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 细节出彩

2022-03-13 04:30梁芳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人物小事鸡蛋

梁芳

技法讲解

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具体写作时,要对写作对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个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具体作用如下——

1.平凡人物显精神,个体映射大群体

如杨绛的《老王》,作者选取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老王作为文章的主人公,他是一位人力车夫,生活艰难,外貌丑陋,一辈子孤苦伶仃,在身体患病、瞎了一只眼的情况下,依旧靠蹬三轮车维持生活,是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但他善良、忠厚,懂得感恩,凭良心做人。作者通过对老王这一人物进行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体的艰难生活。

再如李森祥的《台阶》,文中的父亲普通又传统,他倔强、好强,想通过盖屋、砌九级台阶来改变自己的地位;他勤劳朴实,吃苦耐劳,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只想凭着自己的努力挑起生活的重担。作者塑造了一种典型的中国父亲的形象,他们为子女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奉献了一生却毫无怨言。但勤劳和节俭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仍然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他们那些传统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新时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2.日常小事不寻常,材料典型立意高

《老王》一文选取了老王工作艰辛、不幸患眼疾、帮“我”送冰、送病人、送鸡蛋和香油等日常小事,折射出老王朴实善良、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但作者又不是平均使用笔墨,她把写作重点放在老王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是她家最为艰难的时候,详写了老王帮她家送病人、送鸡蛋和香油的事。这些典型深刻的事例,使人物“立”了起来。

3.细节描写传神韵,形象丰富主题深

《老王》一文中,作者对老王进行了细致的肖像描写:“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写出了老王临终前的骇人病容,也写出了作者当时惊讶又有些害怕的心态,为下文表達内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铺垫。文中写道:“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此处的动作细节传神有力,简单的几个动词,没有过多的修饰,就准确传神地勾勒出了老王的病态特征。

我们要如何用以小见大法写作呢?有以下三点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1.围绕主题,材料要小

我们要学会留心平时的生活,对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件、小人物、小场景等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挖掘,理解其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使主题得到升华。另外,选择的材料要有典型性,小材料与大观点之间要有相似性。

2.立意要小,巧妙切入

以小见大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立意的角度越小,内容挖掘得越深,文章就越容易写得明确深刻。我们要善于从所选的材料中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让文字光彩闪烁。

3.合理想象,彰显个性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之一,它使我们在写作时由物及人、由人及社会,有效地提升素材的层次,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文题设计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你深受感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就会发现: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

请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以“爱就在身边”为题,运用以小见大法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写这篇作文,首先选择小事情、小物件、小人物;其次,撷取一个片段,定格一幅画面,或者捕捉一个瞬间,还可以针对一个景物进行细致描绘;然后阐述一个大的道理,表现一个大的主题。

猜你喜欢
小人物小事鸡蛋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小事不小
难忘那件小事
神奇的鸡蛋画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