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片对老年肺栓塞患者血清D-D、NT-proBNP水平等影响及临床疗效

2022-03-04 14:58高海燕卢鑫朱颖仝春冉潘航程杨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肺动脉抗凝研究组

高海燕 卢鑫 朱颖 仝春冉 潘航程 杨健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1100)

肺栓塞(PTE)是由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所致的一组疾病〔1〕。PTE起病一般急骤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致死率、致残率高,老年人由于自身合并疾病多、高龄等因素常被漏诊或误诊〔2〕。临床常用抗凝药利伐沙班片,能有效治疗或预防血栓形成,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利伐沙班片作为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高选择性,能直接抑制因子Ⅹa,从而发挥抗凝作用,现常用于预防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PTE的发生;也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改善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与传统口服抗凝药相比,利伐沙班片疗效可靠,不需要常规监测且安全性良好、使用方便〔4〕。本文旨在评价利伐沙班片对老年PTE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D-二聚体(D-D)、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等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PTE患者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70.09±7.67)岁。研究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61~78岁,平均(69.72±8.3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5〕;②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喘促等;③患者肾脏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④入组前2 w未使用抗凝药物者;⑤患者无精神障碍且能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⑥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2018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②有抗凝治疗禁忌证;③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年龄<60周岁或>80周岁者;⑤近期进行手术或创伤者。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镇痛等基础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706),5 000 IU/次,2次/d,连续治疗5 d。对照组采用华法林钠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314)治疗,与低分子肝素钙重叠治疗3 d后,单用华法林钠片3 mg/次,1次/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钠片剂量,连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期间行INR检测同时调整药物剂量,保持INR值在2.0~3.0。研究组采用利伐沙班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13291)治疗,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第6天开始单用利伐沙班片15 mg/次,2次/d,3 w后改为20 mg/次,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血清水平:于治疗前后抽取所有患者静脉血3 ml,然后进行离心处理,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D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肺动脉压血气分析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同时记录患者呼吸困难、疼痛、胸闷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依据SF-36问卷调查〔6〕,包括患者精神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36个项目,分为躯体评分(PCS)和精神评分(MCS)两项,分值均为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临床疗效:①显效:治疗后复查肺动脉 CT 造影示缺损肺段数减少80%,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基本消失;②好转:治疗后复查肺动脉 CT 造影示缺损肺段数消失比率>50%,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明显好转;③无效: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未见改善,肺段缺损未见明显改善〔7〕。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不良反应:记录两组皮肤出血、牙龈出血、过敏反应等临床不良反应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及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D-D、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D-D、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肺动脉收缩压 、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PCS和MCS分别为(61.25±9.89)、(71.65±9.86)分,对照组分别为(50.28±9.84)、(62.34±10.25)分,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94%,其中显效18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其中显效17例、好转7例、无效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为15.63%,包括皮肤出血1例(3.13%)、牙龈出血1例(3.13%)、过敏反应3例(9.38%);研究组为9.09%,包括皮肤出血、牙龈出血、过敏反应各1例(3.03%)。

3 讨 论

PTE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其特异性不显著,常被漏诊、误诊,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公众健康。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PTE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PTE 发病的危险因素中,年龄可作为独立因素,老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相对较高。PTE的治疗方法以抗凝和溶栓为主〔8〕,其中抗凝血药可用于防治血管栓塞类疾病,在早期进行干预,可预防血管栓塞类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利伐沙班片作为抗凝药之一,其疗效及安全性被普遍认可。目前临床上常被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房颤患者脑卒中及术后抗凝等〔9~11〕,已有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肺栓塞、脑卒中及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方面的研究〔12~14〕。本研究结果也说明利伐沙班片对于PTE的防治及预后均有良好作用。

研究表明,D-D指标的升高可为PTE的诊断提供预测性价值〔15〕,NT-proBNP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若NT-proBNP升高,提示出现心肌损伤等情况,心脏的损伤程度可能会影响PTE的预后〔16〕,本研究结果提示利伐沙班片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和肺循环压力,降低老年PTE患者的风险。另外表明服用利伐沙班片治疗的患者疗效更佳,且能够有效控制安全性。苏春芳等〔17〕研究显示,利伐沙班片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且临床安全有效,在老年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利伐沙班片治疗老年PTE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清D-D、NT-proBNP水平及肺动脉收缩压,降低肺循环阻力,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肺动脉抗凝研究组
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的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伴房颤患者抗凝现状研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