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基于海南14所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

2022-02-18 02:09刘夏陈磊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海南省海南

刘夏 陈磊

海南省位于祖国最南端,于1988年正式建省,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475.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4.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80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81.9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37∶19.13∶61.5。《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加快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聚焦发展四大主导产业,转型提质升级旅游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精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十四五”期间,海南省产业的转型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需求。

一、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一)院校基本情况

2021年海南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共有14所,分布于五个城市(海口7所、三亚4所、文昌1所、琼海1所、澄迈1所),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亚,布局较为均衡,分别对接所在城市的主要产业,见表1。从举办方性质划分,有公办学校6所,占总体的42.86%;混合所有制院校1所,为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学校7所,占据海南高职院校的半壁江山。从建校时间上看,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建校时间最久,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建校时间在13~20年不等,海南体育职业学院、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海南健康管理职业学院、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4所院校建校时间不到5年。总体上看,海南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发展却很迅速。各校根据自身优势和区域产业布局,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

表1 海南高职院校概况

(二)专业设置概况

截至2021年底,海南14所高职院校共设置16个专业大类,184个专业,专业布点数为391个,平均每个学校设置专业28个,每个专业布点2.125个,14所高职院校共有在校生约8.42万人,平均每所学校6014人。以上数据显示,高职扩招政策下各校无论专业数还是专业人数均有大幅增长,同时在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各校专业调整幅度有所增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海南各高职院校均未开设水利大类和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开设专业大类最多的院校是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共开设8个专业大类,覆盖50个专业。开设专业大类最少的院校是体育和卫生类学校,开设专业分别集中在教育与体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各校开设专业如表2所示。究其原因,海职定位为综合大学,开设专业大类和专业数量在海南高职中覆盖最广;海科建校时间虽不长,但发展迅猛并于2018年升格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院校,其专业设置大类和专业数量也增长明显;体育、卫生两所高职因建校时间短且受学校定位的影响,其专业大类和专业数量的规模相对局限;其他院校根据自身类别分别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大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群。

表2 2021年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三)专业结构与专业布局现状

1.专业结构与所属产业现状总体来看,海南14所高职院校中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居多,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稀缺,整体呈“三二一”的专业结构。不同学校因建校基础、学校类别及发展定位不同,专业结构设置差异较大。如表3所示,海职和工商这两所院校是“三二一”模式,其他都属于“三二零”或“三零零”模式[1],外语、体育、卫生三所院校的专业设置均为第三产业相关专业。这主要体现了各校在专业设置上以传统的、符合海南第三产业的专业为主,而对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的新业态、新技术、新行业的专业还缺乏布点。

表3 2021年海南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招生情况

2.专业布局现状

如图1所示,从海南高职院校的专业大类布局总体情况看,排名前四的专业大类为财经商贸大类(11所)、旅游大类(11所)、交通运输大类(10所)、电子信息大类(10所)共计66个专业,其中,财经商贸大类专业涵盖20个专业、交通运输大类专业涵盖19个专业、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涵盖18个专业、旅游大类专业涵盖9个专业。位于后三位的专业大类依次是生物与化工大类(1所院校开设,涵盖1个专业)、轻工纺织大类(1所院校开设,涵盖1个专业)、公安与司法大类专业(1所院校开设,涵盖10个专业)。

图1 2021 年海南高职院校专业大类布点

从海南14所高职院校的专业大类布局看,各校的定位基本合理,特色专业各有不同,不同层次的院校并没有全部占据相同的生态位。各校的类型明显不同,总体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基本保证了各校优势专业特色鲜明[2]。

3.专业集中度和聚集度现状

专业集中度指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分布状况[3]。《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海南各高职院校继续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高水平高起点谋划国际国内双循环交汇点引擎作用。各高职院校通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效布局全省高职骨干专业紧密结合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紧密,专业设置与省重点产业的契合共振显著提高。从表4可见,2021年海南14所高职院校同一专业设置数量位居前十的专业中,6个专业开设重复率占比超过60%,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三个专业开设院校和在校生规模较多,这与海南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旅游酒店行业发展基本吻合,反映出海南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设置缺乏差异化、重复率高、专业集中度低、特色不鲜明。

表4 2021年海南高职院校重复率较高的专业

从表5可以看出,在海南的14所高职院校中,集聚度在3及以下的学校有2所,占海南高职院校总数的14.28%,这2所院校的专业聚集度虽小,但专业设置相对集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专业聚集度在3~7之间的院校有10所,占海南高职院校总数的71.43%,这10所院校开设的专业和门类相对居多,在个别专业大类上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群。专业聚集度在7及以上的学校有2所,占海南高职院校总数的14.28%,这2所院校多数专业属于同一大类,专业特色鲜明。但是,表5中也有3所院校的专业大类在4个以下,因专业大类数量少,专业个数有限,使得其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限。

表5 2021年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聚集度

总体来看,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差异显著。个别院校办学资源分散,单个专业资源相对不足,规模较小、实力较弱,难以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

