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基于川西北上五村的田野调查

2022-03-14 22:11王胡林
民族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羌族村寨共同体

蒋 彬 王胡林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论断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乡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单元,村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单元。[2]民族村寨中的各族村民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各民族成员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包容,促进形成若干超越民族差异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组成部分。[3]

梳理学界相关研究,专门以民族旅游村寨作为具体对象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成果较为匮乏,现有的成果大多数是以多民族村寨(社区)作为对象,以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作为视角展开的研究。

一是构建多民族交往的社会环境。陈纪、蒋子越(2021)认为,推动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就是要从社会建设层面促成各民族相邻而居、共同学习、平等就业、文娱共乐,[4]通过建设“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让各民族形成具有集体认同意义的情感结构,[5]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设了必要的条件。曹生龙、朱远来(2020)研究了新疆“访惠聚”“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社区活动,认为通过社区环境的营造,可以加深各民族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相互交流,共同促成了“基于文化了解的共同体意识”,最终形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让各族村民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宣传者与推动者。[6]

二是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马仲荣(2022)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战略衔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性转化乡土文化潜能,实现从后脱贫时代向全面乡村振兴阶段的平稳过渡。[7]魏琳琳(2022)通过考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蒙汉杂居村落的民众日常音乐实践,指出这些音乐交流活动共同促成了“基于文化了解的共同体意识”,让各族村民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宣传者与推动者。[8]王晓艳、蒋梅(2022)研究了滇缅边境龙安村景颇族三个家族的家谱文本,凸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了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基础的族群身份建构。[9]

三是形成地域性的村寨(社区)共同体。罗青(2021)认为新型乡村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应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区域社会的基础单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区域社会的具体实践。[10]从这一角度来看,村寨形成各民族文化交融和价值共享的地域载体。陈俊宇(2022)考察了广西中部一个易地搬迁形成的多民族杂居村落,强调易地搬迁不仅要实现移民在地缘上的聚居,还需要进行文化上的融合和心理上的凝聚,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富有特色的易地搬迁多民族杂居村落文化共同体。[11]吴兴岩、段银河(2022)则考察了云南省剑川县散居彝族群众搬迁至白族聚居村落的后续治理模式,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需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引领,通过民族关系建设和文化融合,实现社区和谐稳定发展和乡村振兴。[12]

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发现,学界对于民族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给予了一定的关注,这对于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基础,深入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和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研究成果总体呈现以关注民族杂居村寨(社区)居多,较少研究以单一民族为主的村寨,这些村寨通常民族文化浓郁、资源富集。民族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伴随着民族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民族旅游村寨由于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大量游客开始涌入,当地少数民族原住民与外来其他各民族游客间会形成多维度的互动,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场域。这种旅游场域中的交往交流,既可以让外来游客了解村寨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让当地村民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使各族群众在旅游互动中加深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和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研究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议题,既是对当前学界研究不足的补充,也是从微观视角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上五村基本情况与旅游资源概况

(一)上五村基本情况

上五村是一个羌族聚居的传统村落,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地处北川羌族自治县、茂县、松潘县三县交界处,东与青片乡茶湾村相邻,西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南连青片乡正河村,北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辖区面积153.6平方公里,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区和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近三分之二的面积被纳入了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上五村地处于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青片河上游和上五河流域文化的核心区域,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和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2017年)。截至2019年底,上五村共有羌族人口64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5%。

作为北川羌族自治县边缘的羌民聚居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长期闭塞的交通条件,受外界文化影响小,保持了羌族原始的民族文化传统,地道的羌歌羌舞、纯正的羌族咂酒、奇异的羌民婚俗、古朴原始的民族风情都有鲜明的羌族特色,是羌文化及风俗习惯保存最完好的村落之一。上五村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浓厚的情感寄托。随着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上五村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交往交流逐渐增多,并以不同的形式记录和折射了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友好关系,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凝心聚力。

(二)旅游发展概况

上五村作为一个典型的以旅游发展为主的传统村落,土地类型主要以山林为主,耕地较少,土地产出十分有限,也限制了当地村民依靠土地维持生计的基础。在2000年以前,上五村因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较少被外界所知。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发展乡村旅游政策的影响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上五村的旅游资源也逐渐被人们发掘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进入上五村这片旅游处女地避暑、戏水、登山、探秘、体验羌族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上五村的主导产业。

