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认知与接受状况的研究
——以L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为例

2022-03-04 12:5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访谈法内卷躺平

钟 鑫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黄石 435002)

1 什么是“内卷”和“躺平”

“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内卷化”的概念是由戈登威泽和格尔茨两位人类学家推广开来的,主要有两种解读,一是某类文化模式达到了一种最终形态后既无法进一步转化,也无法稳定的状态;二是在农业发展中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无法扩展,致使过剩的劳动力只能投入到有限的生产中,使得生产更加精细与复杂。

而人们日常讨论的“内卷”与学术概念的“内卷”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网上一些流行文字中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本文所讨论的“内卷”是指人们非理性的竞争或被逼无奈不得不参与的竞争;是指某一行业或人群为了争取有限的资源去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导致群体中的每个人“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所谓“躺平”,就是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与竞争时,个人内心都静如止水,是选择自己舒服的方式去逃避压力和竞争的一种方式和态度。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摆脱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主流路径,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抗外界的裹挟。

在当下快节奏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内卷”与“躺平”现象几乎存在于各个领域。而对于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高中生也难免不受其影响,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中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且接受能强,但辨别事物好坏的能力不足,容易出现盲从现象。所以无论是校园中的“内卷”与“躺平”现象,还是社会中的“内卷”与“躺平”现象都容易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2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以L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共收回105份问卷,其中老师6份,学生99份。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可行性,选取了8位学生、2位老师,在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他们对待“内卷”与“躺平”的认知情况及接受情况。最后尝试提出作为学生面对“内卷”与“躺平”的因应策略。

研究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认知情况如何?(2)“内卷”与“躺平”现象对高中造成了哪些影响?(3)高中生是否会参与到“内卷”与“躺平”现象之中?

3 研究的方式

3.1 问卷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逻辑、要求和程序编制的调查工具,通过发放、回收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达到收集研究所需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

3.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L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认知情况和接受情况,对高三文科与理课两个班的学生和老师展开了调查。

3.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关于“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关于“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对“内卷”与“躺平”的认知情况、态度、参与情况等看法。

3.1.3 施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在线施测的方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在问卷星平台编制完成后,把问卷链接转发至班级群内,要求其独立填写完成。

3.2 访谈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访谈法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半结构是访谈法是指访谈的主题事先决定,内容细节可容许访谈者视情况而作弹性处理的一种访谈法。

表1:访谈的抽样方案(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L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认知与接受情况,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8名学生和2名老师逐一进行了个别访谈。

3.2.1 抽样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已填问卷的学生中抽取访谈对象。

3.2.2 访谈对象

本研究抽取的10名受访者的基本资料见表2。

表2:受访者的基本资料

3.2.3 访谈提纲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关于“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访谈提纲(学生)》《关于“内卷”与“躺平”现象的访谈提纲(老师)》展开访问。访谈提纲主要包括受访者(学生)对“内卷”与“躺平”的认知和接受情况,以及站在老师的角度如何看待学生中的“内卷”与“躺平”现象。

4 调查结果

4.1 学生自身对“内卷”与“躺平”现象的看法

4.1.1 大部分学生对“内卷”与“躺平”现象只是听说过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可以看到,对于“内卷”现象有23.8%的学生不了解、57.14%的学生听说过、19.05%的学生很了解。关于“躺平”现象有28.57%的学生不了解、56.19%的学生听说过、15.24%的学生很了解。

而对于“内卷”与“躺平”现象在学生中存在的程度,分别是40%的学生认为偶尔存在“内卷”的现象;37.14%的学生认为偶尔存在“躺平”现象、31.43%的学生认为有时存在“躺平”现象。

X3:之前也只是网上看到说什么“内卷”,感觉“内卷”就是激烈的竞争,但是看到问卷中的解释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内卷。

4.1.2 被动参与“内卷”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学生不会参与“内卷”现象(46.67%)。而被动参与“内卷”现象的比例也不能忽视(36.19%)。这一点冲访谈中也能看出,大部分学生是不希望“内卷”的,但是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内卷”。

X6:你说请老师吃饭算不算是“内卷”呢?看到我们田径队的其他同学家长请了老师吃饭待遇就不一样了,我们剩下的人看到了,心里也会想到这个事情,等放假回去了跟家长商量,看自己要不要也请老师吃饭。还不是希望到时候去武汉考试的时候,不出什么问题。

4.1.3 不想被其他同学甩在后面

促使学生参与“内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学生不愿意落后于他人,因此会想更多的办法获得资源。

X4:一开始我是觉得无所谓的,后面我发现自己还是想上大学的,特别现在高三,老师动不动会说考大学的分数线。到不了这个线就没有大学上,到时候看到别人去上大学,我去打工,心里肯定接受不了。所以就想办法找老师补课,网课啊课外练习啊,反正都有,就是希望到时候跟别人一样有个大学上。

4.1.4 朋辈压力

X8:就像买鞋一样,身边的人都是耐克、阿迪、AJ的,就感觉好像我要是不穿这些,就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去,就没有共同话题一样。

4.1.5 被动选择“躺平”

