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2-25 05:17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冠脉造影斑块

徐 瑜,张 杰(通信作者)

(1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0014)

(2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 重庆 400065)

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致死疾病,与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管腔阻塞引起心肌缺缺血有关[1-2]。根据我国2018年度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调查发现,国内心脑血管疾病目前仍呈发病率不断提高、患病年龄更年轻的趋势[3]。冠心病是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类型,在发作初期,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对机体损伤未显现,随患者病程的加重疾病造成的损伤影响也愈发明显,会直接影响心肌组织供血能力,累及相关器官。研究发现冠心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冠状动脉出现粥状硬化病变[4-5],进而导致血管堵塞或变窄,在对患者血管组织进行检查时,可发现不同大小的斑块沉淀。因此有临床研究人员认为[6],可以此作为出发点,运用影像学手段对疑似患者进行检查,了解其血管情况,尽早确诊疾病。虽然冠脉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但在检查时却存在需介入治疗、对技术要求设备高、经济花费大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容易为患者带来心理、经济双重负担。目前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确诊的无创检查方案较多,有心电图24式动态心电图、放射性核素运动实验、超声检查等[7]。其中动态心电图虽然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优势,但很多疾病均会引起患者心电图发生异常变化,因此容易产生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采用放射性核素运动实验对患者进行检测,虽能较好反映患者心肌缺血、心肌坏死范围,并能评估疾病疗效,但其检查时需进行药物复合试验,增加了检查步骤,而且方案直观度较低,在对血管狭窄度低于75%的患者检查时,敏感度较低。血管超声检查也可有效分析患者血管内斑块沉淀、斑块性质结构,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而且受几何学影响,扭曲的图像会直接影响血管壁切面图像的展示,降低钙化斑块评估准确率[8]。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疾病的诊断中,也凸显了更多优势,其强大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可帮助医师进一步了解患者血管病变情况,提高诊断效率。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造影检查。67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9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7.44±5.23) 岁。所有人员均符合CT检查要求,无碘过敏症状,患者及家属均对本试验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人员均需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在检查前1日告知患者研究参与目的与检查流程,安排人员签写知情协议。检查当日要求患者提前做好8 h禁食,待患者心率水平不超过70次/min再安排其接受检查,可给予倍他乐克帮助患者调整心率。在指导患者摆正体位后,选择我院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T仪(UCT 760)进行扫描,扫描范围包含主动脉弓到心脏隔面下5 cm处,螺距为0.16~0.2,层厚为0.625 mm,在常规扫描完成后行强化扫描,为患者注入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速率为5.0~6.0 mL/s,注射完毕后在同流速情况下注射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然后触发扫描。扫描范围为气管分叉处一直到心底部,患者需进行屏气配合。在采集完患者图像后,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

冠脉造影检查:运用院内血管造影机,东芝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TOSHIBA DFP-2000A/A3,从患者股动脉刺入造影用导管,指导患者更换体位新造影检查,并运用软件对其左右冠脉机分支血管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结合检查结果比较不同方法诊断患者病变血管以及斑块性质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变血管检查比较

本次研究中冠脉造影检出病变血管89支,非病变血管159支,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出病变血管84支,非病变血管164支;两组病变血管检出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分级检出比较[n(%)]