二、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专业结构是衡量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科学合理与否的关键指标[4]。采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研究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其中,偏离度=专业结构比重-产业结构比重[5]。当偏离度的值为0时,表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完全相符、适应性最优。若偏离度的值大于0为正偏离,说明该产业总体专业设置相对该产业需求而言具有过剩性。若偏离度的值小于0为负偏离,则说明该产业总体专业设置相对该产业需求而言具有不足性[6]。

由表6可知,从总体上看,海南高职院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偏离度分别为-16.65%、-0.65%、-17.30%,说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存在一定差异性。结合偏离度分析可知,海南高职院校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需要突破,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需要进一步向新兴产业转型,第三产业需要向高端价值链转向。

表6 海南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

(一)第一产业结构和专业设置完全脱节

如表7所示,海南高职院校对应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从2017年的4个逐渐增加至2021年的5个,占比由2.67%增加至2.72%,主要分布在海职和工商两所学校;计划招生人数从2017年的255人逐渐增加至2021年的442人,增幅达73.33%。截至2021年,在校生共计724人,见表8。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17年的21.41%逐渐下降到2021年的19.37%,降幅约2个百分点。专业占比和产业占比虽然都在变化,但专业占比明显与产业占比不符,匹配度低,导致产业结构与专业设置明显脱节。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专业结构比重与第一产业比重的偏离度为-16.65%,海南省第一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相对较弱,该现象也是较为合理的。但“十四五”期间,海南省有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任务要求,对于第一产业专业设置的加大布局是可以突破的。

(二)第二产业结构和专业设置契合度高

对照图1,海南高职院校对应第二产业的8个专业大类主要集中在经贸、海职、政法、海科、软件、工商、健康、航空、理工、中瑞、城市这11所院校。其中,海职和海科均设置了5个专业大类,经贸和航空仅设置了1个专业大类。专业设置数量从2017年的27个增加至2021年的34个,见表7,专业占比小幅上涨0.48%;计划招生人数从2017年的3697人增加至2021年的5968人,增幅达61.43%,截至2021年共有在校生12408人,见表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则从2017年的22.15%逐渐下降到2021年的19.13%,降幅约3个百分点。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专业占比和产业占比契合度高,几乎完全匹配。综合来看,第二产业专业比重与第二产业比重中间的偏离度为-0.65%,可以认为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对第二产业发展的支撑是吻合的,在围绕海南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着力推进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医药、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科技、通用航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高端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优化完善专业布局。

表7 2017-2021年海南省高职院校各产业开设专业数量情况

表8 2017-2021年海南省高职院校各专业大类计划招生人数情况

(三)第三产业结构和专业设置基本匹配

海南高职院校对应第三产业的10个专业大类中,海科开设9个专业大类,体育和卫生仅开设1个专业大类,见图1。专业设置数量从2017年的119个增加至2021年的145个,专业占比小幅下降0.53个百分点,见表7。计划招生人数从2017年的21305人增加至2021年的36527人,增幅达71.45%,截至2021年共有在校生71073人,见表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17年的56.44%逐渐上升到2021年的61.50%,增幅近6个百分点。相比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专业占比和产业占比基本吻合,但由于各校建校基础、专业规划以及专业特色鲜明等特点,第三产业对应专业布点明显多于第一、第二产业,这也是各校第三产业对应专业偏离度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产业专业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中间的偏离度为17.30%,总体上具有过剩性。鉴于海南省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仍有不断增强趋势,该现象也是基本合理的。但是,各高职院校的不均衡性日益突出,如:财经商贸大类专业布点数为69,在第三产业专业布点占比达21.84%,占比最少的为新闻传播大类,仅2.85%。结合海南省“十四五”期间第三产业转型,重点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海南高职院校在第三产业专业发展的潜力与结构调整的压力并存。

三、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匹配度失衡,亟需专业空白化

《2021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海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9.37∶19.13∶61.5,而海南高职院校与之对应的专业设置比重为2.72∶18.48∶78.8,两者之间的错位幅度为17.15∶0.65∶-17.3。这表明,海南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且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最为突出。首先,海南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第一产业匹配度低。海南省作为典型的热带岛屿省份,发展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热带农业、海洋渔业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势。但是,海南各高职院校对于“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重视不够。在2021年招生的4个第一产业专业中,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园林艺术这三个专业与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关联不紧密,仅有水产养殖技术与之关联紧密但报到人数仅有23人,具有海南特色的亟需专业如现代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海洋渔业技术缺少布点。其次,海南高职院校对应第二产业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错位幅度低,但与重点产业偏离高。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业、油气开发及加工产业鲜有开设,与海南省重点发展的十二大产业背道而驰。最后,海南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第三产业匹配度低,但现象较为合理。考虑到海南省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对应第三产业专业从2017年的119个增至2021年的145个,增幅达21.85%,专业设置虽积极响应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但重复率较高。

