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2022-03-04 08:28李榕榕
当代体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德育体育教学

李榕榕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旨在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体育作为传统教学科目,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职能,更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其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立德树人视角下,探讨了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以期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对于正处在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在这一时期,他们主要呈现出活泼好动、好胜心强、求知欲旺盛等的普遍特征,而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精神品质塑造等德育教育环节的有效切入点。本文结合文献综述法与体育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体育德育渗透对策,希望能对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完美融合提供一些有效参考。

1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党和国家对体育教学定位更加清晰

体育学科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党和国家对现阶段体育教学的价值与定位是“在学校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德育为先”,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德育,促进其身心良好发展。在新时期,体育教学价值越来越突出。由此,体育教学的定位与价值也更明确。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其地位、价值可见一斑。换言之,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与体育教学完美融合。在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体育的高度重视下,给小学体育与德育的结合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让二者的融合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1.2 小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在该时期,他们认知不足且思维能力等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该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其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现在很多小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性、自主性、社会适应性都较差,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挑选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结合德育教育特点,对他们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给予引导。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体育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渗透德育又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群。换言之,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也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

1.3 体育学科德育渗透的独特优势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通过学生们的直接参与,他们能够明白坚持的意义、胜利的喜悦,相较于传统课堂的理论教学而言,給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此外,体育教学常常在室外进行,学生的活动空间较大,自由度较高,有利于促使他们情感、态度的直接显现。加之,很多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团体性与社会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有利于密切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懦弱、自卑等的弱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结意识。由于体育学科包含的项目、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可以说,小学体育课堂的德育渗透是可行且必要的。

2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对策

2.1 提升教师素质,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从教师角度而言,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对小学体育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基于小学生群体爱模仿的这一特性,教师的行为举止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发挥模范作用,促使学生自觉接受德育教育。例如,我们要在课前提前五到十分钟到达教学场地,不迟到、不早退,进而影响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在布置教学场地与课后的收拾教学器材环节中也要积极主动,以实际行动带领并促使学生在集体劳动中形成劳动意识。其次,当前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与教学需求。例如,参加相关培训或者进修活动,更新自己的体育教学理念,探索更高效的体育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更关键的在于,我们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以良好的言行影响学生。这是立德树人目标得以落实的前提和基础。

2.2 引入趣味游戏,强化心理素质

基于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目标,需要教师创新德育渗透方法,继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对小学生这一群体,游戏教学是最佳的教学方法,其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多样性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也可以借此渗透强化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跑步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跑步技巧教学分成“摆手臂、抬高腿、蹬地跑”三部分,然后将其与交通规则联系在一起,以分组PK的形式规定游戏规则:当给出“红灯停”的口令时,学生们要做出相应的停止动作。如果没有停止,那么做错的学生就要扣分;当给出“绿灯行”的口令时,学生们要呈现行驶的规定动作。这样一来,学生们会为了赢取比赛的最后胜利而认真努力学习,不仅让他们了解了跑步的规范动作与技巧,更渗透了规则意识与团队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生在前期比赛过程中由于输掉了分数,但为了争取比赛的最后胜利,他们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休息时间加强训练认真完成了后面的比赛,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这样的竞赛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个同学操作不当而影响本组的最终成绩,但学生们并没有因为前期的失分自暴自弃、消极对待,相反他们选择迎难而上,将失误化解到最低程度,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更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2.3 促成集体活动,讲求团结一致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师常常会采用整体教学法,即统一进行讲解后让学生们各自学习。这样一来,不利于让学生们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德育渗透效果也不佳。为了扭转这一教学弊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促成集体活动,进而让学生们感受团队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帮助。

例如,我们在开展“团队运球接龙”比赛时,要求让学生们面对面分成两排,从其中一排的第一个学生开始将足球踢给对面的第一个学生,再由他踢向对面的第二个学生,以此类推完成运球的接龙比赛。这样一来,我们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看哪组用时最短且完成度最好。显然,在这一比赛过程中,学生们难免会由于运球速度和角度的不同导致下一个学生无法顺利接球的情况。而这时也就彰显了团队力量。如果其中一个小组将本组的失败原因归结于某个同学的失误时,我们就要顺势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順势渗透互帮互助、合作意识。集体活动要求每一个成员出力,而他们也会在发挥自我价值与促成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意识到各成员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重要性。这对促成学生团队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2.4 信息技术辅助,视频感化学生

