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问题分析

2022-03-04 08:28段丽娜
当代体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练员体育运动运动员

段丽娜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教学质量有效提升,需要在训练管理环节加大力度,保障训练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改变传统管理的观念。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专业学生不只是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保持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运动训练就是最佳的途径,通过体育运动训练能缓解学生精神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体育运动训练管理的策略实施详细探究,通过改变传统体育运动训练管理的模式,有助于實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改革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技术在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科学运用,有助于提升管理的整体质量效果。为能有效保障体育运动训练质量,管理工作是必要的,具体管理中相关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素质培养的需要,优化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模式,适应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需要,只有从这一要点方面加强重视,才能有助于训练活动顺利推进。

1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意义

高职阶段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时期,高职生进入社会前最后的学习阶段,所以,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为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这就需要从创新的角度优化管理。

1.1.1 发挥带动作用

高职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将体育运动深入贯彻,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保障各项体育运动活动高效开展。教师在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的理念以及模式,有效强化体育运动训练的力度,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体育训练管理能通过运动员带动周边同学重视体育,体育队如果是有着良好的成绩,也会获得全校关注,这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关注度强化有着积极意义。

1.1.2 营造良好体育锻炼氛围

高职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活动中,为能最大程度上提升运动训练的质量,营造良好体育锻炼氛围比较重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基础差以及管理性弱的现状,在实际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方面没有加强重视,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难以形成良好体育锻炼氛围。对此,通过强化体育运动训练管理的力度,优化整体管理的效果,营造积极良好体育氛围,这对提升体育运动训练的质量有着保障。

1.1.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高职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方面,采用创新的管理观念,优化管理的模式,就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难度比较大,人才培养也有着比较高的难度,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对增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意义,只有强化训练管理的力度,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采用相适应的训练管理手段,就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1.2 体育运动训练管理问题

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活动中,加强训练管理是比较关键的,但从实际管理的现状能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样,从以下问题进行阐述。

1.2.1 训练计划欠科学

高职院校学生在体育运动训练方面,由于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所以在体育运动训练方面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保障体育运动训练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素质需要。但从实际体育运动训练的现状能发现,训练计划不科学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体育运动训练活动开展的整体效果不佳,缺乏准确的目标方向,学生训练中也没有统筹训练计划,学生锻炼提升有着比较大的难度,这对教育资源价值发挥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体育运动训练中,为能有效提升运动训练质量,在具体训练计划制定方面要能达到针对性,而实际训练中教练员以及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缺乏协调,一些训练计划制定存在不合理,影响了最终训练的质量效果。

1.2.2 训练设施没有完善建设

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涉及面比较广,训练基础设施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为能有效提升体育运动训练质量,这就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建设。而从实际建设现状能发现,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这就必然会造车保护能够训练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体育运动训练中运用到的基础设施多,发挥着重要的训练作用,如果没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以完善,就必然会影响体育运动训练工作顺利开展。

1.2.3 训练管理机制没有健全

高职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为能有效促进管理活动顺利进行,需要有完善的训练管理机制为保障。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工作开展中发现,相应管理机制没有完善,这就会对体育训练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管理中教练员管理作用比较重要,教练员和相应人员和谐工作方面需要统筹规划,而有的管理人员无法兼顾心理医生以及医务人员等合作,缺乏完善有效的训练管理机制作为支持,这就必然会对最终的训练管理活动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运动管理制度没有完善构建,在具体管理当中缺乏全面考量,必然会对具体管理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1.2.4 体育训练运动员选拔不合理

通过高职院校体育训练运动员的选拔现状能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运动员爱体育运动训练中占据比较重要位置,运动员选择问题层面要充分重视。传统依靠考试选拔比较局限,有的地区对运动员招生差异大,无法按照统一标准,地区招收运动员有着比较多的难度,从而容易出现生源匮乏的问题。解决高职院校运动员选拔当中问题显得比较重要,面对当前体育训练中运动员选拔不合理之处,要注重多角度优化选拔的方式。

2 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优化策略实施

高职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未能有效保障各项训练管理工作顺利推进,这就需要从优化策略落实方面加强重视。从以下策略落实方面进行考量:

2.1 及时更新训练管理观念

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观念创新比较重要,相应管理人员要能和教育改革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保障各项训练管理活动能顺利推进,有效提升训练管理质量效果。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采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有着不适应性,也不利于将体育运动训练效果良好呈现出来,故此,这就要求教师和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管理人员自身要加强对体育课程重视度,日常生活中增强体育锻炼,学习体育训练管理知识。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观念,向着更加科学以及先进的观念方向转变,优化传统体育运动训练管理的不足之处,才能有助于改变管理现状,有助于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质量。