(二)专业设置聚集度偏低,同质化现象凸显

首先,部分院校专业设置的聚集度不高,专业所对应产业行业特色不鲜明。从图2和表5可知,一定数量的院校专业分散设置普遍存在,专业的关联度薄弱,专业聚集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专业资源分散,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停留在表面,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理念缺乏,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频出,弱化了专业对应行业产业的特色[7]。其次,多数院校重复设置所谓“热门”专业,造成专业设置内卷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部分院校专业设置缺乏可行性调研,盲目跟随同类院校开设专业,风险规避意识淡薄。如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三个专业在11所院校有布点,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烹饪工艺与营养三个专业在9所院校有布点。虽然海南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行业增加了相应的人才需求,但是追赶潮流式的专业设置速度是否会造成以后的专业人才饱和而形成人才结构性“拥堵”,值得深虑和考究[8]。此外,还有部分学校为了升本,盲目开设专业,追求专业综合化,不仅导致专业离散度高、专业特色不突出,还加剧了专业同质化现象。

(三)专业设置注重回报率,低成本专业扎堆

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三个专业大类8个专业的在校生达24924人,占2021年海南高职专业在校生总数的29.6%。可见,无论是专业布点还是在校生规模,排名领先、受考生欢迎的专业大多属于设置门槛和办学成本较低、专业口径较大的“热门专业”,呈扎堆开设现象。办学成本高、市场偏冷、专业口径小的一些专业,因短期很难收回办学成本、投资回报率较低,即便是地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迫切,就业前景看好,也鲜有开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可以发现,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迫切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对应的前瞻性专业如港口物流、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物联网、区块链、数字贸易、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相关专业因办学成本高、设施设备投入大、人才留不住等原因,开设院校和招生人数偏少。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近两年比较热门的国控专业,也因设施设备投入大,海南仅有1所高职开设该专业。显而易见,高职院校对投资较大、回报较慢的具有战略性布局的专业重视不够,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

四、增强海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设置布点

海南各高职院校因其建校办学历史、专业特点和所在地区的特定需求不同,应对各校内部专业大类进行合理划分与精准定位,避免因办学定位以及专业设置不清晰,造成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节的窘境。结合海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基于院校实际及所在区域产业优势,应调整、优化专业布点。

一是增强对主导产业的支撑力度。做精与做强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3+1”主导产业领域对接的专业;按照职业教育布局追随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优化部分专业设置布点,新设专业精准对接“海澄文定”“大三亚”经济圈以及重点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新增涉农高职院校和专业,鼓励职业院校设立乡村振兴学院和涉农产教融合基地,参与农林牧渔技术推广应用、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研学旅行等产业振兴项目。

二是推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立足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加快传统旅游大类专业向休闲度假、免税等国际标准化对接;围绕现代物流、医疗康养、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教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需要,改革现代服务业专业体系,提升专业覆盖率与数字化水平;加大热带特色高效专业建设力度,提高专业智能化水平。

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布局。按照适度超前、培养紧缺的原则,围绕海南先进制造业“3+3+3”产业发展(即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未来产业,以及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高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加快布局专科及以上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及专业,为产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二)立足产业改造专业,加大办学投资力度

紧密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现有专业进行适度调整和改造。第一,在数字经济时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专业进行必要的数字化改造、整合与提升。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后,目录中专业名称变动较大,如酒店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增加了大数据、数字化等相关冠名,体现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对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专业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和新职业的时代特征。另外,对装备、机械、自动化等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融入大数据、物联网等专业知识,能为传统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有效促进专业交叉融合。

第二,增加专业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由于部分院校专业建设“内卷化”和“同质化”,使得学校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被分流,导致新专业的办学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并未形成相关分享补充机制,导致各校尤其是民办学校在专业建设时过多关注投入产出比,使得投入未能实现不同专业和产业融合的共生优势,没有实现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各校须结合各自办学基础和专业特点,打造专业错位发展格局,对符合省情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新兴专业加大投入和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实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依存度和契合度[9],形成差异化发展局面。

(三)利益主体多元参与,协同做好人才培养

利益相关者多元主体参与下的产教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可以帮助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依托实体化运作的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职教集团、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项目,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的紧密对接,形成五业相融的良好发展态势,搭建互惠互利、互动互补、共享多赢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11]。要在新形势下构建起“学校—企业—行业学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形成“学校得名、企业获利、学会评优”的共赢局面,重视利益相关者对专业设置的实际诉求,切实为区域产业调整和社会发展持续培养高技能人才。一是共建产业学院。202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指出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截至目前,经贸、海职、软件、理工4所院校分别联合科大讯飞等优质企业、海南省计算机学会等行业学会成立了8个产业学院。二是组建职教集团。2022年4月起,海南省教育厅发文同意航空、经贸、海职、中瑞分别牵头成立自贸港航空、免税与跨境电商、国际旅游、酒店与餐饮、国际酒店与健康休闲等5个职业教育集团,迈出了积极探索新时代职教集团的新步伐。三是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2019年12月,海南省发改委、教育厅、人社厅印发《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的通知》后,共有1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其中,海南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航空、工商、中瑞3所院校精准合作,在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双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5个方面形成了协同育人新局面。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海南省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海南省肿瘤医院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