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探究

2022-03-04 08:28朱晓东
当代体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跑步

朱晓东

素质教育倡导教育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培养中职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使其形成锻炼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创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因此,本文探讨了中职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价值、原则和有效实施对策。

1 中职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价值

1.1 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

体育技能、技术的掌握,是提高学生锻炼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传统中职体育教学多是采用教师示范、讲解模式展开,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信息技术的渗透落实,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白板,针对某锻炼项目技术难点进行视频录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针对性讲解,既可以促进自主学习,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技术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锻炼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2 利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新课改提出:教师教学要重视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培养。传统体育教学多是将教学放在了锻炼成绩层面,而忽视了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心理素质、体育精神品质的培养,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丰富了体育学习资源,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体育锻炼视频,让学生认识体育明星成功背后辛苦和汗水,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激发学生体育端来积极性,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1.3 利于创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

以往中职体育教学,不论是理论讲解,还是实践练习,多是集中在教师讲授层面,学生被动学习为主,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渗透,促进了自主学习,线上和线下的整合教学,打造了智慧体育课堂。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课、微博、手机APP等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智慧锻炼,让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增强了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相对比传统体育教学而言,它的运用和落实,有效创新了中职体育教学模式。

2 中职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原则

2.1 减压增质原则

减压增质原则是从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教学内容层面提出的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锻炼的时候,要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锻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从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多个维度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好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中职生身体素质。

2.2 立体培养原则

根据中职体育教学实践调查来看,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调的局面,这也是导致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时候,要依据立体化培养的原则,深入学生多维发展需求,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将体育学习资源将音乐、舞蹈、民间体育等多项资源融合,开阔学生的锻炼视野,提高学习的创新性,从而发挥体育学习的娱乐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品质。

2.3 个性发展原则

中职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信息技术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融合渗透就有效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不同层次学生推送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还可以利用该技术引导科学联系,挖掘学生个性潜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个性发展。

3 中职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对策

3.1 利用微信平台,引导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课前预习环节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的有效途径。为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信息技术育人功效,在教学体育过程中,可以将体育锻炼任务和锻炼内容在微信平台共享,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需求,多维制定学习资源和學习计划,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自信心,又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学习,实现智慧锻炼、智慧学习。

例如,在教学《足球》体育运动的时候,具有对抗性激烈、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要想开展好足球运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足球理论知识,还要从足球技术、足球竞赛规则和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入手,这就需要教师要做好课前预习引导。好比,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为辅助,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微信锻炼群中,向学生推荐有关足球运动对身体素质提升的优势、足球运动技术讲解、足球赛场规则等内容共享,如“足球战术、足球运动包含很多元素,他是怎么运作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足球运动的意义”等,让自主学习有关文章,还可以推送有关足球运动的公众号,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在提高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课堂进行足球运动教学的时候,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足球联赛实际活动,鼓励学生从实战中,学习运动动作和比赛规则,展现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好比,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成立足球评审团,然后引导小组成员从熟悉球星,到合作运球,传球,遵守规则入手,小组内需要合作协力穿越障碍物,以最快时间内完成运球传球,以配合默契,进球多、技术到位为优胜小组。

通过微课课前预习引导,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学生在锻炼之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夯实基础,做好课前预习辅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

3.2 利用微课技术,突破技术难点

体育技术的掌握是提高学生锻炼自信心,增强身体素质,提高锻炼质量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技术教学中,多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存在不规范性,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为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学习能力,培养体育技术素养,可以利用微课信息自己手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讲解,在直观化教学实践中,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效果。通过微课技术的直观展示,在图文并茂中训练学生技术的规范性,提高自主锻炼能力。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体育课,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用力,与上肢摆动相互配合,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都是影响锻炼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手段,在课件中直观展示有关该技术动作,如:起跳前做一次深呼吸,思考预摆动作,双臂充分上摆,开始下蹲,一到三次的预摆,最后一次下蹲的同时,双臂摆到身后,脚跟离地,上半身前倾。

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学习练习,提高动作的精准性。同时,在利用微课技术手段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展示动作不标准的示范动作,如下蹲较高,膝关节角度较大,起跳时未能产生足够的蹬地力量等,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注意该技术动作,避免错误练习。然后在教学实践的时候,让学生先展示自己的技术练习成果,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借助微课课件为辅助,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技术素养。也可以让学生先对其进行分析、示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微课所学,促进相互交流沟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随后,教师针对全体学生技术问题出错率高的进行突破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容量。

