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女子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2022-03-04 08:28赵伟
当代体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次数问卷

赵伟

1 前言

近年来,在“校园足球”政策的推动下,中学女子足球运动日益开展起来,各地各级赛事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可是由于足球运动具有高强度、强对抗、节奏快等特有的运动规律,运动损伤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困扰着足球运动者,严重阻碍了女子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参与者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打击,并且对学习和生活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潞城四中中学女生在进行足球教学、训练及比赛中所受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和研究。对运动损伤坚持“防大于治”的理念,从而提出有效预防和减小伤害的建议和措施,使参与者可以更高效更积极的掌握足球运动技术。因此,在足球的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要重视关于运动损伤知识的普及,让运动参与者掌握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并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保证教学、训练及比赛的顺利进行。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潞城四中女子足球运动损伤为研究对象,以潞城四中中学女生及足球教师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以中学、女子足球、运动损伤、预防、调查分析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网站,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梳理现有的研究脉络,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以潞城四中中学女生为调查对象,设计《女足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向接受足球教学与训练的女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35份,收回126份,回收率为93.3%;收回的问卷中124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9%。

(3)逻辑分析法。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与足球老师的访谈内容和自身的足球运动经验做出合理、严谨的分析。

(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回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并对问卷所得的数据按内容分类,进行常规化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在进行一切研究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潞城四中中学女子足球运动损伤情况有大概的了解,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统计:

通过对潞城四中女子足球参与者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24个人中,有过运动损伤的总计117人,占总人数的94.3%;其中受伤3次以内的32人,占总人数的25.8%;受伤3~5次的47人,占总人数的37.9%;受伤5次以上的38人,占总人数的30.6%;而没有受过伤的只有7人,占总人数的5.7%。从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有过足球运动经历或正在进行足球运动的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有过受伤的经历,而且超过68%的人受伤次数都不止一次。如此之高的损伤率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而且对中学的正常教学、训练活动也产生了非常严峻的考验。

3.2 运动损伤的部位

通过损伤部位调查,发现潞城四中女生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头颈部损伤次数10次,占比3%;肩部损伤次数4次,占比1.2%;肘部损伤次数19次,占比5.7%(碰撞中的倒地,多为擦伤、挫伤);手腕部损伤次数为9次,占比2.7%;腰部损伤次数为5次,占比1.5%;大腿损伤次数为46次,占比13.6%;膝关节损伤次数为61次,占比18.1%,为所有部位中第三大易损伤部位;小腿损伤次数为49次,占比14.6%;踝关节损伤次数最多,为67次,占比19.9%;足部损伤次数为55次,占比16.4%,为第二大易损伤部位;问卷中没有提出的其他部位损伤次数为11次,占比3.3%。平均每个人通常有过2个以上部位的运动损伤。而下肢(包括大腿、膝盖、小腿、脚踝、足部)相对于上肢来说,损伤更易发生,这也说明了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的一项运动,对下肢的各项素质要求更高。

3.3 运动损伤的类型

通过运动损伤类型统计可知,潞城四中女生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挫伤次数为82次,占比24.4%,是第二大损伤类型;扭伤次数为104次,占比31%,是损伤率最高的类型;擦伤次数为68次,占比20.2%,是第三大损伤类型;肌肉拉伤次数为56次,占比16.7%;关节脱位2次,占比0.6%;骨折次数为0,校园足球相对职业队员来说,少了很多对抗,技、战术训练为主,所以较为严重的损伤类型出现较少;问卷内没有包含的其他损伤类型次数为24次,占比7.1%。

3.4 发生损伤的时间

(1)损伤的发生与季节关系调查统计表。通过损伤的发生与季节的关系调查可知,53人认为,在冬季发生损伤的概率最大,占比达45.3%;39人认为在夏季易发生损伤,占比33.3%;16人认为在春季易发生损伤,占比13.7%;仅9人认为在秋季易发生损伤,占比最小为7.7%。

(2)每次进行足球运动的时间。通过调查,平均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人数为14人,占比12%;30~60分钟的人数为35人,占比29.9%;60~90分钟的为57人,占比48.7%;90分钟以上的11人,占比9.4%。由于中学教学及训练课程为90分钟,所以每次运动时间60~90分钟的人数占比最多。

