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凝状态相关性

2022-03-04 14:58陆旭阚超张睿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凝血凝栓塞

陆旭 阚超 张睿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2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

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1〕。血栓栓塞是NS患者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早期准确评估NS患者血凝状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减少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及延缓肾病进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4 h尿蛋白定量(UTP)及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是评价N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新研究提示β2微球蛋白(MG)与NS患者肾功能及血凝均有相关性〔2〕。然而,上述指标与不同年龄段NS患者血凝状态是否有相关性,是否可以根据年龄不同,制定更个体化、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这些问题尚未明确。因此,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凝血状态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肾功能正常的初诊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年龄组β2-MG、UTP、ALB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探讨上述指标与不同年龄组NS患者血凝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肾功能正常的初诊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根据随机表选择20岁<年龄<55岁、55岁≤年龄<75岁)NS患者各30例分别为组1和组2。要求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NS诊断标准;(2)肾功能正常;(3)初诊且未进行干预治疗。出现下列情况者排除此研究:(1)有出凝血障碍性疾病;(2)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严重心力衰竭、脑出血等;(3)恶性肿瘤。

1.2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基础疾病、血压、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β2-MG、UTP、ALB、纤维蛋白原浓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4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

2 结 果

2.1整体情况 两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β2-MG水平 组1 β2-MG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相关性(r=-0.118,P=0.567)。组2 β2微球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明显线性正相关(r=0.316,P=0.039)。组2 β2-MG水平高于组1(P<0.05)。见表2。

表2 组1、2各指标对比

2.3UTP水平 组1 UTP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相关性(r=0.278,P=0.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 UTP与纤维蛋白原水平(r=0.404,P=0.027)呈明显线性正相关,两组间UT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4ALB水平 组1(r=0.417,P=0.015)、组2(r=-0.532,P=0.002)ALB均与纤维蛋白原呈明显负相关,但组2(r=-0.532,P=0.002)较组1(r=-0.417,P=0.015)ALB均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性更显著。两组间ALB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5纤维蛋白原水平 两组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NS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和高凝状态,35%的NS患者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其他NS患者的8倍〔3,4〕。虽然与NS相关的动脉血栓较少,仅1.8%~5.0%。但仍有许多危及生命的动脉血栓栓塞病例报道〔5~7〕。血浆中与凝血和纤溶有关蛋白质水平的改变、血小板聚集增强、低ALB、高黏度和高脂血症及皮质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都被认为是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诱发因素〔8〕。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目前临床上多为对症治疗。 2020KDIGO指南建议MN患者ALB<20 g/L(溴化酚紫法)或<25 g/L(溴化酚绿法)时考虑抗凝治疗,根据ALB水平和血栓发生风险选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或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于其他类型NS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时机尚不明确,导致NS患者血凝情况评估不及时、不准确,无法早期预防血栓栓塞等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远期预后。且有研究表明,接受类固醇治疗的老年NS患者,肾脏反应延迟,易复发〔9〕。因此,急需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诊疗方法早期评估血凝情况及治疗效果。年龄是很多疾病发生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变化,机体的各项功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近年来β2 -MG在NS 患者中病理性改变逐渐受到临床重视〔10〕,β2-MG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组成部分。它通常由肾小球滤过清除,随后在近端小管中发生再吸收和分解代谢〔11〕。有研究表明血清β2-MG 水平与NS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凝血状态呈高度相关〔2〕,本研究说明中老年NS患者血液高凝更为严重, 更易发生血栓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部分患者β2-MG可沉积于内脏器官,尤其是血管和胃肠道,加重血液高凝〔12〕。且β2-MG蛋白的变化早于ALB〔2〕,可以用于早期评估中老年NS患者的血凝状态,做到早期预防,延缓疾病进展。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主要为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降解生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混合血栓,同时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也影响动脉血栓的大小。故纤维蛋白原水平是评估NS患者血凝状态的重要指标〔13〕。24 h UTP和ALB与N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4,15〕,本研究发现组1仅ALB与纤维蛋白原有相关性,但组2纤维蛋白原水平与ALB水平的相关性更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中青年患者肝脏合成蛋白能力较强,在疾病初期,即使患者蛋白尿较多,但由于肝脏的代偿,ALB及血凝变化可能并不明显。故应用UTP评估中青年NS患者血凝状态可能并不准确。

综上,>20岁且<55岁NS患者血凝与ALB呈负相关,与β2-MG、24 h尿蛋白无相关性,而≥55岁且<75岁NS患者血凝与β2-MG、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且血液高凝更严重。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年龄段NS患者血凝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可以根据年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指标进行血凝状态的评估和治疗,为NS患者血液高凝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高凝血凝栓塞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凝四项结果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