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高中开展精准教育扶贫的有效模式

2022-03-17 23:35蔡子华吴克勇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5期
关键词:示范性贫困地区学校

蔡子华,吴克勇

(1.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2.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目标。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责任。

一、教育扶贫在扶贫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1.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离不开教育

贫困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匮乏的综合体现。经济或物质的贫困是贫困的表象,通过异地搬迁和将贫困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实可以实现短期内脱贫的效果,而贫困人口知识缺乏、能力不足、缺少劳动技能的事实却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真正的转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成为最大的贫困,这是导致贫困发生的深层原因,是真正的“穷根”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有所不同:本科能提高300%、初高中能提高108%、小学只能提高43%。研究还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值关系较大,人口素质与劳动生产率、人均经济收入及贫困发生率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人们已经形成普遍的共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即使给予贫困群体再多的物质帮助,如果没有对他们知识、能力和技能的支持跟进,那么也无济于事。而这些,往往有赖于各种形式的教育才能完成。

2.教育对贫困的代际传递具有阻隔作用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这样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较低,往往既是贫困的原因又是结果,这取决于父母是否有精力给孩子教育进行投资。孩子没有良好的教育,学不到技能,可能会继续贫困,这样,在贫困和较低的人口素质之间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贫困的代际传递是一种劣势积累,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点,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路径。无可否认,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机制之一,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通过教育,能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水平;而且,一名贫困地区学生的成才,往往能点燃一个家庭的希望,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在帮助贫困家庭脱贫上,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上,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持续性的作用。

二、教育扶贫是示范性高中的使命与担当

1.开展教育扶贫是示范性高中建设的使命

今日的示范性高中大部分脱胎于曾经的重点中学。1980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中提出:“重点中学是中学教育的骨干,办好重点中学是迅速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于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总结、积累经验起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学校前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1983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指出:“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之间应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重点中学在教学研究、培训师资、课外活动等方面,应与一般中学搞好协作;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接受教师听课等方面,尽可能为附近的一般中学提供方便。重点中学应逐步成为本地区中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中心。”1995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2000年以前分期、分批建设并评估验收1 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在《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验收标准(试行)》第二条中明确:“示范性高中在加强德育工作、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勤工俭学等方面对其他一般普通高级中学起示范作用;在师资培训,设备使用等方面发挥基地作用。”由以上文件可以看出,国家之所以建设重点中学、示范性高中,其初衷包含了教育帮扶的意蕴。

2.开展教育扶贫是示范性高中对政府长期投入的反哺

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教育政策的产物,示范性高中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较之其他学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它们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这是不争的事实。发挥示范性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是示范性高中对政府投入的反哺,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示范性高中发展历史较长,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高,特色鲜明,优势较大,在其所处的区域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较强的影响力。发挥示范性高中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输出管理模式、交流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师资水平、培训各级管理人员等方面带动一般学校,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薄弱学校的发展,增强薄弱学校的“造血”功能从而使之“脱胎换骨”,这是在实践层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举措和途径,也符合设立示范性高中的初衷。

三、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是示范性高中承担教育扶贫使命的基础

1.示范性高中应该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无从。”作为示范性中学,他们不仅是为高等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基地,也应该是培养、培训教师的场所。示范中学要想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必须首先具备先进的办学思想,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取得优异的办学成绩,这样才有值得别人借鉴之处。现在有些学校利用贫困地区学校的劣势,采用“掠夺式”的招生手段,从薄弱地区挖取尖子学生,美其名曰“教育扶贫”。这样非但不能使大多数孩子受益,反而使本来就薄弱的贫困地区学校雪上加霜,长此以往对贫困地区学校的危害是致命的。

2.示范性高中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践行者

在一些语境中,示范性高中成为了应试教育的“重灾区”,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区”。示范性高中要科学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大力减轻学生负担,模范遵守和维护招生秩序,不靠挖尖子、抢生源生存或扬名。示范性高中应该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自觉之举、主动之举,端正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切实摆正规范办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着重关注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构建起依法治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内驱机制。示范性高中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人才而不是以升学为中心的,一切依靠优质生源才能生存的教育都应归入失败教育之列。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差异教育的践行时期,因此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用心设计好高中阶段的教育,尤其要关注智力突出的拔尖孩子的独特需求,提供富有选择性的课程,使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这个阶段能够充分发展,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张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使多种人才不断涌现。示范性高中要通过扎实建设,真正成为具有正确办学质量观的“示范”;要成为减负增效、有效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示范”;要成为深化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示范”;更要成为从升学领先到全面发展的“示范”。

3.示范性高中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探索者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对教育、对学生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校的课程对这些变化要做出积极的响应。在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地方特点和学校传统开设选修课程,一来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二来有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已经发布,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示范性高中将学生的核心能力素质培养融入进课程的设计之中,以其为出发点和愿景,加强课程领导,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从理念上打破传统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思想,树立学生立场;在内容上贯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教学方法上探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解决之道,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的校本化处理。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应注意个性设置,从而开设出一门门有质量、相互关联的素养课程,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4.示范性高中应该成为教育研究的先行者

