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2022-03-10 06:18汪洋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出师表情思诸葛亮

汪洋

摘要:《出师表》多数文字是显现的作者情思,而结尾的“临表涕零,不知所云”却隐藏着诸葛亮内心的复杂感情,是其复杂情思的外在显露。正因为复杂,甚至有些微妙,不能言,不便言,于是《出师表》至此戛然而止。

关键词:《出师表》;诸葛亮;情思;外显

个人以为,《出师表》结尾的“临表涕零,不知所云”是诸葛亮复杂情思的外显。

《出师表》属于散文。一般认为,散文是表达作者独特情思的文体。个人以为,《出师表》多数文字是显现的作者情思,而结尾的“临表涕零,不知所云”却隐藏着诸葛亮内心的复杂感情,是其复杂情思的外在显露。正因为复杂,甚至有些微妙,不能言,不便言,于是《出师表》至此戛然而止。诸葛亮为何“临表涕零”?明明写了几百字的表文,为何要自相矛盾地说“不知所云”?个人以为,明白了这一切,对诸葛亮的内心世界才算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对《出师表》这篇散文才有更深入的理解。

先来谈谈诸葛亮为何“临表涕零”。

这“涕零”首先应该是追思先帝的眼泪。全文十三次提到先帝,多数是希望后主能向先帝学习,继承先帝的美德,继续先帝“未半”的“创业”。如此反复提“先帝”,是因为“此帝”实在不像“先帝”,先帝“虎父”却生此“犬子”。倘若先帝还在,何须诸葛亮一人肩负起“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担。若先帝还在,何须诸葛亮苦口婆心地写这份让自己“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出师表》。

不过,个人以为,这“涕零”很可能是对后主没有信心,对北伐后,后方能否稳定心中没底的无奈之泪。

以诸葛亮之智,对后主的昏庸与积习难改,定然是了然于胸的。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时,17岁即位的后主刘禅早已成年,已当了五年的皇帝。但是,诸葛亮却要求后主“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在处理宫中和营中的所有大小事件都要向自己指定的忠臣良将咨询。另外,诸葛亮还要求后主“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这是要后主不得干涉国家行政,一切依法治国,按规矩办事。诸葛亮的这两大要求,充分显示了他对后主能力的极不信任。

诸葛亮反复叮咛后主“亲贤远佞”,也是不信任后主是否真能做到的表现。文章第三段要求后主宫中之事,向“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的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悉以咨之”。这其实就是诸葛亮第一次要求后主刘禅“亲贤远佞”。文章第四段要求后主营中之事向“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悉以咨之”。这其实是诸葛亮第二次要求后主刘禅“亲贤远佞”。然而,诸葛亮仍然不放心,直接在文章第五段明确提出“亲贤远佞”的主张,明明白白地教后主刘禅作为君王该如何做人。为了证明君王能否做到“亲贤远佞”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诸葛亮将先帝“叹息痛恨”汉桓帝、汉灵帝未能亲贤远佞导致国家倾颓的往事描述给后主。一个“叹息痛恨”,给人以先帝似乎就在眼前椎心痛恨之感。

郭攸之、费祎等“贤臣”全文一共出现四次,诸葛亮四次要求后主对这些“贤臣”“亲之信之”,虽然表达方式有些微区别,但核心含义是不变的。这些“贤臣”在文中出现的频率仅低于“先帝”和“陛下”。反复叮咛,正是担心后主不能做到“亲贤远佞”。

个人以为,全文语气的变化很可能是诸葛亮担心后主刘禅听不进自己的忠言,甚至可能怀疑诸葛亮会“自取”的表现。

众所周知,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写道: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文章后半段(第六到第八段)叙述款款深情时的动情语气与文章前半段教导的口吻明显不同。文章后半段的动情表白除了表达出师北伐的决心,希望后主向先帝學习,激发后主进取心之外,很可能是对后主情绪的安抚:希望后主听得进逆耳忠言,希望后主打消对诸葛亮可能会“自取”的怀疑。

《三国志后主传》注引《魏略》中,后主刘禅曾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样的话,显然是后主公开表明对诸葛亮全权处理国家大事的不满。刘备“君可自取”的托孤犹如悬在刘禅头顶的利剑。诸葛亮在表文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先帝”,无形中给刘禅以利剑上悬之感,以诸葛亮之智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文章前五段的核心内容是诸葛亮教导后主如何治国。无论是语气相对生硬的“诚宜”“不宜”,还是语气相对委婉的“愚以为”“愿陛下”,本质都是教导的语气。刘禅亲近宦官,身边的宵小之徒难免不会离间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对此,诸葛亮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在表中反复强调“亲贤远佞”。但仅仅如此,是不足以打消刘禅对诸葛亮可能“自取”的疑心,他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于是,就有了叙述语气完全不同于文章前五段的第六到第八段。

