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陈列法对中小型博物馆展览效果的提升
——以云南铁路博物馆为例

2022-02-23 00:17赵沙颍孙寅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3期
关键词:复原陈列展品

赵沙颍 孙寅淞

(1.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2.中山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1 复原陈列法的含义及特点

1.1 复原陈列法的含义

复原陈列法是博物馆众多陈列方式的一种,这一陈列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博物馆中,尤其是遗址类博物馆、故居类博物馆或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中近代历史主题的展览。

复原陈列法的概念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博卷》和《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中都有相关的论述。总体上复原陈列指的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重现某个特定历史环境或者文物古迹,或者是历史时期生活的一些侧面,将社会生活中的部分再现出来,而相关的展品就贯穿在这些经过复原的场景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些展品原有使用情境的再现。这样的陈列方式在全国各大小博物馆中都有使用,如上海广富林遗址博物馆还原了新石器时代人们打猎的场景,有利于大家了解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穿着、使用的工具以及狩猎的对象。再如武汉武昌起义纪念馆也还原了武昌起义前夜武昌城内的场景。另外,还有很多展现古代冶铁、制瓷业的博物馆或者是窑址的纪念馆,也会采用复原陈列法来还原古代冶铁、制瓷等手工业生产的场景,同时将相关的展品还原到其“使用场景”中,取得了较好的展览效果。

1.2 复原陈列法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的陈列方式,复原陈列将展品放到了一个环境之中,有的展览中这个环境是展品原来所处的环境,如名人故居类博物馆的相关展览;还有的展览中,这个环境是人为构建的,如本文提到的云南铁路博物馆的基础陈列。这一陈列方式就使得展品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展示单位,而是和其他展品以及展品所处的环境构成的一个展示空间,这个空间可以传递给观众的信息相对于将空间中的展品单独放在展柜中展示所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是更加丰富且直观的。

由此,复原陈列无疑是中小型博物馆更好地利用其有限的展品,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复原陈列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体如下。

1.2.1 适用面较广

传统的做法是将藏品放在展示柜中,通过展品的文字说明和讲解员的讲解引导来使观众了解展品。而复原陈列法更注重展品原有的情境。在陈展过程中会将展品通过一定的标准组合,再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实现对历史场景的再现,将展品和其原有的使用场景紧密联系起来。多种类型的博物馆都会采用复原陈列法,比如一些遗址博物馆,像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就是在兵马俑坑上原地建馆,将兵马俑放在原始的埋葬环境下,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兵马俑的排列方式。另外,还有前文提到的名人故居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某些手工业博物馆、地方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多种博物馆都可以使用复原陈列法。

1.2.2 更具科学艺术性

复原陈列是用先进的科学手段,使文物所处的环境再现于观众面前,通过文物本身来讲故事。基于此,复原陈列对展览的要求就比较高,体现在视觉效果、灯光、文物摆放位置以及道具等各方面,这也就要求布展人员在涉及展陈大纲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些要求。那么经过精心设计与考虑过后的复原陈列展览,必定会更加完整,使观众在参观的时候得到最好的观看效果。

1.2.3 更具教育性

从展出内容来讲,复原陈列的范围更广,因为复原陈列要考虑的不只是文物本身,还要考虑文物所处的环境或者系统,这样就会使观众了解到更多附加于文物的相关信息。比如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中对于三滴水床的展陈,就将其放在土家族人的房间中,这个房间里还展出了很多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脸盆架、衣柜、餐桌和椅子等,这就使人们在了解三滴水床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情况,涉及面就会更广。

复原陈列对传统文化遗迹起到了保护作用,有些传统文化和文化遗迹已逐渐被人淡忘,如湘西蓝印花布、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花带技艺等民间技艺,还有一些民间音乐、舞蹈、戏曲面临失传。复原陈列可以通过场景再现等多种方式,让这些面临失传危险的民族工艺或戏曲更具有生命力,提高广大群众对文物保护及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①。比如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对西兰卡普的展陈,不仅仅将西兰卡普的工艺品向观众展出,还将织造西兰卡普的织机也一同展示在大众眼前,这样的展陈方式使观众在参观的同时不仅可以看到绚丽多彩西兰卡普,还可以了解到西兰卡普背后的制造工艺,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少数民族布匹制作工艺的保护。

