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教学中有效提升理解能力

2022-02-19 00:14廖雪花福建省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354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诗句古诗文情境

廖雪花(福建省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354300)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内容占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围绕培养学生理解力的教学目标展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创意吟诵、传授鉴赏方法、组织读写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多深度思考和理解的机会,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古诗文学习环节,在不断探索体验中奠定古诗文学习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读古诗文内容

陶行知先生认为,“活的教育”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所以,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精心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冲击,让学生自然进入古诗文学习环节,在对内容进行反复分析中建立理解认知。问题设计、媒体展示、故事讲解、示范诵读等,都属于古诗文教学情境设计方式,教师要做好筛选工作,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出对应设计,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在不断学习体验中建立学科认知。

1.借助多媒体引导解读

古诗文内容众多,在个性解读时,需要运用不同的学法,教师需要有传授意识。教学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一课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这些图片是从网络上下载的,与这首诗形成高度契合,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与诗句进行匹配对接,看谁判断更为准确。”学生开始观察图片,对诗句进行自主梳理和思考,自发展开互动交流,将图片和诗句对接处理,如这幅带有小舟的图片,正对的是第一句“移舟泊烟渚”,介绍了观赏景色的立足点。这幅太阳落山图,肯定对应的是“日暮客愁新”,太阳要落山了,无疑给客居他乡的人增加了新的忧愁,这里写出欣赏景色的心情。……教师对学生的判断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图片和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对接点,自然理解诗句内容。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情感存在模糊认识,教师借助图片创设情境,给学生带来更多进一步理解的机会。从学生对接性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到位的。

学生对图片信息比较敏感,教师做对应设计,让学生将图片和诗句做匹配处理,给学生提供深度解读的机会。学生从诗句阅读和图片观察中找到对接点,其学习呈现高效性。教师借助图片创设情境,无疑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教师针对性布设,自然能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2.创设问题启动思维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感知古诗文内涵,为学生学习思考规划清晰路径,如教学《寒食》这首古诗,教师为学生准备的问题:“寒食是传统节日,作者围绕这个节日展开思考,要表达什么样的寓意?‘春城无处不飞花’要创设什么样的环境?‘青烟散入五侯家’要揭示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学生针对教师设计问题展开思考,查阅相关资料,主动交流讨论,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对教师设计问题有主动解读的自觉意识,教师借助问题进行调动,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互动的机会。教师投放问题后能够跟进观察,及时提示,为学生深度思考提供辅助支持,确保问题解读顺利展开。教师的问题情境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将学生带入诗歌鉴赏环节,调动学生学习思维。

二、创意吟诵,激发学生品味古诗文兴趣

古诗文诵读形式比较独特,特别是古诗词的吟诵,具有更强冲击力,教师适时吟诵,或者是借助网络收集相关信息,都能够带来更多学习激发,让学生产生学习品味古诗文的热情。

1.巧借诵读启发思维

古诗文诵读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古诗文语感,教师需要做示范,也需要对方法运用做对应介绍,让学生在反复聆听和认真训练中建立相关认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反复诵读古诗文,可以顺利掌握其内涵。古诗词吟诵带有特殊的音调,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不仅要示范,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网络收集到的吟诵音频材料,让学生逐渐找到吟诵的感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吟诵音频材料,要求学生仿读训练。学生对带有唱腔的吟诵觉得新鲜,大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教师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吟诵,从技巧角度引导,对吟诵腔调模仿,读出心中的欣慰之情,对乡村美景的热情,对淳朴乡情进行直观表达。学生在吟诵中逐渐找到感觉,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吟诵,学生大多能够积极响应,其情感渗透主动到位,教师组织学生做评价交流,对吟诵这种特殊表达形式做深度解析,进而建立立体学习认知。

教师借助吟诵训练形式铺开教程,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学生对吟诵不熟悉,自然有浓厚的探索操作兴趣,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做对应设计,激发效果更为显著。吟诵展示包括个体展示和集体展示两种方式,教师让学生进入不同展示环节,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

