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之深意,教之启示

2022-03-10 06:18王俊珍杨博黄中英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拟题寓意选材

王俊珍 杨博 黄中英

【原题呈现】

作文(45分)

这幅漫画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可以写人,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发挥想象,创意写作。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得套作。

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漫画题,题目应该是《五指争功》。对于漫画类的作文题目,考生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看懂漫画。漫画内容是很清晰的:画面中心一只张开的手掌,五根手指分别阐发自己的观点。大拇指说:“我刚强有力。”食指说:“抓东西,数我最灵巧。”中指说:“我是最长的。”无名指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缺了我,就是残疾。”小指说:“我善于掏耳朵。”每根手指都有对自己的独到的认知,它们或立足于自己的外形特征阐发优势,或依托自己所发挥的作用强调价值,有的擅长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有的则擅长进行自我肯定。

其次,揣摩寓意。那么,这幅漫画通过生动的画面,要表达怎样的寓意?通过对漫画的初步解读,我们可以试着透过生动的画面,触摸到漫画所传递出的深刻的意义:人各有长,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且充分发挥优势;人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人们要发掘、相信自己的价值;团队协作中,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是一门学问;人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作为集体的组织管理者,要仔细斟酌如何更好地分工合作等等。

最后,展开联想。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肯定或讽刺的效果。同学们的选材,应当从漫画出发,例如可以通过奇妙的想象,围绕“五指”构思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也可以在充分理解寓意的基础上适当发挥,联系社会现象,以议论的表达方式,谈对某个问题的认知;还可以围绕寓意,勾连回忆,以记叙的表达方式,记录印象深刻的人和事,阐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写作误区】

1.审题有误,立意偏颇

(1)未读懂漫画。不少考生将漫画中的“手”,理解为“重要的东西”,进而选择表现亲情(父爱、母爱、长辈之爱、手足之爱)、友情、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温暖,甚至“一见钟情”等的内容。

(2)思维过于跳跃。有少数考生由“手”联想到家国、党建,进而选择表现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表现建党一百周年的壮阔历史等相关的内容,文章有“道法”的影子。

(3)无法提炼中心,升华主题。这种情况在想象类作文中表现尤为明显,不少考生能够根据漫画进行想象,如“五指”之间的争吵,但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提炼出中心、主旨、哲理。

(4)对题干的中的“联想或思考”误读。认为文章内容只要是“联想或思考”就可以,进而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例如“书”“七年级的生活”“快乐童年”等与漫画中的“手”没有任何关联的内容。更有甚者,拼接试卷中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内容。

2.选材单一,缺乏新意

想象类作文的选材,大多数集中在五根手指的争论、对话,手指的出走,手指因过度骄傲而遭遇失败等;记叙类作文,选材大多聚焦在体育运动比赛,个人代表班集体参加比赛,强调某个同学在班级或团队里的重要作用,用流水账的手法记录同学各自的特长等;议论类作文,论据的选择,也大多集中在身边发生的一些琐细之事,鲜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3.拟题不当,雷同颇多

大多数作文的拟题包括:“特点”“团结”“各有各的特点”“天生我材必有用”“集体”“集体力量大”“五指的争吵”等;也有些题目虽新颖,但不合逻辑,如“每一颗星星都是繁星”“家国的土地”;但也有个别拟题比较新颖,如“君子不器”“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光”“落叶也美丽”等。

【建议对策】

1.转变观念,打好“底子”

七、八年级的作文教学,应该把“不怕写”“愿意写”作为首要目标。教师应摆脱考场作文的束缚,避免用现成“套路”诱惑学生、扰乱教学。也应尽量避免围绕应试开展作文教学,进而造成恶性循环。教师应意识到,“逐利”的目标导向,将导致学生思维水平的下降,从而使学生丧失创造能力,使学生作文趣味缺乏,产生平庸。

2.着眼思维,激发活力

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是会“写”,但会“写”的前提,是会“想”。只有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做到“不怕写”。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问题能够产生个人见解,并且有表达的强烈欲望,作文才会成为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自由地思考,才能激发出学生无穷的思维活力。

3.加强训练,提量提质

作文能力的提升,足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作文训练要“保常态”,也需要“提质量”。每学期,至少应确保5次左右的大作文训练量。每学期的每次训练,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写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部编版教材的写作训练要点,精心策划、实施、评价、反馈,确保每次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某种写作能力,例如表达要突出中心,描写要细腻传神,内容要条理清晰等。

4.专业扎实,素养全面

作文教学的改观,最重要的还是教师本人的专业素养。若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教师本人应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教师要熟悉各种表达方式的基本要求,并能驾驭文学类文体(散文、小说、童话、随笔、议论文等)的写作,尝试写“下水作文”。教师作文不一定要出类拔萃,但要具备基本能力,这样才可通过个人的写作体验,了解学生的写作狀态,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373500338235

猜你喜欢
拟题寓意选材
扮靓作文之“眼”
擦亮文章的“眼睛”
我爱你,妹妹
擦亮文章的“眼睛”
方法种种巧拟题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模仿老鹰的乌鸦
选材“碰头”好热闹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