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蛋白水解物-Ⅰ防治C57小鼠脑衰老的作用机制

2022-03-04 14:44朱琳任宇倩倪钦帅李义召任雷鸣郭云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端粒酶低剂量海马

朱琳 任宇倩 倪钦帅 李义召 任雷鸣 郭云良

(1青岛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中心,山东 青岛 266021;2济南房干康复医院;3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衰老是一种生物过程,其特点是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衰老是大脑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涉及逐渐的学习和记忆丧失,认知障碍和痴呆症,如阿尔茨海默病〔1,2〕。 Harley等〔3〕在1990年提出了衰老的端粒学说,端粒磨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4,5〕,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主要依赖于端粒酶的活性。脑内端粒酶活性的降低可引起神经元衰老和死亡,进而导致认知功能衰退〔6〕,这提示激活端粒酶可能是保护神经元和延缓脑衰老的有效方法。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是端粒酶催化亚基,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控端粒酶的表达。TERT可被多种转录因子上调从而增加端粒酶活性,其中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已被证实是TERT的重要激活因子〔7〕。磷酸化STAT3是STAT3的主要活性形式,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和上调STAT的磷酸化水平〔8〕,可以促进神经再生,改善神经损伤。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CH)-Ⅰ是一种从猪脑组织中提取的富含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的混合物,具有类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此类脑组织多肽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提高神经元存活率,调节神经元可塑性,修复神经元〔9,10〕。但是,迄今关于CH-Ⅰ对脑衰老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动物衰老模型,探究CH-Ⅰ防治脑衰老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主要试剂 注射用CH-Ⅰ(批号:0190501-1,30 mg/支)购自河北智同生物制药公司;D-半乳糖(D-gal,批号:K1915124,纯度≥99%)购自上海阿拉丁试剂公司;端粒酶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1185666910)购自德国罗氏公司;STAT3(AF6294)、磷酸化(p)-STAT3(Tyr705,批号:AF3293)、β-actin(批号:AF7018)抗体购自美国Affinity公司;BDNF(批号:381133)抗体购自成都正能生物技术公司;TERT抗体(批号:NB100-317)购自美国Novus公司。

1.2主要仪器 酶标仪(SYNERGYH1)购自美国Bio-Tek公司;垂直电泳仪(PowerPacTMHC)购自美国Bio-Rad公司;光学显微镜(IX-70)购自日本Olympus公司;PCR仪(T100TM)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1.3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SCXK2016-0006)48只,8周龄,SPF级,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公司。饲养于青岛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实验动物室,温度控制在23~25℃,自然光照,自由饮食,适应性饲养1 w。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H-Ⅰ低剂量组(3 mg/kg)和CH-Ⅰ高剂量组(6 mg/kg),每组12只。对照组小鼠颈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 150 mg/kg,每天1次,持续8 w。根据Nam等〔11〕所述,D-gal给药3 w后,给药组小鼠按分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CH-Ⅰ 3 mg/kg和6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5 w。药物干预结束7 d后,使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能力。动物实验过程严格遵守动物伦理学要求。

1.4Morris水迷宫实验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12〕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小鼠连续5 d进行隐藏平台测试,小鼠每天进行4次训练,并在第6天进行探针试验。在隐藏平台测试中,小鼠可以在60 s内自由到达隐藏平台,并允许在平台上停留30 s。当小鼠找到平台时,记录所需时间,如果小鼠在60 s内找不到平台,将被引到平台并停留30 s。平台在第6天被移除,各组小鼠自原平台对角线象限出发寻找平台,记录找到原平台所用时间和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

1.5苏木素-伊红(HE)染色 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小鼠深度麻醉,经心脏灌注0.9%生理盐水和4%多聚甲醛,完整取脑〔13〕。脑组织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自乳头体后(海马区)连续冠状切片,厚度7 μm,每隔3张抽取1张,贴于多聚赖氨酸处理的切片上。根据HE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染色,海马切片常规脱蜡水化,苏木素染色3 min,分化液分化10 s,自来水浸泡15 min,伊红染色1 min,自来水终止显色。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光镜下观察海马结构,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不同程度的红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海马CA1区染色情况,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不重叠的高倍(×400)视野,计数细胞,取其均值。以变性细胞指数(DCI=变性细胞数/细胞总数)表示损伤程度。

1.6Western印迹 提取小鼠海马组织中的总蛋白,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其蛋白浓度。样品用十二烷基硫酸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电转移到聚偏乙烯(PVDF)膜上。5%脱脂奶粉(1×TBST 配制)室温封闭2 h。洗膜后加一抗(BDNF 1∶1 000、STAT3 1∶1 000、p-STAT3 1∶1 000、TERT 1∶500、β-actin 1∶1 000)于4℃孵育过夜,洗膜后加二抗(1∶10 000)室温孵育1.5 h,ECL发光试剂显色。使用ImageJ软件计算目的蛋白与内参蛋白β-actin的比值。