上五村整体沿着村主干道(上五河)两侧分布,另外还有小寨子沟、凌冰沟、石龙沟、瓦西沟等多条河道,在这些河道两侧,分布有青龙山、照壁山、秃天山,庙子山、插旗山等多个山脉,群山环绕,良好的植被和环境形成了天然的氧吧,形成了“群山夹河”的山水格局。这种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浓郁的羌族风情,是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自然生态资源最为优越的地区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羌族文化使得上五村成为难得的兼具文化旅游与自然观光相结合的旅游区域。

上五村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民族文化资源,一类是自然山水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又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五村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传统村落的房屋建筑、遗址遗迹,例如,村庄建成区现有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在村内有保存良好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碉楼群遗址“大寨遗址”,有几十栋30年以上的吊脚楼建筑群“西窝羌寨”,拥有传统特色的古桥、古树和祭祀塔。无论是项目还是传承人上五村都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最多的传统村落之一。西窝羌族文化村、沙朗节等民俗节庆还入选了县级非遗名录,是羌族文化资源的“聚宝盆”。国家级非遗项目口弦音乐,省级非遗项目羌戈大战、羌笛制作与演奏技艺、羌族沙朗、羌绣传统刺绣工艺,绵阳市级传承项目羌族民歌在上五村都有传承人。根据笔者调研,上五村现有各级传承人12人,其中,省级3人,市级5人,县级4人,传承项目涉及口弦、沙朗、打岔、羌戈大战、羌族民歌、释比、羌绣等7项。

关于自然山水资源,勤劳聪慧的当地百姓通过生动形象的顺口溜,把上五村及其毗邻地区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地形地貌融入其中,让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本身就引人入胜的景区增色不少。

霸王长得不算高,尚武①有个马鞍腰。

霸王心肺都操烂,石人石马保平安。

狮子头落狗钻洞,霸王脱靴三足缠。

二仙下凡点灯盏,石龙也被喇嘛栓。

神仙桥上回头看,金箍神棒撑山峦。

霸王听到吊钟响,蛤蟆转头向松潘。

金猴下山迎宾客,熊猫出洞把景观。

龙池红海洗仙澡,六头神宗万民安。

白虎抬头青龙垮,八十八家旧址见。

两个金鸭回头看,石龙沟口神水潭。

发展乡村旅游后,上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上五村全村有五保户1户、特困户18户、困难户26户、无房户2户,只有一条通往青片乡的土路,仅30%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是典型的“六难村”,即上街难、吃水难、上学难、听广播难、就医难、交税难,上五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2006年上五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372.1元,特困户减少到6户,困难户减少到8户,2户无房户住上了新房。80%的村民喝上了自来水,电视入户率由原来的20%增长到68%,80%的农户用上移动电话,20%的农户购买了摩托车,客车也可以直接开到村上,全村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到2019年底,有各类农家乐43家,床位1676张,其中拥有50张以上床位的大型农家乐就有10家,其中大多数是2017年后修建的,最大的农家乐投资达到400万元,很多条件好点的农家乐在暑期旺季期间甚至一床难求,旅游业年人均收入已达1.8万元。

旅游是文化交往交流的重要桥梁,是繁荣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上五村通过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吸引更多人“走进来”,欣赏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了解当地民族文化,既增强了当地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又让游客了解甚至喜欢上淳朴热情的羌族文化,促进各民族间在旅游村寨场域形成常态化、深层次的交往交流,有助于发展巩固民族团结事业,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上五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做法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能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上五村高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党建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在划分三个管理网格基础上,相应成立三个党小组,选出群众威信高、善做群众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党小组组长,实行社会管理事务统包通管、包干负责,做到党员学习活动在网格、党员承诺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服务奉献在网格,而这种党员带头服务村民的行为,事实上也带动了村民主动参与村寨事务。例如,笔者2019年夏天首次到上五村做田野时,正值四川省很多地方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为了防止旅游旺季游客大量进入村寨带来非洲猪瘟,给当地养猪村民带来巨大损失,上五村党支部从三个党小组中选择了8名60岁以下的男性党员作为党员志愿服务队,每两人一组,在村口设立“关卡”,搭建帐篷,全天24小时对进入上五村车辆进行登记、消毒,最多一天登记有120辆车、约300人。这种轮班相当于每四天就要轮到一次,由于部分党员自家还在经营农家乐、接待游客,他们只有通过调班尽量避开游客较多的周末,如果实在忙不过来也会请其他村民帮忙代值一两天班,代班的村民也不会收取任何费用。有时候到吃饭时间,一些村民会提前告知党员的家属不用送饭,他们主动带些酒肉到村口的帐篷,与值班的党员一起喝上几杯。牲畜是上五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认为守护牲畜安全是大家的职责,而不仅仅是党员的事。当笔者问一位代值班的村民时,他说:“我们这个村子很团结,而且他们党员带头为了上五村做事,日夜都在守到起,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我们肯定上嘛”。