通过微课技术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训练应用,打破讲授教学、示范教学、被动练习的局面,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3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资源

体育新课改提出:教师教学要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中职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为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魅力,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习资源,将体育和民间文化、音乐、舞蹈进行有机融合,提高教学的创新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样一来,既可以丰富中职体育锻炼资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例如,为发展学生的跑跳、身体协调能力,在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会开展跑步、篮球运动等,是针对某一项展开,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此次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学习资源,将体育锻炼和民间特色活动进行融合,好比,教师可以搜集有关安塞腰鼓活动,讲解安塞腰鼓的文化历史,以及表演形式,从步伐、动作入手,如表演的舞者要微微摇晃头肩、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有轉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等,在认识基础动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关联体育体操、健身操,对该步伐、动作进行创新,鼓励学生自导自演,让学生选择适合安塞腰鼓表演的乐曲,由教师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为辅助,鼓励小组成员自编动作,将安塞腰鼓文化融于体育锻炼,教师利用手机记录学生的表演情况,在微信、微博、校园官网共享,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高体育教学的魅力。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强体育教学质量,又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3.4 利用混合教学,促进个性发展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情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引导,从而促进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维发展需求。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就可以达到该目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辅助,利用线上数据分析,精准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然后线下进行分层引导,在混合教学实施中,促进个性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在进行跑步教学的时候,有短跑、中长跑、长跑等不同的类型,同时按照速度还有慢跑、变速跑、快跑等。为提高跑步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混合教学方法,线上利用微信平台为学生介绍有关不同跑步类型以及跑步训练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直观展示自己身体素质各项参数,根据数据直观提示,在线下教学的时候,为学生选择不同的跑步类型,设计不同的跑步锻炼方案。好比有的学生起跑反应敏锐,弹跳能力比较好,针对该类学生,在选择跑步训练的时候,可以从短跑快速跑入手,训练学生的爆发力,开展比赛竞争活动,在竞赛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的学生跑步兴趣低,身体素质一般,比较肥胖,针对该类学生在跑步锻炼的时候可以为其推荐慢跑,设计趣味跑步游戏活动,如蛇形跑,或者创设游戏情境,突破敌人防线,为慢跑轨道设计障碍物,以及陷阱,激发学生的跑步兴趣和锻炼记性,还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跑步能力也比较强,在此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体育品德进行训练,为其选择耐力跑,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耐力跑的过程中融入游戏比赛,让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完成变速、花样跑步等,来激发学生的跑步兴趣和毅力品质。随后,教师就学生的跑步参与情况进行视频录制,在微信平台建设不同参赛人员学习交流群,共享学生的比赛情况,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同时也可以进行交互评价,让低层次人员学习参考高层次锻炼人员情况,鼓励优等生身体素质比较强的学生点评身体素质较差的学员,为其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在纵横评价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师的教学高效性,从而促使学生体育锻炼更加精准,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3.5 利用APP软件,培养锻炼习惯

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不仅要做到教师会引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服务自我,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将体育锻炼融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APP软件为辅助,鼓励学生利用体育锻炼APP,随时监测自身身体素质,然后在微信平台实时共享,教师针对该锻炼情况提供针对性的锻炼方向,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继而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优势。

例如,中职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门课程,教师还要善于对其进行延伸、拓展,将其融合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锻炼方式和生活习惯。基于此,在课后引导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手机APP为辅助,如薄荷健康、keep等健身软件,以及微信平台为辅助,鼓励学生利用该软件检测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健身情况,让学生在微信平台及时共享自己的锻炼数据,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该软件,查看有益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拓宽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一来,既可以实现智慧锻炼,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教师可以立足相互监督为辅助,借助微信平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就自己近期锻炼的项目和锻炼成果在微信平台共享,用数据和视频、图片说话,讲解自己近期锻炼成果以及锻炼心得,促进学生交流沟通,拓宽锻炼兴趣和锻炼项目,同时还可以借助手机APP,从饮食习惯入手,让学生健康饮食,就自身的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手机APP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有机融合渗透,促进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改变学生的体育锻炼学习方式,让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使之从体育课程学习,到体育技术掌握,到锻炼习惯形成,到生活方式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

4 结语

体育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存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体育技术,让体育成为一种锻炼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时候,可以深入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锻炼资源、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中,利用微信、微课、APP等各种信息技术,激发体育兴趣,培养体育素养,继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跑步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其实,跑了你才懂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八戒跑步等4则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