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感染情况及KNP、E.coli、HiB耐药性

2022-03-04 14:58安晓彤周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血常规支原体耐药性

安晓彤 周笳

(天津医院普内科,天津 300050)

引起老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真菌、病毒及其他一些非典型的病原菌。真菌类的病原菌中最常见有革兰阴性菌、肺炎雷伯菌(KNP)、大肠埃希菌(E.coli)及流感嗜血杆菌(HiB)等,是15%~40%的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致病病原菌,比较常见的还有各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和腺病毒等,也有很多老年患者是由于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导致的〔1〕。目前,所知的病毒性病原菌已经超过1 200多种。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致病性病毒被检测出来,不同种类的病毒遗传物质也不同,主要有DNA病毒、RNA病毒和蛋白质病毒〔2〕。老年血液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及喘息等方面的呼吸道相关的临床表现〔3〕。能够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除了病毒还有很多的真菌,也是呼吸道感染中比较常见的病原菌,且随着近几年来抗生素的普遍使用,真菌的种类和每一种真菌的性质也发生着不断地变化,且越来越多的真菌产生了多重耐药性,对很多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因此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化和对真菌感染类疾病的治疗也变得越来越复杂〔4〕。本文分析老年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利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医院治疗的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共16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1.5±4.0)岁,经过胸部的X线和血常规检查,老年患者均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发病时间均为5 d,且没有进行过抗病毒的治疗。本研究已取得了老年患者家属的同意。

1.2方法 分别于入选患者治疗前5个月时及后5个月时检测病原菌和耐药性情况。应用无菌棉咽拭子提取所有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采集后立即送检,进行常规接种培养,应用BDphoeni×-10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美国BD公司生产)对分离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试验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标准进行判定,质控菌株和药敏试验纸片均为仪器配套,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血常规的检查:入选者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6 ml,分别放于黄帽采血管及紫帽采血管中,紫帽采血管常规送检验科检验,应用XN9000血常规分析仪获得血常规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由专人负责收集并记录。黄帽采血管应用德国Leica公司生产Eppendorf5810R离心机,离心15 min(3 000 r/min),快速且小心地将血浆与细胞分离,样本收集后,取上清液统一编号,冻存于由美国Thermo公司生产的-80℃冰箱中,并通过由天津市瀚阳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同时观察纳入的患者在不同季节中病毒、真菌、支原体的检出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药敏实验结果采用WHONF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病原菌和耐药性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病原菌与耐药性结果 检测发现后5个月中的革兰阴性菌中KNP和E.coli对氨苄西林和头孢拉定的耐药性明显增高(P<0.05);与前5个月比较,后5个月中革兰阳性菌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的耐药性显著提高(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 下呼吸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

2.2不同季节致病菌感染情况比较 病毒在不同季节的感染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真菌和支原体在不同季节感染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季节病原菌感染情况比较(n,n=160)

2.3病原菌对血常规的影响 单独真菌感染时对血常规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原菌和真菌混合感染时对血常规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病原菌感染的血常规

3 讨 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各种病原菌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补充,目前已有的技术可检测出大部分病原菌,但仍有30%的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仍不能明确所感染的病原菌〔5,6〕。病原菌与真菌中以阴沟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及荧光假单胞菌等较为常见〔7,8〕。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会引起喘息的发作,但是这方面的报道差异较大,可能是由于季节、实验条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导致的〔9,10〕。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体内都存在一定的阳性检出率。但临床上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局限性较大,一般采用血清学检查,易出现假阴性的现象,且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高低度抗体在感染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可能存在,因此即使本次感染不是由于肺炎支原体导致的,老年患者在此前感染过肺炎支原体,就可能在本次检查时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这可能是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假阳性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很多文献上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11,12〕。而本研究采用的是多种PCR技术,避免了这一点误差的产生,本研究中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仅为1.3%。

研究发现,由于血液病患者长期、频繁交替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从而发生耐药性细菌和真菌感染,临床治疗甚为困难。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部位主要位于下呼吸道及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组织,以炎症和感染为主要原因,该病病程短,发病急,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对抗该病〔13,14〕。抗生素现在普遍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从而造成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作用,实验发现,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革兰阴性菌引起,而KNP是造成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革兰阳性菌中,肺炎链球菌依然是造成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不可忽略的原因。而对这些病原菌的控制,氨苄西林和头孢拉定的效果已经越来越不明显,KNP、E.coli和HiB对这两种药物都有了耐药性。对于肺炎链球菌的感染治疗难度也越来越大,其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等常见的抗生素耐药性已经达到了高峰〔14,15〕。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对抗生素的滥用情况做出整改,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在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病原菌的变化,根据药物敏感度的检测结果使用适合该病原菌的抗菌药物,避免由于耐药性的原因影响到对老年人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越来越成为院感好发,在中高发时期是对老年人危害极大的病症之一。病原菌对很多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这些均由抗生素滥用的后果导致的,而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对本身影响巨大,可能会引起肺炎而造成一系列肺脓肿、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会导致老年人死亡,临床中应不断加强抗生素管理,降低不必要的抗生素用药,合理操作,从而可降低耐药性发生率。

猜你喜欢
血常规支原体耐药性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血常规解读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抗生素耐药性并不新鲜——它早在人们使用药物杀菌前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