2 中小型博物馆的概念及其面临的困境

2.1 中小型博物馆的含义

根据我国对中小博物馆的定义,中小博物馆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级别一般为县市级;②馆舍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内;③藏品数量在3万件以下。我国的中小博物馆数量多、分布广,并且大多数在基层,可以说在全国博物馆数量的调查数据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博物馆。中小博物馆在保护地方文物、展示地方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大部分博物馆观众来说,中小型博物馆也是他们最方便参观的博物馆种类。因此,中小博物馆的展览效果对于博物馆整体社会教育职能的实现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得到重视。

2.2 中小型博物馆面临的困境

我国博物馆属于事业单位,中小博物馆由于政策支持力度、人员编制、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相对于大型博物馆都有很大差距,因此面临很多困境,如资金匮乏、博物馆专业人才数量少、藏品数量少、参观人数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博物馆策展、科研、社教活动等工作的完成质量无法保证,博物馆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上,中小博物馆如何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来使自己的展览效果最大化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将要探讨的云南铁路博物馆即属于典型的中小型博物馆,也面临和全国其他中小博物馆类似的困境,然而该博物馆充分利用自己有限的藏品资源,使用复原陈列的方法,将展品与人工搭建的环境结合,既突出了主题,也使有限展品的价值被充分利用,另外还使展览内容更加直观,是全国中小型博物馆提升展览效果值得借鉴的方案。

3 云南铁路博物馆运用的复原陈列实例

3.1 云南铁路博物馆基本情况

云南铁路博物馆位于昆明市北京路913号,其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初的“云南窄轨铁路历史陈列馆”。到了2003年,该陈列馆搬迁至昆明火车北站,同时升格为博物馆,而后2012年在原址修复扩建新馆。博物馆由南馆和北馆组成,跨越昆明北站3股铁道。南馆是以“滇越铁路云南府站”为原型建成的法式建筑,北馆是以现代高铁汽车站为原型建造的现代建筑。两馆间由一座廊桥连接,也象征着连接云南铁路的过去和未来。从整个博物馆的馆舍设计来看,博物馆和车站构成了“车站上的博物馆,博物馆中的车站”这样独特的景观,在这个空间内成了一个整体,也可以说云南铁路博物馆整体的设计就包含了复原陈列法的理念,这也是其他利用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馆舍的博物馆在设计时可以借鉴的。博物馆内的展品主要是近代以来云南铁路建设使用的各类工具材料,如勘测用具、铁轨等,以及通过人工复原的隧道开凿场景、人字桥等,另外还有近代使用的火车车头及车厢。整个博物馆建筑铁路元素突出,同时有意识地突出了对比,如古典和现代的对比、历史和未来的对比,在中小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中展览效果突出。

3.2 云南铁路博物馆中的复原陈列实例

复原陈列是云南铁路博物馆所使用的主要陈列方式,馆内的候车大厅、隧道开凿场景、人字桥、现代高铁车厢等展览单元均使用了复原陈列的方式。候车大厅内并排展示了“米其林”载客胶轮内燃动车组、SN型29号寸轨蒸汽机车、寸轨行李邮政车、寸轨木制客车、米轨蒸汽机车等,展现了近代火车的发展历程。在隧道开凿场景中,博物馆设计者模拟了隧道开凿的景象,同时在“隧道”内展示了近代铺设铁路所使用的各型号铁轨。人字桥是使用建筑内原有的两个钢架桥梁实体,复原滇越铁路的“人字桥”。除了以上的展览单元外,整个博物馆的展厅设计和布置也是模仿近代时期云南的几个著名火车站,如碧色寨火车站、芷村火车站等。

整个博物馆的设计给观众很强的沉浸和代入感,使观众在参观的同时可以更直观、更直接地了解云南铁路的发展历程和火车的时代变化。就展览效果而言,复原陈列的大量使用使博物馆展览的整体性和主题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加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突出了博物馆的主题。云南铁路博物馆在展厅内构建了大量与铁路密切相关的场景,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沉浸式的体验,环境也在不断向观众强化博物馆的主题。中小型博物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展览内容很难面面俱到,突出一个主题,重点展示一个主题是提升展览效果的可行方式。

第二,提升了博物馆展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云南铁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展览内容的变化一般也是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变化,如链接南馆和北馆的廊桥、两个火车站场景过渡使用的隧道开凿场景,这使得展览内容的变化不让观众感到突兀。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加强可以加深观众参观博物馆后的印象,更容易理解博物馆展览所展示的内容。

第三,强化了展览单元前后的对比,这主要针对南馆和北馆的对比。云南铁路博物馆南馆主要展示近代云南铁路建设的内容,北馆则是展示现代的高铁建设以及铁路规划。两馆展示内容的变化不仅仅是展品的变化,更是环境的变化,两者的对比更容易使观众感到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迅速。