第六到第八段是报恩情、表决心的动情语气,在这种语气中诸葛亮试图打消了刘禅对诸葛亮“自取”的疑心。

先看第六段。本段诸葛亮动情地叙述了对刘备三顾之恩的感念,使自己从“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布衣”成为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的风云人物。诸葛亮动情地写道“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一许就是“二十有一年”。这款款深情的语气,弦外之音有三:一是叙述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我诸葛亮是牢记此恩的,牢记此恩就不会“自取”继承先帝之业的后主。二是叙述与先帝艰难创业,至今二十一年。这是表明自己一贯忠于先帝的历史,忠于先帝也必将忠于后主。三是叙创业之艰,这就是暗示刘禅要珍惜得来不易的创业。对这份“创业”的最大珍惜,就是完成“创业”未竟的内容——恢复汉室,还于旧都。能对刘禅有这样的暗示和期待,也是在暗示自己不会“自取”。文章前五段大致是教导的口吻,作者是相父的角色。第六段动情地自述身世和艰难创业,似乎在告诉刘禅:“您放心!我不停地教导您,并不是要取代您,而是为了报答对先帝的知遇之恩。报答先帝就是忠诚陛下您啊!先帝的创业是那样的艰难,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包括刚刚教导您的话都是为了完成先帝得来不易的未竟的‘创业’啊!我怎么会取代您呢?”

一言蔽之,第六段的核心就是叙述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在报恩的动情语气中试图打消刘禅对诸葛亮“自取”的疑心。

再看第七段。第七段是报恩情和表决心的动情语气,侧重于表决心。本段诸葛亮叙述出师北伐的准备工作和战略目标,并将之称为报答先帝和忠于后主的职责本分。“临崩寄臣以大事”暗示:我之所以教导您,这是先帝的遗命,是先帝让我这么做的,不是我有不臣之心。显然,当诸葛亮提到北伐的战略目标,即人生理想时,是非常激动的: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二十四个字,四字一顿,倾泻而出,喷涌而出。这二十四个字是“隆中对”中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的另一个表达。这是先帝和诸葛亮的共同理想。诸葛亮如此表达是希望能以自己的壮怀激烈和先帝的理想感化后主,激发其积极进取的心。同时,也是以动情的语气暗示后主: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我“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的理想,兴复汉室是我始终不变的初心。我压根没有“自取”的想法。

再看第八段。这是进一步表决心,类似立军令状的激动语气。诸葛亮表示,若后主能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蒙受先帝厚恩的自己就感激不尽了。如此动情的语气,其潜台词显然是,我之所以教导你,是希望你成为可以“自谋”的君王,而不是要取代您。

要后主“亲贤远佞”,诸葛亮苦口婆心,反复叮咛教导;向后主表达报先帝恩情、忠陛下职分,同时暗示无“自取”之意,诸葛亮款款深情。但是,以诸葛亮之智,后主是否真的被感动,真的能亲贤远佞,真的能打消了对自己“自取”的疑虑,诸葛亮很可能还是没有信心。因此“临表涕零”中更多的是心中没底的无可奈何的眼泪,甚至是有些委屈的眼泪。当然这份无可奈何和委屈是不能言,不便言的,于是表文就在“临表涕零,不知所云”中戛然而止。

后主对诸葛亮的苦口婆心和款款深情的态度,我们无法得知。但是《三国志》卷三五《蜀书五·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

從后主对立庙一事的态度,可见他对诸葛亮的芥蒂有多深。诸葛亮死后的尴尬遭遇,不难想见其生前受到的待遇。虽手握大权,但无明主知遇,更有宵小之徒对后主的佞言。以诸葛亮之智,又怎能感受不到后主的真实内心呢?但是,对蜀汉忠贞不二的诸葛亮又能如何呢?于是《出师表》中他披肝沥胆,深情告白,希望刘禅打消对自己“自取”的疑虑。但是,披肝沥胆、深情告白后的诸葛亮仍然没有信心,于是无可奈何的委屈与自怜化作“临表涕零”。

当然,这“涕零”也可能是为即将奔赴“讨贼”战场,实现理想的激动而流的。

现在简单谈一下“不知所云”。“不知所云”是激动情绪下言语发生障碍的表现,应该是诸葛亮“临表涕零”时,还想说些什么,但又说不出来,也不知道自己激动万分时到底说了什么。“不知所云”显然不是指前文,前文是作者深思熟虑后的表达。“不知所云”是作者临表涕零的激动状态下的言语障碍。一个“临表涕零,不知所云”把诸葛亮写完《出师表》时内心的思念、委屈、激动等复杂情感表现得含蓄而深沉,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基于阅读初感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编号:CDJY-2020-A-zy08)

3223500338293

猜你喜欢
出师表情思诸葛亮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飘落的情思(局部)
诸葛亮喂鸡求学
十月情思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王洛勇朗读英文版《出师表》,网友:诸葛亮英语八级
归来
《出师表》阅读题湖南邵阳市试题
《出师表》的思想格局及蜀汉政治背景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