此外,由于上五村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数量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都是名列前茅,在青片乡更是首屈一指,2019年7月,依托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青片乡将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党支部②设在上五村,共吸纳了上五村10名非遗传承党员加入。非遗党支部主要履行指导全乡非遗传承人开展羌文化传承,协助做好从优秀非遗传承人中发展党员、培育后备力量、选拔村干部、宣传优秀传承人党员先进典型等工作。依托党员活动阵地、文化院坝,通过农民夜校、专题培训等方式,在全乡羌族文化(羌歌、沙朗、羌绣、羌笛等)学习传承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人人学习发扬羌族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非遗党支部创新探索“一领二联三提升”工作模式,“一领”即支部引领建强非遗传承人党员队伍;“二联”即非遗传承人联系所在村(组)开展羌民俗培训活动、联系社会各界为羌族文化传承问诊把脉;“三提升”即不断提升羌族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升群众的组织化程度。这些做法,促使形成人人争当羌族文化传承人、各界广泛关注羌族文化的新局面,这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碰撞、互动,最终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大融合。

(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上五村作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非遗项目最多、非遗传承人最多的传统村落之一,受益于国家级传统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上五村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例如,申报“打岔”非遗传承人成功由县级升格为市级等,打造小寨子沟沙朗节等民俗节庆,让当地的浓郁淳朴的羌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打岔”为例,作为羌族地区特有的一种非遗文化,“打岔”的创作内容广泛,灵活多变,以一种说唱结合的方式,结合生产生活,见啥说啥,看物说物,让传播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传唱度极高,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近年来,上五村“打岔”传承人创新非遗传承形式,将党的历史及方针政策、禹羌文化、身边人身边事等素材编排到“打岔”当中,向当地村民和游客展示,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例如,非遗传承人LYB用自编自演的羌族非遗“打岔”《强国风》,多次宣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歌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唱词中说到:

乡亲们、请听明,四中全会好精神。会议主题很鲜明,制度建设最英明。中国特色要执行,十三个坚持永不停。人民领袖习近平,美好生活为人民。两个百年向前行,创新治理合国情。社会主义富全貌,亿万人民最欢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神州大地皆欢颜……。

而在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之际,非遗传承人YYB自编了打岔《十万红军过北川》,唱词中说到:

六月间,暑热天,红军西进去茂县;民工架设岷江桥,红军过江不再难;更有群众两三千,背负粮食和油盐,随军奔赴长征路,坚决跟着共产党……。

这种非遗的传承创新不仅可以让当地人了解非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还可以在旅游的场域中通过非遗向游客展现党和国家发展成就,正如LYB所说:“这是一个地方文化,外地人来旅游,看我们这种“打岔”,把党的政策用这种方式宣传,容易灌输,理解易懂,走到一个地方,看到我们用这种方式宣传,感觉更容易接纳。”

