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益方联合XELOX化疗方案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对血清SDC2、SEPT9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3-10 04:11刘萍骆学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直肠癌病灶化疗

刘萍 骆学新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浙江 杭州 310053;2绍兴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2〕,由于早期缺乏明显特征,通常确诊时已属晚期,导致患者错失了最佳手术根治时机〔3〕。而临床上以化疗为主的方法成为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虽采用化疗方案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但其毒副作用较为明显,且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5〕。因此,积极寻找增效减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的方法成为防治晚期结直肠癌的热点。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重视个体化治疗,结合患者病势和病情,剖析发病病因和病机,辨证治疗,联合化疗方案不仅能够达到增效减毒作用,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6,7〕。本文探讨肠益方联合XELOX化疗方案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对血清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SDC)2、胞裂蛋白(SEPT)9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绍兴第二医院肿瘤内科住院部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5~78岁,平均(71.98±5.56)岁;体重指数19~28 kg/m2,平均(23.04±1.89)kg/m2;TNM分期:Ⅳa期22例,Ⅳb期18例;肿瘤类型:结肠癌21例,直肠癌1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5~79岁,平均(72.38±4.35)岁;体重指数18~29 kg/m2,平均(22.97±1.92)kg/m2;TNM分期:Ⅳa期23例,Ⅳb期17例;肿瘤类型:结肠癌22例,直肠癌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病理学及临床表现证实为结直肠癌,且均有可测量病灶;②TNM分期Ⅳ期,预计生存期>3个月,卡氏功能评分≥60分;③年龄≥65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发生远处转移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目前正接受其他生物制剂、抗肿瘤药物治疗者;③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④重要脏器严重异常者;⑤精神疾病者;⑥化疗禁忌者或过敏体质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具体方法: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37)130 mg/m2,1 d;口服卡培他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61)1 000 mg/m2,2次/d,1~14 d。观察组:在XELOX化疗方案基础上口服肠益方,处方组成包括:茯苓15 g、薏苡仁30 g、八月扎15 g、山药30 g、败酱草30 g、煅牡蛎30 g、炒白术15 g、黄芪30 g、红藤30 g、天龙3条、蜂房5 g、藤梨根30 g、虎杖15 g、水杨梅根15 g、太子参15 g、炒白芍15 g、丹参15 g、炙甘草9 g、炒槐米15 g、焦地榆15 g,1剂/d,分两次服用,200 ml/次。两组均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

1.3近期疗效判定标准 近期疗效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标准〔7〕分为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部分缓解(PR)和完全缓解(CR),其中病灶完全消失为CR;基线病灶最长径之和减少30%及以上为PR;基线病灶最长径之和增加不足20%或减少不足30%为SD;基线病灶最长径之和增加20%及以上或患者出现新病灶为PD。总有效率(RR)=CR率+PR率。

1.4观察指标 (1)生存质量,生存质量以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评价,其中以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疗程结束后增加10分及以上为提高,以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疗程结束后下降10分及以上为下降,以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疗程结束后增加不足10分且下降不足10分为稳定;(2)血清SDC2和SEPT9表达,采集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5 ml外周静脉血,以10 cm离心半径,2 000 r/min离心转速,离心10 min,收集血清,置于-20℃保存待测;(3)免疫功能,采集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5 ml外周静脉血,采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4)毒副反应情况,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反应判定标准(NCICTC)4.0分为0~4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77.50%;CR 5例、PR 26例、SD 8例、PD 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52.50%;CR 2例、PR 19例、SD 16例、PD 3例)(χ2=5.495;P<0.05)。

2.2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χ2=4.713,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稳定率(15.00%、30.00%)及下降率(5.00%、12.50%)无统计学差异(χ2=2.581、0.626;均P>0.05)。

2.3两组化疗前后SDC2和SEPT9阳性表达比较 两组化疗后SDC2和SEPT9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化疗前(均P<0.05);化疗后观察组SDC2和SEPT9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4两组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对照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均P<0.05);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SDC2和SEPT9阳性表达比较〔n(%),n=40〕

表2 两组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乏力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n,n=40)

3 讨 论

结直肠癌主要是由于大肠黏膜上皮在遗传或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种恶性病变,多发于直肠或乙状结肠交界处〔8,9〕。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长,且患者死亡率也不断增长〔10〕。由于晚期结肠癌患者通常失去最佳手术时机,而采用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11〕。XELOX化疗方案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主要手段,其中奥沙利铂是一种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靶作用部位为DNA,主要通过DNA与铂原子形成交叉联结而抑制DNA的转录和复制〔12〕。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氟尿嘧啶药物,该药物具有选择特异性靶向化疗作用。通过口服卡培他滨可快速吸收,转化为中间体5-脱氧-5-氟胞苷,然后再于肿瘤组织内催化为氟尿嘧啶,达到治疗目的〔13〕。但研究发现,XELOX化疗方案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其毒副反应明显,且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会杀灭正常细胞,从而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14〕。因此,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结直肠癌属“积聚”“肠风”范畴,认为其病因是由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多种因素致正气亏虚、气血失调、毒邪蕴结大肠而发本病〔15~17〕。因此,应以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活血祛瘀为治疗原则〔18〕。肠益方中,茯苓健脾利水渗湿;薏苡仁健脾利水消肿,渗湿止泻;八月扎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山药健脾补气;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炒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红藤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天龙解毒散结;蜂房祛风攻毒止痛;藤梨根疏通经络,清热解毒;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水杨梅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党参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炒白芍缓急止痛,补血养血;丹参活血祛瘀止痛;炒葛根解肌退热,升阳透疹;炒槐米清热凉血;焦地榆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纵观全方可奏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活血祛瘀之功。本研究提示肠益方联合XELOX化疗方案可达到增效目的,且肠益方联合XELOX化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下调SDC2和SEPT9表达及发挥减毒作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免疫功能不断下降,加之化疗会进一步降低患者免疫功能〔19,20〕。因此,评价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尤为重要。T细胞亚群是评价免疫功能重要指标,当CD4+/CD8+比值下降,则说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当CD4+/CD8+比值上升,则说明患者免疫功能增强〔21〕。本研究提示肠益方联合XELOX化疗方案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直肠癌病灶化疗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