3.5 损伤原因分析

(1)发生损伤的原因分析。通过损伤原因调查可知,运动中的身体碰撞是导致损伤发生的最严重因素,次数达108次,占比32.1%;热身不充分是第二大原因,人数为89,占比26.5%;场地因素是第三大原因,人数为61,占比18.2%;认为运动后不放松原因导致损伤的28人,占比8.3%;长期劳损人数为9人,占比2.7%;问卷中没有提到的其他原因为41人,占比12.2%。

(2)運动前准备活动的进行情况。通过准备活动进行情况调查可知,表示从不做准备活动的有3人,占比0.7%;选择慢跑做准备活动的人数最多,为101人,占比22.7%,慢跑作为一般性的热身运动普遍适用于大多数运动项目;进行体转体侧运动的人数为49人,占比11%;进行髋关节活动的人数为92人,是选择人数第二多的热身运动,占比20.7%,髋关节的活动是足球运动专项热身活动;进行跟腱及腿部拉伸的人数为76人,占比17.1%,是选择人数第三的热身活动;进行踝关节活动的人数为56人,占比12.6%;进行短距离快速跑的人数为39人,占比8.7%;选择问卷中没有提到的其他热身方式的人数为29人,占比6.5%。由上表可知,99%以上的同学在进行足球运动前会进行不同方式的热身活动,可见大多数同学有着良好的、健康的运动观念。

(3)运动后放松活动的进行情况。通过放松活动进行情况调查可知,从不做放松活动的有7人,占比2.3%;慢跑放松的人有15人,占比4.9%;选择静态肌肉拉伸的人为96,占比最多,为31.3%;抖动四肢放松的人有45人,占比14.7%;拍打按摩放松的人有89人,占比29.1%,是选择第二多的放松方法;深呼吸调整的人为36人,占比11.8%;选择问卷中没有提到的其他放松方法的人有18人,占比5.9%。由上表可知,被调查同学对放松活动的重要性有着基本正确的认知,大多数同学都会进行正确的放松活动。

(4)具体技术动作与损伤发生的关系。通过具体技术动作与损伤发生的关系调查可知,有17人认为在运球时易发生损伤,占比5.9%;15人认为传球时易发生损伤,占比5.2%;26人认为射门时易发生损伤,占比9%;81人认为在做铲球动作时容易发生损伤,是第一大易损伤动作,占比为27.9%;72人认为在争顶头球时易发生损伤,是第二大易损伤动作占比24.8%;68人认为在拼抢对抗时易发生损伤,是第三大易损伤动作,占比23.4%;选择问卷中没有提到的其他技术动作的人有11人,占比3.8%。

3.6 中学女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1)发生运动损伤时的处理方法。通过损伤发生处理方法调查统计可知,选择自行休息,不做处理的有5人,占比1.6%;选择及时冷敷的有88人,占比重最大,为28.5%;选择加压包扎的有51人,占比16.5%;选择清洁受伤部位的有59人,占比19.1%;选择按摩受伤部位的有43人,占比13.9%;选择热敷的有46人,占比14.9%;选择问卷中没有提到的其他处理方法的有17人,占比5.5%。由上表可知,大多数同学有着正确的处理运动损伤的意识和方法,有着健康积极的运动观念。

(2)运动损伤相关知识的来源。通过运动损伤相关知识来源的调查统计可知,从书上学到损伤相关知识的人数为65人,占比26.9%;由老师传授损伤知识的人数为73人,占比最大。为30.2%;由父母传授的人数为10人,占比4.1%;由同学传授的为21人,占比8.7%;由自己网上学习获取的有56人,占比23.1%;由其他方式获取的人数为17人,占比7%。超过50%的同学关于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来源于学校系统的学习。

4 分析

经调查统计,女子足球运动损伤中,踝关节、膝关节等下肢部位更易发生损伤的状况,损伤类型主要以扭伤、挫伤、擦伤为主。这与足球运动的特点密不可分,一方面,足球是以脚支配球为主的一项运动,各种技术动作都以下肢为主来进行,而不规范的技术动作与损伤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足球是多人同场竞技的一项运动,身体对抗频繁,出现损伤就不可避免。