1.7端粒酶活性检测 采用端粒酶PCR-ELISA试剂盒检测端粒酶活性。使用试剂盒自带的裂解液裂解小鼠海马组织,将裂解提取物添加到含有端粒酶底物的反应混合物中。随后转移到PCR仪中进行延伸和扩增,测量方案如下:25℃ 30 min;94℃ 5 min,94℃ 30 s,共30个循环;50℃ 30 s,72℃ 90 s,72℃ 10 min。RNA酶灭活的提取物作为阴性对照,试剂盒提供的提取物作为阳性对照。将5 μl PCR产物加入25 μl变性试剂和225 μl杂交缓冲液后,向链霉亲和素预涂的96孔板中加入100 μl/孔的PCR产物,37℃变性杂交2 h,然后使用抗地高素过氧化物酶结合物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底物进行ELISA检测,使用酶标仪测定450 nm和690 nm处的吸光度。相对吸光度=样品吸光度(A450 nm-A690 nm)-阴性对照吸光度(A450 nm-A690 nm),相对吸光度大于0.2为端粒酶阳性。

1.8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

2 结 果

2.1水迷宫实验结果 模型组抵达平台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而在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这提示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出现障碍。与模型组相比,CH-Ⅰ低、高剂量组抵达原平台所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并且CH-Ⅰ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表1。

图1 各组小鼠在水迷宫探索实验中的运动轨迹

表1 CH-Ⅰ对小鼠抵达平台时间和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的影响

2.2小鼠海马CA1区HE染色 对照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核内可见明显核仁;模型组海马神经元出现神经元排列无序、松散,细胞核固缩深染,并有部分形成空洞,DCI(0.58±0.03)较对照组(0.21±0.02)明显升高(P<0.01),提示D-gal可导致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发生病理改变。CH-Ⅰ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细胞排列趋于整齐,少数细胞固缩深染;与模型组相比,CH-Ⅰ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DCI显著降低至0.50±0.03(P<0.05)和0.44±0.06(P<0.01),CH-Ⅰ高、低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2。

图2 CH-Ⅰ对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HE染色,×400)

2.3小鼠海马组织中TERT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 模型组海马组织中TERT表达水平(0.18±0.13)较模型组(0.35±0.14)明显下降(P<0.01),CH-Ⅰ低、高剂量组海马组织中TERT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0.25±0.13、0.29±0.15;P<0.05)。与对照组(1.11±0.17)相比,模型组端粒酶活性(0.60±0.13)显著降低(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CH-Ⅰ低、高剂量组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0.72±0.14、0.87±0.15;P<0.05)。CH-Ⅰ高、低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3。

1~4:对照组、模型组、CH-Ⅰ低剂量组、CH-Ⅰ高剂量组;下图同图3 CH-Ⅰ对各组小鼠海马组织TERT蛋白表达的影响

2.4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情况 与对照组(0.77±0.04)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中BDNF表达(0.51±0.05)显著下降(P<0.01)。CH-Ⅰ低、高剂量组海马组织中BDNF水平(0.65±0.05、0.71±0.04)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0.69±0.04)相比,模型组p-STAT3水平(0.33±0.03)明显下降(P<0.01),CH-Ⅰ低、高剂量组海马组织中p-STAT3水平(0.48±0.04、0.757±0.05)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尽管总STAT3的表达水平不变。见图4。

图4 CH-Ⅰ对各组小鼠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和p-STAT3水平的影响

3 讨 论

自然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一系列形态和行为变化有关,包括神经退行功能障碍,如运动和认知表现〔14〕。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可能是延缓大脑衰老的有效干预措施。长期接触D-gal会导致类似自然衰老的症状〔15〕,因此,D-gal诱发的衰老模型被广泛用于抗衰老研究。本研究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Li等〔16〕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CH-Ⅰ对D-gal引起的衰老小鼠的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端粒酶失活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7~19〕,而Jaskelioff等〔20〕研究表明,端粒酶重新激活逆转了大脑的衰老过程,包括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大脑大小和嗅觉功能等〔20〕,因此激活端粒酶已被认为是延缓脑衰老的有效方法。TERT是端粒酶的关键结构和主要调节亚基,作为端粒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存在于端粒酶阳性细胞中,而TERT的表达依赖于多种转录因子〔21〕。STAT3是一个潜在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免疫和炎症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22〕,可以将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信号从细胞膜传送到细胞核上,使其到达目标基因〔23〕。研究表明〔24,25〕,STAT3是TERT重要的激活剂,可以上调TERT的表达并提高端粒酶活性。因此STAT3在TERT的表达和端粒酶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药物已被证实可以通过影响端粒酶活性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26~28〕。Benito等〔8〕研究表明,增加BDNF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可以促进神经再生,改善神经损伤,并且通过增加BDNF的表达和磷酸化STAT3也可以改善大鼠〔29〕的记忆缺陷,本研究表明CH-Ⅰ可显著提高D-gal衰老小鼠海马组织中的BDNF表达水平。CH-Ⅰ改善D-gal诱导衰老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减轻衰老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H-Ⅰ提高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水平,并上调TERT的表达和STAT3磷酸化水,激活端粒酶的活性有关。本研究有望对防治神经系统衰老损伤及老年相关性疾病,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猜你喜欢
端粒酶低剂量海马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海马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香樟不同树龄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测定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辅助多重信号放大的端粒酶灵敏检测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萌萌哒之长满痘痘的豆丁海马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
吃的咸 老得快
2000~2009年我国端粒酶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