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分析

2022-03-03 12:4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希望小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希望小学 高 敏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之前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情况下,为了有效提高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既有助于增强学生抽象数学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以前教师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导致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学习平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后,既可以有效促进数学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也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提高实践应用意识

数学这门学科与我们日常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课堂中,既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合理应用课堂内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生活处处有数学”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数学这门学科来讲,教师当前的首要教学任务是通过提高学生兴趣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一直对学习数学知识保持较高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并深刻领悟数学知识。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时,还要合理应用生活化教学推动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合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将学生引入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探索。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也可促使学生更扎实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增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数与形”这部分知识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发现图形中隐藏的数列规律,并应用此规律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游戏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猜数游戏。具体来说,教师可让一部分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进行图形绘制,让另一部分学生根据图形进行猜数。在学生绘制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日常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数学内容和日常实际生活建立有效的连接,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行探索学习,使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

“灌输式”教学模式早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日常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且还要与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结合。毕竟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融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小猪公仔为实例,让学生观察公仔正面、侧面、反面,然后,引导学生对公仔进行探索分析研究,自由组成合作讨论小组。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二)列举生活化教学案例

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结合,不仅可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知识,有效拉进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减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这也有助于学生将数学抽象化知识点转为更加具象化,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应用实际生活案例,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增强学生各项能力,使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再单一,可以更全面地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就蕴藏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实际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与数学具有紧密联系。例如,在教学“数列变化规律”这部分知识时,因之前的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过于局限,教师只通过罗列数字的方式进行数列知识讲解,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掌握知识,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更换了题目中的数字,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就利用自己生活中的手机号码进行知识讲解,然后借助卡片让学生感受事物的排列规律,从而使学生完全理解掌握本节知识。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小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就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需要考量学生现阶段的总体特征,另一方面是需要考虑数学学科的属性特点。从学生总体特征来看,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未知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促使小学阶段学生心智逐步走向成熟。在学科属性特点方面,教师需要侧重考虑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因为数学这门课程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整体性特点,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教师需要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并且教师要将数学中抽象的知识分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分析并逐一攻破,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设计生活化数学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氛围下,为了有效推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索与思考,并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合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对学生数学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点后,会根据内容设置启发式问题:“可以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在一千克之内的吗?”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既可以落实生活化教学的要求,也能促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使学生可应用生活实际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给予数学这门课程较高的重视,因为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开发学生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索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及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充分将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