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2-03-02 21:05朱莉荣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活化教学方式

朱莉荣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咸阳中学,陕西 咸阳)

新课程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高中学科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生物学作为较为特殊的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状态,选择适当的教学措施。本文主要分析高中生物学教学课堂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对生活化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对问题的理解。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结构均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应更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保障课程围绕学生开展。教师不但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充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1]。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仅通过讲解与PPT 放映等措施开展教学活动,但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应用,则可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过程,随后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书本中的知识立足于生活、社会实际,教学环节也应当依照教学内容进行完善、改进,保障学生能够以更为熟识的方式了解并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将课本中的知识以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讲授,在生活中学习,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生活化、社会化以及实用化教学,保障生物学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相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2]。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较为现代化的教学措施,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知,更为自然地融入现实生活中;社会化教学主要指的是通过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的共同作用,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学生参与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教学,不断落实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机会。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生物学课程虽与日常生活关系较为紧密,但如若仅通过常规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也仍旧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可能出现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但高中生物学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抽象思维。传统的课程教学难以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情绪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感兴趣程度,因而教学效率始终并未获得较高的提升[3]。基于上述情况,教师需要挑选生活实际的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丰富高中生物学课堂内容,为课堂带来更加生活化的教学,使得学生在生物学课堂上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

(二)学生对知识理解更为透彻

在高中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课本与课堂内容往往较为枯燥,在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能够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举例,将知识与生活充分结合。学生通过生活化的知识,更为明确生物学知识的内涵,同时能够举一反三认知更多的事物,保障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此外,将生物学学知识融入生活中,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够保障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师教学难度下降

对于教师而言,部分生物学知识难以用通俗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讲解,而生活化教学能够保障教学过程更为简单,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事物等进行举例,并通过多媒体等方式为学生展示,为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该教学方式能够使原本较为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教师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展示便能够保障学生对知识进行初步了解。

三、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措施

(一)教学环境生活化

高中生在进行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对外界因素进行把控,尽可能保障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均能够与生物学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因而教师可以建立生活教学环境,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进行生物学教学[4]。如在进行“细胞的分子组成”课程教学中,可以应用农田里植物的施肥原因、细细咀嚼馒头会觉得有甜味、肥胖者的饮食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有何不同之处等。该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

此外,高中生物教师还可以将自己所讲授的知识进行生活化还原,并鼓励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讨论,如在细胞中糖类和脂类知识的讲授中,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生活环境,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饥饿过度会产生晕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为什么吃一块糖能够得到好转,随后引入课堂内容,为学生讲述糖对人体的重要性和功能,随后告知学生跑完步或是大量体育运动、劳动后可以适当补充糖分,避免低血糖情况发生,让他们对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举例让知识更贴近生活,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或是在进行蛋白质相应知识的讲述时,可以为学生讲解蛋白质的主要作用,并结合糖对人体的作用,要求学生通过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膳食搭配,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完美的一日菜单,然后在下节课为大家集中展示菜单。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将生活与教学充分结合,真正发挥教学的本质,主要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进行相应的设计,通过较为通俗的方式展示教学案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还可以将“植物的吸收作用”进行合并讲述,先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除了会进行光合作用,将CO2、水转变成糖类,还会利用根吸收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合成有机物来建造生物体的情况。为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举例,如种植作物的过程中,由于植物需要通过根对土壤中的各种元素进行吸收,因而常见的蔬菜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那么日常生活中哪类植物需要氮肥、钾肥、硅肥等,哪类土壤需要酸性肥料、碱性肥料等,种植植物过程中用什么方式施肥,施肥时应该注意什么?在学生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后,教师可以开展后续教学工作,引入课本的知识,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为具象。

通过教学内容的改变,能够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感受的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学习经验,加强生物课本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可举过难的生活例子,避免与实际生活脱节。要注意将生活中的经验与生物学概念结合,要准确掌握各种生活现象的含义和生活现象的本质。如细胞的代谢教学中,某厂消耗大量木材导致植被破坏,为何会加重温室效应的情况?洗衣粉加入什么物质清洗效果更好?酸奶产生的原理等。

(三)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较为轻松、和谐的氛围能够保障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而教师应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阔学生的思维,保障其学习效率。高中生物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除了上述提到的建立生活化教学环境,保障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知识;完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将教学内容融合至生活经验中以外,还应充分改善教学方式,使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切,充分保障学生思维更加开阔。

在完成课堂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教学内容,抓住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进行“细胞的有机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于课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中饭或晚饭列出今天所吃的食物以及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食物进行成分分析,从而得出学生每日所摄取的食物中主要由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等构成,但是不同的食物含有的成分不同。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和交流的方式,进行生物学习[5]。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充分理解生物教学内容,从而做到轻松学习,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相关视频,发炎时,扁桃体肿大;预防接种,在手臂上留下的伤疤等情况是什么原理导致的。同时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个性差异,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进行传统俗语、谚语的解释,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十指有长短等。保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而言之,以往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师应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这一机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高中生物课堂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保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障学生能够通过较为基础的生活知识了解复杂的生物知识,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能够保障学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活化教学方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