2.深情演绎促进内化

教师组织学生对古诗文做演绎设计和操作,能够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如《两小儿辩日》,教师先组织学生梳理阅读,扫除文字障碍,借助工具书解读词语意思,然后整体讲述文本情节,学生逐渐掌握情节内容,教师给出演绎任务:自行组成三人小组,做好角色分工,对相关台词进行创编,利用现代白话文做演绎展示,根据人物身份设计语气语调,还要关注表情和动作的应用。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展开具体行动,课堂研学气氛逐渐形成。课堂演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演绎展示,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确保演绎活动顺利展开。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教师让学生做自评和互评,将演绎活动推向高潮。

学生进入演绎学习环节,其感知体验更为深刻,教师做出更多辅助指导,为学生顺利展开演绎活动创造条件。演绎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由,让学生自主组建演绎小组,鼓励自由发挥,其演绎活动获得不错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有了解,再有针对性地做出设计和组织,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

三、嚼字品词,传授鉴赏古诗文方法

咬文嚼字是古诗文鉴赏方法,教师需要有学法传授意识,针对教学内容解读展开方法传授,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古诗文鉴赏角度颇多,典型词语应用、句式特点分析、修辞方法应用、主旨情感解读等,都能够带来鉴赏体验认知,教师需要有对应传授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鉴赏的角度选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1.利用品词推进鉴赏

特别是炼字炼词的鉴赏操作,其助学效果更为突出,教师要重点关注。例如,鉴赏《江南春》这首诗时,教师先要求学生熟读诗句,对其主要内容做梳理,然后设计鉴赏任务,并做出必要提示:深入阅读诗句,从虚实、动静结合角度展开思考,作者描绘了江南什么样的风景?阅读这样的诗句,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学生开始独立阅读和思考,并自发展开互动交流,对诗句鉴赏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有学生这样鉴赏:这四句诗写法基本相同,对江南景色做综合性描绘,有亲眼看到的景色,也有联想到的景色,做到虚实结合,给读者带来全面感知体验。在色彩、形状、数量等角度重点强调,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印象。教师再对学生鉴赏情况做评价,传授更多鉴赏方法。

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鉴赏,并给出一些方法提示,让学生主动寻找鉴赏的角度。学生能够对典型词语、色彩、情感、虚实等角度鉴赏思考,操作效果极为显著。古诗词鉴赏需要方法支持,学生学法积累相对有限,教师要对应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方法支持,让鉴赏学习顺利展开。

2.利用修辞组织鉴赏

学生对修辞方法应用是比较敏感的,教师从这个角度组织学生鉴赏学习,适合性是极高的。古诗文中有丰富的修辞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组织鉴赏,其鉴赏学习效果会顺利呈现出来,如教学古诗《十五夜望月》,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训练,对诗句内涵深入探析,然后给出修辞鉴赏任务:这首古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具体分析这些修辞方法的应用价值。学生进入鉴赏环节,课堂研学气氛活跃起来。有学生找到拟人的修辞方法应用,并开始具体解读,“冷露无声”赋予露水人的情感和行为,写出秋天的寒意,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境,看到秋露打湿桂花,自然是倍感凄苦。也有学生对最后一句做鉴赏,“不知秋思落谁家”,这“秋思”本是无形的思绪,作者却将其形象化设计,拟人、比喻意味浓重,表现作者无奈的心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修辞鉴赏学习,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从学生鉴赏表现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有成效的。学生都能够从作者情感角度展开思考,对诗句鉴赏的发掘足够深刻。古诗文鉴赏有不同取点,学生对修辞比较敏感,教师选择这个点做突破是比较明智的。

四、组织活动,提升学生读写古诗文品质

陶行知因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才改名,而“做中学,学中做”思想强调了实践学习的重要性。根据这一理念,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需要组织一些实践性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训练的机会,如读写结合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改写、仿写、创编古诗文,或者是撰写读后感、读书笔记,都能够获得丰富学习动机,也能够促使学生进入古诗文核心,在深度解析过程中建立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伯牙鼓琴》时,学生对古文内容有了一定梳理后,教师给出的读写任务:伯牙与子期是知音朋友,因为子期离世,伯牙断绝了琴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看着断了的琴弦,想对子期说些什么呢?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读写任务,设定了固定的场景,要对特定的人物进行表达,要体现角色特点,还要表达内心情怀,其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进入训练环节,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的读写操作监督。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在阅读、分析、讨论、归结等环节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创意吟诵、传授鉴赏方法、推出读写活动,都能够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教师要对接处理和优化设计,让更多学生都能够在不断探索中形成新知。

猜你喜欢
诗句古诗文情境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