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明珠溢光彩

2022-03-17 00:18王丹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军垦石河子戍边

王丹

摘要:石河子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座以农场为依托、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军垦新城。现如今石河子是戈壁滩上一颗闪亮的明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

本文主要从缘起、博物馆中的屯垦戍边、身边的屯垦戍边英雄、个人思考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用文字记录和歌颂为屯垦戍边做出贡献的一代代军垦人,鞭策和激励后代学习榜样的力量积极投身屯垦戍边的浪潮中。

关键词:石河子;屯垦戍边

一、缘起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比共和国还小一岁;这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完全由军人选址、设计和建造;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在戈壁滩上拔地而起,一片欣欣向荣。它就是屹立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军垦之城"-石河子市。

石河子镶嵌在丝绸之路北路,位于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沿,因遍地干灘乱石而得名。解放前石河子不过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到处是荒地、沙丘和碱滩,自然环境极其恶劣。1950年7月,10万人民解放军官兵遵照毛主席和平解放新疆的指示,在司令员王震将军的率领下来到石河子,一手拿枪,一手拿锄,铸剑为犁,进行开荒生产、屯垦戍边。人类垦荒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从此诞生了。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这是诗人艾青对石河子发自内心的赞叹。石河子是一部军垦历史的写照,也是几代人生命历程的写照。

2021年11月11日周四下午新中特课上,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屯垦戍边”专题。我们了解了石河子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知道了有许多先辈为这座城市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饮水不忘挖井人,现在我们可以过上幸福完满的生活,离不开前赴后继用毕生心血为我们打拼的的先辈们。

老师的“屯垦戍边”专题介绍,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埋进了我的心里。我对这座城市的历史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想要去实地探访一探究竟。终于,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我扫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行半小时左右,来到了出行目的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二、博物馆中的屯垦戍边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位于第八师石河子市,是以新中国新疆屯垦戍边史为主要研究、陈展的博物馆,是了解新疆兵团、弘扬屯垦戍边精神的最佳窗口,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军垦博物馆按照历史编年体与专题相辅相成的陈列体系,精心设计了序厅、“安边固疆、继往开来”“艰苦奋斗、开创基业”“改革开放、开拓进取”“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和尾厅“弘扬兵团精神、书写时代华章”共6个部分。展示内容层层推进。通过 17 个场景、1500 余幅图片、1400 多件文物实物、23 块多媒体显示屏、6块触摸互动屏、10余幅油画,全景式展现了先辈们光辉的战斗历程、艰苦奋斗的艰辛创业历程,以及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和对未来的总体规划。

刚进景区有一个巨大的雕塑在广场的正中间,雕塑绘制的是一匹马和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来往的人们聚集在雕塑前拍照打卡。只见这位将军微笑着站立,抬起左手指向前方,似乎在向后人讲述着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军垦故事。这位将军姓甚名谁?身下的是什么品种的马?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博物馆参观之旅。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的主题浮雕,上面是十六个字的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博物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一把把旧铁犁,都在无声地述说着一段平凡而伟大的历史。博物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一楼和二楼。每个专题都有细致的介绍,图文并茂,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那段历史。我花了大约两个小时才游览完整个展馆,游览之后我对屯垦戍边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通过文字的描述、图片的描绘,我仿佛融入了那段屯垦戍边史,与历史中的伟大先辈们同呼吸、共命运。

走出博物馆以后,我印象最深的有296块补丁的军大衣、冰峰五姑娘和最美奋斗者-孟二冬老师。

(一)补丁军大衣

博物馆内,一件缝满了296块各种颜色补丁的军大衣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游客都在此驻足拍照。这件军大衣已经有70多个年头了,由曾经和王震将军一起进疆的老军垦战士王德明在1995年捐献给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新中国刚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条件非常的艰苦。当时决定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合作社,王震将军动员军垦将士们减衣缩食、节省生活津贴,节约出的钱用于支援国家建设。

终于,1958年,石河子被确定为兵团工业基地后,多个民用企业相继开工建设。军垦战士节约下来的钱被用于工业建设,为创建新疆、兵团早期的现代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八师石河子市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城、兵团首个民用机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业集团的膜下滴灌技术和设施走出新疆、走向世界……石河子从无人之地变成了宜居之城,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而王德明老人一辈子没舍得扔掉的破旧衣物,成为了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这件打着296块补丁的军大衣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了新疆兵团曾经火热而艰苦年代的见证,向每一位参观者述说着军垦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历史。

(二)冰峰五姑娘

为了解决南北疆之间的交通障碍,1957年,王震将军亲自筹划,修筑一条翻越天山的公路,这就是著名的乌库公路。在那支修路大军中,五位女兵姜同云、田桂芬、刘君淑、陈桂英、王明珠,不畏艰难困苦,在海拔4280米的冰峰雪山上辛勤劳作,被誉为"冰峰五姑娘。

“谁说女子不如男”,五位女兵身体力行地打破了人们世俗的偏见,她们克服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困难,在乱石纷飞的冰峰上辛苦劳作、不畏生死,为公路修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由于她们在修筑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冰峰五姑娘"被授予兵团二级劳模,出席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五姑娘的先进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文学》、《一代新人》等报刊杂志刊出,引起热烈反响。

