高效的学习,促进学生不断地、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本着“丰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笔者就根据知识点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展开思考。例如,笔者向学生提出:什么是图形的运动?图形运动都包括哪几部分?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运动现象,能否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画一个图形旋转90度后的全貌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展开主动思考,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更加有效地掌握教材内容。

3.融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如果直接引入课程知识,会十分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并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心理[3]。因此,在“双减”政策提质减负理念下,教师要注重知识趣味性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小学生感兴趣的趣味元素,学生在愉快的感受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才能有效激活自身的思维,并能快速受到启迪,提升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本着“融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为了能够提升数学知识的教学趣味性,笔者将以往直接引入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小学生喜欢的故事方式,并结合了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动物的照片来为学生引入新知,在让学生受到良好冲击的基础上,对故事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产生强烈兴趣。笔者对学生说:“熊妈妈在集市上买了一张美味的馅饼,回到家中分给了她的三个熊宝宝。在分馅饼的过程中,熊妈妈将馅饼的一半分给了大宝宝,又将馅饼的另一半分成两份给了另外两个宝宝,此时,另外两个熊宝宝不满起来。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两个熊宝宝会不满吗?”此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与故事内容有关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提出“分配不平均、不公平”的观点之后,笔者再深入引导学生对“怎样分配才公平呢”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引入分数知识。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学习欲望均得到了有效激发,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趣味故事的引导下,实现对知识的深入学习,实现提质增效。

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思维培养

想要学好数学知识,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其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教师应当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培养,通过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进行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形象、生动,以此促进学生空间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双向提升。

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本着“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思维培养”的教育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方向产生更加明确的感知,并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辨别,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利用多媒体进行了辅助教学。首先,笔者将学生所熟悉的学校环境制作成3D立体图,并对立体图中的每一个建筑物进行了标注,让学生能够在直观化的感受中清楚地了解学校操场、花园、图书馆、活动室、音乐教室等具体位置。当学生在笔者规定的时间内对立体图观察完毕之后,笔者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联想,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形,接着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学校中每个方向的具体位置拥有什么事物绘制成平面图,并用彩笔标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而且还实现了对知识点的扎实掌握,进而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5.开展小组合作,发展学生多项能力

构建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当前“双减”政策下,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途径。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再加上传统教学中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的抵触学习情绪较高,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因此,教师应当以发展学生多项能力为基础,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定任务,让小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共同完成[4]。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比被动听讲更具吸引力,而且还能让学生产生更加高涨的情绪,从而主动地融入各自小组,并积极展开分析、思考与互相的分享、交流。

例如,在进行“校园中的测量”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本着“开展小组合作,发展学生多项能力”的教育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本节课程知识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如何测量、估算,并学会选择正确的测量工具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笔者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了小组学习任务,如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厘米、毫米、分米、米的意思,并用实物进行举例;自行估测课本的长、宽和厚度;测量身边的物体,并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记录;分享一下生活中哪些物品要用毫米做单位、用厘米做单位等。笔者通过给学生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究,不仅给予了学生锻炼的机会,而且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下,提升了自身的多项能力,促使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6.丰富课堂实践,提高知识理解效果

在数学课堂中,部分小学生会有较强的枯燥感,而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学习感受,很大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其中的问题,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通过探究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让枯燥的数学知识与趣味的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产生不同学习感受的同时,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本着“丰富课堂实践,提高知识理解效果”的教育理念展开了教学活动。首先,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卡纸和剪刀,之后再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呈现的图形进行裁剪。这一动手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实践热情。此时笔者对学生说:“三角形有几个角呢?有谁知道有所少种裁剪的方法?请同学们动手剪一剪吧。”此时,学生就会通过主动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而在学生探究之后,笔者再将三角形的分类知识进行引入,学生就会通过知识与自己裁剪成果的对比,更为快速地理解三角形的知识内涵,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切实提升。

7.组织多元评价,提升数学教学效能

评价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增效提质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充分领会“双减”政策中对教学评价的要求以及基本指向,构建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符的多元评价体系,既要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又要保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最终实现增效提质。

例如,在进行“倍数与因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本着“组织多元评价,提升数学教学效能”的教育理念展开了评价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笔者在对此部分知识教学之后,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借此机会实现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以及学习问题的掌握,最终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对学生给予评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十分积极,笔者会对此类学生提出表扬,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同时,笔者还设置了自评、互评环节,让学生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及时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另外,笔者还会利用微信等平台与学生家长建立实时沟通渠道,让家长通过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反馈,促使学生学习质量实现提升。

8.多元作业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比较传统、单一的学习形式,多元教学更适合现时代下小学生的学习认知,也更能够引起学生关注,增强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记忆和积累,以此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针对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单一性特点以及“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可以结合多元教学方法对作业设计类型进行完善,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作业设计方式中,爱上做作业,不再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促进学生发展[5]。

例如,进行“分类”“购物”“方向与位置”等知识教学时,笔者就会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家庭作业,让原本枯燥的作业练习转变为具有趣味性的生活体验,转变学生的惯性思维,活跃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断动手操作中,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如,在进行“测量”“调查与记录”“克、千克、吨”等知识时,笔者就会给学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以课题的形式给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结成实践小组进行作业等,通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家庭作业,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课堂应该是一种师生和谐、互动积极、学生兴奋、教师愉悦的课堂。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清楚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根本需求,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并采用丰富且多元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生动、趣味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呈现自主、自觉的学习状态,从心底产生想要学习的愿望。如此,才能实现“双减”政策的目的,才能切实地使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双减笔者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