教育教学研究是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示范性高中要结合时代要求与自身发展实际确定教育教学研究主题,研究高中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目标、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研、新型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方案研制、升学考试等方面进行实验,积极探索,积累成功经验,积极传播和推广新的教育经验,引领教育发展。

四、示范性高中开展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

1.资讯分享模式——联通贫困地区的“信息孤岛”

在网络时代,虽然信息的获得方便无比,但部分贫困地区仍是“信息孤岛”,缺乏与外界有效的沟通。分散的数据毫无价值,信息的筛选、习题的编拟仍旧需要经验的支撑。示范性高中与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分享信息依然非常必要,因为他们需要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教育扶贫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引导贫困地区学校教师通过移动客户端或网络方式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开展同类学科教研组研讨活动,在线进行研课、磨题等交流活动,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密切各学校老师之间的感情,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推广。

2.送教下乡模式——把帮扶的手递到身边

在连片贫困地区,教师的区域流动机制很难推行,此外这种流动也无法解决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的事实。因此,示范性高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名优教师到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开设讲座“传经送宝”,向兄弟学校传授经验,有针对性地讲授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既起到示范的作用又可解燃眉之急。送教下乡的具体措施有:制定送教下乡培训周期计划与年度计划;分学科组建结构合理的送培团队;分阶段开展主题鲜明的送教下乡培训;现场指导薄弱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训团队要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契合主题的课例研讨,突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突出经验学习,不断改进教学设计。针对相关难题,通过送培团队的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现场指导,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3.跟岗学习模式——助力薄弱学校教师成长

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总是会与特殊的实际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往往是对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综合考验,很难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明确的逻辑论证与说明。因此,跟岗学习是获得这些知识的最好渠道。让一些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领导或教师在示范性高中呆上一段日子,通过指导教师一对一的指导,全程跟踪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通过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形式,一边看、一边悟、一边学,逐步掌握高效课堂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学生的管理方法。

4.“互联网+”模式——让教育扶贫踏上信息高速路

“互联网+”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让规模大、花费少、效率高、可持续的教育扶贫成为可能,能够激发贫困地区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对于改变教育现状的信心与决心,调动起贫困地区实现教育脱贫的内生动力。“互联网+教育”能够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利用信息化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输出的通道,为贫困群体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在线教育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实现教育主客体间的实时互动,为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个性化课程,为优质教育资源低成本流向贫困群众提供便捷的渠道,也为开展精准、个性化的教育扶贫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让贫困学生在课堂上同步接受质量较高的基础教育,已经成为破解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更多具备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志愿者一同参与到教育扶贫之中提供了可能,将极大地拓宽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容维度。我们不能过分高估互联网在扶贫中的作用,在教育扶贫中最为宝贵、最为关键的因素仍旧是人的因素,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只是为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个性化课程的可能。“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正是教育的这种情境性特点使得教育成为在互联网面前变化最不显著的一个领域。

5.文化重塑——培育促进良性发展的土壤

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最早将贫困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过专门研究。他认为,贫穷虽然是因为自然条件引起的,但贫困的循环却是来自精神上的,而精神贫困的根源却是教育的落后和缺乏。精准扶贫的效果高度依赖贫困人群的能力,而他们之所以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能力缺失。这是一个悖论,其破解之法就是提升贫困社区及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观念的落后是致贫的重要原因,示范性高中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开放包容、改革向上的校园文化,正是这种文化支撑着这些学校的前进和发展。把示范性高中的优秀文化传播开去,既是示范性高中的办学追求,也是快速提升贫困地区高中教学水平的手段。选派有水平、有能力、有干劲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任实职校长,按照示范性高中的管理经验全面改造贫困薄弱地区学校的文化,确保示范性高中的做法在贫困地区学校落地、生根、开花。通过这种文化重塑,我们在贫困地区就可以留下“向上”的基因,留下“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有另一种情况应该引起注意,有一些学校打着“教育扶贫”“集团办学”的幌子,以收费为目的,这是一种“抽血式”的扶贫;更有甚者,趁火打劫,利用贫困地区教育的落后,到贫困地区掠取优质生源,这些行为是可耻的。

结语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扶贫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教育扶贫脱贫形势已经发生了新变化,贫困的对象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从区域集中化向个体分散化发展。因此,必须增强教育扶贫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让贫困户子女拥有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拔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活动不能追求短期效应,不能盲动,更不能跟着感觉走;教育扶贫活动不是建立在模糊理念上的口头承诺,而是有协议、有责任、有分工、有考核的郑重承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扶贫活动沿着高效、有序、健康的轨道发展。

猜你喜欢
示范性贫困地区学校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摘录)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学校推介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