(三)最美奋斗者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鼓励大家学习英雄事迹、弘扬奋斗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中国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决定,授予278名个人和22个集体“最美奋斗者”称号。其中兵团5人荣获此殊荣。他们是第八师石河子市石油公司退休职工金茂芳,第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石河子大学援疆教师孟二冬,第十四师皮山农场司法所负责人刘厚彬,第八师石河子市检察院退休干部张飚。

这五位最美奋斗者都是自己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新疆的建设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五人中,我对孟二冬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石河子大学的援疆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孟老师,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年3月,孟老师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2006年4月23日凌晨1时20分,孟老师因患恶性肿瘤,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斯人已逝,其魂长存。“捧得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孟二冬用一生诠释了“在今天如何做好一名教师”的命题。孟老师以生命诠释和躬行了他一生挚爱的中华文化,他所拥有的真善美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璀璨文明的风采。孟老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率,他的名字,已经传遍大江南北,熠熠生辉于教育界名册,直至不朽。

三、身边的屯垦戍边英雄

(一)三代军垦人

现任兵团十二师团委少工委主任孙雪出生在兵团五家渠,是典型的军垦第三代。大学毕业,终因难以割舍亲情,孙雪放弃了去珠海市司法局就业的机会,参加了兵团公务员考试,在农八师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了近5年,期间,还主动申请两下基层,在莫索湾垦区体验生活,在向阳街道办事处23社区服务群众。从50年代开始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三代军垦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发扬和传承兵团人的品格和精神,如今孙雪作为第三代军垦人,依然坚守在新疆,用青春书写屯垦戍边的新篇章。

70年来,几代兵团人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为繁荣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防疫先锋队

2021年10月21日,一则视频上了热搜:新疆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乡医院的医护人员,冒着大雪给护边员做核酸采样。这一场景的视频引起无数网友泪目。

乌恰县恰提乡位于新疆西部、帕米尔高原北部,海拔超过三千米,每年十月份,这里就已大雪纷飞。现在每三天医护人员就要到一百多公里外,给玉其塔什草原的护边员做核酸采样。视频里雪层覆盖了几十厘米,车辆无法通勤,医护人员便步行前往玉其塔什草原,雪的厚度已经盖住了医护人员的下半身。当天,医护人员们在雪地往返行走了6个多小时,给四十几位护边员做完了核酸采样。

看完这则视频我也不禁潸然泪下,一边是守护国土的护边员,一边是守护人民健康的医护人员,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家才会如此的稳定和安全。很感谢这则新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边疆护边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大义;知道了邊疆医护人员的不容易。虽然视频里天寒地冻,但看完大家心里都是暖暖的,向这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三)戍边守卫军

2020年6月以来,印度在边境屡屡挑衅,多次越过以商定好的边界,公然以搭建帐篷的方式入侵,妄想着蚕食我国主权和领土。面对印度的公然入侵,我方战士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王焯冉、肖思远等人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前去与印方交涉。谁知印方见我方人少,大批印方官兵越过边界前来挑衅助威。冲突混乱中,我方五名战士牺牲、多人受伤。

很多人看到这样消息难掩泪目,感动解放军战士卫国戍边的英勇,感叹牺牲的战士尚在青春年华,放心于我们漫长边境线上有最忠诚和勇敢的守护者。这些中国战士,是铁骨铮铮男儿,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家人需要陪伴,有老人需要赡养,也憧憬美好的恋爱和婚姻生活。但他们选择暂别亲人,放下儿女私情,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怎想,自从便天人两隔。他们也是别人的父亲、是别人的儿子,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我不敢细想他们家人的感受,毕竟太过深痛。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英雄,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衣食无忧的我们,总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没有亲眼见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并不代表这个世界没有纷争。我们所看到的和平,是战士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为我们换来的!所以今后,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让自己活出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个人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信仰造就榜样,榜样引领时代。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在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历程中,中华大地上涌现了许许多多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忠诚,用无悔的奉献诠释人生价值的模范人物:他们中有修筑公路的五朵金花、有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有代代传承的军垦人、有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有保家卫国的戍边战士......他们是平凡人,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事业。他们为了祖国的建设鞠躬尽瘁,奉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他们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换来了祖国的安全、社会的祥和、生活的美好。他们是我们眼中的英雄,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好榜样。

每一代人都终将会老去,但永远有人正在年轻着。作为勇于担当、奋斗不止、甘于奉献的的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效仿先辈,接下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起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历史担当。

从今往后,我会用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时刻鞭策和警醒自己。我会好好学习,争取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立志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源源不断、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刘高潮.军垦明珠石河子[N].中国旅游报,2021-08-03(007).DOI:10.28109/n.cnki.nclyb.2021.002215.

[2]刘学尧.赓续红色基因 筑牢精神堡垒—透过展馆传承兵团精神之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J].当代兵团,2021(16):25-26.

3106501908292

猜你喜欢
军垦石河子戍边
致喀喇昆仑戍边卫士
卫国戍边英雄家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伊犁放歌
谪戍边疆的林则徐
石河子市汉维双语公示语翻译及其特点的窥探
新疆石河子市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浅析石河子公司首次使用聚羧酸生产混凝土质量控制及配合比优化
军垦文化在兵团和谐边疆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浅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原因
戈壁明珠石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