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分析,别有洞天

2022-03-15 00:04李兰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语段苏格拉底定向

李兰

一篇议论文的理性精神能否显现,在于作者对观点能否进行有效论证,而要进行有效论证,“一材多用”的思维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就单个议论语段而言,“一材多用”意味着要运用多重论证手法对同一个素材进行定向分析;就整篇议论文而言,“一材多用”就是要求我们从不同角色、角度,不同思维层次对同一个素材进行定向分析。

可以说,学会“一材多用”,对于素材库贫乏的同学,就能做到写议论文从容不迫。对于勤于进行素材积累的同学,则更不啻于“如虎添翼”了。

下面,我们就从单个语段和整个篇章两个层面来看看,做好“一材多用·定向分析”会产生怎样的论证效力。

单个语段的“一材多用·定向分析”

文段呈现: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历史上的先知,诸如指出雅典人“反智”的苏格拉底,命运就常常是悲惨的。就如同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你简直是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识时务,神经病。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所以,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并不是长老院,而是整个雅典城邦的人。当大多数雅典人都在指责苏格拉底蛊惑年轻人的时候,哪怕有个别人认为苏格拉底才拥有着真正的智慧,那也只是很容易就会被淹没和忽略掉的微弱的声音。甚至于在狰狞的喧哗声中,他们压根就不敢发声。“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所以说,打破沉默之难,难就难在人们怯懦于面对真相,或者,怯懦于面对群体。(改写自刘瑜《历史的悲剧不在于坏人的喧嚣,而是好的人沉默》)

文段分析:这个语段的论点是“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它运用了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事例来论证这个观点。乍看上去,苏格拉底的死似乎与“沉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作者援引了“房间里的大象”这一谚语,并且运用了类比论证,把这一谚语的具体情境描摹出来。当作者分析说“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读者自然就会发现苏格拉底就是那个为雅典人指出房间里有大象的人,但是雅典人非但不感谢他,反而因为他一语道破真相而厌恶他。那么这一引用论证和类比论证,就构成了对苏格拉底这一事例的有效分析。接着,作者又进一步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沉默比喻成“漩涡”,“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紧紧扣住了这一段落的主观点“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也推进了对苏格拉底这一素材的拓展分析,指出为何“打破沉默就越难”——一方面是少数派的声音式微,另一方面是个人被群体裹胁的怯懦。最后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来形容这种沉默造成的恶果,以及它强势的复制能力。

所以,就单个议论语段而言,“一材多用·定向分析”最重要的训练点就在于“联想”,要学会从眼前的素材联想到能与之相印证的概念、名言、情境等,从而由一个素材打开论证视野,造成议论的纵深感。

整个篇章的“一材多用·定向分析”

篇章呈现:任是平凡也动人。

一个平凡的邮政投递员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儿子手里——这张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照片上能看到父亲骄傲的样子,还有儿子“活出让爱自己的人为自己骄傲”的自豪感。有的说,当父亲的一定很骄傲吧,骑的三轮都輕快了很多,这应该是他19年最快乐的一次送快递。有的说,平凡的父亲,争气的儿子。这段时间读到很多关于考上北大清华的新闻,有留守的孩子,有在工地上搬砖的孩子,有贫困家庭的孩子,有视听障碍的孩子,这一条虽没有悲情困苦,没有巨大反差,却让人感到很温暖。常人的骄傲,平淡的温暖。

邮政员家庭,并不贫穷,也不地处偏远,而是无数平凡职业、平凡家庭、平凡人物中的一个,触动我们的,正是这种平凡。日常生活中,当他骑车从你身边经过时,你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他,太容易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的常人。但,他的孩子正努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拿到了顶尖名校的通知书,将让这个家庭有新的开始。这个孩子不仅很争气,还很懂事,表达了对父亲的崇拜:看到父亲这么多年真诚为客户服务,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坚持逆行而上,我觉得他的工作平凡而伟大。这样的告白,是儿子给父亲的努力送出的一份“北大通知书”。

人们围观这条暖闻时的快乐,不只是快乐着别人的快乐,骄傲着别人的骄傲,也从中更加确证了高考的意义和公平的信仰。一个社会对读书和知识的信仰,就是这些新闻累积起来的,其实更多不是新闻,而是邻居的故事,朋友身上的事,自己的经历,口口相传,以看得见的方式在人心中传递。无论你身处什么阶层,无论你在何种困顿中,在菜场的案板下读书,在路灯微弱的光线下写作业,在高温下踏着三轮车送快递,在灰尘飞扬的工地上搬砖,卑微无力,总有一种光芒在内心闪烁,让自己向光亮处攀登前行。(改写自曹林《被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碾压后,更被这份北大通知书触动》)

文段分析:就全文的主题“任是平凡也动人”而言,仅用一张“邮政投递员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儿子手里”的照片来证明会显得单薄。而且,有些同学哪怕见过这张照片,被这张照片触动过,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到作文中去,用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作者却采用了多个不同的视角,分别从父亲、孩子、旁观者的角度,去体会、思考为什么“平凡也能动人”。

从父亲的角度看,我们从平常的幸福中看到了自豪和温暖;从孩子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努力和感恩;从旁观者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对高考公平的信仰。

那么我们该如何具体实现“一材多用·定向分析”,从而为积累的素材赋能呢?

