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的细微处聚焦

2022-02-20 10:59宋永强
关键词:聚焦研习

宋永强

摘要:高二阶段的文本研习,应体现选择性必修的课程定位,体现聚焦的特征。《桂枝香·金陵怀古》虽然是必修教材中的诵读文本,进入高二学生的学习视野后,需在古诗词的细微处着力。基于此,从诗法、诗心和诗韵三个维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开启深度探究。

关键词:选择性必修;《桂枝香·金陵怀古》;研习;聚焦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笔者参加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时,“现场授课”环节的教学文本。它出自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最后一部分“古诗词诵读”,是高一阶段的必修课程文本,任务定位是诵读。但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高一时已经进行过理解性诵读,即基础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于是,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换了一种方案:将学习要求升格至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难度,聚焦古诗词的细微处深度探究,从诗法、诗心和诗韵三个维度展开研习,引导学生领悟、感受、发现这首宋词结构的微妙、情感的起伏、气韵的变化。

一、以画解诗,领悟“诗法”

“诗法”对诗歌的创作和鉴赏有重要的作用。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话》中强调“诗法”的重要性:“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所谓“诗法”,是指诗歌内部的结构。“诗法”有什么讲究?姜夔说:“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具体到《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怀古词,其结构遵循“上片写景,下片怀古”的范式。学生对此很熟悉,因此,课堂上不需要讨论,只要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做基本的结构梳理即可。这首词上片的难点在于具体意象之间关联复杂,这恰恰是本词“诗法”的独特性所在。因此,应当在细微处做深入讨论。笔者设计了“以画解诗”,设计“绘金陵美景,赏意象之妙”这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意象关联进行了图形描述。

【片段1】

师上片写景,王安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图难足”的金陵胜景。他说“画图难足”,我们现在就用简笔画试着画一画。

(学生活动:绘金陵美景。要求:简笔画即可,不必工笔细描。学生绘画。教师挑选一位学生,上黑板作画。)

师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作画思路,针对意象谈谈你的作品。

生首先是登临送目(指人和山),千里澄江(指江水),翠峰在两边(指山)……

师“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一句画得很好。这一句暗含了中国山水画的什么绘画技巧呢?

生“千里澄江”是线,“翠峰如簇”是点。

师很好,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所说的“曲线绵延、散点铺展”。

(学生指画面上的“归帆”。)

师“归帆”是什么?

生客船。

师在哪儿行驶?

生江上。

(学生又指“酒旗”等。)

师酒旗插在哪里?

生酒肆。

师你能从这个意象推测一下“故国金陵”的经济状况吗?

生繁华,百姓富足,生活快乐。

师百姓富足,生活快乐的来源是什么?

生归帆。

师能不能具体一些,“归帆”是什么船?

生运送货物的船。南京临着长江,有航运优势。

师上片中的“彩舟”和“鹭”呢?

生这两个意象我思考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安排……

莱辛认为“诗画异质”,王安石也说“画图难足”。从活动效果看,虽然学生没有画出上片的全貌,但是“以画解诗”帮助学生粗线条地把握住了复杂意象之间的关联,促使学生对诗法建立了框架认识。当学生将大多数意象组合成一幅图画后,“诗法”也就逐步展现出来了。

但“以画解诗”中的“画”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第一步只是解决了有形的问题。有形的画呈现出来的是结构的图形,可视可感;无形的是画不出的部分,需要展开想象。学生未能画出来的句子,就是研习时需要聚焦的难点。此时的课堂出现了疑问,需要教师组织讨论,指导学生画出“无形的图画”。

基于此,笔者针对关键句“彩舟云淡,星河鹭起”设计了一组画图活动。首先,投影一句评价:“‘彩舟句从水说入天,‘星河句从天说入水,不过水连天意,而造语乃精妙。”笔者引导学生对本句视角的“精妙”之处进行鉴赏,同时指出,“彩舟”的“彩”、“鹭起”的“起”在简笔画中是无法呈现的,需要我们在大脑中想象出来。不仅如此,基于教材的解释,我们也无法合理想象“彩舟”的画面。教材对“星河”注释是这样的:“天河,这里指长江。”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天河指长江的话,长江上的小舟可能是彩舟吗?于是,又有了如下对话:

【片段2】

师“彩舟”是什么?大家去过夫子庙吗?看过秦淮河吗?秦淮河上行驶的是——

生画舫。

师画舫的颜色是——

生彩色,装饰着各种琉璃。

师所以,不合理的地方就出现了吧——彩舟在长江上行驶。长江上会有画舫吗?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这句话写的不是长江,而是——

生秦淮河。

师这个时间很可能不是傍晚,而是——

生夜晚。

师好,请大家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尽可能口头描述出来。

生入夜,秦淮河繁华起来了,众多市民乘着画舫闲聊,头顶上是漫天的星光,就像银河。天上的星光映照在水面上,水上画舫的灯光投射在夜空中,整个金陵城氤氲在梦幻的世界里。

这一环节的课堂讨论,从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难点”切入,借助诗歌评论鉴赏诗句的视角之妙,从教材注释的疑问处扩展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深入思考中绘制“无形的图画”。

课堂上,“以画解诗”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兴趣,所有学生都能沉浸文本,驰骋想象,从而对“诗法”之妙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把握。

二、吟出差异,感受“诗心”

“诗心”是蕴藏在丰富意象中的情感,以及由这个情感表现出的人格境界。体会“诗心”,就是体会诗人字里行间情感的脉络与起伏变化。要发现“诗心”所在,“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这一阶段的活动任务在传统“读”的基础上做了适当变化,即将“读”分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第一阶段是学生在前置性学习活动中自主完成朗读任务;第二阶段是师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聚焦难点,体会词人情感的差异和变化。学生在诵读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是一遍遍深入感受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一段段進步的轨迹,是与“诗心”的一次次逐步贴近的呼应。

第一阶段的前置性学习安排了三次朗读:第一次朗读,重在读准字音,读对断句,这个过程叫作“初读”;第二次朗读,重在理解字词含义,理解诗歌句意,这个过程叫作“精读”;第三次朗读,在于理解典故,拓展联想,这个过程叫作“品读”。每一次阅读都带着不同的任务,不断增加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丰富度。

在这个基础上,第二阶段的课堂教学聚焦词语表达的细微之处进行品读。笔者设置了“吟出差异,梳理下片情感的变化”这一教学目标,设计“抓三次感叹,理情感变化”这一学习活动,对三个感叹词的内蕴差异进行分析、体会与品读,让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能更准确地表现词人的情感起伏,帮助学生理解“诗心”的妙处。

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下片通过《泊秦淮》和《台城曲》两个典故,充分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自己的人格境界。从内容上看,两个典故直指金陵,借古讽今,将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一句中的人物进行“虚化”,只留下了两个有关生死的建筑物,精妙的提炼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慨叹。接着,词人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悲恨相续”,与前文“繁华竞逐”构成因果关系,将“荣辱”的感叹推向了深入。由此看来,“念”“叹”“谩嗟”所领起的三句话所表达的感慨是有差异的,体现了词人以史鉴今、心系家国的人格境界。体现在朗读处理上,“念”的部分应该读出历史的厚重感,“叹”的内容要侧重历史的悲剧感,而“谩嗟”后的句子则要更多地表达个体的无力感。课堂上,笔者这样带领学生吟出差异,感受“诗心”:

【片段3】

师王安石面对历史规律发出感叹。请你找出表示感叹的三个词,圈画出来。

生念、叹、谩嗟。

师这三个字在程度上有没有变化?

生在程度上逐渐加深。

师那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三个叹词引领的句子,看看他能不能读出逐渐加强的语气。

(学生读。)

师有没有读出感觉?

生有,但是不太明显。

师“念、叹、谩嗟”叫作领字,读的时候可以断开。

(学生读。)

师节奏对了。我们能不能在词的轻重缓急上处理得更细腻一点?比如“繁华尽逐”四个字应该读得快一点,读出“逐”的激烈。那“门外楼头”呢?

生应该慢一点,低沉一些。

师很好。“谩嗟”一词的意思是“徒然”,应该如何处理?