2.2 斑块性质检查比较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钙化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冠脉造影诊断,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斑块性质检出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对人类心脑血管健康影响较为严重的疾病,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很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日常活动能力[4]。现阶段,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吸烟、熬夜、高热量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提早进行患者疾病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有积极作用[9]。由于疾病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如何提高早期诊断效率并及时开展干预,是临床医师较为关注的一项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影像学技术的应用率也不断提升。在早期检查中,X线平片、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均是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案,可以帮助医师了解患者心脏大小、形态以及钙化情况,来判断患者冠心病存在的风险。但对于初期患者、隐性病症患者,即使其存在心肌梗死症状,也无法通过X线进行病变诊断,因此该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局限性[10]。心电图虽然能更综合地帮助医师评估患者心脏工作能力、摄氧能力,并了解其心肌缺血症状的起始、终止时间,持续发作时间等,但是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低,只适用于辅助检查,不能对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靠资料。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展示梗阻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室壁运动情况,但是无法帮助医师更加准确地判断其病变程度,因此不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核磁共振在近年来的临床诊断中也较为常见,可直接观察病变血管的硬化斑块程度与狭窄程度情况,但其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相对较低,对一些细小血管展示效果有限,且检查过程扫描时间过长,这都会对临床检查产生影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一直是临床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以及检查费用较高等特点均局限了临床使用范围,不能作为一项普查性诊断手段应用于冠心病检查中[11]。近年来,临床也在不断探寻新的无创性冠心病确诊方法。在1998第一台4层螺旋CT仪问世,有效提高了血管组织的诊断质量,打破了传统检查局限性,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医师提供了更多参考信息,随即而来的便是8层、16层、32层、64层不同机型CT扫描仪问世。不过随着CT仪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少研究人员也发现受患者心率变化影响产生的运动伪影会降低部分图像采集质量。因此东芝公司推出了320排CT仪以及宝石CT仪器,和传统多层螺旋CT相比,该类仪器可有效减少患者检查期间所用的辐射剂量,并且控制心率伪影产生影响,有效提高了临床检查质量。到2005年双源CT仪的出现,通过两套球管以及探测器共同形成数据采集系统,进一步加快了检查图像分辨率,提高了临床检查的准确性[12-13]。

在本次研究中,比较两种方案检查情况,发现其在患者病变血管、病变程度及钙化性质检出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在钙化性质检出方面以及对造成冠脉狭窄的斑块其性质、成分的分析上占有明显优势[14]。表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近年来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层螺旋CT技术的研究深入,其扫描时间也不断被缩短,空间分辨率也有所提升,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更精确,更无创地展示出患者病变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帮助医师了解动脉及其次级分支的病变情况。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T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两项主要优势[15-16]。首先为检查过程简便、无创,对患者耐受度、配合能力要求都相对较低,更易于被患者接受。第二在图像采集后会将其上传至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再现等方案进行图像处理。其中三维重建技术是在采集的图像资料中从任意截面截取三维体积数据,重新建立解剖面三维图像,可以清晰地展示患者心脏结构,帮助医师了解患者心脏组织、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特性,了解心房、心室解剖关系,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先天性育异常情况。曲面重建技术是一种多平面重组技术,通过指定一参考平面绘制曲线,得到曲面计算体素值,将其运用于冠状血管检查时,可将弯曲的血管走形拉直,充分展示各动脉起始点到终末点的最大直径解剖面情况,建立二维解剖图像。通过曲面重建技术,可以更加清晰了解患者左、右冠状窦之间的解剖情况及开口异常情况,查看患者血管分支走形,分析其血供分布情况。在曲面重建技术基础上,测量过血管内斑块,也能帮助医师更准确判断患者斑块性质,明确患者病变风险。混合型斑块易出现破裂、脱落情况,形成继发性血栓,因此提高斑块检测准确度,对提高疾病预后质量有积极意义[17]。但在临床应用中对于一些微小血管检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还是存在假阳性较高的运用缺陷,这是因为受冠脉血管解剖结构影响,随检查时间推移,其血管对比度也会受到影响,分支小血管对比剂充盈效果不佳,因此影响了CT检查的空间分辨率。另外,右冠状动脉在走形期间更易受心脏搏动影响,造成呼吸伪影,也会影响检查质量,因此在检查中应考虑到此类影响因素提高评估准确性。

综上所述,冠心病是我国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原因与其动脉血管出现粥状硬化病变相关,患者常见症状表现为胸痛、心绞痛等。在冠心病诊断中,运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医师更清楚地了解患者心脏、血管解剖关系,提高疾病检查质量与治疗方案制定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冠脉造影斑块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经股动脉导丝引导双侧乳内动脉桥血管造影术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