我们要学会在素材的具体情境中,激发联想力和想象力,体会素材中各个人物角色的情感,以及情感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这就会使得我们的分析在扣住主要观点,紧紧围绕素材的同时,形成一种情感场域,带动读者身临其境,又能有所延展升华,走向更高的站位和格局。

语段升格示例

文题

高三,晚自习。教学楼灯火通明,鸦雀无声。突然停电!学生们或茫然,或笑闹;或于廊道“散步”,或倚栏望星空……

半小时后,来电。教学楼灯火通明,鸦雀无声。

这似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写照:一切设定好了程序,高效而规律地运行。突然间,没有电,没有网,高速堵车,飞机停航……这一刻我们偏离轨道,生活失序。“片刻”之后,不管你是否愿意,一切终归常态。

或许你的生活也有意外“停电”的时候,如果可以选择,你想停留在彼时彼地,还是回归正轨?

文题分析:我们常常会碰到类似这样的作文题,出题者会提供一个生活情境或者故事作为引发思考的起点材料,要我们从某个角度谈谈对这则材料的看法。事实上,这个起点材料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个重要的作文“素材”。整篇文章都可以围绕这则素材来做文章。而写好这种文章的基本思路,其实就是“一材多用·定向分析”。

原始语段:停电的时候如果我们手头有工作,我们会突然变得很焦虑,会想着之前没停电的时候要是再多完成一些就好了——我们会发现“有电”的环境是多么可贵,往日习以为常拥有的那些条件,会让我们觉得特别值得珍惜。

升格语段:意外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一句话提炼观点)一栋楼的邻居,平常不过也就是点头之交,停電了之后却会突然变得热络起来,开始了对话和笑谈。犹记得汶川地震的时候,灾区断水断电,但是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不惧万里之遥、不惧舟车劳顿、不惧余震的风险,风雨兼程赶往震区(情境化的定向精描,类比、举例论证,对作文题里的素材进行联想拓展)——不可预料的灾难会让大家彼此扶助,会激发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说“多难兴邦”。(定向分析,引用论证,指向素材背后的情感和价值观)

原始语段:停电的时候,我们会去欣赏夜的风景,看到暗处的微光——停电可以让我们获得新的视角来发现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奇妙,看到不起眼处打动人心的美。

升格语段:正因为遭遇了突然的“停电”,我们才有了机会得以撞见别样的人世情态和人生景观。(一句话提炼观点)就好比有些诗人因为被贬和被放逐,从高高的庙堂走入了邈远的江湖,获得了最深切的人生领悟——倘若杜甫一直处于富丽堂皇的广厦,怎么可能写得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倘若王维一直志得意满,怎么可能感悟得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情境化的定向精描,举例论证,对作文题里的素材进行联想拓展)因为停电,我们看到了一些过去于不经意间会忽略的景象,或者说恰恰是“停电”,让我们获得了新的视角来进一步发现这个世界的丰富和深邃。(定向分析,指向背后的情感和思维)

然而,有些人即使有了再度回归正轨的机会,却还是选择停留在彼时彼地。不是因为他们习惯了黑暗,而是因为他们在暗处看到了弱者的艰难。(转换视角,定向分析)他选择停留而不“回归正轨”,是因为他想让更多的人关注那些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如同好不容易逃离了悲惨命运的迪里最终成为了世界名模,却一直都在坚持为索马里女性的解放奔走呼号;就如同小小年纪被恐怖分子枪击而生命垂危的马拉拉,走下了病床之后依然坚持做一名反恐斗士;就如同被意外分配到敦煌的樊锦诗,为了守护敦煌壁画,五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留在戈壁。(情境化的定向精描)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我希望自己经历了“停电”之后能拥有一种更高尚的人格——不满足于让自己回归正轨活得宽敞明亮,而要让这个世界都变得通明透亮起来。(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指向背后的情感和价值观)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语段苏格拉底定向
苏格拉底的信仰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苏格拉底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