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市场价格波动因子分解

2022-03-04 12:51李红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收购价格变动波动

李红艳

(郑州西亚斯学院商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农产品一端连着农业生产者,一端连着居民消费者。因此,农产品价格历来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所关注的重点。借助农业保险管理小麦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已成为国家实施农业补贴政策,稳定农户经营收益的主要手段。探讨价格波动背后的因子构成,对保险公司科学经营,对农户价格风险的科学管理,对国家的精准施策都将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本文将小麦市场价格波动分为趋势性变动、周期性变动、季节性变动和随机性变动四类,并分析各类价格波动对小麦价格整体波动的贡献。

1 价格分解的理论依据

1.1 季节调整

传统的经济时间序列分析把序列看作四类要素的叠加:长期趋势变动(T)、季节变动(S)、周期循环变动(C)和不规则变动(I)。其中,季节要素和不规则要素变动往往会掩盖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样,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构成同样也可以分解为四类要素。

经过季节调整,可以将小麦收购价格指数序列中的季节变动要素(S)和不规则要素(I)分离,保留长期趋势循环要素(TCt)。本文采用CensusX12方法对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PM)进行季节调整,得到包含长期趋势和周期循环因素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序列(PM_TC)、季节变动要素(PM_SF)和不规则要素(PM_IR)。用等式表示为:

1.2 趋势分解

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农产品价格指数虽然将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变动因素剔除,但仍为长期趋势与循环变动要素的混合序列,因此还需要对PM_TC序列进行趋势分解,将二者分离。本文将分别采用H-P滤波和B-P滤波方法对PM_TC序列进行趋势分解,综合分析小麦收购价格的波动周期。

Hodrick-Prescott(HP)滤波是长期趋势分析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较好地分解出时间序列的趋势要素。

2 数据来源和分析思路

按照流转过程中的环节划分,农产品价格可以分为收购价格、批发价格与市场价格。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的解释,农产品收购价格是指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向农产品收购商出售农产品时的平均单价,也被称为生产者价格。[1]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农民出售农产品的基本价格,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农产品收购价格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生产行为,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波动不利于我国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基于此,本文以小麦收购价格为研究对象。

本数据为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来源于中粮网全国粮油价格监测系统。原始数据为周数据,共收集了2009年1月份至2018年10月份504周的数据,基期为2018年。本文首先利用原始数据计算得到小麦收购价格的周增长率,然后对周增长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建模,以刻画其分布特征和方差波动性。然后将小麦收购价格的周数据转化为月度数据,以方便后续利用EVIEWS软件进行价格波动分解。转化方法为:将一个月内每周数据进行平均后得到当月收购价格指数,共得到了118个月度数据。

3 小麦市场价格波动的分解结果

在前面周度数据的基础上,对隶属于各个月份的周度数据取平均值得到小麦的月度收购价格指数,以捕捉小麦收购价格指数的季节波动、周期波动更长期的波动。这部分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运用Eviews6.0将月度数据进行分解为随机波动因子、季节因子和趋势循环因子。然后利用H-P滤波技术将循环趋势因子进一步分解为趋势项和循环项。经过分解,研究周期内小麦价格波动分为三个周期,其特征如下表1所示:

表1:三个阶段小麦价格的基本特征

三个时期中小麦价格的均值不断抬高,小麦价格的波动在第二个时期最大,标准差为8.364998,在第三个时期相对稳定,标准差为3.702641。

经分解后的长期趋势项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1月—2013年12月,这个阶段内小麦收购价格指数呈持续上涨态势;第二阶段:2014年以后,这个阶段内小麦收购价格指数先缓慢小幅回调,然后又缓慢上涨,总体保持高位平稳状态。

4 小麦价格波动因子的贡献

借助于方差分解方法,得到了小麦价格趋势因子、循环因子、季节因子和不规则因子的冲击对小麦价格波动的贡献。结果如下面表2所示。

表2:不同时期小麦价格波动因子的波动贡献率(%)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小麦价格波动因子发挥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2009年01月至2012年02月,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趋势因子,贡献率为104.73%,其次是循环因子,其发挥的贡献为19.69%,对小麦价格的波动起到了较大的抑制作用;季节因子发挥的作用为14.16%;不规则因子仅发挥了0.8%的作用。2012年03月至2015年12月,对小麦价格波动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趋势因子,发挥的作用为52.59%,其次是循环因子,发挥的作用为37.71%,季节因子发挥的作用减弱至7.01%,不规则因子发挥的作用有所上升,提高至2.69%。2016年01月至2018年10月,对小麦价格波动贡献最大的因子是循环因子,其贡献为 55.55%,其次是季节因子,贡献为36.99%,不规则因子发挥的作用进一步上升至5.09%,而趋势因子则降为2.36%。经过对比,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规律:趋势因子发挥的作用逐渐减弱,这表明小麦价格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已经趋于稳定,未来上涨已遭遇瓶颈;循环因子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加,这表明随着我国粮食价格体系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内粮食市场的开放,来自国内外的供需冲击对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在2016年0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显著减弱,这主要归功于粮价上涨趋势的停滞,在趋势性因素发挥作用减弱的同时,季节因子发挥的相对作用有了大幅上涨,与此同时,随机因素发挥的相对作用也有所上升。但如果从绝对贡献上来看的话,实则不然。

从表3可以看出,三个时期中,小麦价格波动最大的是第二个时期,在第三个时期,小麦价格的整体波动有了显著下降,导致小麦价格波动减小的因子有趋势因子、循环因子、和不规则因子,仅有季节因子加大了小麦价格的波动。因为趋势因子对小麦因子波动贡献的显著下降,导致了其余三个因子对粮价波动相对贡献的显著上升。

表3:不同时期粮食价格波动的方差及各因素的协方差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粮价总体趋势的稳定,未来影响粮价波动的主要因素将是市场供需错配和季节因素,以及不规则因子的影响。

猜你喜欢
收购价格变动波动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下调对化肥市场有何影响?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