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在中央重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中,上五村非遗传承人创新非遗传播形式,让党的历史、党中央的重大创新理论飞入寻常当地的羌民家,也飞入了外来游客的心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构筑起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三)构建主客共享空间,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浓厚氛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游客已经广泛地介入到目的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要着眼于构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真正把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统筹起来。[13]上五村作为国家传统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资源独具特色。近年来,上五村建立原生态羌文化保护基地,注重保护当地羌族文化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并融入乡村旅游各个空间环境,使全域成为展示羌文化的、活的博物馆。为树立当地羌族的良好形象,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让群众充分了解羌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上五村两委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乡村旅游,组织在村落公共区域、村民房屋围墙等地方绘制反映羌族传统文化的耕作、民俗画作,在文化院坝、非遗广场上悬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心向党,感恩奋进一家亲”“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语,以增强民族自豪感,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除了房屋、院坝围墙等碎片化的空间外,上五村还特别注重村落大型文化空间的打造,例如,每到夏天旅游旺季,上五村每晚都会在投资102万修建的西窝文化广场举行大型风情锅庄晚会,邀请各家各户的游客一起到广场上看演出、参与联欢,晚会节目主要依托羌族文化,通过歌舞节目等形式,展示羌族礼仪、民俗活动、地方非遗、民族手工艺等。主持人也会邀请游客参与,大家一起举火把、手牵手跳沙朗,甚至有不少游客也会在晚会中唱几首流行歌曲。游客ZY说:“看着当地村民围着篝火跳沙朗很有代入感,我不自觉地也就参与进去了,这个舞跳起来不难,村民们边跳边教我,一会就学会了,很有意思。”

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和可持续化发展在于空间的多元发展。[14]上五村的公共空间不仅仅是针对自身的公共活动,还是基于旅游要素形成的“主客共享”性质的公共活动,游客可以在这一公共空间中与当地羌族村民进行深度互动,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农家乐老板和游客之间的关系,有些游客通过共同跳沙朗熟悉后第二天在村寨中碰到都会打招呼,有些村民甚至邀请游客到自己家吃饭,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四)重视旅游多元互动,促进各民族间广泛交往交流

旅游视野下探讨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路径之一,强调以旅游体验、旅游行为与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探究跨文化人群怎样赋予旅游活动不同的意义。[15]根据笔者2019年夏季和2020年夏季在上五村开展田野调查获取的资料,每天约有100~150辆小型汽车、2~3辆旅游大巴进村,算起来大概有400~500人③,如果每个人按两天旅游时间计算,单日在上五村的游客有1000人左右,周末高峰会更多一些。根据一位从事旅游接待的村民CWD描述:“我们这踏踏④夏天来避暑游玩的城里人多得很,一天可能有好几百人吧,地震前⑤没这么多农家乐的时候,经常我们家地板上都要睡人。我除了给这些游客提供住宿和吃饭外,还要给他们当向导,他们有的也会从我们这买腊肉、野生药材、蜂蜜这些。”

除了短期旅游外,还有很多老年人将上五村作为夏季避暑的长住地,很多都是住一个月以上。一个经营农家乐的村民WXH说:“我这边除了年轻人短住外,还有不少老年人来是长住的,我就拿那栋老楼专门接这种,也就不重新装修了。长期住就要便宜很多,这个楼应该条件差了点,而且是标间,两个人一间,收的80元一个人包伙食,十个人一桌早中晚三餐,对老年人来说也还是划算。”

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尽量长住,上五村除了搞迎客仪式、举行锅庄晚会、开办漂流、修通到一些旅游景点的道路外,更加注重游客的体验,让游客更加了解当地特色的羌族文化。有些小型的农家乐甚至专门给游客弄一个厨房,让游客可以自己到地里摘菜做饭,主人家给予指导帮助。很多长住的游客甚至习惯主人家有事不在家时就自己做饭吃,并且很多长住的游客基本是每年都会来上五村度假避暑,住的也是固定的农家,当地羌民与游客俨然形成了相互信任、和谐共生的关系。

三、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供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障

基层社区、村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1]在传统封建社会,民族地区基层治理长期依靠内部的文化习俗、自身规则体系,用以维持治理秩序的稳定,相对较难自主地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16]新中国成立后,直入基层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带领着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把受压迫的少数民族从奴隶制或是封建农奴制中解放出来,调动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成功实现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自治地方42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17]而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一个个民族村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不断优化的结果。上五村虽然较为偏远、土地贫瘠、农业产出较低,但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是北川羌族自治县较早实现脱贫的乡村之一。

