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022-03-04 08:28李军
当代体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自主性名人

李军

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基础体育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还应着力充分实现体育学科的德育价值,力求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本文主要对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意志品质培养重要意义、中职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培养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实践策略,旨在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意志品质是构成个人性格的重要维度,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对于其个人成长及终身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开展意志品质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实践之中,中职体育教师应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意志品质培养的意义与内容,积极主动地更新自身理念,采取科学策略有效实施意志品质培养活动。

1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加以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改善体育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授课模式下,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主要通过模仿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听讲、记录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方式参与学习,其学习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自然无法形成体育课程学习兴趣。通过在体育课程中同步开展意志品质培养工作,教师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性,这是因为意志品质是构成个人性格的重要维度,要想有效地展开意志品质培养工作,教师就必须着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势必需要相应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因而有利于改善体育教学质量。

1.2 有利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中职学生具有学习基础较差、意志力较为薄弱、自我意识强、较为敏感等特征,因而其在学习中通常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容易半途而废。通过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同步开展意志品质培养实践,教师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迎难而上,从而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为其个人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走上就业这条道路,而要想顺利地实现就业,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品质和能力。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中职学校必须提高对于意志品质培养工作的重视力度,在各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展开意志品质培养实践。相较于中职教育体系中的其他课程而言,体育课程具有周期短、时效性强的特征,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与体验,其在积累经验、反复尝试的过程中,将收获意志品质的相应发展。因此,通过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意志品质培养实践,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2 中职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培養的主要内容

2.1 自觉性

自觉性指的是充分认识自身行动对于社会具有的意义,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基于目标自觉地产生行动。自觉性是一种由目标所推动的意志品质,一旦具有明确的目标,在其驱动下,个体就会产生自觉的行动,通过刻苦学习和练习,不断克服困难、形成强大的内部动力,摆脱其他外部因素的干扰,直至实现目标。

2.2 顽强性

顽强性是指为实现目标而勇于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品质。顽强性在激烈的体育竞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比赛双方实力相近时,往往是意志更为顽强的一方取胜。顽强性直接与个体的行为动机及奋方针相关,当个体对于自身奋斗方针的意义以及社会价值具有深入认识时,其在面临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顽强性就更为显著。

2.3 自制力

自制力指的是在行动中对于自身的情绪加以控制、避免情绪影响行动的能力,是一种对自我进行控制以排除各方面干扰因素的品质。由于体育竞赛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而经常出现各类突发情况,而伴随着这些突发状况,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变化,只有具有较强自制力的学生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身情绪、避免形成消极心理状态,从而在体育竞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2.4 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个体在单独行动中所展现出的各项能力及表现。体育竞赛中包含着诸多个人项目,因此自主性这一意志品质十分重要,个体在参与个人项目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对于变化进行独立思考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尤其应重视依据个体项目的特征,加强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3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意志品质培养的实践策略

3.1 根据学生实际体质,合理设置授课目标

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上存在着客观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授课目标,注意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应用分层教学方法。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增进对于学生的了解,重视对其体测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以此明确其具体情况,形成对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运动能力和体育参与积极性的全方位认知,在此基础上,将其合理地划分为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目标,从而取得理想的意志品质培养效果。例如,在进行“仰卧起坐”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一分钟内完成的仰卧起坐次数”目标,推动学生在本堂课的练习之中,朝着目标进行努力,当其完成相应的目标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其鼓励和肯定,以此增强其体育学习和参与自信,培养其形成浓厚的运动锻炼兴趣。若学生未完成相应的目标,教师也需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方式与其进行交流,鼓励其通过课后练习实现自我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其自觉性、自主性及顽强性,从而有效地增强其意志品质。

3.2 科学确定体育项目,切实提升培养效果

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体育课程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强调课程参与者的自身实践。要想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加以培养,教师就不能仅仅停留于思想引导层面,而是应该引导和组织学生体验具体的体育项目,从而促使其在实践中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有效塑造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项目的数量众多、种类复杂,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之中,所培养出的意志品质也存在差异,为此,教师需要在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及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特征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体育项目,从而切实提升意志品质的培养效果。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状况、文化基础等信息加以了解,重视应用差异化教学理念,即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其安排不同的强化训练任务及运动锻炼方案,从而促使其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相应的提升。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在培养意志品质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其中,个人项目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方面更为有利,而集体项目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师应结合体育新课标的要求,对于两类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综合应用,巧妙设计课程内容和练习环节,从而取得最佳意志品质培养效果。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运球往返跑上篮”比赛,推动学生个人进行练习,逐步缩短运球上篮所需时间;另一方面,应加强“3V3”篮球对战训练,注意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配合。这样一来,教师能够充分发挥篮球这一运动项目在培养意志品质方面的作用。

