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课(COOC)”教学模式探析

2022-03-04 12:51王征宇蔡德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效果教室

王征宇 蔡德发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线上教学与线下授课有着各自的优点和问题,有研究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学习效率做了调查,发现63.5%的学生认为线下课堂的学习效率更高[1]。在对皖南医学院404名大学生调查发现,仅46.8%的学生喜欢在线课程[2]。49.15%的教师表示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与面对面授课效果不一致[3]。教师由于难以与线上的学生进行表情交流,很难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所传授的知识。随着疫情的结束,线下教学得到了恢复,然而线上教学期间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手段仍可以运用到线下教学中,并提升教学效果。为此,需要一种教学模式,使得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相结合,提高线上、线下或者混合式授课的教学效果。

1 酷课的定义

“酷课”即“Co-ordination Offline Course”,为协同线下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缩写为“COOC”,根据发音简称为“酷课”。酷课授课地点是普通教室;辅助工具是钉钉、腾讯会议等具备协同功能的软件;上课形式是在普通教室中,师生全程使用钉钉、腾讯会议等的共屏、文件传输等协同互动功能进行授课与学习,提高课堂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 酷课的表现形式

酷课按照授课对象所在场地主要分为“线下教室授课型”“线下教室+线上授课型”和“线上授课型”三种。

2.1 线下教室授课型

授课地点在普通教室,师生同时打开交互协同软件。教师全程共屏授课内容,学生可以看投影仪大屏幕、手机、平板或者笔记本等移动端屏幕。可以随时截屏保存,提高了做笔记的效率,并方便了看大屏幕不便的学生。讲解完知识点后,学生可以当场共屏演示,方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可以随时进行资料共享,方便课堂讨论。相对于线上授课,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2 线下教室+线上授课型

教师所在普通教室,学生一部分在教室,另一部分在教室外的网络上。授课形式与“线下教室授课型”类似,教师可以与教室外线上的学生之间共屏,通过观察教室中的学生来了解整体的学习效果。

2.3 线上授课型

授课地点是在线上,如果是直播,可以利用软件的交互协同功能增加互动;如果是录播,可以把师生间的互动编辑到线上授课课程中,提高授课效果。

3 酷课的特征

3.1 增强师生间的教学互动

利用共屏功能,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还可以进行共屏竞争,先共屏展示的学生可以多得平时成绩,增强了教学趣味和教学效果。可以随时把资料上传,方便学生学习或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3.2 降低相关教学资金投入

由于手机、平板等高普及率和软件的交互协同功能,可以利用酷课模式进行教学,摆脱了电脑机房的约束。

3.3 提高线上授课教学效果

和教室授课一样,教师可以面对面的观察学生精神面貌,第一时间掌控课堂,及时教学调整或者维护教学纪律。

3.4 适应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情况

采用“线下教室+线上授课型”方式,教室中的学生严格控制在一定数量,保证学生间距。

4 酷课授课的教学案例

以《文献检索》和《学位论文写作》课程为例,《文献检索》的授课对象是税收学本科专业的两个班学生,在特殊时期采用了“线上授课型”教学方式。《学位论文写作》为选修课,授课对象是所有专业的本科生,选课学生数量一般在50至160人之间不等,采用了“线下教室授课型”教学方式。《文献检索》实操比较多,例如知网的使用方式知识点,教师演示完知网高级检索的使用方式后,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共屏演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学位论文写作》综合了理论与实操,例如在论文研究现状知识点中,教师讲解完方法后,立即上传一些文献,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写完的学生共屏,教师进行现场点评。

5 酷课授课的教学反馈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酷课教学模式的接受情况,在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位论文写作》最后一堂课做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8份,其中,社科类专业问卷数50份,自然科学类专业问卷数18份。该课程全程采用了“线下教室授课型”形式。调查问题主要是对于酷课授课形式认可程度、网络费用对软件使用影响、学生端移动工具使用倾向、共屏画面流畅程度、共屏互动的接受程度及建议等方面。

5.1 对酷课授课形式的认可程度

学生对酷课授课形式整体持肯定态度。75%的学生认可该授课方式,另外 14.71%持很认可态度,总计89.71%,如图1所示。

图1:对“酷课”授课方式的整体认可程度

5.2 网络使用费用对加入钉钉会议的意愿影响

如果网络免费,总计有85.3%的学生愿意加入会议。如果使用自己的流量,愿意加入钉钉会议室的学生为45.59%,不想加入和没想法的比例分别为29.41%和22.06%。

5.3 学生端移动工具的使用倾向情况

授课过程中,投影仪与学生的移动端同时打开。倾向于看教室大屏幕的学生比移动端屏幕的多一些,分别为51.47%和44.12%。选择观看大屏幕原因主要是字大、不伤眼、省流量、没有时滞等。倾向于看移动端屏幕原因是清晰、眼神不好、随时截屏等。移动端的使用倾向排序依次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分别为61.76%、42.65%和29.41%。

由于用的是自己的流量,共屏画面流畅程度不一,48.53%情况为一般,卡顿和流畅情况相当,建议中,大部分是提高网络质量。教师讲完知识点后,学生立即做共屏展示,对于这一教学方式,76.47%的学生表示认可,原因是能及时掌握知识点、实践性强等。对于适合使用酷课授课方式的课程建议,分成三类:一是较难课程、文科知识较多课程,适宜截屏保存;二是鉴赏类课程;三是实操类较多课程,例如,计算机,金融等。

6 结论

酷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师生间良好的教学互动,它结合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点,可以广泛的运用到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及线下线上混合教学。调查反馈中部分学生反映:“所有课程都可以结合酷课模式,只要把握好各课程差异性,结合本课程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即可”。这就需要授课者进行尝试,使得酷课的教学模式更加丰富、更富有成效。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效果教室
“313”教室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