第四,提升了展览的直观性。一个好的展览应该是让观众易于理解的,复原陈列法是让展览直观性显著提升的方法之一,如铁轨型号与隧道修建场景的结合展示加之“候车大厅”中不同型号车厢的展示,可以使观众更易于理解不同的轨道型号之间的区别以及使用的年代。这不仅提升了展览的效果,也提升了博物馆内容的传播效果。

4 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利用复原陈列提升展览水平

前文提到,中小博物馆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资金匮乏、博物馆专业人才数量少、藏品数量少、参观人数少等方面的困境。从云南铁路博物馆复原陈列的展陈方式上看,其可以给全国类似的中小型博物馆提供以下启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中小博物馆都使用复原陈列的陈列方式,博物馆还是需要根据自身的主题和藏品基础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展陈方式。

4.1 利用特色鲜明的展品构建场景进行重点展示,以突出博物馆的主题

很多县市级的中小型博物馆在展览时往往会模仿大型博物馆,将该地区从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文物藏品罗列展示,这样会因为涉及范围过广而导致博物馆的主题不鲜明。另外,中小型博物馆的经费本身就不够充足,展览水平也有限,如果展陈主题和展品过多,就使得展览效果大打折扣。

这些博物馆可以借鉴云南铁路博物馆的方式,突出一个主题,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分类研究,将突出当地特色的展品融入构建的特色场景中,使博物馆主题鲜明。如云南的巍山县博物馆,可以重点突出巍山县作为南诏国发祥地的特点来展示。

另外,如果是以历史建筑或者某个特色建筑作为馆舍的博物馆,应该多多利用建筑本身的特性来设计展览,建筑本身也是一个“展品”。实际上很多地方上的中小博物馆的馆舍就是利用了历史建筑,在云南就有很多的名人故居博物馆,“茶马古道”上的各个古村落中也有数量众多的马帮文化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都利用了原来的历史建筑作为其馆舍,因此这一类的博物馆便可以借鉴云南铁路博物馆的展览方式,运用复原陈列法来提升展览效果。

4.2 使用构建场景的缓慢过渡来突出行业的发展

对于行业博物馆来说,其主要展示的是某一行业的发展历程,因此,这一类博物馆的展览需要很好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场景缓慢变化来使观众了解行业的发展,相对于仅仅通过展品的变化来窥视行业的发展是更容易让观众接受的展览方式。

比如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就通过从工业革命时代世界上最大的蒸气动力机车到今天日本新干线的轨道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使其观众直观感受到自工业革命以来铁路交通的重要性和发展轨迹,另外,还有车牌、车票、时钟、地图、海报等站等配套展品。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的这一展览很好地展现了英国火车和铁路发展历程,使观众了解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展示方式相对于只是将这一些铁路相关的物品和交通工具的复制品放在陈列柜或陈列台上效果会有很大的提升。

4.3 利用场景来解释展品

对于博物馆的展品而言,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作为人们的工具或是材料来使用的,因此其都有一个使用场景,很多博物馆对于这个使用场景或是用文字或是用图片来阐释,这样就需要靠观众自己的想象来为展品制造一个环境,如果观众有相关的知识背景,还不算困难,可如果观众对展品信息一无所知或者说不够了解,联想就会出现一定困难。一方面会使观众感到枯燥无味,因为观众面对展品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如果观众的联想出现误差,会使博物馆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云南铁路博物馆在这一方面除了有文字和图片的阐释之外,还构建了使用场景,如不同铁轨规格的展示部分。利用场景来解释展品的方式相对于单纯的文字和图片来说,观众不容易觉得枯燥无味,展览的直观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中小博物馆来说,利用场景来解释展品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展品的历史内涵。由于中小博物馆在展品的数量上很难做到大的扩充,因此提高对展品阐释的深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展览理念。

5 总结

总的来说,复原陈列法的合理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各类资源较为匮乏的中小博物馆的展示水平和展览效果。包括突出主题、提升连贯性和逻辑性,提升观众的趣味性以及增加展览直观性。中小博物馆在今天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利用好自己的展品资源,采用合理的展陈方式,同样可以讲好自己的“故事”。并且随着国家对于文博事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人们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博物馆在展示当地特色文化上的功能也会越来越重要,从这个层面来说,在现在的基础上提升展览水平是每一个博物馆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注释

①刘慧.对复原陈列展览的几点思考[C]//段晓明.博物馆学文集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复原陈列展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展品被盗了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