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2-03-18 08:25王二雄白晓兵白芳芳李丹李姗李莉
系统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白细胞阳性

王二雄,白晓兵,白芳芳,李丹,李姗,李莉

1.榆林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榆林 719000;2.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在我国及其他国家均为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目前COPD 患病率在不断上升,我国相关科学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40 岁以后发病率从8.2%提升为13.6%[1-3]。若该疾病严重会增加致残率与致死率。 出现AECOPD 关键因素之一为感染, 相关研究表明感染病原体多是细菌,近年由于PCR 技术日渐发展,其应用于病毒诊断也更加完善, 观察到病毒在慢阻肺患者呼吸道大量出现并急性加重, 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病毒不断于自然界普遍出现, 如DNA 病毒和RNA病毒。 该研究采用Q-PCR 技术对2019 年12 月—2020 年7 月于该院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的66 例患者进行呼吸道病毒感染检测,探讨AECOPD 病毒感染情况,为患者医治疾病实施合理方式,来改进慢阻肺患者治疗后情况, 延缓肺功能下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榆林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 患者,参照痰液病毒核酸检测报告,把全部病例(合计66 例)分为两组,阴性组和阳性组。 阴性组34 例, 男23 例, 女11 例; 年龄55~87 岁, 平均(70.35±7.77)岁。阳性组32 例,男21 例,女11 例;年龄53~85 岁,平均(70.52±7.71)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该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7 版GOLD指南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原则患者; ②与合2017 版GOLD 指南中AECOPD 诊断原则吻合,由于急性加重治疗患者; ③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1 个月没有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 治疗前1 周没有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病毒药。排除标准:①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别的严重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衰,波及检查结果的患者;②临床确诊为肺癌、支扩等疾病影响肺功能监测患者; ③活动性肺结核患者;④肺部真菌病患者;⑤有过肺切除术情况患者;⑥有一直服用激素治疗或激素使用不当患者; ⑦免疫缺陷患者;⑧长期酗酒、药物滥用患者;⑨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填入CRF 表中,内容包括:①常见情况,例如性别、年龄等;②呼吸道相关表现,如咳嗽、咳痰、发热症状、mMRC 问卷、CAT 问卷;③既往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病史等;④临床部分检验结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偏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表示,采用Z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痰Q-PCR 病毒检测状况分析

应用Q-PCR 将慢阻肺患者痰液给予病毒检测分析, 合计检测10 种病毒。 整个过程共入组66 例AECOPD 患者,病毒检测阳性者有32 例,其中EBV有25 例,占比78.1%,男女比例为18/7;FluA、HSV各4 例 (12.5%), 男 女 比 例3/1;RSV 阳 性3 例(9.4%),男女比例2/1;CMV 阳性3 例(9.4%),男女比例1/2;有7 例为双重感染,分别为CMV 伴EBV 2例,HSV 伴EBV 3 例,EBV 伴RSV 1 例,EBV 伴FluA 1 例,男女比例为4/3。 见表1。

表1 AECOPD 患者痰Q-PCR 检测阳性病毒及性别比例

2.2 阳性组与阴性组常见状况对比

两组病例常见状况,包括年龄、性别组成比、吸烟率、发热率、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病史等方面。 观察发现阳性组32 例,占48.5%,阴性组34 例,占51.5%。 阳性组平均年龄(70.53±7.71)岁,阴性组平均年龄(70.35±7.77)岁。 两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病史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及白细胞数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常见情况对比

表3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2.3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原因调查

将目前临床资料开展讨论分析发现,发热、白细胞数数目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联 (P<0.05)。同时可见白细胞数与病毒感染呈负相关(OR=0.773,95%CI=0.620~0.962)。 发热为危险因素(OR=6.066,95%CI=1.655~22.227)。 见表4。

表4 常见状况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分析

3 讨论

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为住院医治的重要因素,只要病情有急性加重, 都会提升致残率和致死率。GOLD 2020 指出给予该种患者医治方向为降低急性加重带来的不良结果, 引导患者开展得当方式降低再次加重概率[4]。 所以,给予慢阻肺患者长期方向为减少急性加重风险及预防措施, 当前形势下暂时还不能得到提前预警。

呼吸道病毒感染为慢阻肺患者出现急性加重主要因素。 现有研究发现DNA 病毒和RNA 病毒均可引起呼吸道发生感染[5-6],进而引起慢阻肺患者发生急性加重。 该次研究病毒检出率最高为EBV,有25例,为病毒检出率的78.1%,其中男性高于女性。 EBV 在我国为高感染态势, 儿童期多为初次感染,成年人中多为潜伏感染。EB 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7]。在感染慢阻肺患者过程中,EB 病毒可使炎症反应加重、预后变差及住院时间延长,同时,还可增加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发展或风险, 促进慢阻肺急性加重病情进展与恶化。张正玲等[8]的一项研究分析发现EB 病毒在AECOPD 患者中的感染率为24.85%, 该次研究中发现EB 病毒在这类研究人群中的感染率为37.87%。 另一项研究分析了慢阻肺患者气道上皮中EB 病毒感染率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感染率为68.2%~84.4%,而且吸烟患者感染率又高于非吸烟患者[9]。该次研究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保持一致性。 另外,对于EB 病毒的急性、潜伏感染期的判断,米思蓉等[10]学者建议利用外周血白细胞为标本进行EBV 核酸载量检测可明显提高临床诊断率。

白细胞是血液中一类细胞的总称, 其构成的人体免疫防线在病毒、细菌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病毒感染机体后,会诱导体内细胞发生凋亡,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后会发现白细胞及其分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流感病毒[11-12]、腺病毒[13]、鼻病毒[14]等感染机体后均可引起白细胞数减少及淋巴细胞比例发生变化。该次研究对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同样发现白细胞数与病毒感染呈现负相关,与上述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针对慢阻肺患者出现这样的情况,患者急性加重的频率也可能会更高。一些学者进行了提高慢阻肺患者免疫力对患者肺功能及急性加重频率的临床性观察研究, 发现免疫调节剂对患者的预后呈积极作用[15-17]。

综上所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在AECOPD 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会引起临床症状,如发热。 该次研究的缺陷选择的研究对象少, 之后可根据情况增加研究人数。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白细胞阳性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白细胞总是低是有病吗?