2.2 制定完善体育运动训练计划

高职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优化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优化比较重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依照计划循序渐进落实,有助于提高训练管理质量。体育运动训练计划对体育训练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学校在制定体育运动训练计划时,就要能从多角度进行考量,有效把握训练时间,并要能考量学生以及运动员双重身份特殊性,为学生设置充足训练时间,并避免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体育运动训练要在训练强度控制方面加强重视,训练强度低不利于提高运动员素质能力,而训练强度过高,也会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体育运动训练计划的设计,需要和不同学生自身的体质状况进行紧密结合起来,不同体质的学生在训练时候教练就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训练方案,从而能有助于提升运动训练的质量效果。

制定完善的体育运动训练计划,体现出多层次以及全方位的特点,结合自身特征落实制度,更好增强运动员体育训练的力度,将训练计划不断完善。训练计划的设计要和相关管理制度相结合,从制度角度出发对运动员思想简明引导,如思想教育方面,教练员自身要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训练观,正确的价值观等,潜移默化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思想品质,促进运动员健康成长。训练制度要注重从阳光体育的角度出发,保障制度的适应性,发挥阳光体育制度的优势价值,训练计划设计也要从运动员主体地位角度出发,教练员在体育运动训练中需要督促运动训练,教练员自身要具备基本能力,在实践培训工作开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實现既定培训的目标。

2.3 注重训练教师专业培训

高职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要明确目标方向,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加强。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针对训练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比较关键,运动训练教师自身的能力对运动员训练质量效果有很大影响,所以提高训练教师自身能力比较重要。学校领导层要认识到教练员对体育运动训练活动开展的重要影响,在实践中针对性组织教练员学习,提高教练员专业素质,培训的项目要体现出多样化,增强教练员综合素质。针对训练教师进行职业病预防考核也是比较关键的,及时做好常见疾病预防的工作,能通过加强体育运动训练教师培训力度,提升体育运动训练教师专业能力水平,这对后续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质量提升也能打下基础。专业培训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教练员教学的能力水平,针对不同的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的状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只有满足实际运动训练的需要,才能有助于实现既定管理目标。

加强对教练员管理力度,由于教练员是落实各项体育运动训练举措的实施主体,所以加强对教练员管理显得比较重要。教练员训练工作检查以及评定比较重要,要注重把握好教练员工作质量优劣,体育部需要为教练员制定目标检查和组织评定制度,体育部训练领导小组了解教练员的各类训练计划以及运动员竞赛成绩等相应材料后,就要对材料收集状况判断分析,征求意见对教练员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评定意见,将其作为工作等级指标,针对教练员具体工作状况加强管理,就能有助于提升各项管理的质量效果。体育教师也要加强课程和思政相结合,在体育训练中开展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这对增强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哟组合重要意义。

2.4 完善建设体育运动训练设施

为促进体育运动训练高效开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完善,结合体育运动训练的需要构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提高训练的效果。学校要针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在训练设施类型,数量,规格等方面详细了解,针对不同体育运动训练的需求,充分认识到运动训练活动开展的价值体育运动训练基础设施构建中,从资金的筹措方面要多途径,财政拨款,以及社会募捐,众筹等资金筹措的途径,都能有助于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体育运动训练基础设施建设不只是要从建设环节加强重视,也要从后期的维护环节加强质量控制,注重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维护体系,有专门人员对体育运动训练设施加强管理,将体育运动训练设施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这些要点方面加强重视,才能有助于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活动顺利推进。

2.5 完善构建训练管理制度

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比较重要。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多样,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必然会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发生。对此,学校管理层就要针对体育运动训练管理需求,结合理论基础,和实践管理需要相适应,建设管理机制,保障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完善的训练管理机制,发挥管理机制协调的作用,尤其体育运动训练发挥着主导作用的体育运动管理专业,要将运动员主体地位充分突出,将运动员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按照管理机制要求规范管理,保障管理活动顺利落实。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机制作为是训练中比较重要的要求规范,在具体实践中就要能从运动员身体,心理素质,品德等方面严格要求,教练员严格按照管理机制促进运动员综合素质发展,为运动员营造良好训练的环境氛围。

2.6 科学选拔运动员

为能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管理质量,在具体的工作执行中要注重细化,选拔运动员是比较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组建运动训练队伍,有助于为具体体育运动训练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选拔过程中单独招生考核,招生中选拔部分体育成绩优秀学生入学,通过网络报名,参加文化课以及体育特长测试,成绩合格的准入学,招收体育特长学生是文化课成绩合格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在入学之后依照不同项目来组队,加强运动训练。还有是通过新生选拔的形式,该方法主要是在新生入学第二周,全院句型一周身体素质测试,选拔运动员测试项目合格的人员作为训练队员。或是通过春季运动会的途径进行选拔,每项成绩在前两名的运动员中选拔,作为正式运动训练队员。通过不同的人才选择方式,扩充体育运动训练队伍,增强队伍整体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体育运动训练管理工作开展中,为能有效提升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这就需要在具体的管理细节方面加强优化,针对不同的管理环节,如管理制度制定,教练员的管理,人才的选拔等各环节,按照管理要求严格操作,有助于实现管理的目标。通过从上文中对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方式的优化落实,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练员体育运动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