生要读得轻一些,体现出无力感。

师同学们说得很准确。老师先做一次示范。

(教师范读。)

师(還是指名刚才朗读的学生)请你模仿老师的处理方式,再试一次。

(学生读,进步很大。全班掌声。随后,全班齐读。教师带着学生放慢速度,读出轻重缓急的变化。)

从结果的呈现来看,学生吟诵三句话体现出不同的语气:历史的厚重感是沉重的,悲剧感是哀伤的,现实的无力感是无奈的。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难以在朝廷上施展抱负。他来到金陵,看到了国家的隐忧,万千感慨涌上心头。从个人遭际到国家安危,他急于将兴亡的规律告诉统治者,不再让“悲恨相续”。词人心系家国的人格境界通过情感的差异变化得以彰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吟出了差异,触摸到了“诗心”。

三、依托平仄,发现“诗韵”

“诗韵”指的是诗词押韵的韵部。词依“词牌”而填,适合演唱,对格律的要求非常严格。“诗韵”包含两层内容,表层是音调,以“平仄”为形式,体现在韵脚读音的高低快慢,展现出音乐美;深层是韵味,借助每句字数上的差异、句子结构整散的差别,让句子之间的气韵形成顿挫和曲折,从而体现出词的独特韵味。

在具体教学中,“诗韵”的发现之路“困难重重”。首先,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导致学生对词牌的理解产生隔膜;再次,“平仄”是高中教学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格律、词谱等内容在诗歌教学中一般不会深入;最后,面对陌生化的“诗韵”,难以设置能够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情境。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入声字,体会诗韵之美”。投影《桂枝香》词谱后,开展如下教学:

【片段4】

师观察词谱,这个词牌押的是什么韵?

生仄声。

师什么叫仄声?

生第三声和第四声。

师我们来观察所有的韵脚,它们是第几声?

生第四声。

师所有的字都是第四声吗?

生第二、第三、第四声都有。

师难道是王安石填词的时候弄错了吗?

生应该不是……

师我们古代的平仄四声是平、上、去、入。到了现代汉语中“平分阴阳,入派四声”,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没有了,分化到其他四个音调中去了。但是我们的方言保留了入声。请大家用方言朗读一下表示韵脚的字。

(学生自由朗读。)

师有没有感受到入声字的特点——“短促急收藏”?下面,我们把入声字韵脚带回词中。朗读下片,这首词的节奏会发生变化。大家试试看。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师入声字的使用让这首词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快了。

生变得激昂和急促了。

师所以入声韵的特点是“急速收口,声调迫切”。

这个活动聚焦“平仄”,让学生借助方言,对“平仄”的理解更加准确,在朗读中感受不同韵脚的高低快慢,体味从雄健壮阔到急切忧愤的变化。“诗韵”的深层是气韵的关联起伏,是词的韵味所在。教师在“平仄”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词谱,共同发现《桂枝香》词牌的特点:以四字句为主,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夹杂其间,形成多处顿挫、曲折;每段结句处连用三个四字句,节奏流畅而又短促有力,富有韵味。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综合来看,“诗韵”的变化与情感的顿挫形成了和谐统一。

整个活动从学生知识的薄弱处出发,设置了一个充满探究趣味的情境。从教学内容上看,活动富含“诗味”,从“词”这一文体的重点内容“词牌”出发,补全学生的知识空白——“平仄”,引导学生发现“诗韵”的深浅两层内容。这一研习活动设计既聚焦了“平仄”这一难点,又关联了“诗韵”的丰富内容,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审美素养,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发现诗词鉴赏的一个新角度,生发了深入了解诗词格律的兴趣,锤炼了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诗词创作,按照诗韵词谱写作古体诗词。

总体来说,诗词教学首先要“尊文体而赏”。在鉴赏诗词时,要贴合所属文体的鲜明个性。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内容、情感、技巧等常规鉴赏角度,“诗法”“诗心”“诗韵”是诗词这一文体的突出特点,也是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词“别是一家”的关键内容。其次,教学要“依学段而动”。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学段应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现不同的教学深度。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课程的学段逐级提升,在深度的开掘和广度的扩展上也应层层递进。“依学段而动”,考验的是教师对不同学段、学情的精准把握,对文本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解读。最后,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还要注重“设情境以引”。文本和学生分别是学习的对象与主体,也是创设有效情境开展教学的核心。从学生的发展现状出发,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聚焦文本的细微之处,让学生自主研习、合作探究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欧阳修,姜夔,王若虚.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M].郑文,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猜你喜欢
聚焦研习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一份盒饭引发的民法研习案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聚焦与多元化战略决策方法
解析电影《聚焦》的叙述风格
学校篮球教练员理论研习的困惑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