4.1 损伤部位分析

从损伤部位调查结果来看,损伤的出现主要集中在下肢(大腿、踝关节、膝关节、小腿、足部),而上肢相对来说损伤出现的次数相对较少。不论在足球的教学、训练又或比赛中,各种类型的跑、跳和有球的技术动作都要下肢的主要参与。因此,踝关节扭伤、膝关节的韧带拉伤和半月板损伤、足部的挫伤和腿部挫伤最为严重。上肢在足球运动中参与较少(守门员除外),损伤相对发生得也较少。其中,肘关节和腕关节的损伤主要由于对抗后倒地起支撑作用时出现的。头颈部的损伤多出现于争顶头球时与球或场上球员发生碰撞出现的。

4.2 损伤类型分析

从损伤类型调查结果来看,损伤以扭伤、挫伤、肌肉拉伤为主。足球鞋为了增大摩擦力,触地面积较小,在做动作是容易出现脚踝内翻导致踝关节的扭伤,所以踝关节的扭伤是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同时足球运动又是一项多人同场竞技的运动,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身体的相互冲撞,导致碰撞部位的挫伤,或者倒地时身体与地面摩擦造成擦伤;由于特殊的运动规律,急停急起的动作出现频率较高,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场地的问题,很容易造成肌肉的拉伤,而急停的动作对膝关节的损伤很大,如果动作不规范或超越常规幅度也很容易对膝关节半月板、内、外侧韧带造成损伤;在一场训练或比赛中,球的运动轨迹是无规律的,所以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其他损伤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这些原因都有可能成为各种运动损伤的诱因。

4.3 损伤发生的时间分析

在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损伤发生的季节性差异明显,这与北方的四季变化显著,温度差距大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45.3%的同学认为在冬季更容易出现损伤现象,这是由于北方冬季气温低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所以身体各项素质受到限制,损伤情况容易发生。夏季发生的损伤率次之,占比33.3%,由于夏季气温高,着装以夏季运动装为主,肢体关节大多裸露在外面,在比赛或训练中意外倒地,很能会造成皮肤擦伤;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时补水不充分也可能会出现中暑的现象。春、秋季节气温适中,着装也长裤长袖为主,对肢体的保护性强,损伤发生的机率相对来看较小。

4.4 损伤的原因分析

从损伤原因调查结果来看,运动中的身体碰撞是导致运动损伤的最大原因,这与足球运动的特点密不可分,足球是一项多人同场竞技的运动,运动强度大,速度快,在拼抢球权时经常多人聚集在狭小的范围内,发生与队友或对方队员的身体碰撞,直接導致损伤或者倒地后的二次伤害,因此运动中的身体碰撞导致发生损伤的几率最高。

从运动前准备活动的进行情况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表示在运动前会进行准备活动,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由于损伤率高达94.3%,笔者认为在做准备活动时,有些同学并没有保质保量的完成,没有起到准备活动应有的效果。

从放松活动进行情况调查结果来看,有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运动后放松的重要性,导致过后的肌肉僵硬、酸痛,更严重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

从具体技术动作与损伤发生的关系调查统计表来看,在进行不同的技术动作时,损伤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在进行有身体对抗的技术动作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例如,铲球技术是危险性相对较高的,技术动作不规范时,不论对铲球者还是被铲球者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由于足球对抗强度相对于其他类型运动项目来说较高,场上队员的身体接触也更频繁,带来的损伤也更多。

4.5 对损伤的认识分析

从损伤发生处理方法调查结果、损伤相关知识的来源调查结果来看,由于调查对象是专业体育院校的学生,对损伤还是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对常见的损伤类型有着较为系统的认知。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被调查124名同学中,有117名同学出现过损伤,损伤率高达94.3%,并且一大部分同学损伤次数不止一次。学生和老师应重视该问题。

(2)损伤部位多以下肢为主,其中踝关节损伤最为严重,其次是膝关节,第三是足部。

(3)损伤类型中,扭伤最多,第二为挫伤,第三是擦伤。

(4)损伤原因主要以运动中的身体碰撞为主,其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

5.2 建议

(1)要重视损伤问题,并建立预防保障的机制,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正确对待运动损伤,确保自身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下进行足球运动。

(2)认识到准备活动必要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正确的热身手段。

(3)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减少学生由错误动作产生的损伤。

(4)针对性的做出素质训练,加强身体力量,减少损伤的发生。

本文系2021年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PBL教学法对初二学生足球学习动机、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1XSY011)。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次数问卷
快乐足球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足球运动的研究
世界杯
幼儿园引入足球运动的实践与思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