X2:起点都比别人低,加上屋里(家里)条件也没有别人好,别人能请老师吃饭,我屋里人不可能说专门从老家跑过来请老师吃顿饭吧?反正我就觉得无所谓的。

4.1.6 自己舒服就行了

在选择躺平的学生中46.15%认为自己舒服就行了。

X1:搞那么多动作,最后还不是上个大专?你看我们学校有多少能上本科的,大专还不都一样?反正我觉得自己舒服就行了,我就不信那些请老师吃饭,报辅导班的人都能考上好大学了。

4.2 老师对学生们的“内卷”与“躺平”的看法

4.2.1 想看到学生努力,但不希望“内卷”

S1:我们当然是希望学生们在学啊,其实大部分学生只要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正常的考个本科问题都不大。我们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考过这么多年试,也都知道考试的模式就是那样。但是你说的“内卷”真的没必要。

4.2.2 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

S2:你说要是学生都“卷”起来了,我们当老师的能跑的开吗?这肯定也会增加我们当老师的工作量啊。

4.2.3 不愿意看到学生“躺平”

S1:不管是主动的“躺平”,还是被动的“躺平”。我觉得作为老师,我都不愿意看到。主动的“躺平”和自我放弃有什么区别了?被动的“躺平”感觉就很心酸,要么是屋里(家里)条件跟不上,要么是自己怎么努力都没办法改变。

4.3 “内卷”与“躺平”现象的高中生的影响

4.3.1 盲目攀比

在访谈过程中X8同学提到了一个在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生们会在吃、穿、用等方面,出现攀比的现象。在消费上不求合适,不求性价比,不考虑是否在自己或家庭经济条件可承受的范围内。

X8:就像买鞋一样,身边的人都是耐克、阿迪、AJ的,就感觉好像我要是不穿这些,就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去,就没有共同话题一样。

4.3.2 在班级内产生“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本是指获得资源越多的人发展的就越快越好,而资源处于劣势的人劣势会愈加明显。在学校或班级内它可以表现为“优势积累”,谁先获得这种优势,谁就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S1:我们当老师的其实也怕家长和领导“打招呼”(指家长在私下联系班主任或老师,希望能够多关照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时候你拒绝也不是,接受也不行。而且作为老师,我们也希望能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每个班总是有一些不搞学习的学生和特别刻苦认真的学生。你说面对调这两种学生,我会更关注与哪一种?

4.3.3 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内卷”现象的出现也不全是负面的影响,也有学生因此在学习上比以往更加努力。

X3:看到别人成绩好的同学,都在想办法找老师开小灶或者走体艺路线,我这种成绩一般的再不努努力、想想办法到时候还不得被别人甩得远远的?

4.3.4 丧失学习的动力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还是26.67%的学生会主动选择“躺平”。

X5:懒得想那么多,我是觉得都很无所谓,过一天是一天,自己舒服就行了。想的多了也累,又改变不了什么。

5 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内卷”与“躺平”现象

虽然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内卷”与“躺平”现象对学生们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在具体的访谈过程中,可以发现负面影响更加严重。所以,学生在面对“内卷”与“躺平”现象时的因应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首先需要明白“内卷”现象与竞争是有区别的。学生不能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停留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却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作为,甚至是甘于“躺平”,最后将自己考不上目标院校归因于学校“内卷”太过严重。

(2)在面对真正的“内卷”时,作为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学校社会工作者或老师可以利用“优势视角”,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使得学生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将来做什么。走在自己的“时区”,追逐着自己的目标而不是陷入“内卷”这种陀螺式的死循环。

(3)在面对“不已其道德之”的学生时,作为学生需要的不单单是能够自省,做到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类似的“害群之马”,还要其他同学都明白,如果任由这种人的所作所为,那么所有人都将成为“内卷”的受害者。我们需要明白,当校园内到处都是“内卷”这种非理性的竞争时,学生和老师们也许就丧失了人性中善良的部分,教育的意义就更是无从谈起。

(4)消除学生“躺平”的心理,作为学生要能够正确的认识竞争。

首先要能够把握好竞争的内涵,竞争可以克服个人的惰性;能够促进个人的进步。在竞争中我们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团结合作的观念,与他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其次是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评估,努力缩小“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确立目标时,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把长远的目标与近期的目标相结合,并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目标,做到把“看路与赶路”相结合。最后要能正确的看待竞争中的失败,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肯努力、肯进取,失败也是问心无愧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不能够保持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此,怎样看待失败才更重要,在失败中学到知识,增长经验这才是失败的价值。

(5)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可行性。

在与老师的访谈过程可以发现,学生们很多时候无法独自处理相应的不良情绪与压力事件。而学校内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学生在寻求老师帮助的时候,老师们也没有信心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压力事件,并且大多数时候老师的帮助只能解燃眉之急。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在L市高级中学引入社会工作是有可行性的。无论是个案工作的方法还是小组工作的方法,在已经有的研究中它们对学生缓解压力、提升抗逆力以及促进学生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访谈法内卷躺平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基于知识图谱构建和定性访谈法探析张忠德教授辨治间质性肺病临床特征与方药规律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我国学校体育研究中访谈法运用的问题探析
年俗文化的变迁及传承创新探析
全科医生小词典
——访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