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近年来,上五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紧抓住少数民族党员和村两委干部,面对村寨发展、文化传承等问题,尤其是面对旅游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通过建立党员网格、功能型党支部等制度机制创新,推动党员干部在面对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时冲锋在前,他们成为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坚力量。这些实践充分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铸牢党员的意识。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坚持党的领导,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以基层党建统揽村寨旅游发展中的各项工作,提升村寨旅游发展的自治能力,并运用德治、法治等手段,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能力。

(二)推动文化创新,夯实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1]羌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内核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民族文化,因为自身的本真性、完整性、观赏性、震撼力而凸显其价值,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与生俱来的使命和价值,更是其他文化知识形态不可媲美的,也使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场,永远具有吸引力。[18]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凝聚了当地居民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世俗风尚、道德伦理、审美意识、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人文精神因素,蕴含着特有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也凸显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传承性。

上五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既重视依托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又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进行民族文化的再生产,尤其是结合长征时期党在北川、川西北地区的革命活动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创作的打岔文本,是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直接表现,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基于村落认同的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村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从而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同时,随着村民们对地方本土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尤其是当游客感受到当地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那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游客会产生一种代入感。这些当地民族文化的创新成果通过不断地向游客展示,甚至通过各类媒体向外界展示,有助于提升社会各界对羌族文化的认识和中华民族成就的自豪感,这些都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三)做好场景营造,延伸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场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一定的空间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由此可见,空间嵌入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中是首当其冲的。对于村寨居民,乡村公共空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居民长期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村民日常生活、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是社会物质和历史文化的映射,并以具象化手段展示地域特色,[19]具有促进生活和谐、传承乡土文化、整合社会关系等多元价值。[20]改革开放前,由于地理环境相对闭塞,交通条件不便,上五村与外界的交往交流交融仍然不多。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青片河林业局开始进入上五村伐木,有不少外来人员进入村寨,最多的时候达到上千人。

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和游客的大量涌入,原本属于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村落空间也开始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民族旅游村寨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现实场域。在获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后,上五村无论是传统村落房屋的维修改建,还是新村落空间文化院坝、非遗传承广场的修建,都考虑了旅游功能,即可以承担大型旅游接待、停车、演艺等,甚至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沙朗节,自此,当地村民与游客都成为村落空间生产的主体。[21]民族村寨旅游中主客共享空间,既能让当地居民感受到自身民族的建筑结构、文化特色、民俗活动被探索、被重视,又能让游客感知、体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新奇和自然山水的优美,为主客体间情感与文化的互动交融提供载体,这进一步延伸了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场域。

(四)注重深度互动,丰富民族旅游村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22]民族村寨具有强烈的文化交融性、广泛的参与性等特征,[23]开始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民族村寨旅游的直接动机就是为了体验多样的文化,少数民族村寨的纯朴宁静、古朴神秘和热情好客,对很多城里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民族村寨相对较好地保存了传统民族文化特质,其文化差异吸引着众多旅游者慕名而来。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追求,民族村寨旅游已经从传统的满足游客对文化的猎奇心理转变为文化深度体验、场景媒介传播等多种功能,[24]这种变化促进了村寨村民与游客之间的交往交流,让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一种更深的碰撞乃至交融创新。

上五村旅游发展是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纯正的羌族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的参与和体验,无论从夜晚一场独具民族特色的羌寨风情晚会,还是从深度的羌民生活体验,甚至是融入型的长期居住,都形成了一套互动机制。显然,一场简单羌族锅庄晚会可以让游客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初步了解或产生兴趣,更多的还需要游客能够深度参与进来,甚至通过较长时间的休闲度假,在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交往机制,探索各民族文化的深度交流,丰富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注释:

①“尚武”同“上五”,在2013年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前,上五村也称尚武村,当地有些时候依然延续“尚武村”说法。

②根据笔者了解,非遗党支部是一种功能型党支部,党员组织关系是在原来村(社),只是到开展非遗活动时就组建了临时性的党支部,这种情况目前在全国的基层治理中颇为常见。

③由于防治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上五村村两委在村口设立了卡口,由村内党员24小时轮班值守,对进村车辆进行登记、消毒。

④踏踏:地方方言,意识是这里,这儿。

⑤这里的地震是指5·12汶川特大地震。

猜你喜欢
羌族村寨共同体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无蚊村寨丁屋岭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村寨——海坪彝寨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