以往我们在谈到体育教学时,对其印象还停留在室外教学的层面上,而教学内容也限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巧、运动能力方面,鲜少涉及到一些理论性的德育教育。伴随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逐步渗透,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新知,更新理念,形成新的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育,在加强学生身体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搜索一些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受到精神层面、思想层面的洗礼,如针对篮球教学,我们可以搜索一些相关的专业篮球比赛,让学生们观看并了解到本组队员受伤时其他队员的做法,并借助这一教学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以此感化学生,让他们在体育知识学习过程中感受德育教育、理解德育教育,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2.5 聚焦教学内容,全面渗透德育

渗透德育教育还应从体育教学内容出发,将二者进行联系。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解读、分析、研究,探索具体的德育渗透方法与时机,以此为切入点渗透德育教育,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田径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础项目。其中,长跑能够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短跑能够让学生明白拼搏进取的作用、障碍跑又能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跃项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信、果敢、拼搏等的意志品质。换言之,田径活动中蕴含着良好的德育渗透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在讲解运动知识、运动技巧之外,还可以通过表扬法、竞赛法等减轻那些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体育学习压力,逐步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或者引导那些接受能力与水平不同的学生学会从其他同学身上发现闪光点,帮助他们克服怕苦、怕累、恐惧、懦弱等的心理因素,进行及时且恰当的德育教育,让他们学会坚持、学会克服困难、敢于拼搏、敢于竞争。另外,在体操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适时进行德育渗透环节。例如,在列队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在单双杠训练中,培养学生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通过跳箱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另外,体操项目也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与保护,有益于学生之间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形成。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准德育渗透的时机,能够有效提升德育教育实效。

2.6 组织实践活动,理解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其渗透是持续性的。因此,德育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体育教学中,课外也应该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促进与深化德育教育,并让德育教育常态化、生活化,我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帮助他们理解德育,进而顺利开展德育教学过程。教育即生活,在该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选取更适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德育主题,以此提升德育教学效果。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这也是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规划整体的德育与体育教学的整体方案,引发学生的共鸣,利用生活化的教育内容给学生构建真实的体验环境,深化他们对德育的理解。

例如,在“障碍跑”教学中,我们可以模拟火灾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路人、居民、消防员等,以分组模拟轮流扮演的形式让他们体验点名疏散人员、安抚人群、取水灭火及相关的后续工作进而进行障碍跑的训练。显而易见,在该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消防员的工作内容,也掌握了一些火灾的救援常识。另外,针对火灾救援这一具体内容,我们还可以渗透安全用水、用电、节约水电资源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们在思想上形成认知,并将其内化为实际行动,在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用水、用电习惯以及节约水电资源的意识。组织实践活动,关注学生需求,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帮助学生理解德育的有效途径。

2.7 实施分层教学,满足发展需求

客观地说,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成长背景、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往往也会体现在体育学习中。这启示我们必须要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他们个性化、针对性的发展机会,摒弃整体教学理念的弊端,给学生带来更多样化、更契合性、更丰富的体育学习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养成体育精神。其中,分层教学通过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满足感、体验感与成就感,进而提升对自身学习能力、成长发展的自信与动力,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具体来说,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分层及在此基础上的评价分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让他们肯定自己的价值。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我们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另外还要考虑到男生的身体素质要普遍高于女生,所以在分层前,我们必须要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教学预期做合理的层次划分。然而,这一划分也不是固定的,也要根据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进行适度调整,以此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其次,对教学的分层,即根据各层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匹配到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顺利完成。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我们要求较低层级的学生只需了解跳远的相关基本动作,感受身体的协调性;而对中等层级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跳远技巧,能够达到身体的协调一致;对较高层级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掌握完整的动作要领。同时在立德树人教学指引下,我们对那些低层级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单独的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补足自己的短板,激励他们变得更好,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最后,通过渗透分层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个层级的教学目标都能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让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更清晰,促使他们在今后的体育学习中表现越来越好。通过分层教学,针对性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体育学习情况,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实现综合发展的目标。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挖掘体育学科的德育元素与价值,助推素质教育,进而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对学生产生更深远持久的影响。今后,我们还将在体育学科与德育教育的双重组合下探索育体与育人的高效结合策略,以期实现丰富体育学科内涵,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目标,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作者单位:厦门市故宫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体育教学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们的“体育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