3.3 引入体育名人故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在漫长的体育史中,涌现了无数以坚韧意志品质为主题的体育名人故事,为切实增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效果,教师应充分认识榜样对于学生的激励和带动作用,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名人故事,以此有效地对学生形成激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落实好以下几项要求:其一,依据具体的教学项目选择体育名人故事。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迈克尔·乔丹“热爱的力量”这一故事,通过讲述乔丹克服大学时期无球可打、坚持依靠捡球寻求机会最后终于在比赛中一鸣惊人、逐步成为篮球巨星的故事,深化学生对于意志品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重视引入多媒体技术,围绕体育名人故事展开情境创设,借助音画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学习参与体验,重视推动其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思考,进一步增强体育课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情境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具体的思考和讨论:为什么体育名人能够取得成功?在面对困难处境时,体育名人是怎样对其进行克服的?从体育名人的故事之中,能够得到怎样的启发?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切实深化其关于意志品质重要性的认识;其三,加强小组讨论,推动学生对于体育名人的故事进行深入的讨论,促使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思维共享;其四,组织学生课后自主搜集关于体育名人的故事,并组织主题分享活动,注意引导其在分享的过程中对于体育名人的意志品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其情感体验。

3.4 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我激励

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加以培养时,中职学校需要重视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借助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促进学生展开自我激励,为教师的各项授课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切实改善意志品质的培养效果。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几项措施:其一,加大在体育场地建设和设施购买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确保各项体育项目的教学活动得到顺利实施;其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注意在校园中张贴“生命在于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等体育名言,以此营造出与意志品质培养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环境氛围,引导学生从这些名言出发,展开自主积累,从体育名言中学习体育精神、收获意志品质的增强;其三,组织各个班级设计运动队标识以及体育主题口號,形成独特的班级体育文化,应用标识与口号强化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心理认同,促使其在参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践行口号中蕴含的体育精神,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我激励的目的;其四,引导学生将体育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遇到困难时,借助座右铭展开自我激励,凭借意志品质克服困难、获得自我提升,不断增强自身自觉性、顽强性、自主性及自制力。

3.5 加强专项拓展训练,延伸体育课程范围

体育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为有效地展开意志品质培养,教师必须重视延伸体育课程的开展范围,重视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在训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与完善。对此,教师需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丰富多样的专项拓展训练,组织学生有序参与各类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增强其身体机能和体能,切实提升其意志品质。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具有不同的特征:长跑、定向越野、游泳、爬山等项目,具有过程较为枯燥、体能消耗较大的特征,只有意志坚定才能顺利地完成相应的训练,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顽强性;乒乓球、足球、篮球等专项拓展训练项目,通常训练时间较长,对于参与者的毅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凭借自主意识进行判断,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和意志品质培养目标,教师可以展开相应的项目选择。由于专项拓展训练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定向越野、爬山等项目,难度极高,且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正式组织相应活动前,确保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各项拓展项目的运动要点,并加强安全教育,督促其穿好运动服、运动鞋,从而有效地避免其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出现受伤等意外情况,为意志品质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中职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成立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主题社团,推动其在社团中自主规划、安排拓展训练内容,并为其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指导教师、宣传、资金、场地等,以此保障其自主设计的拓展训练方案得到顺利实施。

3.6 组织开展体育比赛,发挥以赛促学作用

体育运动与竞技比赛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在开展意志品质培养实践时,中职体育教师应重视应用好比赛这一形式,力求实现“以赛促学”,利用中职学生普遍具有较强胜负意识的特点,达到增强其意志品质的目的。在组织和开展体育比赛的过程之中,中职学校应重视落实好以下几项要求:其一,应用多样化的比赛组织形式,注意将个人参与和集体参与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同时增强学生自主性和团结合作意识的目的;其二,建立特色体育比赛品牌,形成独特的校园体育竞技文化。例如,中职学校应重视每年定期组织校园运动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参与机会,推动其在准备校园运动会的过程中加强体育锻炼,为实现目标而付出与之相应的努力,从而切实增强其意志品质;其三,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比赛,以此达到吸引全体学生参与的目的,将其积极性与主体性有效地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其体育学习主体作用,从而改善意志品质的培养效果;其四,注意给予在比赛中获取优胜的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和后续参与同类比赛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同步开展意志品质培养工作,有利于改善体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其实现就业的目的。为有效地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觉性、顽强性、自制力及自主性加以培养,教师应重视落实好合理设置授课目标、科学确定体育项目、发挥体育名人榜样带动作用、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专项拓展训练及组织开展体育比赛等策略,从而切实改善意志品质培养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自主性名人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名人摔跤后
书画名人汇
书画名人汇
书画名人汇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高职大学生磨砺优良意志品质之我见
高中体育教学中铸就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